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0年新冠疫情爆发以来,“健康码”、“行程码”等成为了数据互联互通的破冰之举,用大数据的方式为每位出行者提供疫情防控相关的健康证明。2021年新冠疫苗已经大量投放市场,为人们免费接种。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新冠疫苗的研发生产属于( )
A.加工制造业
B.服务业
C.高新技术产业
D.装备制造业
【2】研发新冠疫苗的关键是( )
A.辽阔的土地
B.科技和人才
C.廉价的劳动力
D.丰富的水资源
【3】从北京运输一批新冠疫苗到意大利,最佳的运输方式是( )
A.铁路运输
B.公路运输
C.水路运输
D.航空运输
【4】(承上)该运输方式( )
A.运输速度快、效率高
B.适宜长距离运输大宗货物,价格便宜
C.运输费用低,效率低
D.路线四通八达,可以实现“门到门”服务
2、下列关于我国地理位置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我国地跨热带、北温带、北寒带
B.位于东半球、亚洲东部,东临太平洋
C.与中南半岛的越南、老挝、缅甸相邻
D.我国南部有赤道穿过
3、某人骑自行车自驾旅行,路线如下图所示。他一路上遇到了很多的少数民族集中的地区,最可能的是( )
①回族 ②蒙古族 ③傣族 ④壮族 ⑤维吾尔族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①②⑤
4、下列地区属于半湿润地区又是暖温带的是
A. 华北平原 B. 长江中下游平原 C. 内蒙古高原 D. 四川盆地
5、我国最北端的省的轮廓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6、中国地震台网正式测定:2021年11月17日13时54分在江苏盐城市大丰区海域(北纬33.50度,东经121.19度)发生5.0级地震,震源深度17千米。地震造成江苏盐城、南通等地震感强烈,江苏南京、上海、苏州等地亦有震感。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数字表示江苏省的是( )
A.1
B.2
C.3
D.4
【2】我国也是多地震的国家,是因为我国处于( )
①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交接处②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交接处③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交接处④印度洋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交接处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7、不是我国地势二三级阶梯分界线的是( )
A.巫山
B.祁连山
C.大兴安岭
D.雪峰山
8、中国各地的戏曲丰富多样,如河南的豫剧、安徽的黄梅戏等。请你说出川剧是下列哪个省的代表剧种( )
A. B.
C.
D.
9、下面关于我国各民族分布的说法,正确的是
A.各民族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 B.各民族大聚居,小散居,交错杂居
C.汉族主要分布在东部和南部 D.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西部和北部
10、根据台湾岛地形及物产分布的相关知识,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地势西部高中东部低
B.岛内最长河流浊水溪纵贯南北
C.农产品主要分布在西部平原及沿海地区
D.森林资源丰富且主要分布在东南部地区
11、关于我国地形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山脉纵横交织
B.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C.地形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
D.西高东低,由西向东缓缓倾斜
12、地球上有阳光直射现象的范围是 ( )
A.北回归线和北极圈之间
B.北极圈以北和南极圈以南的地区
C.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地区
D.南回归线和南极圈之间
13、从海陆位置看,中国位于( )
A.亚洲东部,太平洋东岸
B.亚洲西部,太平洋东岸
C.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
D.亚洲西部,太平洋西岸
14、运输价格最高的是( )
A. 水路运输 B. 航空运输 C. 公路运输 D. 铁路运输
15、关于图中的地理事物的名称,正确的是( )
A.①山脉-巴颜喀拉山
B.②城市-重庆
C.③水利枢纽-三门峡
D.④河流-湘江
16、下列有关人种与地理环境之间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人种肤色大致由赤道向两极逐渐变深
B.热带地区黑色皮肤有助于保护人类免受紫外线的伤害
C.非洲黑人头发卷曲与降水较多有关
D.北欧人鼻子高而长是为了适应夏季高温的特点
17、下列工业基地按纬度从高到低的排列,正确的是( )
A.辽中南、沪宁杭、京津唐、珠江三角洲
B.珠江三角洲、沪宁杭、京津唐、辽中南
C.辽中南、京津唐、沪宁杭、珠江三角洲
D.京津唐、辽中南、沪宁杭、珠江三角洲
18、下列关于我国土地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土地面积广阔,耕地比重大 B.类型齐全,以林地为主
C.山区面积比重大,平原面积比重小 D.在高原地区,最适宜发展种植业
19、下列关于我国河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凡是流向国外的河流都是外流河 ②我国外流河分别流入太平洋、印度洋、北冰洋 ③澜沧江、怒江、雅鲁藏布江均流向国外 ④西北地区的河流都流入沙漠而蒸发消失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0、我国的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 )
A.南方地区
B.东部地区和中部地区
C.青藏地区
D.西南、西北和东北地区
21、读“中国地形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数字所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
① 山脉, ② 盆地,⑥ 平原,⑦ 盆地。
(2)图中代号为 的 山脉既是我国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界线,也是我国地势第二级阶梯与第三级阶梯的界线。
(3)图中③为 (山脉),其南侧是有“世界屋脊”之称的 。
(4)高原面积辽阔,能够“开着汽车追黄羊”的高原在图中代号为 ;地势低平,湖泊众多,河渠稠密,水田连片,有“水乡”、“鱼米之乡”之称的平原在图中代号为 。
