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2026学年(上)广安七年级质量检测地理

一、选择题(共20题,共 100分)

1、根据四大地理区域分界线及某地理要素分布图回答界线A的主导因素(     

A.气温

B.降水

C.气候

D.地势

2、青藏地区的农业属于  

A雨水农业 B河水农业 C绿洲农业 D河谷农业

 

3、地表崎岖,石灰岩广布描述的高原是

A.青藏高原   B.黄土高原 C.云贵高原 D.内蒙古高原

 

4、青藏地区的青稞、小麦,穗大粒饱、单产高,主要原因是(  

A.光照强,昼夜温差大

B.水源充足,灌溉方便

C.地势较低,气温较高

D.品种优良,科技发达

5、读中国的疆域及邻国图,完成下面小题。

【1】读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我国地跨寒、温、热三带

B.①省区大部分属于温带季风气候

C.我国位于亚洲东部,印度洋西岸

D.②省区的主要少数民族是藏族,传统节日是雪顿节

【2】我国大陆濒临的海域③④分别是(     

A.渤海和黄海

B.黄海和南海

C.东海和南海

D.南海和渤海

【3】下列四个省级行政区中,地跨热带和北温带的是(     

A.粤

B.闽

C.琼

D.湘

【4】与我国相邻的国家和隔海相望的国家⑥⑦分别是(     

A.俄罗斯和朝鲜

B.蒙古和菲律宾

C.俄罗斯和韩国

D.缅甸和日本

6、乘车沿京沪线不能欣赏到的农业景观是(  )

A.小麦黄熟 B.棉田连连 C.荔枝丰收 D.稻花飘香

7、下图为四幅汽车牌照示意图,读图完成问题。

【1】四幅汽车牌照与所属省级行政区名称对应正确的是(     

A.甲—江西

B.乙—河北

C.丙—广东

D.丁—江苏

【2】图中所示省区中,纬度最高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3】我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     

A.甲

B.乙

C.丙

D.丁

【4】四省区中,主要分布在我国地势第二级阶梯上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8、下列描述符合北方地区的是(  )

A.本区是亚洲不少大江大河的源头

B.是全国最大的生猪和热带作物产区

C.本区煤、铁、石油等矿产资源丰富

D.本区所产的肉奶皮毛等畜产品在国内占据突出地位

9、有关我国地理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A. 位于东半球,亚洲东部,东临大西洋。   B. 领土最北端在漠河,最南端在曾母暗沙。

C. 我国领土跨热带,北温带,北寒带。   D. 我国南部有北回归线穿过。

 

10、我国降水最少的地方是( )

A.重庆

B.北京

C.吐鲁番

D.托克逊

11、下列表示南方农作物的一组是

A.小麦、玉米、谷子     B.水稻、油菜、甘蔗

C.小麦、棉花、甘蔗  D.青稞、葡萄、油菜

 

12、近年来,我国为提高耕地质量,减轻耕地污染,实行耕地“减肥”运动,在2020年就基本实现化肥、农药用量零增长日标。图3为“我国耕地、水资源、人口比重图”。根据图文完成下面小题。

【1】我国耕地、水资源、人口之间的矛盾突出表现为(     

A.南方地区“人少地多”

B.北方地区“人多地少”

C.北方地区水资源供需矛盾较南方突出

D.南方地区水资源丰富,但人口不足

【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耕地资源属于可再生资源,无需保护

B.长期大量施用化肥、农药,可导致耕地污染

C.耕地“减肥”可以解决我国水土资源分布不均的问题

D.耕地“减肥”可以彻底提高我国的耕地质量

【3】解决我国水资源南、北分布不均可采取的有效措施是(     

A.兴修水库

B.节约用水

C.跨流域调水

D.防止水污染

13、下列省区中人口密度最小的是(   )

A. 湖南 湖北   B. 江苏浙江   C. 青海西藏   D. 山东河南

 

14、解决水资源地区分配不均的主要办法是(  

A.修建水库

B.人工降雨,农业生产用节水灌溉模式

C.跨流域调水

D.节约用水,合理用水,保护水资源

15、我国提出建设节水型社会,要求生产、生活节约用水,防治水污染,下列行为不是的( )

A.减少农药、化肥的使用

B.工业用水重复使用,循环使用,污水处理,达标排放

C.工农业生产和生活中产生的污水直接排入河里

D.生活用水一水多用,少使用洗涤剂和清洁剂

16、2023年3月18日,黄河内蒙古封冻段全线开通,凌汛洪水安全进入万家寨水库。读黄河水系图,完成下面小题。

【1】黄河容易发生凌汛的河段是(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2】黄河中游流经的黄土高原,地表千沟万壑、支离破碎,其主要的自然原因是(     

A.开发历史悠久,长期过垦过牧

B.森林茂密,植被覆盖率高

C.土质疏松,夏季降水集中多暴雨

D.修路、采矿等人类活动破坏地表

【3】黄河进入下游平原后泥沙淤积,造成的影响有

A.流速变快

B.水能丰富

C.航运发达

D.地上河

【4】近年来黄土高原治理成效显著,河水含沙量明显减少,主要工程措施有(     

A.引水灌溉

B.打坝淤地

C.退耕还林

D.植树种草

17、在放寒假期间,小明去了哈尔滨滑雪,小星则去了海南岛度假,他们分别拍下了以下图片,你认为造成两地气候差异的主要的影响因素是(   )

A. 纬度位置 B. 海陆位置 C. 地形 D. 季风

18、小浩在地理课上自我介绍:“我的家乡有阳光直射现象,并且与越南、老挝两国相邻”。她最有可能来自的省级行政区是(  )

A. B. C. D.

19、我国集中分布天然林的地区是

A.西南、西北林区 B.东南、西北林区

C.东北、西南林区 D.东北、东南林区

20、一位在浙江求学的黑龙江学生,在生活中有以下感受,其中与事实相符的是(     

A.北方的小麦产区比南方集中

B.南方的冬天比北方要冷

C.南方的雨水比北方要少

D.北方的水运交通条件比南方更发达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1、长江源自 ______ 高原的 ______ 山,流经 ______ 个省级行政区,全长 ______ 千米.它是我国第 ______ 长河,是世界第 ______ 长河.

