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国家是我国陆上邻国的是( )
A.越南,俄罗斯,日本
B.印度,菲律宾,哈萨克斯坦
C.蒙古,朝鲜,韩国
D.老挝,巴基斯坦,阿富汗
2、读“东西半球海陆分布”示意图(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中序号①是太平洋
B.大洲②地势中部高,四周低
C.发达国家主要分布在③④⑤三个大洲
D.④与⑤两洲之间分界线是苏伊士运河
3、下列关于我国地理位置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我国东北地区与韩国陆上接壤
B.我国位于亚欧大陆的中部
C.我国东临太平洋、南临印度洋
D.我国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
4、一位哈尔滨患者急需移植骨髓,海口的一位志愿者捐献了自己的骨髓,骨髓必须在24小时内从海口运到哈尔滨,请您帮助他选择合适的运输方式
A.铁路运输 B.航空运输 C.高速公路运输 D.水路运输
5、下列自然资源中属于可再生资源的是( )
A.森林
B.石油
C.煤炭资源
D.铁矿
6、我国人数最多的少数民族是( )
A.汉族
B.满族
C.回族
D.壮族
7、总量占世界第三,人均量不足世界人均值1/2的自然资源是( )
A.土地 B.耕地 C.河流年径流量 D.森林
8、端着水盆把客人淋成“落汤鸡”,客人不怒反喜,这是我国甲民族在节日祝福客人的方式;乙民族斋月时,从每天黎明到日落,戒饮食,陶冶性格,克制私欲,斋月结束举行开斋节;甲、乙两个民族分别为( )
A.汉族、维吾尔族
B.傣族、回族
C.维吾尔族、傣族
D.傣族、藏族
9、关于我国工业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工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
B.我国已经成为制造业强国
C.煤炭是我国的第一大能源
D.我国已经形成门类齐全的工业体系
10、“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出自唐朝诗人李白的古诗词作品《蜀道难》。关于诗句中描述的地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雪山连绵,冰川广布 B.气候雨热同期,种植水稻
C.农业发达,农作物-年三熟 D.地形崎岖,喀斯特地貌广布
11、川藏铁路是第二条进藏“天路”,起点为成都,终点是拉萨,沿途穿越的是我国乃至全世界山脉峰岭最密集的地区,修建难度之大世界罕见。读川藏铁路示意图,据所学知识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的叙述符合川藏铁路沿线区域的是 ( )
A.沙漠、戈壁广阔
B.雪峰连绵,冰川广布
C.地表千沟万壑、支离破碎
D.石林、孤峰、溶洞等喀斯特地貌密布
【2】分布在川藏铁路沿线的少数民族主要是 ( )
A.汉族
B.藏族
C.回族
D.傣族
【3】川藏铁路建成通车后,将会促进沿线地区 ( )
①旅游业的兴起 ②资源的开发 ③动植物的迁移
④文化的交流 ⑤交通的发展 ⑥气候的改变
A.①②④⑤
B.①③④⑥
C.①③⑤⑥
D.②③④⑤
12、哈尔滨的气候特征是( )
A.全年严寒,降水稀少
B.年降水量均匀
C.冬季严寒,夏季温暖
D.气温年较差较小
13、读“中国主要土地利用类型分布图”,图例序号与名称对应正确的是( )
A.①林地 ②草地 ③水田 ④旱地
B.①水田 ②旱地 ③林地 ④草地
C.①旱地 ②水田 ③草地 ④林地
D.①草地 ②林地 ③旱地 ④水田
14、经济发展的“先行官”是( )
A.工业
B.农业
C.交通运输
D.人们的辛勤劳动
15、1993年开始,祖国大陆成为台商投资的首选地区,主要是因为祖国大陆( )
①物资匮乏,需要大量进口物资 ②距离台湾近,运输成本低 ③人口众多,消费市场广 ④与台湾文化相通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6、我国东西跨5个时区,当东部乌苏里江渔民在晨曦微露唱响渔歌时,最西端的帕米尔高原上的边防战士可能在( )
A.出早操
B.睡午觉
C.技能训练
D.深夜巡逻
17、我国年降水量的空间分布的总趋势是( )
A.从东北向西南递减
B.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C.从西北内陆向东南沿海递减
D.从北向南递减
18、亚洲最大的淡水湿地分布在
A.三江源地区 B.长江三角洲
C.珠江三角洲 D.三江平原
19、读图,四条河流中结冰期最长的是( )
A.
B.
C.
D.
