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2026学年(上)武威七年级质量检测历史

一、选择题(共20题,共 100分)

1、“这是联合国历史上的转折点,反西方国家在美国威信动摇时第一次击败了美国。”这是某人对1971年10月25日联合国发生的一件事情的感叹,“这件事件”指(     

A.中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B.尼克松访问中国

C.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D.中日建交

2、五四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事件,它标志着

A.中国现代史的开始

B.中国近代史的开始

C.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D.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3、1940年,正值中国人民抗日的危急时刻,—位画家创作出如图著名绘画作品,意在以形象生动的艺术语言来表达抗日民众的决心和毅力,鼓舞人民大众去争取最后的胜利。该画家是(  )

A.齐白石 B.聂耳 C.张大千 D.徐悲鸿

4、如表是《剑桥中国晚清史》对中国近代教育发展状况的部分统计。与表中中国近代教育迅猛发展直接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

时间(年)

新式学堂总数(所)

学生总数(人)

1902

35787

1006740

1906

59117

逾160万

1912

82272

2933870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科举制废除

D.新文化运动

5、历史照片是研究历史的珍贵资料,通常属于第一手史料。下列四张照片反映了解放战争时期的重大事件。其中,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序幕的事件是

A. B.

C. D.

6、下图为改革开放以来国内生产总值增长情况,与图相关的选项是( )

A.政治协商会议

B.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C.中共八大

D.十一届三中全会

7、民国成立后,在服制上明确规定“自大总统以至平民其样式一律”,服装已不按职位、身份加以区别,

而只是按性别不同,场合不同加以区分。这一变化表明

A. 服饰不再表现等级划分,体现平等原则

B. 西方服饰在中国占据主导地位

C. 传统服饰对新式礼服提供了重要的借鉴

D. 社会习俗变化,体现鲜明的政治色彩

8、电影《高考1977》再现了恢复高考后第一次考试的情况。如果让你设计该考试场景,可能出现的是

A.背景音乐:反映粉碎“四人帮”的歌曲(     

B.外景:考场门口悬挂着“改革开放送春风”的横幅

C.内景:考场中张贴有“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标语

D.特写:作文题目“评‘邓小平南方谈话’”

9、下列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 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

B. 在所有少数民族居住的地方实行

C. 实施的前提是国家的统一领导

D. 有利于保障少数民族的政治权利

10、“看千年的中国去西安,看百年的中国去上海。”近代上海、广州等城市被迫开放为通商口岸是在什么条约中 ( )

A. 《南京条约》   B. 《马关条约》

C. 《北京条约》   D. 《辛丑条约》

 

11、“上海轮船招商局创办3年内,外轮就损失了1300万两(白银),湖北官办织布局开办后,江南海关每年洋布进口减少10万匹。”这说明洋务派民用工业的兴办(  )

A.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B.较为有效地抵制外国经济扩张

C.将外商排除出中国市场 D.使中国走上“自强”的道路

12、三大改造指的是(  )

A. 国家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B. 国家对农业、交通运输业、资本主义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C. 国家对农业、重工业、轻工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D. 国家对东北、华北和沿海工业基地进行改造

13、这一时期,中国社会变革进入思想文化的深层领域,标榜“纲常名教”、以儒家文化为主体的中国旧文化受到猛烈冲击。材料评述的是( )

A. 洋务运动的影响   B. 维新变法的后果

C. 辛亥革命的作用   D. 新文化运动的意义

14、“远离毒品,珍爱生命”如今已成为世界人民的共识。在中国近代史上曾因毒品引发了一场战争,这场战争对中国的影响是(  

A.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

C.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D.结束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5、李鸿章是中国近代上的一个重要人物,他镇压过农民起义,代表清政府与列强签订《马关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但李鸿章仍有值得肯定之处,表现在

A. 最早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

B. 兴办新式军事工业和民用企业

C. 担任钦差大臣开展禁烟运动

D. 率兵收复被沙俄侵占的新疆

16、今年是2017年,是纪念中国共产党诞生多少周年(   )

A. 76   B. 86   C. 96   D. 106

 

