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2026学年(上)平凉七年级质量检测地理

一、选择题(共20题,共 100分)

1、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最主要的条件是

A.自然资源丰富   B.交通便利、特别是航空运输发达

C.气候适宜、环境良好   D.科技发达、知识和人才密集

 

2、中国山区面积广大,下列关于实现山区社会、经济和生态可持续发展的叙述,错误的是(     

A.山区风景秀丽开发生态旅游

B.砍伐与抚育结合,合理发展林业

C.大力发展木材加工业,以满足市场需求

D.山区河流水能丰富,可适度开发建设小水电站

3、2020年12月20日,中国海军山东舰航母编队离开渤海,赴南海相关海域开展训练,此行中,山东舰经过的海峡最可能的是(     

A.渤海海峡

B.台湾海峡

C.白令海峡

D.马六甲海峡

4、关于我国人口的分布叙述错误的是(     

A.我国的人口分界线是漠河一腾冲一线

B.我国人口分布很不均匀

C.人口东多西少

D.东部人口密度大,西部人口密度小

5、我国内流区域面积广大,内流河年径流总量不足全国的5%,关于我国内流河的叙述错误的是(     

A.汛期出现在冬季

B.多为季节性河流

C.主要分布在非季风区

D.通常水量随夏季气温增高而增加

6、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描绘的是(     

A.虎跳峡

B.龙羊峡

C.长江三峡

D.三门峡

7、黄河是我国第二长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读下左图黄河水系图及下右图某地貌景观图,完成下面小题。

【1】对黄河干流各河段特征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甲处河段有凌汛现象

B.乙处河段含沙量剧增

C.丙处河段为“地上河”

D.各河段均有结冰期

【2】左图所示地貌区域内的河流含沙量最大的月份是(     

A.1、2月

B.4、5月

C.7、8月

D.10、11月

【3】随着黄河流域的不断治理,黄河下游的水文特征可能的变化有(     

A.水位季节变化变小

B.水能更丰富

C.汛期流量更大

D.结冰期变短

【4】近来黄河水变清的次数越来越多,最主要的人为原因是(     

A.三江源建立自然保护区

B.中游的退耕还林还草

C.全流域减少了灌溉用水

D.上游的水电梯级开发

8、中国网12月14日讯 2014年12月12日,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正式通水,北京、天津、河北、河南等华北4个省市沿线约6000万人将直接喝上水质优良的汉江水,间接惠及人口近1亿.我国缺水最严重的地区是(  )

A.东北平原   B.华北平原

C.长江中下游平原   D.四川盆地

 

9、我国最早建立的高科技园区是( 

A.北京中关村科技园区

B.武汉东湖科技园区

C.上海科技园区

D.苏州科技园区

 

10、湖南省属于(     

A.热带湿润地区

B.亚热带半湿润地区

C.暖温带半干旱地区和

D.亚热带湿润地区

11、下列各组行政区域中,属于同一级别的是(     

A.广西壮族自治区、北京市

B.西藏自治区、厦门市

C.澳门特别行政区、汕头市

D.北京市、深圳市

12、下列组合正确的是(  )

A.砖墙斜顶房﹣﹣西北内陆

B.土墙平顶房﹣﹣东南沿海

C.窑洞﹣﹣黄土高原

D.晾葡萄房﹣﹣云贵高原

 

13、下列自然资源中,全部属于可再生资源的一组是(     

A.石油、温泉

B.森林、海鱼

C.天然气、草地

D.花岗岩、铁矿

14、2021年3月15日8时到16日8时,我国北方遭遇近10年来强度最强、范围最广的一次沙尘天气过程,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此次北方发生的“沙尘暴”属于(     

A.气象灾害

B.地质灾害

C.生物灾害

D.海洋灾害

【2】下列山脉对此次沙尘暴以及冬季常见的寒潮南下有阻挡作用的是(     

A.昆仑山

B.大兴安岭

C.秦岭

D.淮河

【3】下列省区中受此次沙尘暴影响最严重的是(     

A.新疆

B.甘肃

C.内蒙古

D.天津

15、读“哈尔滨、北京、武汉、广州四城市年内气温和降水量图”,完成下题。

①、②、③、④四图中,表示哈尔滨的是( )

A. B. C. D.

16、我国少数民族最多的省级行政区域是(     

A.云南省

B.广西壮族自治区

C.河南省

D.广东省

17、澳门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是:

A. 对外贸易   B. 渔业   C. 博彩旅游业   D. 加工工业。

 

18、有关粤港澳大湾区发展优势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香港的金融、信息等服务业水平高

B.珠三角地区制造业发达

C.澳门是人口超千万的休闲旅游中心

D.大湾区铁路运输和海洋运输发达

19、我国每年总有一些地方发生水旱灾害,与此相关的因素是:

A.地形复杂

B.海岸线漫长

C.夏季风强弱变化

D.纬度位置

20、关于我国自然资源分布特点的说法,正确的是

A水资源――东北多,西南少

B草地――东南多,西北少

C林地――西北多,东北少

D耕地――东部多,西部少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1、我国行政区划基本分为____________三级。

22、北方地区面积约占全国的 ▲ (百分数)。人口约占全国的40%。南方地区面积约占全国的25%。人口约占全国的 ▲ (百分数)。

23、我国纺织工业体系完整,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化纤等行业,其中以________工业最为重要。

24、我们通常所说的水资源是地球上可供人类使用的淡水,如 _____ 水、_______ 水、_________水。

25、泼水节是____族的传统节日。那达慕大会是____族的传统群众性集会。

26、我国人口的国情是:人口基数_____,新增人口多,决定了我国人口政策是_________

27、将下列少数民族与其对应的风俗填在横线上.

