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他中过状元,本来有很好的仕途,却生不逢时,所以毅然放弃仕途,实业救国。”你认为这句话中所提到的“他”是( )
A.詹天佑
B.侯德榜
C.张謇
D.严复
2、1950年10月,毛泽东在一篇宣言中说道:“历史的事实早已告诉我们……唇亡齿寒,户破则堂危……救邻则是自救。”由此,毛泽东作出的决定是
A.实行土地改革
B.签订“双十协定”
C.进行抗美援朝
D.开展“一五计划”
3、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在内忧外患中爆发的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宏大的一次农民战争,沉重地打击了清朝统治和外国侵略势力的是
A.太平天国运动 B.南昌起义 C.辛亥革命 D.戊戌变法
4、以下对“一国两制”这一历史概念理解正确的是( )
A.“一国”就是一个独立的中国,即中华人民共和国
B.“一国”就是一个统一的中国,即中华人民共和国
C.“两制”就是两种制度,即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政治协商制度
D.“两制”就是两种制度,即政治协商制度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5、下图为“太平天国历史博物馆”网站首页,页面设置了三项链接。如果再添加一个新的网页链接,最合适的是( )
A.鸦片战争
B.天国兴衰
C.洪秀全
D.《天朝田亩制度》
6、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 )
A.建立计划经济体制
B.实行“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
C.加强国家干预经济
D.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7、严峻的形势使北平的学生们痛感“华北之大,已经安放不得一张平静的书桌了”。青年学生掀起了( )
A.五四运动 B.一二九运动 C.九一八事变 D.“华北自治运动”
8、冼星海被周恩来誉为“为抗战发出怒吼,为大众谱出呼声”。他的代表作是
A. 《义勇军进行曲》 B. 《大刀向鬼子的头上砍去》 C. 《毕业歌》 D. 《黄河大合唱》
9、刘少奇称新中国初期实行的土地改革“是中国历史上几千年来一次最大、最彻底的改革”,是因为( )
A. 彻底废除了封建土地制度,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
B. 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农民走上了合作化道路
C. 开展人民公社化运动,人民的生产积极性高涨
D. 实行家庭联产责任制,极大的解放了生产力
10、1840年后随着中国闭关自守大门的打破和西方资本主义势力的闯入,近代文明也传人中国,下列属于近代文明的是:( )
①轮船、火车 ②电报、电话 ③看报纸、听广播 ④ 三跪九叩之礼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11、引发下表所示列强在中国设厂总数变化的原因是( )
时间 | 1894年 | 1900年 |
列强在中国设厂总数 | 80家 | 933家 |
A.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B.增开广州、厦门等为通商口岸
C.外商进出口货物应纳税款,必须经双方协议
D.清政府鼓励兴办工矿企业,发展农、工、商业
12、以下四项,不属于袁世凯对内专制独裁统治的措施是( )
A.接受“二十一条”大部分内容 B.复辟帝制
C.废除《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D.解散国会
13、如果你是晚清时期的一位读书人,在1907年,你不可能做到的是:( )
A. 在京师大学堂就读 B. 阅读《申报》
C. 参加科举考试 D. 研读《天演论》
14、“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他不计个人得失,上书皇帝,严禁鸦片,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缴获的2万多箱鸦片。“他”是民族英雄:
A. 关天培 B. 林则徐 C. 左宗棠 D. 邓世昌
15、历史课上,黄老师在黑板上写下板书(如下图),他这节课的标题最可能是( )
A.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中国近代化的实现历程
C.中国:东方雄狮的觉醒之路
D.中国向西方学习的历程
16、“一五”计划时期,以农产品为主要原料的工业产值,占中国全部工业总产值的50%;用农业原料制成的工业品,占国内市场商品供应量的80%,占出口总额的75%。由此可知,当时中国( )
A.农业为国家工业化建设作出贡献
B.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得到激发
C.经济的快速发展依赖于农业原料
D.社会主义工业化已基本实现
17、2015年1 1月7日,两岸领导人习近平、马英九在新加坡会面,双方认为应该继续坚持“九二共识”,巩固共同政治基础。这一共同政治基础是
A.一国两制
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一个中国原则
D.和平统一
18、解放初期土地改革和抗美援朝的共同作用是
A.消灭了地主阶级
B.肃清了反革命
C.掌握了经济命脉
D.人民政权更加巩固
19、“额尔金借口清军虐待英军战俘,断然下令将圆明园付之一炬。大火连烧三天,有着100多年历史的皇家宫苑立即化为废墟。”与上述材料密切相关的是( )
A.第二次鸦片战争
B.“门户开放”政策
C.林则徐虎门销烟
D.八国联军占领北京
20、下列对图片的解读正确的是
A.清政府割香港岛给英国
B.中国进入近代史阶段
C.侵略者洗劫并焚毁了圆明园
D.中国人民取得虎门销烟的伟大胜利
