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2026学年(上)贵阳七年级质量检测地理

一、选择题(共20题,共 100分)

1、造成我国农业“西牧东耕”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降水

B.地形

C.气温

D.土壤

2、黄河干流流经的地形区,按从上游到下游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青藏高原 华北平原 黄土高原 内蒙古高原

A.①②③④   B.①④③② C.①④②③ D.②③④①

 

3、我国唯一注入北冰洋的是(       

A.塔里木河

B.额尔齐斯河

C.雅鲁藏布江

D.怒江

4、北京的高等院校、体育场馆、博物馆等的数量居全国第一,这说明北京是全国的(     

A.政治中心

B.国际交往中心

C.金融中心

D.文化中心

5、我国地理差异显著,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自南往北,纬度逐渐升高气温逐渐降低

B.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降水越来越多

C.自东向西,我国地势呈阶梯状逐级下降

6、历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皆在北京召开,说明北京是(   )

A. 全国的文化中心 B. 全国的经济中心 C. 全国的政治中心 D. 全国的交通中心

7、有关我国地理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A. 位于东半球,亚洲东部,东临大西洋   B. 领土最北端在漠河以北黑龙江主航道中心

C. 我国领土跨热带,北温带,北寒带   D. 我国南部有赤道穿过。

8、该山脉与淮河构成我国东部重要的地理界线,它们大致与我国的( )吻合。

①一月0℃等温线  ②16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③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界线 ④亚热带与暖温带的界线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①④

 

9、读四大洲轮廓图,判断叙述错误的是( )

A.①大洲面积最大 B.②大洲被南北回归线穿过,有“热带大陆”之称

C.③大洲主要位于南半球 D.④大洲有极昼极夜现象

10、我国人口数量居世界第几位( 

A.

B.

C.

D.

11、如图为我国某种自然资源(阴影区)分布图。读图,该资源分布区最普遍的生态环境问,题是( )

 

A.泥石流 B.水土流失 C.土地荒漠化 D.地震火山

12、下列措施可以解决漫画中所示问题的是(     

A.减少灌溉面积

B.从南极地区输入冰川

C.工业污水净化达标后再排放

D.生活中一水多用,积极节约用水

13、2013年我国实施“单独二孩”政策,2015年实施“全面二孩”政策,2021年5月31日出台“三孩”政策,大力鼓励年轻人生育二孩。据此,读我国2012~2021年出生人口数量统计表,回答下面小题。(单位:万人)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

2021

(预计)

1634

1640

1688

1735

1786

1723

1523

1465

1200

998.76

【1】根据上表可知,我国2012-2021年出生人口的变化特点是(     

A.出生人口一年比一年多

B.出生人口持续减少

C.出生人口数变化不大

D.出生人口数呈波动变化

【2】导致我国2016年出生人口数发生显著变化的原因是(     

A.社会经济发展

B.生育政策调整

C.自然灾害减少

D.环境污染减弱

14、珠江三角洲水资源配置工程是目前广东省投资额最大、输水线路最长、受水区域最广的水资源调配工程。为了实现“少征地、少拆迁、少扰民”的目标,工程以深埋管道输水方式穿越珠三角核心城市群,对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提供战略支撑。读“珠江三角洲水资源配置工程图”(下图)和“西江和东江水资源对比表”,完成下面小题。

西江和东江水资源对比

河流名称

干流年径流量(亿㎡)

综合利用率(%)

西江

2163

1.3%

东江

235

38.3%

【1】珠江三角洲水资源配置工程的调水方向及理由(     

A.西江调往东江;东江流域地势平坦

B.西江调往东江;东江流域经济更发达

C.东江调往西江;西江流域水污染严重

D.东江调往西江;西江流域河流利用率低

【2】该工程采用“深埋管道输水方式”的最主要目的是(     

A.减少水分蒸发

B.保障水量供应

C.确保水质良好

D.节约土地资源

15、下列各项内容对海洋造成严重污染的是( )

A. 过度捕捞   B. 石油的泄漏

C. 台风和海啸   D. 传授捕鱼技术

 

16、我国降水季节分配特点是 

A夏秋少、冬春多

B.夏秋少、冬春也少

C.夏秋多、冬春也多

D.夏秋多,冬春少

 

17、我国年降水量分布的基本规律是:

A.由西北向东南递减

B.由东南向西北递减

C.由东北向西南递减

D.由西南向东北递减

18、启东市的气候类型属于

A.温带大陆性气候 

B.温带海洋性气候

C.温带季风气候

D.亚热带季风气候

 

19、2016年1月1日,我国全面实施二孩政策。这一政策实施的主要目的是(     

①迅速提高人口素质 ②解决人口增长过快的问题 ③促进人口、经济、环境协调发展 ④缓解人口老龄化带来的问题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20、关于我国地理位置的描述正确的是(     