20、读我国部分地区沿106.5°经线的地形剖面图,1月份②地气温高于①地的原因除纬度因素外,主要是因为②地( )
A.海拔较低
B.受夏季风影响较大
C.森林覆盖率高
D.受冬季风影响较小
21、人们形象地把煤炭称为“________”,把石油称为“________”。
22、读图回答问题。写出字母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
A_________盆地C_________高原H______(海洋)①_________山脉⑤_________山脉
23、从半球位置看,我国位于 和 半球。
24、我国东部最高的山峰是台湾山脉的最高峰 山。
25、我国农业用地利用类型包括________、林地、________。
26、我国的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 、 和东北地区。
27、请选择最佳运输方式(在表中用“√”表示)
货物类别和数量 | 起点至终点 | 铁路 | 公路 | 河运 | 海运 | 航空 |
500万吨铁矿石 | 澳大利亚—上海 |
|
|
|
|
|
10箱急救药品 | 北京—哈尔滨 |
|
|
|
|
|
1万吨煤炭 | 山西大同—秦皇岛 |
|
|
|
|
|
40吨西瓜 | 海林—牡丹江 |
|
|
|
|
|
7000吨稻米 | 武汉—重庆 |
|
|
|
|
|
28、(题文) 是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 是中国的第一大能源。
29、长江三角洲地区主要包括________市,________省南部,________省北部地区。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的苏州________和杭州________都是著名的旅游景点。
30、“黑土地”指________,“黄土地”指________、________。
31、我国是世界第三大国。如图示意我国疆域,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我国陆上邻国中,领土与我国接壤里程较长的两个国家是蒙古和B____;2022年10月25日,是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作战72周年纪念日。我国与朝鲜A相邻的省级行政区是____和____。(填简称)
(2)乙山脉南部是____地形区。
(3)甲山脉是____山脉,位于我国阶梯分界线上,东侧是第____级阶梯。
32、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2021年9月25日孟晚舟女士搭乘中国政府包机从加拿大温哥华返回深圳。1980年8月,深圳正式被中央宣布为经济特区。深圳毗邻香港,与被誉为东方之珠的香港海面相连、陆路相接。深圳是一个地地道道得到移民城市,现在的深圳人来自全国几乎所有的城市。
材料二:左图为归国航线图,右图为加拿大地理位置图及中国与加拿大人口数量表。
(1)孟晚舟女士搭乘的包机途径国家A______的上空;结合图文资料,说出我国地理位置的特点______。
(2)结合图表资料,简述与加拿大相比我国经济发展的优势条件。
(3)深圳所在省区的简称是______,试分析深圳短短三十多年从一个边陲小镇发展成为现代化、国际化大都市的优势条件______。
33、根据图中五个城市的地理位置和表中的气候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表中气温单位为℃,年降水量为mm)
城市代号 | 1月平均气温 | 7月平均气温 | 年降水量 |
|
| ① | ﹣19.7 | 22.8 | 553 |
| ② | 2.8 | 29 | 1255 |
| ③ | 18 | 28.8 | 1500 |
| ④ | ﹣4 | 14.6 | 500 |
| ⑤ | ﹣15.2 | 25.1 | 194 |
(1)根据我国气候特点,写出各城市代号所代表的城市名称:
① 、② 、③ 、④ 、⑤
(2)沿D线从武汉至乌鲁木齐,年降水量逐渐 (增加或减少).
(3)当雨带呈A﹣B﹣C移动时,我国东南部受到 (冬季风或夏季风)的影响.
(4)城市④夏季气温并不高的原因是 .
(5)①、③两城市1月份气温差异大,其影响的主要因素是 .
(6)当雨带在B线附近徘徊时,此区域出现“ ”特殊天气.
(7)武汉所处温度带是 ;哈尔滨位于 (季风区、非季风区),乌鲁木齐位于 (季风区、非季风区).
34、读我国“冬、夏季节风向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1)受____位置和纬度位置的影响,我国大多数地区冬、夏季节盛行风向相反。表示冬季风的是____图,盛行_____风,具有_____的性质。
(2)我国降水自_____沿海向_____内陆逐渐减少(填方位),且全年降水集中在_____季。其丰富的水汽主要来源于_____洋和_____洋。
(3)受季风气候影响,我国大部分地区降水年变化大,容易发生_____灾害。
35、读图文资料完成下题。
资料:2017年10月30日,近千名游客从哈尔滨登上我国首趟铁路旅游专线—“越冬专列”前往海南省三亚市。不同于乘坐飞机,“越冬专列”主推长达8天的“慢旅行”,采用“大窗车体”,让乘客一边体验季节变换,一边沿途欣赏“窗外”大美风光。
(1)根据资料,将“越冬专列”沿途可能观赏到的景观图片序号与对应气候直方图序号,填入表中。
从北到南的景观(填序号) |
|
|
|
|
相应气候类型(填字母) |
|
|
|
|
(2)读图可知, 哈尔滨和西宁比北京提前一个月入冬,请利用所学知识解释原因。
(3)“候鸟式养老”是指像鸟儿一样随着季节变换选择不同的地域环境养老。冬季,海南则成为黑龙江等省区老年人候鸟式养老的最佳目的地。请解释这一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