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2026学年(上)南宁七年级质量检测地理

一、选择题(共20题,共 100分)

1、2021年我国限电、停产已经席卷了包括江苏、浙江等至少10个省份。为实现2030年前碳达峰、2060年前碳中和的国家目标,能耗双控是一个必不可少的手段,由于部分省份上半年能耗强度不降反升,只能通过直接限电停产来达到目标。读“我国电力能源结构图”和“碳中和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我国目前主要的发电方式是(     

A.风力发电

B.燃煤发电

C.水力发电

D.太阳能发电

【2】下列不属于我国如期实现碳达峰措施的是(     

A.禁止一切生活用煤和工业用煤

B.推广先进节能技术,实现技术节能

C.改变能源结构,创新发展风能、太阳能等绿色能源

D.大力发展“无煤城市”(无煤发电、无煤取暖、无煤消费)

2、我国“13亿人口日”的到来比预计的时间推迟了整整4年,其主要原因是(   

A.人口死亡率高,人口负增长

B.我国实施了人才强国的战略决策

C.我国实施了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

D.改革开放后,大量的人口迁移到国外

3、北京中关村是第一个也是目前全国最大的高新科技产业区。北京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优势是(  

A.科技发达,人才丰富

B.全国政治中心,政策优势明显

C.铁路交通便利

D.劳动力丰富且价格低廉

4、成语“秦晋之好”,“黔驴技穷”中秦、晋、黔分别指(   )

A.陕西省、山西省、贵州省 B.陕西省、山东省、贵州省

C.河北省、山西省、云南省 D.河北省、山东省、云南省

5、贯穿我国南北的京广铁路,起止点分别是(     

A.北京——广州

B.南京——广州

C.南京——广西

D.北京——广西

6、我国幅员辽阔,陆地领土面积约为( )

A.960万米 B.960万平方千米

C.960平方千米 D.960万平方米

7、关于下图中两工业基地的共同特点,叙述错误的是(   )

A. 矿产资源丰富   B. 水陆交通便利

C. 重工业较发达   D. 水资源丰富

8、我国人口的分布特点是(    

A. 西南多、东北少   B. 东北多、西南少   C. 东南多、西北少   D. 西北多、东南少

9、读下图,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图中河流自北向南流

B. A在B的正西方向

C. 修建从甲到乙的公路,路线应该是甲乙之间的直线修建难度较大

D. D处适宜发展渔业

 

10、计划生育国策使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降低,带来了人口老龄化的负面影响,为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我国新出台的人口政策是

A. 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   B. 鼓励生育

C. 全面二孩政策   D. 多生多育

11、我国在地球上的半球位置是(     

A.北半球、西半球

B.南半球、西半球

C.北半球、东半球

D.南半球、东半球

12、下列属于非可再生资源的是(   )

A. 地下水   B. 空气   C. 煤矿   D. 阳光

 

13、我国领土南北跨纬度很广,大部分位于( )

A.热带

B.北温带

C.南温带

D.北寒带

14、发展农业要因地制宜.下列做法中,不合理的是(  )

A.山区退耕还林,保持水土 B.草原地区发展种植业

C.河流、湖泊周围发展渔业 D.平原地区发展种植业

15、关于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中关村是我国最早的高新技术开发试验区

B.决定高新技术产业布局的主导因素是劳动力数量

C.我国高新技术产业起步晚,但发展快

D.目前,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多依附于一些大中城市

16、下图为贵州西江千户苗寨的景观照片。该地道路修建成“之”字形,主要考虑(  

A.地形条件

B.气候特征

C.植被种类

D.民族构成

17、下列对我国农业特点的归纳正确的是       

A.东牧西耕

B.西牧东耕

C.南牧北耕

D.没有规律

18、下面关于“黑河﹣﹣腾冲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我国东西部人口分界线

B.我国1月份0℃等温线

C.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界线

D.我国第一、二阶梯分界线

 

19、我国下列地区中,人口最稠密的是( )

A.华北平原 B.内蒙古高原 C.青藏高原 D.云贵高原

20、西北地区地表植被,由东向西大体为(   

A.荒漠草原—荒漠—草原

B.荒漠草原—草原—荒漠

C.草原—荒漠—荒漠草原

D.草原—荒漠草原—荒漠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1、根据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我国人口总数为_____亿,约占世界人口的五分之一,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为了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国家从2016年起全面实施一对夫妻可以生育_____个孩子的计划生育政策。

22、把一年中大于或等于10摄氏度持续期内的日平均气温累加起来,得到的温度总和,叫做___________。

 

23、我国民族分布具有“大散居、________”的特点。

24、我国各民族分布的特点是________。

25、我国陆地领土面积约_______万平方千米,居世界第三位,仅次于我们的邻国________和加拿大。______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

26、实行计划生育,_______________是中国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