21、_____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_____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22、1950年颁布的《 _________ 》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1953年,_________战争的胜利大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
23、观察《红军长征路线图》,将下列事件或地点的英文字母代号填入答题卷图中对应方框
A.长征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B.红军三大主力会师地点
24、根据下列提示写出对应的历史事件。
(1)祖国大陆获得统一的标志——
(2)中国人民站起来后屹立于世界东方的宣言书——
(3)为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开辟了新途径——
(4)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25、中国近代史不仅是一部中国人民的屈辱史,更是一部中国人民的英勇抗争史,同时也是中国人民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探索史。
①________②________③________④________⑤________⑥________⑦________⑧________⑨________⑩________
26、“______”计划(1953—1957年)开始改变我国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
27、意义:太平天国起义是中国历史上规模________的一次农民战争,沉重打击了清朝的统治和________势力,谱写了中国近代史上壮烈的一章。
28、不平等条约体现了西方列强的凶残本性。
(1)英国通过《南京条约》割占的中国领土是________
(2)清政府在与英、法、美签订的《通商章程善后条约》中,承认________贸易的合法化。
(3)在近代不平等条约中,清政府赔款最多的条约是________.
29、沙俄侵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
(1)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沙俄共割占了中国东北和西北______多万平方千米领土。
①1858年的中俄《______》割占中国东北外兴安岭以南、黑龙江以北60多万平方千米土地(割占土地最多的条约)。
②1860年的中俄《______》,割占中国乌苏里江以东、包括库页岛在内约40万平方千米土地。
③1860年的中俄《______》和1864年的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割占巴勒喀什池以东以南44万多平方千米土地。
(2)方式:通过不平等条约侵占中国领土。
(3)影响中国丧失更多主权,西方侵略势力由东南沿海一带深入到长江中下游地区,沙俄占领中国北方大片领土。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30、“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一著名论断的提出者是______。
31、20世纪20到40年代,是国共两党关系的重要时期。请结合本学期所学的知识,回答问题。
(1)这一时期国共两党关系呈现怎样的特征(变化)?
(2)结合所学知识,请你分析一下制约国共两党关系变化的原因?
(3)第三次国共合作进展缓慢,台湾问题至今得不到解决,主要是由于什么问题?
32、中华民族是一个奋斗的、不可战胜的民族,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也取得很大的成就。我国第一部宪法它诞生于哪一次会议?是一部什么性质的法律文献?此前,哪一文献起到临时宪法的作用?
(2)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全国各战线涌现大批英雄人物。请举例我国“两弹一星”精神的代表?中国药物学家屠呦呦及其团队取得的科研成果是什么?
(3) 2021年6月17日上午9时22分,搭载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二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开启我国的飞天之旅是哪号飞船?中国在哪一年发射的第一个人造地球卫星?它播送哪一首乐曲?
(4)你觉得社会主义建设者身上有哪些可贵的精神值得我们传承与弘扬?
33、“九一八”后,国民党为什么要推行不抵抗政策?
34、中国近代史是一部中华民族屈辱史,也是一部中华民族的抗争史。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材料一 这场战争,自西方人1514年到中国起,是他们继325年窥探之后的一逞。炮声震动了中国,也震撼了亚洲,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这场战争不仅是英国对中国的胜利,而且是先进的西方对古老东方的胜利。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1)材料一中的“这场战争”是指哪场战争?签订了什么不平等条约?“界碑”的含义是什么?
材料二 清末诗人丘逢甲的《春愁》:“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
(2)材料二中“往事惊心泪欲潸”中的“往事”指的是中国近代史上的哪件史事?签订了什么不平等条约?这一史事对中国有何影响?
材料三 试问中国人对欧洲人的袭击,这次遭到英国人、法国人、德国人、俄国人和日本人等疯狂镇压的暴动,究竟由什么引起的呢?……那些利用传教伪善掩盖掠夺政策的人,中国人难道能不痛恨他们吗?
——列宁《对华战争》
(3)材料三中“英国人、法国人……疯狂镇压”指的是什么事件?签订了什么不平等条约?这一事件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发展有何恶劣影响?
材料四
(4)如图所示的三幅图片中的历史人物都曾英勇抗击外来侵略,请你再举出2例(包括人物名称与主要事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