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2026学年(上)长春七年级质量检测地理

一、选择题(共20题,共 100分)

1、“一江春水向东流”、  “滚滚长江东逝水”反映了

A. 我国地势南高北低   B. 我国地势北高南低

 

2、中国用不足世界10%的耕地,养活了地球上约20%的人口。下图提示我们(     

A.培养节约习惯,养成珍惜粮食、反对浪费的习惯

B.大力倡导绿色低碳生活、保护环境

C.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舌尖上的浪费从我做起!

D.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

3、我国的临海中,位于热带和亚热带的有(  )

①渤海 ②南海 ③东海 ④黄海

A. ①④   B. ②③   C. ①③④   D. ①③

4、如图为某时刻地球光照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示时刻为正午12:00的是(     

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

【2】图中乙地的经纬度是(     

A.(0°,0°)

B.(30°E,0°)

C.(60°W,0°)

D.(60°E,0°)

【3】该日及过后一段时间,龙岩(     

A.昼夜平分

B.昼长夜短,且昼变长夜变短

C.昼短夜长

D.昼长夜短,且昼变短夜变长

5、我国的夏季风主要的风向是(     

①东北风        ②东南风          ③西南风     ④西北风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6、杭州无人零售店、刷脸付款、快递货物智能分拣机器人——中国在科技创新发展一些方面与欧美间的差距正逐渐缩小。从贴牌到品牌、从制造到创造到部分领域实现并跑领跑。中国产品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关键因素是:( )

A.技术与人才 B.市场与交通 C.国家政策 D.资源

7、长江中下游地区最常见的自然灾害是(  )

A.洪涝 B.火山 C.海啸 D.沙尘暴

8、世界上大多数农作物和动植物都能在我国找到适合生长的地区,是因为我国()

A.季风区广大 B.气候复杂多样 C.雨热同期 D.夏季普遍高温

9、下列生产过程,不属于工业生产过程的是(     

A.开采铁矿

B.将大米加工成雪米饼

C.生产化肥、农药

D.人工养殖家禽

10、下列地区与主要土地利用类型的连线,正确的是(     

A.长江中下游平原—草地

B.大兴安岭—林地

C.青藏高原—耕地

D.东北平原—林地

11、下列气候类型中,我国没有分布的是(   )

A. 高山高原气候 B. 亚热带季风气候

C. 温带大陆性气候 D. 热带沙漠气候

12、我国人口分界线是( )

A.黑河-腾冲一线

B.大兴安岭 -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C.漠河-腾冲一线

D.秦岭-淮河一线

13、我国大陆上与台湾省隔海相望的省级行政区的简称是( )

A.粤

B.浙

C.苏

D.闽

14、下列图片中能够体现维吾尔族舞蹈特色的是( )

A.

B.

C.

D.

15、读“引汉济渭”工程示意图,完成问题。

【1】关于“引汉济渭”工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A.解决山西省水资源短缺问题

B.缓解西安等城市的缺水问题

C.减少了汉江流域的旱涝灾害

D.改变了渭河流域的气候特征

【2】造成汉江和渭河水量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A.汉江流经低纬度地区,河流水量大

B.渭河流经内流区,河流水量小

C.秦岭横亘其中,阻挡来自南方的水汽

D.秦岭东西延伸,南北两侧温差大

16、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人口最少的是(  )

A. 南方地区   B. 青藏地区   C. 西北地区   D. 北方地区

17、中国积极融入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加强与世界各国、各地区的经济合作,这样做有利于(  

A.控制中国人口老龄化

B.保护地球生态环境,促进人类社会进步

C.促进世界的发展,维护世界和平

D.引进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开拓国际市场

18、京广线与陇海线的交会处在(  )

A.太原   B.徐州

C.郑州   D.上海

 

19、黄河和长江共同流经的省区是(  

A.青海省、四川省

B.山东省、湖南省

C.山西省、江西省

D.河南省、云南省

20、我国生育政策三年内从“单独二胎”到“全面放开二孩”的变化,主要原因是(  )

A.人口老龄化加剧 B.人口负增长 C.育龄妇女人数少 D.生育观念的改变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1、我国领海的宽度是  

22、四川盆地被誉为“____”。

23、我国共有 56个民族,其中人口最多的民族是 ( ) 族,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是 ( )族。

24、我国冬季南北气温差异   ,夏季南北普遍

 

25、(题文)________省是我国少数民族最多的省份.

26、黄河从源头到入海口依次流经了青藏高原和暖温带、________(填温度带)。

27、我国气温的主要特点是冬季________;夏季________

28、青藏高原构成我国第_______级阶梯,平均海拔在_______米以上。

29、读“塔里木盆地的绿洲、城镇和交通线的分布”图,回答:

该地区属于我国的省级行政区名称为____,古老的引水工程为____,盆地中部修建了两条沙漠公路的目的是____,从该地区出发修建了两条西气东输工程:一条东至____市,另一条南至____市。

30、青藏高原具有独特的_____气候,冬寒夏_____,年温差_____,日温差_____

三、解答题(共5题,共 25分)

31、读图,完成下列要求

(1)填出字母代表的省和自治区的名称:

A__________B__________C__________

(2)写出图中数字代表山脉或山峰的名称:

__________ 山 __________ 山   __________峰

(3)此图是我国的__________地区,该地区的主要特征是__________ 。

 

32、读长江流域图,完成下面各题。

(1)长江发源于青藏高原的唐古拉山山脉,曲折东流,注入________

(2)长江水能资源主要蕴藏在____游河段,中、下游的分界线是_______(填字母)。

(3)用图上字母填空:三峡水利枢纽 _____

(4)写出下列数字和字母所表示的支流、湖泊、城市的名称。

支流:②______;城市:G___________;湖泊: D_______

(5)长江干支流通航里程近7万千米,航运便利,素有“______”之称。

33、“夏季风示意图”和“四个城市气温和降水量图”,完成下列问题。

(1)我国夏季盛行来自海洋的两种季风,其中①为____季风,主要来自____洋;②是为____季风,主要来自____洋。

(2)我国年降水量分布的总趋势是从____沿海向____内陆递减。

(3)有关四个城市气候共同特点的说明,正确的是(     

A.冬季普遍低温

B.夏季气温相差很大

C.雨热同期

D.降水季节分配均匀

(4)造成哈尔滨和广州气候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纬度位置

B.海陆位置

C.地形因素

D.洋流因素

(5)北京所处的温度带是____带。武汉所处的干湿地区是____区。

34、   《北纬30°中国行》是中央电视台重点打造的一项长距离电视采访行动,它以“自然、家园、文化”为主题,以自东向西沿纬度线行走为推进线索,展现30ºN沿线神奇的自然环境,描绘这片土地上人们的人性美、人情美。

结合下图,回答问题。

(1)30ºN中国段被誉为中国最美的风景走廊,东起浙江省,西至西藏自治区,横跨九个省区;并且自东向西依次跨越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大地形区,海拔高度由_____海的海平面逐渐上升到号称“世界屋脊”的高原。

(2)30ºN线横穿中国腹地,东西气候差异明显,特别是东部沿海地区为典型的________气候,而世界同纬度地区的其他地方却多是干旱的沙漠气候,此处能成为“世界的常青树”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

(3)写出铁路线的名称。①_______;②_______;③________;④________。铁路枢纽城市⑤是________

35、漫画——会诊长江

请根据漫画内容,帮医生给“长江”开个门诊病历。

门诊病历

病症:a头晕——水流不畅

   b肚子胀——乱砍滥伐,易成洪灾

病因: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处方: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