①那达慕大会   A.朝鲜族  

②长鼓舞   B.壮族

③三月三歌节   C.傣族  

④泼水节   D.蒙古族

A________ B________ C________ D________

28、塔里木盆地位于   山脉和   山脉之间.

 

29、目前,北京正朝着“国家首都、世界城市、文化名城、 ”的目标迈

30、读中国疆域图,回答问题。

填出图中数字代号所表示的我国邻国、隔海相望的国家、岛屿及海域。

邻国:①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

隔海相望的国家:④____________,⑤____________

岛屿:⑦____________,海域⑧____________

三、解答题(共5题,共 25分)

3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2021年3月28日,来自蒙古国的沙尘南下。北京市昌平区出现今年3月以来的第二次沙尘暴天气,强沙尘持续时间将超过12小时。另外,统计数据显示,常年3月北京沙尘日数为2.4天,今年将偏多。

材料二:库步齐沙漠是我国第七大沙漠,已有1/3面积被绿化,其沙漠经济治理模式获得世界范本意义,读图回答问题:

(1)从空间分布看:沙尘暴易发生中国北方和________地区(地理区域),从时间分布上看:沙尘暴易发生于气候比较干旱的冬季和________季(季节),给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的日常生活造成严重的影响。

(2)说明沙尘暴形成的自然原因:________(任写一点);人为原因:________(任写一点)

(3)A地区耕地类型以________为主,主要的粮食作物是______;B地区农业以畜牧业为主,被称为“高原之舟”的畜种是________

(4)在库步齐沙漠北部和南部边缘种植甘草(药材)、沙柳等植被,其作用是:________(任写一点)

(5)治理沙尘暴的措施有:_______(任写一点)

(6)在修复生态的同时,当地经济的发展可积极开发沙漠中蕴藏丰富的风能、________等清洁能源。

32、阅读材料,回答下面问题。

水是生存之本、文明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结合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题目。

材料一:长江经济带横跨中国东中西三大区域,是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内河经济带、东中西互动合作的协调发展带、沿海沿江沿边全面推进的对内对外开放带。

材料二:国家实施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及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国家重大战略,持续加强大江大河保护治理,保障流域生态系统安全。

(1)读图可知长江、黄河共同发源的省份A的行政中心是____,共同流经的省份E的简称是____

(2)长江年径流量9500多亿立方米,黄河年径流量只有660多亿立方米,因此与长江相比,黄河对沿岸地区更为凸显的作用是____

(3)与长江相比,黄河下游流域面积狭小,原因是____,黄河①②河段最有可能发生凌汛的是____

(4)构建东中西互动合作、协调发展的长江经济带最有利的条件是(     

A.长江巨大的航运价值

B.长江丰富渔业资源

C.长江流域丰富的水资源

D.长江流域丰富的矿产资源

(5)长江中下游地区几乎每年发生洪涝灾害,需要加强全流域生态建设,在③、④河段采取的措施分别③是____,④____

33、某学校开展了“水土流失与植被的关系探究及其利用价值的发掘”研究性学习,读图文材料完成活动报告。

20世纪50年代和90年代长江流域某些地理要素的变化。

 

流域水土流失面积

森林覆盖率

主要湖泊蓄水容积

湖泊面积

50年代

36.38万平方千米(1957年)

22%(1957年)

洞庭湖293亿立方米

洞庭湖4300平方千米

90年代

79.94万平方千米(1986年)

10%(1986年)

洞庭湖174亿立方米

洞庭湖2600平方千米

(1)从阅读材料中可知,近年来长江上游森林破坏严重,导致水土流失现象严重。长江上游流域水土流失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有(     )(多选题,填选项字母)。

A.植物种类增加

B.土壤肥力下降

C.涵养水源能力下降

D.泥沙淤积河道和湖泊

E.增加降水量,气候更湿润

(2)长江水能资源丰富的河段主要集中在_______(“上”“中”或“下”)游,图中A、B处为我国两个大型水利枢纽,其中A为_______水利枢纽;长江支流众多,C支流名称是_____

(3)“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的景象出现在江淮地区,此区域降水丰沛,但由于人类________(人为原因),导致湖泊面积减小,湖泊蓄水能力减弱,所以,该地区在降水丰沛的季节易发生________灾害。

34、某班学生在学习“地球的自转”时,运用地球仪做了一个演示实验。阅读演示实验方法及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演示实验】在暗室里,将一盏电灯放在桌子上代表太阳,在电灯旁放置一个地球仪代表地球,拨动地球仪模拟地球自转运动,观察地球仪上的受光区域及其变化。

(1)地球自转是指地球绕着________不停地旋转运动,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约是________小时。

(2)演示地球自转时,需要用手拨动地球仪自________________转动,从图示看,随着地球的自转,甲、乙两点首先从我们的视线中消失的是________

(3)这一实验演示的是地球自转产生________现象。

(4)拨动地球仪,北极附近一直不能进入灯光照亮的区域,表明该地区出现了________现象,南极地区出现了________现象。

35、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历史上很多山东人“闯关东”。东北地区,指黑龙江、吉林和辽宁三省以及内蒙古东五盟市构成的区域。这里地理环境独特,下图示意东北三省地理位置及江苏民居和东北民居邮票图案。

(1)按照自北向南的顺序,写出东北三省的简称。

(2)运用地图说出东北三省的地理位置特点。

(3)与山东省相比,东北地区粮食生产的条件更优越。表现在东北地形上:____;土壤方面:____;人口与耕地比较上:____

(4)比起江苏民居,传统的东北民居庭院面积____,房屋的坡度____。这是当地地理环境的体现。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