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2026学年(上)阿拉尔七年级质量检测历史

一、选择题(共20题,共 100分)

1、“十四年抗战,艰苦卓绝。北起松花江,南到珠江两岸,四万万同胞同仇敌忾,用自己的血肉筑起了坚不可摧的长城。”材料重点强调了取得抗战胜利的重要因素(  )

A. 国共合作抗日   B. 坚持持久抗战

C. 日本战略失误   D. 全民族团结抗战

2、《拥军秧歌》中唱道:“正月里来是新春,赶上那猪羊出呀了门,猪啊羊啊送到哪里去,送给咱英勇的八呀路军。”下列与歌词反映的时期一致的事件是( )

A.三湾改编 B.四渡赤水 C.平型关大捷 D.转战陕北

3、下表反映出安徽省凤阳县小岗生产队人民生活的巨大变化。导致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安徽省凤阳县小岗生产队

人口

粮食产量

人均口粮

人均分配收入

1976年

19户110多人

35000斤

230斤

32元

1979年

20户115人

132300斤

800斤

200多元

 

 

A. 土地改革的完成   B. 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

C. 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开展   D.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

 

4、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政府在民主政治建设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和努力,取得了很大的成就。请判断,下列情景不可能出现的是(  )

A. 1949年,小刚的父亲参加了开国大典

B. 1952年,小刚的父亲参加了土改,并获得了土地

C. 1976年,小刚的叔叔参加了庆祝粉碎“四人帮”的群众游行

D. 1978年,小刚的舅舅回国,来到深圳特区创办了一家服装加工厂

5、《马关条约》开放的通商口岸与《南京条约》开放的通商口岸相比,在地理位置上的突出表现是

A.深入到中国内地

B.集中到沿海一带

C.分布在中国最富饶的地区

D.日本可以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6、中国称这场战争为“鸦片战争”,而英国一直称之为“通商战争”,你认为英国发动这场战争的主要目的是

A.保护鸦片贸易

B.打开中国商品市场

C.侵占中国领土

D.在中国投资办厂

7、北京大学原名京师大学堂,它创办于(     

A.鸦片战争期间

B.洋务运动期间

C.百日维新期间

D.太平天国运动期间

8、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的仁人志士为救亡图存和实现现代化而奋斗不息。以下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对应正确的是(       

A.邓世昌--义和团运动

B.谭嗣同--戊戌变法

C.孙中山--五四运动

D.梁启超--洋务运动

9、理清发展线索,提炼关键词,是学习掌握历史知识的有效方法之一。与以下“中国近现代史发展历程年代标尺”方框④对应的关键词是(  

A.开天辟地

B.井冈烽火

C.当家作主

D.社会主义

10、《亮剑》中的李云龙有句台词:“我们要主动‘关照’日本鬼子,让他尝尝被八路军打的滋味。”八路军主动出击日军规模最大的战役是

A.淞沪会战 B.百团大战 C.台儿庄战役 D.平型关战役

11、胡适主张写文章不应摹仿古人写"八股文",而应该用自己的话写自己的文章,提倡用白话文代替文言文。这反映了新文化运动( )

A.自由平等 B.抨击封建礼教

C.提倡民主 D.倡导文学革命

12、1956年初,毛泽东说:“我很高兴,1949年全国解放时都没有这么高兴,”这是因为1956年(  

A.“一五”计划的完成,我国开始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

B.三大改造即将完成,我国正逐步建立社会主义制度

C.抗美援朝胜利,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

D.土地改革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彻底完成

13、中日《马关条约》内容中,对中国民族经济危害最大的是(  

A.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建立工厂 B.赔款白银 2 亿两

C.开放通商口岸 D.割让领土

14、1941年初,罗斯福认为对日本最有效的牵制是继续援助中国,因此派遣高级顾问来华,帮助国民政府解决经济困难;8月,美国派出军事代表团来主管援华租借物资事宜,并承担沟通双方高层军事的任务。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中国抗战赢得了国际社会的普遍赞誉

B.这些做法有助于增强中国抗战胜利的信念

C.美国以此来减轻在太平洋战场的压力

D.反法西斯同盟建立推动了美国对华的援助

15、中共一大确定当时党的中心工作是

A.发动和引导学生运动 B.分化和瓦解军阀武装

C.组织和领导工人运动 D.组织和建立统一战线

16、某旅行社打出广告:“今日去兴中会成立地旅游,费用打五折。”该旅行社广告中提到的地点在下列哪座城市(     

A.平壤

B.北京

C.东京

D.檀香山

17、1950年到1952年底,我国在新解放区进行了土地改革。下列关于土地改革意义的表述,错误的是

A.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2000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

