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国夏季最热的地方是( )
A.黑龙江省的黑河
B.黑龙江省的漠河
C.云南省的腾冲
D.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吐鲁番
2、下列地形区与其美称或别称,对应正确的是( )
A.柴达木盆地——聚宝盆
B.东北平原——塞上江南
C.长江中下游平原——天府之国
D.四川盆地——鱼米之乡
3、京广线与陇海线交会形成的铁路枢纽是( )
A.宝鸡
B.郑州
C.徐州
D.上海
4、世界自然基金会提倡每年三月最后一个星期六的当地时间晚上20:30,家庭及商户关上不必要的电灯及耗电产品一小时。我国多座城市参与了“地球一小时”活动。开展此项活动的主要目的是敦促人们( )
A.杜绝使用电能
B.防止臭氧层的破坏
C.减少城市的光污染
D.倡导低碳生活
5、世界雨极是( )
A.乞拉朋齐
B.怀厄莱阿拉
C.阿塔卡玛沙漠
D.地中海
6、我国最先见到日落的省级行政单位是( )
A.黑龙江 B.新疆 C.海南 D.内蒙古
7、春节前后,我国水果市场上的车厘子多来自于南美洲,大约300元左右1公斤。车厘子运到国内所采取的交通方式是( )
A.水路运输
B.铁路运输
C.公路运输
D.航空运输
8、“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形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纬度位置
B.海陆位置
C.地形因素
D.海拔高度不同
9、我国西南部多地震的原因是( )
A.地形复杂 B.气候恶劣 C.位于板块交界处 D.人类破坏了环境
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南方雨季开始早,结束晚 B.北方雨季开始早,结束晚
C.南方雨季开始晚,结束早 D.北方雨季开始早,结束早
11、长江流经的主要地形区,分别是( )
A. 青藏高原、云贵高原、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
B. 青藏高原、黄土高原、四川盆地、华北平原
C. 云贵高原、黄土高原、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
D. 青藏高原、云贵高原、四川盆地、华北平原
12、下列气候特征中,与我国气候特征相符的是
A.海洋性 B.酷寒性 C.大陆性 D.单一性
13、科学技术在现代农业发展中有重要作用,下列有关科技兴农手段说法错误的是( )
A.大量使用化肥、农药、杀虫剂,最大限度提高农产品产量和质量
B.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实现农业的可视化远程诊断、控制、预警等智能管理
C.智能机械代替人的农业劳作,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D.利用无土栽培、生物育种、节水灌溉,发展生态农业
14、下列省级行政单位中相邻的一组是( )
A.山东省、山西省
B.四川省、湖北省
C.河北省、山西省
D.江苏省、江西省
15、我国东西走向山脉中最北的一列为( )
A. 天山—阴山 B. 昆仑山—秦岭 C. 太行山 D. 南岭
16、影响我国外流河流量的主要因素是( )
A.地形
B.气温
C.夏季风
D.冬季风
17、我国人均资源占有量在世界上排名比较靠后的主要原因是
A.资源种类太少
B.资源总量太少
C.人口数量太多
D.经济发展快,消耗大
18、北京球迷王明昨天凌晨起床,收看在俄罗斯下午的一场足球比赛现场直播,造成两地时间差异的原因是( )
A.地球的自转
B.地球的公转
C.地球是个不透明的球体
D.地球是个不透明的球体
19、关于我国降水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年降水量从东南向西北递减
B.大部分地区降水集中在4~10月
C.各地区年降水量差异不明显
D.非季风区降水稀少,较干旱
20、以下关于我国民族的叙述,正确的是
A.我国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东南、西南、西北等地区
B.我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内蒙古自治区
C.我国少数民族分布最多的省级行政区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D.我国各民族分布具有“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的特点
21、我国的工业分布呈现出沿海,沿江河,沿 线分布的特点。
22、各民族不论大小,一律__________。中国公民有____________信仰自由。
23、我国降水分布规律:(1)地区分布:从__________向_________逐渐减少;(2)季节变化:______________多,___________少。
24、我国的两个内海是____和____。
25、有“亚洲天然植物园”美誉的是____
26、电视剧《西游记》的主题曲《敢问路在何方》中唱道:“你挑着担,我牵着马,迎来日出,送走晚霞”.那么我国最早“迎来日出”的地区与最迟“送走晚霞”的地点是( )
①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的相交处
②新疆的帕米尔高原
③漠河以北的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上
④曾母暗沙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③
27、根据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果,我国总人口为________亿,约占世界人口总数的________%,居世界第________位。
28、三江平原分布着亚洲最大的淡水湿地,三江自然保护区的主要保护对象是__________。
29、我国有34个省级行政单位,其中有__个自治区,有4个直辖市,分别是北京市、______、_____、重庆市。
30、水资源短缺的主要原因有两点:一是 ;二是 。
31、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乙、丙、丁四幅图片中反映我国土地资源面临的问题的是____.反映我国水资源面临的问题的是____
(2)图甲的意思是____用地快速扩张,导致____面积缩小了,针对这类问题,可以采取____的措施是。
(3)图丙中遭到砍伐的是____资源,该资源的破坏除了导致沙漠面积扩大以外,还容易导致____问题。
(4)图丁中小朋友的做法与建设____型社会不相符,生活中,如果你遇到上述现象,请告诉他:我国的人均水资源是远远____(选填“大于”或“小于”)世界平均水平的,请节约用水。
32、读中国局部区域简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的三条铁路线中,穿过河北省省会石家庄的是(填数码或名称_________,②是_________。
(2)字母A所示山脉的名称是,_________它和淮河构成了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
(3)下列由青岛港运往海口的农产品,不可能的是(_____)
A.小麦 B.苹果 C.甘蔗 D.棉花
33、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由图可知,世界人口分布的总特点是不均匀的。图中的人口稠密地区分别是A____B____C____D____。
(2)图中E—H四地都是人口稀疏地区,但原因不同,E地属于极端干旱的____地区,F地属于终年严寒的____纬度地区,G地属于潮湿的____地区,H地属于地势高峻的____地区。
(3)右图所反应的人口问题是____,说明除自然因素外,____因素也是影响人口分布的另一个重要方面。
34、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将以上四幅图按聚落发展过程的先后顺序正确排列:________。(填序号)
(2)按照你的分析过程,将下列内容补充完整。①聚落的人口总数在不断地________;②聚落的占地规模在不断地________;③聚落的交通设施将越来越________;④聚落的工业水平将越来越________。
(3)聚落的两种基本类型包括________和________。
(4)如果你去参观传统聚落,作为一名旅游者,你能为保护传统民居做些什么呢?(任写一点即可)________
35、澳大利亚的丽萨准备在2020年元旦到中国留学,为此她找到同学甜甜(中国留学生)了解情况。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1)中国所处的半球位置和丽萨所在的国家正好相反,位于____半球。此时她所在国家正值____季,来中国需要准备____。
A.半袖杉 B.羽绒服 C.雨伞 D.高倍防晒霜
(2)丽萨通过海陆位置的分析知道了,中国位于____洲东部,太平洋____岸。
(3)____(重要纬线)穿越中国的南部,大部分地区位于____带(温度带)。且南北跨度____,气候差异大,可以欣赏到风格万千的独特景观。
(4)中国邻国众多,丽萨借此机会也想去位于中国北部的①____国,与中国隔海相望的②____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