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目前,在长江干流上已建成世界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其首要任务是( )
A. 防洪 B. 灌溉 C. 发电 D. 航运
2、治理黄河的根本措施是( )
A. 在上游峡谷建设水电站 B. 在下游植树种草
C. 培修、加固黄河大堤 D. 搞好黄土高原的水土保持
3、在下面大洲轮廓图中,属于大洋洲的是( )
A. B.
C. D.
4、当帕米尔高原还是满天星斗的黑夜时,乌苏里江面已经洒满了阳光,说明我国( )
A.领海面积广大
B.大部分位于北温带
C.南北跨纬度广
D.东西跨经度广
5、肇庆习俗有“冬大于年”的说法,每年的12月22日前后的冬至日,是肇庆人“过冬”的日子,此时的太阳直射点落在( )
A.北回归线 B.北极圈 C.南回归线 D.南极圈
6、下列云南省的民族文化对应正确的是( )
A.丽江—壮族—东巴文化
B.昆明石林—彝族—开斋节
C.红河州—哈尼族—住窑洞
D.西双版纳—傣族—竹楼
7、青藏高原是我国最独特的一个区城,读图“青藏高原略图”(图中阴影区域为三江源自然保护区),完成问题。
下列对三江源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是长江、黄河和澜沧江的发源地,被誉为“中华水塔”
②是世界上高海拔地区中生物多样性最集中的地区
③降水丰富,江河水量稳定、充足
④是青藏地区的主要农业区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8、日本传统的民居,多是用质地较轻的建筑材料修建的,原因是( )
A.资源贫乏,缺少水泥 B.多地震,以减轻地震造成的伤亡
C.气温较低,便于防寒 D.日本多木材,且质地优良
9、从海陆位置看,中国属于( )
A.内陆国 B.临海国 C.岛国 D.海陆兼备
10、中国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读图“碳达峰与碳中和示意图”,完成下题。根据图示信息,有利于实现碳中和的生产方式是( )
A.提高煤炭的能源消费比例
B.加大森林采伐力度增加收入
C.开发利用风能等清洁能源
D.大力发展钢铁工业等重工业
11、下列四个我国的陆上邻国中,与我国有不连续疆界的国家是( )
A.朝鲜 B.蒙古 C.哈萨克斯坦 D.印度
12、长江、黄河共同流经的省级行政区是: ( )
A. 青海、四川 B. 西藏、青海 C. 四川、云南 D. 西藏、云南
13、2003年以来,中央政府制定了重要的政策,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根据图中的信息,对辽中南地区经济发展的建议,不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是( )
A.靠海地区可发展造船业 B.大力开采矿产资源,为后续发展储备充足的资金
C.加快企业技术进步,全面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D.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为全面振兴创造条件
14、适宜种植于热带、亚热带的水稻,却在纬度较高的东北地区生长良好,主要得益于该地区( )
A.肥沃的黑土地
B.稳定的灌溉水源
C.雨热同期的气候
D.山环水绕的地形
15、对中国农业生产影响最大,最常见且分布最广的自然灾害是( )
A.寒潮 B.梅雨 C.台风 D.干旱
16、在寒冷的冬季,我们也可以吃到许多夏季才能吃到的蔬菜,这是农民利用塑料大棚种植的,塑料大棚改善了农作物生长所需的( )
A.地形条件
B.热量条件
C.肥力条件
D.抗病条件
17、地球不同经度的地区存在时间差异的原因是( )
A.地球的公转
B.地球的自转
C.地球是个不规则的球体
D.地球是个不透明的球体
18、下列关于我国各民族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我国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是壮族
B.我国共有56个民族,其中汉族人口最多
C.我国各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和东北等地区
D.我国民族分布具有“大聚居、小杂居、交错居住”的特点
19、在我国轻工业基地的工业中心是( )
A. 包头 B. 西安 C. 广州 D. 沈阳
20、我国基本分为三级行政区划,下列省级行政区中不与江苏省相邻的是
A.山东省 B.广东省 C.浙江省 D.安徽省
21、被称为“台湾的硅谷”的是________ 科学园区.
22、三级阶梯概况:
地势阶梯 | 平均海拔 | 主要地形类型 | 主要地形区 |
第一级阶梯 | 4000米以上 | 高原 | ①______ |
界线 | ②______ | ||
第二级阶梯 | 1000-2000米之间 | 高原和盆地 | ③______ |
界线 | ④______ | ||
第三级阶梯 | 500米以下 | 平原和丘陵 | ⑤______ |
23、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深受气候的影响,请举3个例子说明:可从衣、食、住、行来说明
例子:北极地区气候寒冷,因纽特人修筑冰屋来御寒。(例子不能当做答案)(6分)
①
②
③
24、列举题:
(1)列举四条我国南北铁路干线________
(2)列举两条我国东西铁路干线________
(3)列举四个我国铁路枢纽城市________
25、我国1月0℃等温线,大致沿着 一线分布。
26、根据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我国人口总数达到 。
27、我国的地势特征是___________呈阶梯状分布,从第一级阶梯到第三级阶梯地势逐步_________________(增高或降低)。
28、我国秦岭—-淮河以南的广大地区主要是_____气候,东北、华北平原主要是_______气候。
29、我国位于亚洲的____部,太平洋____岸。
30、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是我国面积_________的省区,
31、读图“我国气候类型分布图及气候资料图”,完成下列问题。
(1)a、b两地全年降水量最多的是__地,冬季a、b两地平均气温低于0℃的是__地。
(2)b、c两地纬度大致相同,但年降水量较多的是__地,影响两地降水差异的主要原因是__。
(3)云南省以热带季风气候和__气候为主,其气候特征对农业生产的有利之处是__。
(4)为解决昆明市水资源时间分配不均,我市应该大力修建__,此外我们还应该向日本学习,修建地下储水设施来收集雨水.
32、读下图后回答:
(1)图中曲线a是我国地势第二级阶梯和第________级阶梯的分界线;图中①是________山脉;巫山西侧是________盆地。
(2)读三明市气温曲线、降水量柱状图知,该市____月份平均气温最低,____月份降水量最大。
(3)图中三明市位于________(湿润或干旱)区,气候类型是__________。
33、读下图,回答问题。
(1)图中A地的气候类型为____。
(2)亚热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的分界线大致在____一线。
(3)图中北京____月份降水最多,北京的年降水量比吐鲁番的更____,造成两地降水差异最主要的因素是____。
(4)看图分析,北京郊区发展农业的有利条件是____。
34、下图表示广州、武汉、北京、哈尔滨四地的降水和气温情况,其中柱状图表示降水,曲线图表示气温,最左边的纵坐标表示降水量(单位:毫米),最右边的纵坐标表示气温(单位:℃),读图后回答。
(1)A和B属于___________气候,C和D属于___________气候。
(2)从四地气温曲线图中可以看出,我国夏季气温分布特点为___________________。
(3)图中可以读出,在我国季风区内降水量集中在________季;我国年降水量空间分布的总趋势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国季风区内降水和气温时间配合特点是___________,这种配合特点有利于发展农业生产。
35、读“长江流域图”,据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1)长江发源于青藏高原上的①____山脉,注入东海:长江最大的支流②是____(填河流名称)。
(2)长江素有“水能宝库”之称的河段位于____(上、中、下)游,长江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③是____。
(3)图中经过武汉的铁路线④是____线。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被誉为“____”,开发区内科研机构众多,有71家国家级科研院所:高等院校林立,有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大学等58所高等院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