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图中东北——西南走向的实线,是我国的一条重要的地理分界线。该分界线是由哪些山脉组成( )
A.大兴安岭、太行山脉、巫山、雪峰山
B.昆仑山、祁连山脉、横断山脉
C.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
D.秦岭、昆仑山脉
2、我国最大的内流河是( )
A.黄河
B.汉江
C.塔里木河
D.额尔齐斯河
3、我国大多数河流“滔滔江水向东流”的主要原因是
A.地势西低东高
B.地势西高东低
C.西部降水比东部多
D.东部降水比西部多
4、跨经度最多的大洲和大洋是( )
A. 亚洲、太平洋 B. 亚洲、北冰洋 C. 南极洲、太平洋 D. 南极洲、北冰洋
5、人口停止增长或不断减少带来的负面影响是( )
A.居住条件差
B.交通压力大
C.环境污染重
D.劳动力短缺
6、对于我国土地资源地区分布的描述,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
A.横断山区有大量的林地资源
B.天山以南盆地以耕地为主
C.草地主要分布在东部季风区
D.北方地区耕地类型以水田为主
7、大兴安岭的土地利用类型是( )
A. 旱地 B. 水田 C. 草地 D. 林地
8、下面哪句话是描述气候的 ( )
A.昨天的沙尘暴能见度很低
B.昆明四季如春
C.明天大风降温
D.狂风暴雨,电闪雷鸣
9、某电视台播出“真”“假”竞猜游戏节目,请根据少数民族同胞的叙述,判断谁是正确的( )
A.海南黎族同胞说:“我们种的甘蔗又获得大丰收”
B.藏族同胞说:“我们栽种的苹果个大香甜”
C.朝鲜族同胞说:“泼水节是我们传统而盛大的节日”
D.壮族同胞说:“我们用青稞酒招待远方来客”
10、解决我国水资源季节分配不均的主要办法是( )
A. 跨流域调水 B. 兴修水库 C. 节约用水 D. 防治水污染
11、读等高线地形图,关于图中各地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小河的流向是自西向东
B.A山峰比E山峰海拔高出300多米
C.B地位于山谷地带
D.要到山顶,沿DA线比沿CA线更容易好爬
12、读图,“头上顶着黑龙江,脚踏曾母暗沙岛,嘴喝两江汇合水,帕米尔上摆摆尾”,这是对我国领土四端的描述。关于我国领土端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最东端—黑龙江省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的汇合处
B.最南端—黑龙江省漠河县北端的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上
C.最北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帕米尔高原上
D.最西端—海南省南沙群岛中的曾母暗沙
13、我国地势的总特征是( )
A. 东高西低 B. 西高东低 C. 北高南低 D. 南高北低
14、青藏地区的农业(种植业)区主要分布在( )
A.三江源地区 B.柴达木盆地
C.水源较好的绿洲地区 D.海拔较低的河谷地带
15、我国领土最南端在( )
A.曾母暗沙 B.漠河 C.帕米尔高原 D.乌苏里江
16、“这里曾是僻静乡村,现已成为“高科技、高收入”的代名词,被公认为是台湾经济发展史上的一个奇迹.目前,它是世界上颇具实力的电子信息产品的重要生产基地”,这段话描述的是下列哪个城市( )
A.① B.② C.③ D.④
17、为古都之一的北京,保留有众多的古建筑、园林和特色街区。在城市建设和发展中,对这些古建筑等采取的措施是( )
A.应全部拆除
B.原封不动地保留下来
C.全部改造加入新设施
D.有选择地保护和改造
18、解决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匀的方法是( )
A.修水库,跨流域调水 B.跨流域调水,修水库
C.南水北调,跨流域调水 D.节约用水,防治水污染
19、能说明我国喜马拉雅山曾经是海洋的证据是:( )
A.青藏高原目前还在抬升
B.青藏高原的北部曾经是海洋
C.学家在青藏高原的岩层中发现了大量海螺、海藻化石
D.神话演义中记载此处是海洋
20、暑假期间,广东省易发生的自然灾害是( )
A. 暴雨水灾 B. 火山地震 C. 沙尘暴 D. 寒潮
21、气候与能源利用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开始越来越多地开发利用____、____、____和____等气候资源,如中国西北及沿海诸省,风力资源丰富,可进行风电资源开发。与煤和石油等化石燃料相比,这些气候资源不但可以再生,而且不会造成环境污染。
22、我国人口分布________,人口地理界线是黑龙江的________到云南的________,这条线________部人口密度大,________部人口密度小。
23、从我国东部季风区的雨带移动规律看,黄土高原地区的降水主要集中在 ▲ 月份.而且多 ▲ 雨。
24、欧洲西部有丰富的旅游资源,每年游客络绎不绝。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①_______;②_______;③_______;④_______;⑤_______;⑥_______;⑦_______;⑧_______;⑨______;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25、确定青藏地区和其它地区分界线的主导因素是__________。
26、填空题。
1、我国陆地面积居世界第 位,与 个国家相邻。
2、我国行政区划基本分为 、 、 三级。
3、黑龙江省的 到云南的 一线是我国人口地理的重要分界线。
4、在夏季,我国大多数地方普遍 ;只有 等少数地区,气温相对较低。其影响因素主要是 。
5、我国民族分布具有“ 、 、 ”的特点。
6、我国划分了5个温度带,四川盆地属于那个 带。
7、影响我国气候的因素,主要有 , 和 等。
8、最终流入海洋的河流,被称为 ,未能流入海洋的河流,被称为 ,内流河主要分布于我国 (选择“内陆”或“沿海”)地区。
27、地球围绕太阳自西向东的旋转称为 ,周期为365.25天.