22、我国省名形成都有根源,河南河北是因为   ,湖南湖北是因为  

 

23、我国大多数河流的流向是______,因为地势______.

24、我国陆上邻国有  个,与  国国界线最长,邻国最多的省级行政单位是 

25、________水库是黄河干流上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长江干流上的________水库,为我国最大的水库。

26、南方地区在湿热的环境下发育了 色的土壤。

 

27、黄河部分河段在__________时节,往往形成凌汛。

28、亚洲与非洲的分界线是___________。太平洋和北冰洋的分界线是_______________

29、我国共有   个少数民族,各民族空间分布的特点是  

30、渤海和台湾海峡都是我国的内海._____

三、解答题(共5题,共 25分)

31、读“中国的疆域及邻国地图”,完成下列要求。

(1)从海陆位置看,我国位于亚欧大陆东部、太平洋西岸,是一个____的国家。

(2)我国四至点中位于领土的最南端在海南省南沙群岛的____

(3)填出图中数码所代表的地理名称:14个邻国中面积最大的:①____; 隔海相望的国家:⑥____ ;海域:⑦____;大洋:⑨____

32、读中国“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示意图”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甲山脉既是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又是我国二、三级阶梯分界线,该山脉是____,该山脉的东侧有我国最大的____平原。

(2)我国夏季风的气流主要来自太平洋和____洋,受大洋的影响,夏季风的性质主要是____(寒冷干燥或温暖湿润)。

(3)受夏季风的影响,我国降水量的空间分布规律是从____向西北内陆逐渐递减。

(4)“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中的“春风”指的是____

33、自然灾害。

2019~2021年间,世界多地发生了大规模的自然灾害,对环境和生态造成了巨大影响。下图为印度多年平均各月气温和降水量图、南亚1月和7月盛行风向图、美国德克萨斯的位置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2020年7月,印度东北部的阿萨姆邦发生严重水灾,当地的________(粮食作物)产量受到较大影响。试推测水灾成因。

(2)2021年初,位于中低纬度的美国德克萨斯州受到来自北极的寒潮影响,产生雪灾。这与北美洲地形有关:中部以平原为主,东、西部山脉大致呈________方向延伸,________(可以/无法)阻挡来自北极地区的寒冷空气。

(3)2020年2月,南极测得20.75℃的气温,成为当地有气象记录以来的最高温。气象专家警告,这很可能是全球变暖导致,将危及南极洲和人类的未来。请简述南极地区自然环境的主要特征,并推测全球变暖对南极洲和人类未来的影响。

材料:2019年下半年起,澳大利亚发生了连续四个月的森林大火,造成数以亿计野生动物葬身火海,其中包括大量的珍稀的古老生物,大量野生动物丧失栖息地,持续的大火对周边地区的空气产生了严重污染。

(4)森林大火对澳大利亚的自然环境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34、读长江三角洲地区图,回答问题。

(1)写出图中数码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城市:①____,②____

(2)长江三角洲地区有许多著名的旅游景点,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的有________

(3)长江三角洲地区形成了我国最大的城市群,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核心城市是____,它是我国最大的城市,也是我国最重要的____工业城市,

3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非洲三万里》是作家毕淑敏乘坐蒸汽机车“非洲之傲”从南非的开普敦一直走到坦桑尼亚的达累斯萨拉姆后写下的旅行心得。书中有一段毕淑敏和导游的对话:

毕老师:“面对干季刚刚过去雨季尚未来临的干瘪草原,实在难以想象它如何养活庞大的动物群。”

导游:“你想的很有道理,但请不要忘了,动物是活的,它们会迁徙。”

材料二   非洲气候类型图

(1)开普敦位于_____(南/北)半球,地处_____洋和_____洋的交汇处。

(2)作者乘坐“非洲之傲”,沿途可能看到的景观有   

A.遮天蔽日的热带雨林

B.草原上悠闲漫步的长颈鹿

C.一望无际的沙漠

D.满载货物在行走的骆驼

(3)从图中可看出,非洲的气候分布特点是__________,请简要分析这种气候分布特点形成的原因___________。阅读材料一,结合坦桑尼亚多多马的降水量柱状图判断毕老师此时旅行的月份可能是__________

A1 月          B.4 月          C.7 月          D.10 月

(4)非洲大草原的野生动物在坦桑尼亚的多多马与肯尼亚的基塔莱之间迁徙,请解释动物大迁徙的原因。__________

(5)书中提到“尼罗河虽然是非洲第一长河,却不是流量最大的河,刚果河才是非洲流量最大的河。”请说明刚果河流量大的原因:___________。书中写到“当地人把非洲比作一只长长的象牙,它的尖端(南非)一点儿都不穷,真正穷苦的地方多集中在非洲中部。”南非经济发达的原因是________。(双选)

A.地理位置优越                         B.矿产资源丰富     

C.产业结构单一                         D.热带作物丰富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