B.农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

C.建立了农村土地公有制

D.人民政权更加巩固,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18、七七事变后,中国军队在正面战场先后组织了一系列大会战,其中发生在相持阶段,歼灭大批日军、获得会战胜利、在国内外产生了积极影响的是(       

A.淞沪会战 B.徐州会战 C.武汉会战 D.第三次长沙会战

19、鸦片战争成为中国古代社会与近代社会的分水岭,是因为鸦片战争导致中国(  )

A.由闭关锁国转为开放

B.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C.社会性质开始发生根本变化

D.国家主权和领土主权遭到破坏

20、20世纪五六十年代,我国涌现出一大批优秀的电影、舞台剧和小说,如《英雄儿女》、《茶馆》《红岩》等。这得益于当时实行

A.“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B.改革开放战略决策

C.“科教兴国”“人才强国”的战略

D.西部大开发的战略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层出不穷。请写出下列领导同志为核心的思想或理论成果。

(1)毛泽东―________

(2)邓小平―________

(3)江泽民―________

(4)胡锦涛—________

(5)习近平―________

22、_______年底,道光帝派力主禁烟的_________为钦差大臣,前往广东查禁鸦片。

23、_____是古埃及天文学的突出成就之一。凯撒命人以其为蓝本,编制成新的历法,称“儒略历 ”。这一历法成为今天人们使用的公历的基础。

24、在中共十八大上,_______________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_______________

25、填充表格

战争

条约

影响

鸦片战争

《南京条约》

 

第二次鸦片战争

《北京条约》

 

甲午中日战争

《马关条约》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辛丑条约》

 

26、____年6月,光绪帝颁布“____”诏,宣布变法,这场变法前后仅103天,因此又称为____

27、秦汉时期最重要的历史特征是_______

28、1860年,清政府被迫与英国签订的《北京条约》中,规定清政府除承认《______》继续生效外,又增开天津为商埠,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1899年,美国向英、俄等六国提出“______”的照会,这一政策反映出美国与其他帝国主义国家在侵华政策上的矛盾。

29、___________年5月,黄埔军校在___________成立,___________任校长,___________任政治部主任。黄埔军校培养了大量军事政治人才,为建立国民革命军奠定了基础。

30、中国人民局部抗战开始的标志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简答题(共3题,共 15分)

31、一次次列强的侵略,一桩桩侵华的罪行,记录着中国的苦难岁月,成为近代中国屈辱历史的见证。面对列强的侵略,中国人民奋起抗争,捍卫了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

(1)中国迈入近代史开始于哪一事件?这一事件后中国社会性质发生怎样的变化?

(2)1860年宏伟华美的圆明园变成了一片废墟,造成了这次人类文明史上浩劫的罪魁祸首是哪两个国家?20世纪初,西方列强又发动了哪一次侵华战争,使清政府成为帝国主义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

(3)日本对中国的侵略蓄谋已久,20世纪30年代,日本发动了哪一事件标志着中国全民族抗战开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的标志是什么?

(4)面对侵略和灾难,中华民族不怕牺牲,前仆后继,民族之魂在血雨腥风中重塑。哪一会战打破了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的迷梦,激发了全国人民的斗志?哪一战役是全民族抗战爆发后中国军队主动对日作战取得的第一个重大胜利?

(5)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以来反抗外敌人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抗日战争胜利的标志是什么?

32、在探索中,先进的中国人不断地尝试寻找正确的发展通路,并一步步走向伟大复兴。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面对外敌入侵,中国人民开始了不屈不挠的抗争。请列举一位近代中国的民族英雄,并简要说明他的事迹。

(2)“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算其家人口多寡,人多则分多,人寡则分寡,杂以九等……务使天下共享天父上主皇上帝大福,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也。”这一农民阶级的纲领出自什么文件。

(3)甲午战后,中国人为救亡图存掀起了变法维新运动,拉开这次运动序幕的事件是什么?

(4)第一个全国规模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是什么,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被谁窃取了?

33、五四运动的导火线是什么?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是什么?

四、综合题(共1题,共 5分)

34、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建设成就。淄博某中学准备举办共和国成就专题展览,请你帮助他们完成相关整理工作。

【民族团结篇】

(1)党和政府依据什么制度在全国建立五个省级民族自治区?

【祖国统一篇】

(2)二十多年来,在哪一基本方针指引下,海峡两岸人员往来及经济、文化等领域的交流蓬勃发展?

【外交成就篇】

(3)新中国成立后坚持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积极开展外交活动。列举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我国在外交领域取得的三项重大成就。

【国防建设篇】

(4)1966年,中国组建战略导弹部队,它担负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