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9世纪末的一场海战中,指挥“致远舰”全力撞向日舰、最终壮烈殉国的清朝将领是
A.关天培
B.左宝贵
C.丁汝昌
D.邓世昌
2、2020年9月18日,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中国军队参加联合国维和行动30年》白皮书。30年来,中国先后参加25项联合国维和行动,累计派出维和官兵4万余人次,被国际社会誉为“维和行动的关键因素和关键力量”。这说明
A.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
B.当今世界的地区冲突有所缓和
C.中国在联合国事务中发挥重要作用
D.联合国大会是联合国主要机构
3、十一届三中全会拉起了改革的大幕。从1985年起,城市改革全面展开,这次改革的重点是( )
A.国有企业
B.大中型企业
C.乡镇企业
D.合资企业
4、下图是一位同学绘制的关于某重要历史事件路线图,其中可以补充的史实有( )
①巧渡金沙江 ②飞夺泸定桥 ③过雪山草地 ④西安事变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5、《复兴之路》评述:1979年对于中国是不平凡的一年,中国农民以特有的首创精神奏响了改革的序曲。“中国农民的首创精神”是指( )
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B.土地改革
C.人民公社化运动
D.农业社会主义改造
6、在我国近代的反侵略战争中涌现出许多可歌可泣的民族英雄。其中在甲午战争中英勇牺牲的爱国将领是
①关天培②丁汝昌③陈化成④聂士成⑤邓世昌
A.②④⑤
B.①②④
C.②⑤
D.①③⑤
7、以下是某感动中国人物的颁奖词“青嵩一握,水二升,浸渍了千多年,直到你出现。为了一个使命,执着于千百次实验。萃取出古老文化的精华,深深植入当代世界,帮人类渡过一劫。呦呦鹿鸣,食野之蒿。今有嘉宾,德音孔昭。”此人是( )
A.袁隆平
B.邓稼先
C.钱学森
D.屠呦呦
8、中国近代史始自中英鸦片战争爆发,止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历经清王朝晚期和中华民国时期。中国近代史的起止时间是
A.1840—1919 B.1919—1949 C.1840—1945 D.1840—1949
9、日本发动全面侵略中国战争的标志是
A.九一八事变
B.一.二八事变
C.七七事变
D.八一三事变
10、在五四运动中发挥主力军作用的是
A.青年学生 B.工人阶级 C.中国共产党 D.农民阶级
11、下图为2013 年发现的长眠于黄海海底的沉船,被考古人员命名为“丹东一号”。到目前为止,从中打捞出包括印有“致远”字样的瓷盘碎片等诸多文物。由此推断这艘沉船失事于( )
A.鸦片战争中
B.第二次鸦片战争中
C.甲午中日战争中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
12、韩国当地时间2017年3月22日,韩国仁川国际机场,中韩双方举行第四批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交接仪式,韩国向中方送还28具志愿军遗骸,使得这些在朝鲜半岛沉睡了超过半个世纪的烈士得以“荣归故里”。当年,志愿军战士抗美援朝,保家卫国,被誉为( )
A.党的好战士
B.钢铁卫士
C.最可爱的人
D.和平卫士
13、1935年底,北平学生发出“华北之大,已经安放不下一张平静的书桌了”的呼声与此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A.遵义会议 B.九一八事变 C.西安事变 D.一二﹒九运动
14、1939年毛泽东撰文:二十年前的这一运动,表明中国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已经发展到了一个新阶段。由于那个时期新的社会力量的生长和发展,使中国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出现一个壮大的阵营。下列关于此次运动说法正确的是
A.提出“外争主权,内除国贼”口号 B.前期工人阶级发挥了先锋模范作用
C.后期运动中心由上海转移到北京 D.后期民族资产阶级成为运动的主力
15、两次鸦片战争在本质上的相似之处是
A.都开始于侵略者对广东沿海的进攻
B.都直接威胁到清朝的统治中心京津地区
C.都是为了开辟、扩大中国市场
D.列强都以武力挫败了清政府的抵抗
16、毛泽东在《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中有这样的诗句:“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该诗句再现的军事行动
A.使华北全境基本解放
B.解放了长江中下游以北的广大地区
C.结束了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
D.基本消灭了国民党军队的主力
17、戊戌变法在近代中国历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突出表现在()
A. 使中国出现了民族资本主义经济成分
B. 中国人开始学习西方先进的生产技术
C. 进行了政治近代化探索的重要尝试
D. 使变法维新成为中国人追求的共同目标
18、“旗上大书特书吾革命军三大主义:日,推倒雕琢的阿识的贵族文学,建设平易的抒情的国民文学;曰,推倒陈腐的铺张的古典文学,建设新鲜的立诚的写实文学;曰,推倒迂晦的艰涩的山林文学,建设明了的通俗的社会文学。”由此分析陈独秀提倡的是( )
A.文学革命
B.文言文改革
C.民主思想
D.文学理论
19、成为土地主人的中国农民,以前所未有的热情投入生产。1951年,全国的粮食和棉花产量都超过了抗日战争前的历史最高水平。材料反映了( )
A.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B.土地改革提高了农民生产积极性
C.三大改造使农作物产量迅速增长
D.土地改革废除了土地所有制
20、党史百年,中国共产党以实现工业化作为中国人民的最高利益,1953年-1957年实行“一五”计划。和武汉长江大桥同时代的成就是:( )
A.青藏铁路
B.长春一汽
C.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D.大庆油田
21、____________拉开了变法维新运动的序幕;____________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22、1860年10月,主凶________联军火烧圆明园,________成为帮凶,趁火打劫。
