1、中国近代史不仅是一部反侵略史,也是一部追求近代化的历史。所谓近代化,就是经济上实现工业化,政治上实现民主化的过程。那么,这两大领域的开启性事件是( )
A. 洋务运动和辛亥革命 B. 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
C. 戊戌变法和新文化运动 D. 辛亥革命和社会主义改造
2、建国以来,党和政府为解决台湾问题提出的政策的先后顺序是
①和平方式解放台湾
②解放台湾
③促进和平统一的八项主张
④“一国两制”
A. ①②③④
B. ②①③④
C. ②①④③
D. ②③①④
3、法国常驻联合国代表说:“中国在我们当中就坐了属于她的席位,不公正和荒谬的状态结束了。”材料中“不公正和荒谬的状态结束了”的因素有
①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
②越来越多国家对中国的支持
③中国在国际事务中所起的作用越来越大
④中美关系实现正常化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4、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北洋政府增加苛捐杂税,有的地方田赋竟然增长50%,盐税增加两倍以上,以致老百姓门口的对联也由“民国万岁,天下太平”改为“民国万税,天下太贫”。这主要反映了
A. 北洋政府无视民生,百姓负担沉重
B. 北洋军阀军费开支增大
C. 军阀之间相互倾轧
D. 中华民国不太平
5、被火烧为两截的元朝名画《富春山居图》。分藏于浙江和台湾。2011年6月1日,“山水合璧——黄公望与《富春山居图》特展”在台北拉开序幕,这是该画自分开后首次完整的展现在世人面前。这幅名画的历史性合璧说明
A. 海峡两岸的文化交流日益频繁
B. 海峡两岸科技交流比较活跃
C. 祖国统一大业已经完成
D. “汪辜会谈”的有力推动
6、某历史小组在课外活动时收集到一组图片。观察下列图片可知,该次活动的主题是
A.科技创新、人民幸福
B.科技强军、钢铁长城
C.民族团结、共同繁荣
D.社会生活、日新月异
7、“吃一堑,长一智。”下列行动是在吸取秋收起义的教训后作出的( )
A. 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 B. 组织和领导工人运动
C. 向湘赣边的井冈山进军 D. 召开八七会议
8、近代化主要是指资本主义产生、发展和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确立的过程,这一进程起步于( )
A. 戊戌变法 B. 新文化运动 C. 洋务运动 D. 辛亥革命
9、有人认为,从洋务运动到戊戌变法是革新道路上的“量变”,辛亥革命是个“飞跃”。这 里的“飞跃”指的是辛亥革命( )
A. 推翻了封建制度 B. 推翻了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
C. 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D. 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
10、杨杨参加中央电视台“开心辞典”节目,被一条“洋务派在‘求富’的口号下创办的企业是什么 ”的题目难住了,现在她打电话向你求助,请你替杨杨选出正确答案:( )
A.汉阳铁厂
B.江南制造总局
C.福州船政局
D.安庆内军械所
11、为了深入学习和研究土地改革,同学们搜集到了下列资料,其中最有价值的是( )
A.以土地改革为题材的小说《暴风骤雨》
B.市博物馆保存的土地改革的档案
C.从互联网检索获取的土地改革的资料
D.亲历土地改革的老人写成的回忆录
12、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标志是( )
A. 新中国成立 B.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制定 C. 一五计划开始 D. 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13、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在北京天安门城楼上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这标志着新中国( )
A.成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强国
B.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C.迈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D.真正成为了独立自主的国家
14、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很多医护人员齐心协力,共同抗“疫”,他们被称为“最可爱的人”。在抗美援朝战争时期,中国人民志愿军也被称为“最可爱的人”,其中一位为了严守潜伏纪律,直至被大火吞噬的英雄是( )
A.黄继光
B.彭德怀
C.邱少云
D.雷锋
15、以下可以作为研究戊戌变法的一手(直接)史料是( )
A.电影《戊戌风云》
B.报刊《国闻报》
C.书籍《再说戊戌变法》
D.历史教科书
16、(题文)叶挺独立团第一营所有共产党员攻打武昌城前,抱着“为着打倒帝国主义、打倒军阀而战死,虽死犹生”的决心。下列哪一事件与此无直接关联( )
A. “铁军”称号 B. 占领武昌
C. 夺取贺胜桥、汀泗桥 D. 北伐军进入浙江、上海
17、1851年发动金田起义,建号太平天国的农民领袖是( )
A.洪秀全
B.陈玉成
C.李秀成
D.曾国藩
18、如表为我国“一五”计划期间,苏联援建的156个大型建设项目的分布情况。
地区 | 东北地区 | 华北地区 | 华中、华东地区 | 西南、西北地区 |
项目数 | 57 | 26 | 24 | 49 |
由此可见,“一五”计划( )
A.优先发展轻工业部门
B.适当调整了工业区域布局
C.照搬苏联的成功经验
D.合理配置农轻重比例关系
