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产品中属于轻工业产品的是( )
A. 服装 B. 水泥 C. 机械 D. 轮船
2、我国最大,也是我国最长的内流河是( )
A.黑龙江
B.额尔齐斯河
C.长江
D.塔里木河
3、下列区域中是青稞生产区的是( )
A.北方地区
B.南方地区
C.青藏地区
D.西北地区
4、关于气温分布规律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山地随海拔增高而气温降低
B.同纬度海洋与陆地气温相同
C.世界气温一般自赤道向两极递减
D.同纬度地带,夏季海洋比陆地气温低
5、冬季奥运会的选址相对于夏季奥运会,对地理环境的要求更高。冬奥会的比赛大致可分为冰上项目和雪上项目两大类。下图为历届冬奥会举办地分布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冬奥会举办次数最多的大洲是( )
A.亚洲
B.北美洲
C.欧洲
D.南美洲
【2】此大洲西部国家举办冬奥会的优势可能是( )
①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基础设置完善 ②纬度低,气候温暖 ③山地地形造就众多天然优质雪场 ④人口稀疏,比赛干扰少
A.①④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6、读图“我国四省区轮廓”,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②省级行政区的行政中心是( )
A.广州
B.济南
C.昆明
D.石家庄
【2】四个省级行政区域中民族分布“大散居,小聚居”显著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7、解决我国水资源短缺问题的根本出路是( )
A.兴建水库
B.节约、保护水资源
C.跨流域调水
D.提高水价
8、我国四大高原面积辽阔,形态各异,下列描述黄土高原的是
A.冰川广布,雪山连绵
B.地表崎岖 ,喀斯特地貌显著
C.千沟万壑,支离破碎
D.地势平坦,一望无垠
9、下图中能反映上杭气候特点的是( )
A.A
B.B
C.C
D.D
10、我国东南沿海一带盛夏期间经常发生的气象灾害是( )
A.沙尘暴 B.地震 C.台风 D.寒潮
11、我国南水北调工程的西线工程是把长江流域丰富的水资源调到严重缺水的( )
A.东北地区
B.华北地区
C.西北地区
D.西南地区
12、自然环境的差异,导致了人类活动的差异,这充分说明了“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的道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南甜北咸,南船北马
B.南方人爱吃酸
C.山西人口味偏辣
D.东牧西耕,东尖西平
13、影响我国的夏季风的风向主要是
A.东南风和西南风 B.西北风和东北风
C.寒冷干燥的北风 D.温暖湿润的西风
14、我国最温暖湿润的地区是
A. 北方地区 B. 南方地区 C. 西北地区 D. 青藏地区
15、读“东北地区年降水量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1】对东北地区地貌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山环水绕,沃野千里
B.水网密布,湖泊星罗棋布
C.草场广布,一望无际
D.雪山连绵,冰川广布
【2】东北地区降水分布的特点是( )
A.年降水量小于800mm
B.长白山迎风坡降水最多
C.小兴安岭东坡降水最少
D.降水量由北向南递减
【3】甲地年平均气温曲线弯曲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地形
B.冬季风
C.纬度位置
D.海陆位置
16、下列民俗活动与所在地区及所属民族组合正确的是( )
A.①—朝鲜族—孔雀舞 B.②—傣族—泼水节
C.③—藏族—那达慕大 D.④—蒙古族—献哈达
17、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人口生育政策进行了动态调整(如下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我国人口生育政策调整与下列人口数据变化关系密切的是( )
①人口死亡率不断升高 ②劳动年龄人口数量下降
③人口男女比例不协调 ④老年人口比重不断上升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2】国家实施的“全面三孩”政策能够( )
A.迅速减轻社会养老负担
B.有效增加人均耕地面积
C.有效缓解未来劳动力不足问题
D.解决未来资源不足问题
18、长江上、中游的划分点为( )
A.河口
B.宜昌
C.桃花峪
D.湖口
19、我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是( )
A. 壮族 B. 回族 C. 塔塔尔族 D. 满族
20、在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丰富的地区,应发展( )
A. 渔业 B. 牧业 C. 林业 D. 种植业
21、我国的内海是 和 .