17、新文化运动以来,中国社会流传着各种从西方传入的“主义”。最广为人知的是马克思主义,比较有影响力的还有实验主义、无政府主义、文化保守主义等。这表明当时

A.倡导思想解放

B.追求制度变革

C.推进技术革新

D.学习西方习俗

18、公元1世纪基督教产生于___________地区。横线处应填入的是(  )

A.麦加 B.麦地那 C.巴勒斯坦 D.巴基斯坦

19、红歌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和历史价值。“夜半三更哟盼天明,寒冬腊月哟盼春风,若要盼得红军来,岭上开遍映山红……”从上面歌词中可以推断出这首歌所反映的相关历史时期发生在(     

A.国民革命时期(1924--1927年)

B.国共对立时期(1927--1937年)

C.全民抗战时期(1937--1945年)

D.人民解放战争时期(1946--1949年)

20、“中国军队好几十万,恭恭敬敬让出沈阳城。”这是指哪个事件

A.西安事变 B.九一八事变 C.七七事变 D.八一三事变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1、1853年为巩固政权太平天国颁布建国纲领《______________》;严复译述《____________》把西方进化论介绍到中国

 

22、观察《太平天国形势示意图》,在图中方框内写出下列历史事件发生地的中文名称。

A.洪秀全在此封王,太平天国初步建立起政权组织

B.1853年,太平军攻占此地并定都

 

23、199911月,神舟___________无人飞船第一次飞行试验,开启了我国的飞天之旅。

24、在甲午中日战争中英勇牺牲的是________,为戊戌变法流血牺牲的是____________

25、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国共两党分别发表声明,抗议日本侵略,表明抗战立场,并加快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步伐。1937年9月,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公开发表了中共中央提交的________,由此,标志着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开始。

26、中国近代史不仅是一部中国人民的屈辱史,更是一部中国人民的英勇抗争史,同时也是中国人民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探索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某地拟建辛亥革命纪念馆,以纪念在辛亥革命期间首先发动的反清起义等事件。这一地点应该是________

 

28、19世纪90年代,维新派纷纷创刊宣传变法思想,其中影响最大的是上海的《______》;中国同盟会成立后决定创办《_____》,作为其机关报宣传革命思想。

29、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主张的是_____“状元实业家”是____;中国近代的启蒙思想家是____

30、改革开放后人民解放军实施的战略是——

三、简答题(共3题,共 15分)

31、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统一多民族国家,祖国统一是中华民族的共同夙愿。结合所学知识,探究下列问题:

(民族团结)

(1)什么是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同时也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基本方针)

(2)我国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是什么?

(回归祖国)

(3)哪些地区已经顺利回归祖国?这些地区回归祖国的意义是什么?

(九二共识)

(4)1992年,海协会和海基会达成“九二共识”,其核心内容是什么?

(共同努力)

(5)你认为中学生可以为维护民族团结、推进祖国统一大业做出哪些努力?

32、罗斯福新政的特点是什么?如何评价?

33、意大利文艺复兴的先驱------

 

四、综合题(共1题,共 5分)

34、2016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1周年,我们纪念这场战争是要警示世人珍惜和维护来之不易的和平。结合所学知识探究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图说历史]

 

中国守军在卢沟桥英勇抵抗日本侵略军

 

材料二: 201559日俄罗斯总统普京在莫斯科红场阅兵式演讲中,高度赞扬了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中各国”相互信任和团结一致的精神。”

材料三: 194599日,南京中央军校大礼堂,中国战区受降签字仪式在此进行。上午850分,日日军受降代表冈村宁次等7人分别从3辆汽车上下来,跟着中方人员后面“手里拿着帽子,低着头走路,垂头丧气的样子。他不可能再趾高气扬,不可能了”。

——摘自《我的抗战Ⅱ》解说词

1)材料一图片反映了哪一事件?该事件有何标志性意义?

2)中国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请你举出两个中国军民积极抗战的典型战例。

3)根据材料三及所学知识,说说冈村宁次为什么“不再趾高气扬”?

4)你认为中国人民取得抗日战争胜利的最主要原因是什么?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