27、贵州境内____广布,由于不合理垦殖活动,造成水土流失,导致基岩大面积裸露而出现____现象。

28、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共有   个民族,其中人口数量最多的少数民族是______________。

 

29、我国某地(27°N,113°E)要用飞机运送一批紧急药品到地球另一端的阿根廷某地(27°S,67°W),飞机如果始终保持直线前进,那么飞行的最短距离约为  

 

30、香港位于珠江口________,目前祖国内地与香港的经济合作模式是________,香港经济发展水平和在世界中的地位高于澳门得益于________ 深水良港。

三、解答题(共5题,共 25分)

31、下图是我国南方局部地区铁路分布示意图,回答问题。

(1)写出图中铁路线的名称:①________线,②________线,③________线。

(2)铁路①与浙赣线交汇处A市是________市。

(3)从武汉运输医疗队和医疗器械支援甲型H1N1流感的发源地墨西哥,选择的交通运输方式应为________运输。

(4)粤港澳大湾发展比肩美国纽约湾区,它的优势有哪些?(列举2条即可)

32、读“黄河流域略图”,分析回答问题。

(1)图中①和②是我国重要的农业区,它们因得益于黄河水的灌溉而成为“塞上江南”,其中②是______平原(填宁夏或河套),乙是:______(海洋)。

(2)为了解决北方缺水问题,我国正在实施的跨流域调水工程是______,该工程的东线(如图所示)主要是满足____________等城市的用水需求。

(3)黄河是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河流,黄河泥沙主要来自中游的______(地形区),结合所学知识,简述黄河下游“地上河”的形成原因:______

33、研究性学习

课题名称:四大地理区域研学行课题资料:

资料一:由于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的影响全国各地延迟开学,郑州市教育局组织优秀教师录制视频,通过空中课堂向学生授课。为提高学生在家学习的效率,老师布置了以下作业:从浙江省出发,分四组进行网上模拟旅行,复习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知识。

资料二:我国四大地理区域模拟旅行路线图

       

课题思考:

(1)甲、乙、丙、丁四条研学路线中,经过我国西北地区的是____路线,经过“世界屋脊”的是____路线,到达我国疆域最东端的是____路线,经过地区全部位于南方地区的是____路线。

(2)在①区域研学时,同学们发现当地居民农业以____业为主。

(3)在②区域研学时,同学们通过微信朋友圈分享了他们的收获。但是部分内容缺失,请你用所学地理知识,帮助他们把下面的内容补充完整。当地是____(少数民族)的主要聚居区,该民族非常好客,对远方来客先要献上洁白的哈达请客人喝____酒、酥油茶。当地特有的牲畜是____,被称为“高原之舟”。

(4)研学结束后,同学们总结确定四大地理区域分界线的主导因素,请说出确定图中A界线的主导因素及C界线的主导因素。A界线主导因素____;C界线主要因素____

34、读图,分析ABCD四地的土地利用类型及利用情况,回答问题.

1)四地中,降水量不足400毫米的是 (添字母)地区,当地主要的土地利用类型是 ,由于不合理的开发利用,如滥垦过牧,引起的主要环境问题是

2 (填字母)地区是我国目前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因而形成的地表特征是

3 (填字母)地区耕地面积广,但水、土资源分配不合理,加剧了缺水状况.为解决本区缺水问题,目前正在建设的大型跨流域调水工程是

4 (填字母)地区是位于湿润半湿润山区的林地,该地区森林和草地植被遭受破坏会对河流下游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35、【立足环渤海 走好工业路】工业是国之重器,中共二十大报告将基本实现新型工业化作为2035 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一项重要目标,并提出推进新型工业化。环渤海地区指环绕着渤海全部及黄海部分沿岸地区所组成的广大经济区域。以下为某同学对环渤海地区工业发展的逐步探究过程。读环渤海经济圈示意图和京津冀地区各类高新技术产业企业数量占比统计图,完成下列探究。

   

探究一:位置与范围

(1)环渤海经济圈濒临渤海和____海,包含辽宁、河北、北京、天津、____等省级行政区域。

(2)环渤海经济圈内分布有____工业基地和京津唐工业基地。

探究二:制约与对策

下表是环渤海地区的人口、国民生产总值及水资源约占全国的比例。

内容

人口

国民生产总值

水资源

约占全国的比例(%)

17.5

26.2

3.54

(3)据表格资料可知,制约环渤海地区经济发展的最大自然因素是____,为缓解这一问题,我国实施了____工程。

探究三:发展与生活

(4)京津冀地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迅猛,企业数量占比最多的产业是____,同在环渤海经济圈的辽宁省因矿产存量减少等问题,大量钢铁工业转型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试简要分析其转型的优势条件____(至少答出2点)。

(5)与传统工业相比,高新技术产业有哪些主要特点? (至少答出两点)

(6)环渤海经济圈的工业发展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重要影响,试举一例说明。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