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2026学年(上)昆明七年级质量检测历史

一、选择题(共20题,共 100分)

1、“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这句诗刻画出红军将土顽强的意志和革命乐观主义的精神。红军长征结束的标志是

A.井冈山会师 B.甘肃会宁会师 C.陕北吴起镇会师 D.瑞金会师

2、人民解放军转入战略进攻的事件是(     

A.重庆谈判

B.转战陕北

C.挺进大别山

D.渡江战役

3、“要自强,就必须有新的生财之道,开辟新的财源。”因此,洋务派官僚主张兴办(  

A.军事工业 B.总理衙门 C.民用工业 D.新式学堂

4、依据右侧历史人物传记的部分目录内容推断,改历史人物传记名应为

第二章 红军大帅

第三章 从吴国公到吴王

第四章 大皇帝的统治术

一、大明帝国和明朝

二、农民被出卖

三、新官僚养成所

……

第五章 恐怖政治

一、大屠杀

二、文字狱

三、特务网

四、皇权的极峰

……

A.《李世民传》

B.《赵匡胤传》

C.《忽必烈传》

D.《朱元璋传》

5、“七七事变”标志着(  )

A.国民政府统一全国 B.十年内战基本结束

C.全面抗战正式开始 D.中国开始局部抗战

6、1937年12月13日,日军攻陷南京,国民政府把哪一地方作为战时陪都

A.武汉 B.重庆 C.上海 D.北平

7、“一五”计划期间,涌现出的先进人物中,被誉为“走在时间前面的人”是

A.王崇伦 B.王进喜 C.焦裕禄 D.邓稼先

8、某外国历史著作写道:“1905年8月,经过10年零星的和不协作的行动之后,运动的各个山头都联合组成了一个单一的反清组织,它变成了在以后几年间革命派所认为的真正夺权的工具。”材料中联合组成的“反清组织”是(     

A.中国同盟会

B.华兴会

C.兴中会

D.中国国民党

9、妈祖信仰起源于福建莆田湄洲岛,历经宋、明清时代,妈祖信仰开始向中国大陆沿海地区、港澳台地区和日本、东南亚等地扩散,并逐步走向世界。1982年,台湾北港朝天宫董事蔡辅雄来到湄洲岛,并了解湄洲妈祖祖庙的复建情况,台湾妈祖信众与湄洲妈祖祖庙的第一次较为正式的交流。从1989年开始,以朝拜妈祖为由的海上宗教直航终于开始成为现实。妈祖信仰的传播(       

A.突出显示了南方经济发展

B.突出了女性地位显著提高

C.强化了古代封建君主专制

D.有利于增强中华的凝聚力

10、主持设计和修筑我国第一条铁路干线——京张铁路的杰出工程师是(   )

A.魏源 B.詹天佑 C.严复 D.康有为

11、有人说,假如清政府有“师夷长技以制夷”的勇气,有可能就不会被列强“以华制华”了。结合所学知识,选出最能体现“以华制华”思想的条约内容(       

A.清政府以海关税、盐税等税收作为赔款担保

B.拆毁大沽炮台,允许外国军队驻扎在从北京到山海关的铁路沿线要地

C.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任何形式的反帝活动

D.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派兵驻守,不准中国人居住

12、关于正面战场的抗战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正面战场的抗战是中国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B.台儿庄战役是全民族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取得的第一个胜利

C.武汉会战使日本迅速灭亡中国的既定战略彻底破灭,抗战进入相持阶段

D.1944年初,国民党军队在豫湘桂战场大溃退

13、1956~1966年是我国“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时期,下列对这一时期历史阶段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遭到建国来最严重的挫折和失误   B. 社会主义经济持续和稳定发展

C. 社会主义民主法制遭到严重破坏与践踏   D. 正确与失误、成就和挫折错综交织

 

14、蒋介石三次电邀毛泽东赴重庆谈判的真实目的是( )

A. 达到国共实行分治的目的   B. 商谈国内和平问题

C. 欺骗人民,赢得准备内战的时间   D. 筹备召开政治协商会议

15、联合国总司令克拉克在回忆录中说:“我获得了一个不值得羡慕的名声:我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个在没有获得胜利的停战协定上签字的司令官。”材料反映的是

A.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

B.三大改造的完成

C.抗日战争的胜利

D.土地改革运动的开展

16、20世纪70年代,曾有这样一首诗词:好男儿,莫揩泪,总理灵前排成队。驱妖邪,莫慈悲,要以刀枪对。该诗词与下列哪一事件有关(   )

A.一月革命   B.二月抗争

C.九一三事件     D.四五运动

 

17、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打土豪、分田地的土地革命和1947年《中国土地法大纲》实行的土地改革,二者本质上都主张(  )

A.建立地主土地所有制 B.建立农民土地所有制

C.平均地权 D.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

18、位于沂蒙山区腹地的临沂市是抗日战争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举世闻名的“两战圣地”,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中形成了宝贵的沂蒙精神。解放战争时期在沂蒙山区发生的消灭国民党王牌主力军队的战役是(     