23、为了避免“文化大革命”一类历史悲剧在我国重演,必须坚定不移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从组织上和制度上采取措施,禁止任何形式上的个人专断,坚持民主集中制和集体领导。( )
24、下图四反映的是__________计划,它制定于__________年。
25、下图是经济特区示意图,在图中相应方框内填入下列城市对应的字母代码。
A.深圳 B.珠海 C.汕头
26、太平天国颁布了《____》,企图建立绝对平均的理想社会;义和团运动提出的口号是“_____”,表达了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的斗争意志。
27、_______与_______是新文化运动所标举的两大口号,陈独秀将它们形象地称为“德先生”和“赛先生”。
28、1978年,思想理论界展开了一场________的大讨论。这是一场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它使人们认识到,只有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1981年,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________的拨乱反正胜利完成。
29、经济、科技、国院建设促进了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高。
(l)____的完成,彻底摧毁了我国2000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2)1966年,中国组建____部队,主要担负核反击任务,大大增强了国防力量。
(3)1970年,我国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____,成为世界上第五个能独立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国家。
30、历史长河中的一些事件揭示着历史的走向,成为时代的标点,引人注目。
(1)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开端的是__________。
(2)成为中国共产党生死攸关的转折点的是___________。
(3)成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的是__________。
31、五四运动是中国历史上“划时代”的伟大事件,它所孕育激发出来的“五四精神”永远激励着中国人民,为此,基本历史小组就五四运动进行研究性学习。
(走进历史)
(1)五四运动爆发的导火线是什么?
(2)五四运动时期,运动的中心和斗争的主力有哪些变化?
(体验历史)
(3)如果你是当时北京大学的一名学生,准备上街游行,你准备到什么地方去游行?游行的口号是什么?
(感悟历史)
(4)什么是五四精神?我们应该如何发扬它?
32、中国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经历了革命、建设和改革,始终是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面旗帜下阔步前进,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使中国大踏步走进新时代。
(伟大转折)
(1)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和国家实行改革开放政策,改革先从农村开始。在农村,我党执行的经济政策是什么?首先在哪实施?
(2)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什么?
(3)1980年,中央决定在广东、福建两省兴办经济特区,其中,成为经济特区的代表和对外开放窗口的城市是?
(4)对外开放加速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步伐。为了适应世界经济的发展,2001年,中国加入哪一国际组织?
(共同繁荣)
(5)根据我国民族问题的历史特点和现实情况,中国共产党将哪一政治制度确立为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
(科技飞跃)
(6)被称为“杂交水稻之父”的科学家是?他的主要成就是什么?
(7)1970年,我国用长征号运载火箭成功的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他的名字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8)在中国共产党的哪次会议上,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9)在中共十九大上,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是?
(10)通过对以上问题的探究,你有何感悟?
33、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是什么?写出合作正式建立的标志和取得的主要成就。国民革命为什么最后以失败告终?
34、建立中国共产党、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推进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五四运动以来我国发生的三件历史性大事件,是近代以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三大里程碑。结合所学知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材料三:
(1)根据材料一的图片,请写出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诞辰多少周年?
(2)照片开国大典拍摄于何时?毛泽东在1956年这次发言针对的是什么事件?这一事件的实质是什么?
(3)材料三图片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历史性决策是什么?“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有哪些内容?
(4)结合上述材料,你认为怎样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答出两点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