22、我国的直辖市中,与北京相邻的是( ) ;与四川相邻的其简称是 ( )
23、我国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________,西北和 ___________地区。
24、既和我国陆上相邻又隔海相望的国家是_____、______。
25、我国的工业分布呈现出沿海,沿江河,沿 线分布的特点。
26、我国人口分布不均,东部地区人口密度 ,西部地区人口密度 .(填大或小)
27、解决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的有效办法是 ,调节水资源季节分配不均的主要措施是 .
28、我国的陆地面积达_______万平方千米,居世界第 位。
29、读下图的各省级行政区轮廓图,填表
30、我国森林面积居世界第五位,但人均森林面积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______。
31、黄土高原是我国水土流失严重的地区,分析黄土高原产生水土流失的自然原因?
32、东南亚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最具活力的地区之一,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通向世界的重要通道。结合东南亚示意图和气候类型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数码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河流:①____________;海峡:②____________。
(2)由图可知中南半岛的地势特点是____________,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比较曼谷和雅加达气候特征的异同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图分析东南亚的重要的地理位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泰国曼谷港口停靠着一艘艘装满稻米粮食等待出发的货轮,这里盛产这种粮食作物的优越自然条件是什么?(两条即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3、阅读材料,回答下列各题。
材料1:我国是水土流失比较严重的国家,我国水土流失区域面积达到356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37.1%,其中黄土高原总面积35568平方公里,而水土流失区域面积达到32347平方公里,成为我国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
材料2:黄土高原水土保持项目实施以来,使黄土高原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其中一期工程使项目区内植被覆盖率从17.5%提高到41.1%;农民人均纯收入从306元提高到1263元;人均粮食产量由378公斤增加到532公斤。
(1)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自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写出2条即可),人为原因是________(写出1条即可),治理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写出2条即可)。
(2)图中的字母A、B代表的山脉是:A________、B________。从图中可以看出这一地区有着丰富的________ (矿产)资源。
(3)黄土高原位于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________地区,以________气候为主。
34、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自去年至今年5月,习总书记的足迹走遍了黄河流域的内蒙古、甘肃、河南、陕西、山西、宁夏6个省区。期间,习总书记鲜明提出:“保护黄河是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永续发展的千秋大计。”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同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并列为重大国家战略。
材料二:黄河流域示意图和中国干湿地区分布图。
(1)材料一提到的六个省区中跨黄河中上游的是____(写全称)。图中①②是黄河冲积形成的两个重要平原,其中①是____平原,②是宁夏平原,它们主要位于我国干湿区的____区。
(2)在黄河流域示意图中A、B、C河段附近,早冬或早春季节易形成凌汛的是____河段;水能丰富,呈梯级开发的是____河段。(填字母)
(3)黄河的泥沙近90%来自于中游,阐释中游河段存在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并提出合理的治理措施。
(4)从兰州到河口,黄河的年径流量明显减少,请结合中国干湿地区分布图,从自然和人为两方面简要分析原因。
35、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根据图可知,我国气候特点:气候类型____,____气候显著。
(2)A、B两图中体现吐鲁番的气候特征的是____(填字母),则另一个图为北京。由此可见,北京降水集中在____季,北京的年降水量比吐鲁番的年降水量____(填“多”或“少”),造成两地降水差异的主要因素是____。
(3)古诗云:“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从地理角度看,你认为这里“春风”其风向主要是指( )
A.西北风
B.西南风
C.东北风
D.东南风
(4)下列关于我国降水时间和空间分布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逐渐减少
B.冬春季节多,夏秋季节少
C.降水最多的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D.降水的时间分配比较均匀
(5)解决我国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最可行的办法是____。
(6)下列关于我国气温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夏季,我国东西部温差大
B.我国冬季南北温差大
C.7月份0℃等温线经过秦岭—淮河一线
D.青藏高原是我国冬季气温最低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