A.沙家店战役

B.百团大战

C.孟良固战役

D.淮海战役

19、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起来的标志是(   )

A.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B.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颁布

C. 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D. 中共公布过度时期的总路线

 

20、习近平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讲话中指出:“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为中国共产党成立做了准备,为新的革命斗争登上历史舞台创造了条件。”其中“新的革命斗争”是指(   

A.旧民主主义革命

B.抗日战争

C.新民主主义革命

D.人民解放战争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1、五四运动前期的运动中心在____,后期的运动中心在____

22、根据下列提示写出相对应的人物

(1)领导虎门销烟的民族英雄——

(2)天京事变后被迫出走的太平天国将领——

(3)收付新疆的洋务派地方代表——

(4)表示“不甘心作亡国之君”清朝皇帝——

23、匹配题,将正确答案填入括号内

A.南昌起义_____确立了中国共产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B.八七会议_____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

C.三湾改编_____打出了“工农革命军”的旗帜

D.秋收起义_____确立了“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建党建军原则

E.古田会议_____提出“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著名论断

F.国民党一大_____标志着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正式建立

24、观察下图,请将下列历史事件发生地点的英文字母代号填入答题卡图中对应的方框内。

A.沙俄通过《瑷珲条约》割占的领土

B.沙俄通过《北京条约》割占的领土。

 

25、对号入座,勿张冠李戴

1)标志着中国近代史开端的历史事件是__________

2)开创了用条约形式使列强掠夺、奴役中国合法化的先例的条约_____________

3)中国近代赔款最多的条约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为维新变法运动拉开序幕的历史事件____________

5)中国近代化的开端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6、列举中国近代历史上发生的“第一”。

(1)洋务派创办的近代第一个军事工业是

(2)孙中山创立的第一个全国规模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是  

(3)中共二大第一次提出彻底的的 民主革命纲领。

27、抗日战争胜利后,人们普遍期待和平建设国家。但是,国民党坚持独裁统治,于________年发动了全面内战。1949年4月,解放军占领________,结束了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

28、甲午战争后,签订了________,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深渊的条约是________

29、结果:9月21日,慈禧太后等发动政变,囚禁________,废除变法诏令。谭嗣同、刘光第、林旭、杨锐、杨深秀、康广仁六人被捕遇害,史称“__________”。这次变法历时103天,因此又被称为“________”。

30、________年,在同盟会推动下武昌起义获得各省纷纷响应,全国一半以上省份宜布独立,历史上称之为________

三、简答题(共3题,共 15分)

31、太平天国起义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宏大的一次农民战争,但由于农民阶级的局限性,太平天国无法提出切合实际的革命纲领。请结合所学知识,探究回答为什么《天朝田亩制度》《资政新篇》无法成为太平天国切合实际的革命纲领。

32、(简答题)

(1)面对列强的侵略,中华民族进行了英勇抗争,请举出两例中国农民阶级抗击外国侵略的运动。

(2)国共两党在近代史上先后有过两次合作,第一次国共合作和第二次国共合作正式建立的标志是什么?

(3)1945年中国共产党在延安召开了什么会议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指明了战后的奋斗方向?抗日战争胜利后,为了实现中国光明的前途,中共在1945年8月做出了什么努力?

(4)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共产党适时调整了土地政策。解放区是如何进行土地改革的?它对解放战争的胜利起到了什么作用?

 

33、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处理好民族关系对国家的稳定和社会的发展十分重要。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1951年以谁为首席代表的西藏地方政府代表团到北京与中央人民政府谈判,为新中国的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

(2)请写出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修建的,密切了祖国内地与边疆地区联系的公路两例。

(3)我国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什么?

(4)2006年全线通车,促进了青海、西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的铁路是什么?

(5)谈谈我们应该如何处理民族关系。

四、综合题(共1题,共 5分)

34、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在遭受大革命失败的严重挫折后,中共中央在湖北汉口秘密召开紧急会议,这便是八七会议,这是中国共产党在处于生死存亡关头召开的一次紧急会议。它使原来正处在思想混乱和组织涣散中的中国共产党看到了新的出路,燃起新的希望,重新增加了凝聚力,踏上新的征途,为挽救党和革命作出了巨大贡献。

——摘自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第一卷),有删改

材料二   由于军事指挥上的错误,中央红军在长征初期屡遭挫折,部队由8万人锐减到3万多人。在生死存亡的紧要关头,中国共产党人召开了重要会议,作出了重要决定。这次会议使红军摆脱了极端危险的境地,成为长征的转折点,为长征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材料三   近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分析国内外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运行形势……会议指出,要加大宏观政策调节和实施力度。我们在对中国经济保持信心与定力的同时,需要及时、全面研判疫情影响,增强调节的预见性、前瞻性,加大宏观政策调控。

——摘编自洪乐风《加大宏观政策调节和实施力度》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八七会议召开的重要意义。

(2)结合所学指出,材料二中提及的“重要会议”是什么会议?根据材料二,指出这次会议在长征中的作用。

(3)综合上述,谈谈面对危机时党和政府应该怎么做?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