22、读黄河水系示意图,回答问题。
(1)黄河发源于 山北麓,注入 海。
(2)黄河中游两条主要支流的名称:① _____ ,② ___ 。
(3)具有“塞上江南”美称的平原:③ ____ 平原,④ _____ 平原。
(4)右图中反映的是黄河的忧患之一“ ”现象,此问题的主要自然原因是 ,人为原因是 。若要从根本上治理下游水患,必须在 (上游、中游、下游)地区加强水土保持,对黄河进行综合整治。
23、我国1月份0℃等温线大致沿秦岭-淮河一线分布;该线以北地区耕地多为______;以南地区耕地多为______,粮食作物主要种植______。
24、我国耕地主要分布在东部季风区的________及________地区,其中________线,以北地区以________为主,以南地区以________为主,林地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______、和东南部的山区,草地主要分布在降水量不足________的北部和西部地区。
25、构成我国地势第二、第三级阶梯分界线的山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6、我国人口分布,大致以黑龙江省的_____至云南省的_____一线为界。
27、(研究性学习)
课题名称:中国高铁
课题资料:
资料一 2020年12月,12日郑太高铁全线开通运营。郑太高铁(郑州—太原)是我国 “八纵八横”高速铁路网之呼南线(呼和浩特—南宁)的组成部分,中间贯穿了晋中、长治、 晋城、焦作四个地级市,大大缩短了两大省城之间的时空距离。
资料二 中国高速铁路网分布示意图
课题思考:
(1)阅读资料一,写出呼南线起始点和终点两省区的简称。
(2)说出京广铁路与陇海铁路交汇处的交通枢纽名称。
(3)阅读资料二,描述我国高速铁路网的分布特点。
(4)中国地理学会将于2021年4月在上海举办学术年会,山西的地理教师将于省会太原出发乘坐高铁集体参会。阅读资料二的高铁网分布示意图,为老师们设计出行线路(写出经过的城市即可)。
28、我国的内海有渤海、__________。
29、读下图,填出图中字母和数码所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
山脉:A.________C_________D._________。
高原:E________G_______F________。
盆地:①__________②_______。
平原:⑤_______⑥________。
30、我国人口分布不均,________到________一线东南部人口稠密。
3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今年5月27日,我国经过多年的科研探索,在碳基半导体制备材料研究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中国为终结芯片硅时代提供了一种新的可能性方案。中国目前除了碳纳米管之外,在石墨烯等多个新材料领域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我们的碳基半导体研究是代表世界领先水平的。
材料二:图一“我国工业基地分布示意图”和图二“我国新材料聚集区分布示意图”。
(1)我国四大工业基地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_地区(沿海/内陆),其中③是___________工业基地。
(2)①是___________工业基地,它是我国最大的重工业基地,与③相比其优势条件主要是___________。
(3)碳基半导体制备材料的研发最主要依靠__________(科技力量/劳动力/政策支持)。碳基半导体制备材料相关产业属于____________产业。
(4)目前,我国新材料产业逐渐形成集群式发展模式,形成以_________聚集区、________聚集区和珠三角聚集区为重点的产业集群分布。碳基半导体制备材料的研发主要集中在___________聚集区。
(5)我国工业要实现从“中国制造”迈向“中国创造”,其关键因素是___________
A.丰厚的农业基础
B.完善的基础设施
C.领先的技术与人才优势
D.丰富的资源与能源
32、列举秦岭一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3、读下面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局部地区地形图、我国风向示意图图、郑州气温曲线降水图。
材料二:2021年7月16日至7月20日15时,强降雨造成河南省所辖31个县区140个乡镇287713人受灾。
材料三:2021年10月2日至7日,山西省出现大范围强降水,全省大部分地区都创下了10月上旬累计降雨量纪录。专家评估山西水灾受灾范围比河南更大。
主题一:自然环境
(1)地形和河流:山西所在的地形区为B_____,河南所在的地形区是A_______,____河流经两大地形区;它们之间以③_________(山脉)为界,都属于 ________(黑/黄)土地。
(2)气候:山西和河南都位于_______(温度带)、________(干湿区);受______(季节)季风的影响,夏季____________;“我国风向示意图”反映出我国气候具有________的特征。
主题二:农业发展
(3)山西和河南的耕地是以______(耕地类型)为主,粮食作物以________为主,作物熟制__________。
主题三:助力山西经济发展
(4)请你为山西的经济发展提出合理化的建议。(至少三条)
34、读我国长江三角洲地区图,完成下列要求。
(1)写出图中长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城市的名称。A是______。
(2)上海是长江三角洲地区的核心,经济发展历史悠久,科技力量雄厚,还有许多发展经济的有利条件:
①位于我国三大平原中的_______平原,平原有利于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位于亚热带湿润区,农业的发展为工业、居民的生活提供了保障。
②交通便利,请写出经过上海的A-C铁路线名称:______,长江入海口宽阔,便于江海联运,长江因通航里程长、运量大,有“________”美誉。
(3)上海工业发达,以上海为中心的沪宁杭地区是全国最大的______工业基地。
(4)D是宝山钢铁集团公司,其布局于此的主要原因是( )
A.靠近巨大的消费市场
B.交通便利
C.靠近原料地
D.靠近燃料地
35、阅读图文资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黄土是风挟带的沙尘当风力减弱时沉积形成,往往土层深厚肥沃、松散但又具有直立的特点,不易倒塌。黄土高原是世界上最广泛的黄土分布区,也是几千年中华农耕文明的诞生地。黄土高原的不同部位颗粒大小有明显差异,图中示意不同颗粒带的分布。
(1)位于黄土高原上黄土带内的省会城市有_______和_________。
(2)黄土高原颗粒带大体沿___________方向更替,阻挡风沙进一步向东、向南前进的山脉分别是___________山脉和___________山脉,因此这两条山脉便成了黄土高原的东部、南部界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