A.我国大部分地区位于北温带,少部分位于寒带

B.我国东临大西洋,西靠亚欧大陆

C.自北向南的领海有渤海、黄海、东海、南海

D.最西端位于黑龙江和乌苏里江的汇合处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1、我国从2016年起全面实施一对夫妻可生育______个孩子的计划生育政策。

22、读“我国温度带分布示意图”,把温度带的序号与字母配对。

①寒温带 ②中温带 ③暖温带

④亚热带 ⑤热带 ⑥高原气候区

A_______ B ______  C _______D ______ E ______  F ______

23、__________是我国最长、流域最广、水量最大的河流。

 

24、1960年,我国投入开发建设了最大的油田是________油田。

25、我国占比例最大的土地资源类型是________

26、全国的行政区划,基本分为________、   、______三级。

 

27、我国大多数河流的流向是______,因为地势______.

28、选择客运或货运方式需要考虑的因素,与________ 的高低、________ 的快慢、________ 的多少有很大关系。

29、北方地区农田多以   为主,粮食作物以种植   为主,作物熟制是  

  ;南方地区农田多以   为主,粮食作物以种植   为主,作物熟制是   .

 

30、长江、黄河的分水岭是________。季风气候对我国农业生产的有利因素是________

三、解答题(共5题,共 25分)

31、读东北地区简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下列地理事物的名称:铁路干线A___;山脉B_____

(2)①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它是由黑龙江、乌苏里江和______C河流冲积而成,该地主要粮食作物_____,作物熟制为______

(3)冬季的东北,呈现出“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冰雪世界。影响该地冬季寒冷的主要因素是______

(4)②地是我国重要的重工业基地,试分析该地发展工业的有利条件_______。(一点即可)

32、读中国主要山脉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要求:

(1)写出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

A   高原,B   盆地,C   盆地,D   平原,   山脉,   山脉.

(2)“③   山、   山脉和横断山脉一线是我国地势第一级与第二级阶梯的分界线.

(3)对照中国地形分布图,我国第一级阶梯地形以   为主,第二级阶梯地形类型主要为   和盆地,第三级阶梯地形类型主要为丘陵和   

 

33、阳春三月,莺飞草长,新茶吐芽,万物生发。中国名茶荟萃,以茶问世界,我们可谓“茶叶帝国”。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茶树喜欢温暖湿润气候,生长最适温度为20~25℃;年降水量要在1000毫米以上;喜光耐阴,适于在漫射光下生长。光照是茶树生存的首要条件,对紫外线有特殊嗜好,因而高山出好茶。在一定高度的山区,雨量充沛,云雾多,空气湿度大,这对茶树生长有利。

材料二   种茶一直被认为是南方的事,唐代陆羽在《茶经》里就写得清清楚楚:“茶者,南方之嘉木也。”在业界一直也有“北纬30度以北不能种茶”的说法。所谓的“南茶北引”说的就是把原本生长在南方的茶树引种到北方。20世纪五六十年代,“南茶北引”在山东拉开序幕,山东处于北纬34°22ˊ分至38°23ˊ之间。

材料三   如图为中国主要茶区图(左)和中国主要地形区图(右)。

(1)由左图可知,我国主要茶区集中分布在属于四大地理区域中的__________地区。

(2)我国名茶荟萃,其中大红袍产地位于右图中甲_________山脉,该山脉位于江西省和_________省之间。

(3)西南茶区是我国乃至世界最古老的茶区,该区域有利于茶叶生长的气候特点是_________,同时该区域也是我国春茶大面积上市最早的茶区。

(4)右图中的丁地是青藏高原唯一一处产茶地,也是世界海拔最高的产茶地,结合材料一,分析该地适于茶树生长的条件是_________

34、阅读下列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2015年5月14日~19日,印度总理莫迪对中国进行访问,访华首站西安是古丝绸之路的起点,莫迪的此次访问为两国关系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

1)西安是 省的省会城市,该省的简称为   。习近平主席在西安大慈恩寺内迎接莫迪,中国唐代高僧玄奘从古印度取回   教经书后,就在大慈恩寺翻译经书。

2)右上图中反映出丝绸之路沿线自然环境的主要特征是  

3)现在由连接郑州、西安、兰州的   铁路等组成的亚欧大陆桥是联系两大洲,沟通太平洋和   洋的桥梁

4)汾河与汉江相比, 河冬季有结冰现象,其主要原因是  

 

35、1.暑假,小明乘坐火车沿兰新线开启了西北之旅。读“西北地区局部示意图及沿途部分景观图”,回答问题。

(1)兰新线连接了________(省)和新疆。火车过兰州后,地表变得干旱荒凉,这里降水少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

(2)兰州至玉门段,沿途多见草方格沙障(景观A),其功能是________

(3)行至玉门,可常见景观B,其利用的清洁能源是 ________

(4)进入新疆境内,查阅资料和地图发现,本区气候干旱,河流多为内流河,铁路多位于盆地的________(内部、边缘)。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