19、中共中央和国务院一直以来把民生事业的建设问题放在首位。我国历史上最早提出“民生主义”并把它写进政治纲领的历史人物是
A. 康有为
B. 孙中山
C. 林则徐
D. 张謇
20、根据我国民族问题的历史特点和现实情况,中国共产党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确立为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其中,最早成立的省级自治区是( )
A.西藏自治区
B.内蒙古自治区
C.广西壮族自治区
D.宁夏回族自治区
21、开辟了中国经济近代化道路的运动是:_____。
22、第二次鸦片战争使中国丧失更多主权,英国、法国、美国等西方侵略势力由东南沿海一带深入到长江中下游地区,_______占领中国北方大片领土;甲午中日战争后签订的《_______》,使外国侵略势力进一步深入中国腹地,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
23、武昌起义开始时间: _______年10月10日。地点:_______
24、袁世凯的复辟活动,令举国哗然。1915年孙中山发表《_____________》号召爱国豪杰共同奋起,维护共和制度。
25、根据下列各题给出的条件,完成填空。
(1)北伐的主要对象是 、 、 三个军阀。
(2) 宣告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胜利结束。
(3)1946年,蒋介石撕毁“双十协定”,对 发动疯狂进攻,全面内战爆发。
26、甲午中日战争的时间:____—1895年。
27、我国对少数民族地区实行的基本国策和基本的政治制度是 。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奉行 的和平外交政策。
28、洋务运动前期提出了________的口号,后期提出了________的口号。
29、国运兴衰,基于教育。
(1)百日维新留下的唯一成果,中国近代第一所国家建立的最高学府________。
(2)1904年,清政府颁布并在全国实行的中国近代第一步教育法令是________。
(3)1905年,清政府宣布废止________,成为中国教育史上的一件大事。
30、____年10月1日,毛泽东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____。
31、我国在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的过程中取得了重大成绩,也出现了严重失误,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在学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后,某同学总结了这样一条线索:工业起步——宪法保障——良好开端——制度确立——出现失误。
请你结合这条线索回答下列问题。
(1)请列举出我国工业起步时期的一项重工业成就。
(2)“宪法保障”与什么会议有关?“制度确立”是在什么时候?
(3)“出现失误”指哪些重大的失误?
(4)谈一谈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过程给你的启示与教训。
32、中国梦
(1)2013年,习近平同志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深刻阐述了中国梦的宏伟蓝图,请写出中国梦是指什么?为实现中国梦,中共有哪四大战略部署
(2)作为新时代的中学生,你能为中国梦的实现做哪些努力?
33、小导游:写一段关于孙中山纪念馆的解说词
孙中山纪念馆,原名藏经楼,位于中山陵与灵谷寺之间的密林中,是一座仿清代喇嘛寺的古典建筑。主楼高20.8米,顶上盖绿色琉璃瓦,屋脊为黄色琉璃瓦,正脊中央饰有紫铜回轮华盖,梁、柱、额枋均饰以彩绘。楼内珍藏孙中山先生的经典著作和奉安照片等珍贵史料。楼前广场正中的花台上竖有一尊高2.6米的孙中山先生全身铜像。楼后有长达125米的碑廊,上刻孙中山先生所著“三民主义”全文。如果你来当孙中山纪念馆的导游,你会对游客怎么介绍孙中山纪念馆呢?
34、中国近代史既是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也是中国追随世界历史潮流,走向近代化的历史。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读知识结构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请根据②的范例,填写①③④处相关历史事件名称,使知识结构图完整。
材料二“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于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及。……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师其法,而不必尽用其人。”
--《江苏巡抚李鸿章致总理衙门原函》
材料三“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本,在开学校;学校之立,在变科举。而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
--梁启超《变法通议》
(2)结合材料二举两例为“自强”创办的军事工业?基于材料二的认识,请归纳这场运动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3)根据材料二、三的内容和所学知识指出洋务派和维新派在向西方学习的认识上有何不同?
材料四西洋人因为拥护德、赛两先生……德、赛两先生才渐渐从黑暗中把他们救出……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陈独秀
(4)根据材料四,一大批进步知识分子高举“德先生”和“赛先生”两面大旗,掀起了一场什么运动?请列举该运动的主要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