28、我国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 ( )、( )、( )。
29、治理黄河的关键在于做好中游 _______高原地区的 ______保持工作.
30、世界上最高大的大高原是 ,我国最长的内流河是 。
31、读图回答:
(l)图中A、B、C、D 所在的位置各是什么地形区?
A,_____ _____,B,___ _______ C,______ ____ D,_____ _____.
(2)图中①在地势哪一级阶梯?①_____ _____,图中②是________ __(山).
32、读我国地理区域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我国划分为四大地理区域,图中A是__地区最突出的自然环境特征是__.
(2)图中C地区有被称为“世界屋脊”的__高原,位于我国地势第__级阶梯上.
(3)图中①是__河,进入华北平原,泥沙大量淤积,导致河床不断抬高,形成举世闻名的“__”.
(4)图中②是__盆地,该盆地中的__沙漠是我国面积最大的沙漠.
(5)B和D两地区地理差异明显,确定B、D两区域分界线考虑的主导因素是__.
33、读下图我国人口密度图和人口增长图,回答下列问题。
(1)左图反映出我国人口增长的突出特点是:人口基数____,人口增长____。
(2)为了控制人口数量的过快增长,我国把实行____作为基本国策,基本内容为控制人口____,提高人口____。
(3)从图上看出,我国人口分布具有____(均匀、不均匀)的特点,大致以A____至B____一线为界。东部地区人口稠密的原因是:____、____。(任意答出两个)
34、周至某学校八年级一班同学开展了关于引汉济渭工程学习的分组探究活动,邀请你一起参与他们的探究。
材料一:部分国家和世界人均占水量对比表(下表)。
国家 | 加拿大 | 俄罗斯 | 世界人均 | 日本 | 中国 |
人均占水量(m3/人) | 102960 | 28080 | 7900 | 4680 | 2140 |
材料二:引汉济渭工程是陕西省内的南水北调工程。该工程地跨长江、黄河两大流域,以隧洞输水的方式贯穿秦岭。建成后,每年可惠及总计2348万人的生活及工农业生产用水。
材料三:引汉济渭工程示意图(下图)。
(1)读材料一可知,我国人均占水量比世界人均占水量______(填“少”或“多”),且我国水资源配合不协调,具有______(填“东南”或“西北”)多,______(填“东南”或“西北”)少的特点。
(2)引汉济渭工程可以缓解我国水资源______(选填“时间”或“空间”)分布不均的问题,该工程建设的主要目的是______(填字母)
A.开发汉江上游的水能资源 B.有效缓解西安等城市用水紧张的情况
C.减少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 D.将黄河流域的水调入长江流域
(3)我国水资源十分紧缺,水资源浪费和水污染进一步加剧了缺水程度,解决我国缺水问题的核心途径是______(填“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或“大力兴修水库”)。
35、近年,为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我国提出了“一带一路”的国家发展战略。“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下图是“一带一路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陆上丝绸之路”起点西安的经纬度是:(39°45′N, °E)
(2)“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交通要道有:被日本称为“海上生命线”的甲 海峡和亚、非分界线的乙 运河。
(3)“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最西端,C是世界上发达国家最多的 洲,其大西洋沿岸主要的气候类型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