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2026学年(上)太原七年级质量检测地理

一、选择题(共20题,共 100分)

1、我国是世界上季风气候最显著的国家之一,主要影响因素是

A. 纬度位置

B. 海陆位置

C. 地形因素

D. 洋流因素

2、读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图中农作物的熟制一般为一年两熟,河流有结冰期

B.乙图所示区域绝大部分属于暖温带、半湿润地区

C.丙图所示区域地形沟壑纵横,处在第三阶梯上

D.通过丁图所示区域的铁路干线有京广线

3、读“中国局部地区地形分布简图”,完成下面小题。

【1】长江、黄河共同发源于图中甲、乙、丙、丁所示地形区中的哪一个(     

A.甲

B.乙

C.丙

D.丁

【2】图中甲、乙、丙、丁所示的地形区,土地利用类型以耕地为主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4、国民经济的基础、国民经济的主导和经济发展的“先行官”分别是指(   )

A.交通运输业、旅游业、农业 B.农业、工业、交通运输业

C.农业、商业、交通运输业 D.国防、交通运输业、高新技术产业

5、下列自然资源中,属于非可再生资源的是(       

A.土地

B.森林

C.淡水

D.石油

6、俗话说‘跳进黄河也洗不清’,这里所说的黄河是指黄河的

A.上游河段 B.中游河段 C.下游河段 D.中下游河段

7、亚洲面积最大的国家是( )

A. 中国 B. 俄罗斯

C. 哈萨克斯坦 D. 沙特阿拉伯

8、王奇收集了俄罗斯的部分地理知识,你认为错误的是(     

A.河流众多,但航运价值不高

B.跨两大洲,是世界上领土面积最大的国家

C.铁路网在欧洲部分较稀疏,亚洲部分较密集

D.自然资源丰富,是世界上少数几个自然资源能够自给的国家之一

9、10,针对图二反映的该地地表现状,应采取的治理措施是(   )

①植树种草,增加植被覆盖率②合理安排生产活动,退耕还林还草③杜绝放牧,禁止发展畜牧业④整修梯田、修筑挡土坝等工程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10、下列地区与其主要土地利用类型搭配接正确的是(  

A.黄河下游地区——草地   B.长江中下游地区——旱地

C.横断山区——林地   D.内蒙古高原——水田

 

11、诗人李白有蜀道难,难于上青天的诗句,指现在的

A.贵州省 B.云南省 C.四川省 D.陕西省

 

12、下列资源中,属于非可再生资源的(   )

A. 矿产资源   B. 土地资源   C. 森林资源   D. 水资源

 

13、截止2021年4月,我国已有5种国产疫苗进入市场,其中3种在北京研发。中国疫苗以更高的安全性、有效性和更低的储存条件,为世界人民带来希望。北京成为我国新冠疫苗研发集中地,主要因为(     

A.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多

B.全年温和,降水丰沛

C.是我国政治、经济中心

D.地处平原,交通便利

14、我国东北三省的气候特征是(   )

A. 温暖   B. 湿热   C. 干旱   D. 冷湿

 

15、我国注入北冰洋的河流是( )

A.黑龙江 B.额尔齐斯河 C.塔里木河 D.雅鲁藏布江

16、读“我国内流区和外流区主要河流分布示意图”(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河流全部流经平水带的是(     

A.塔里木河

B.黄河

C.长江

D.黑龙江

【2】长江流域面积广,航运条件优越,被称为(     

A.“黄金水道”

B.“水能宝库”

C.“塞上江南”

D.“天府之国”

【3】我国南方雨季比北方雨季____,主要受____的影响(     

A.长   冬季风

B.短   冬季风

C.长   夏季风

D.短   夏季风

17、影响我国气温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A.地形

B.地势

C.纬度因素

D.海陆因素

 

18、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的外资主要来自(   )

A. 日本   B. 美国   C. 台湾   D. 港澳

19、下列关于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叙述,错误的是(     

A.地处江海交汇之处,东临渤海和黄海

B.地势低平,河网密布

C.物产丰富,鱼米之乡

D.水乡风貌,别具特色

20、下列关于长江、黄河流域的开发治理方式,合理的是(     

A.长江上游陡坡垦殖

B.长江中游围湖造田

C.黄河下游加固大堤

D.黄河下游发展水电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1、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共有______个民族,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_________和东北地区。

22、目前,我国共有_____个省级行政区,包括____个省、___个自治区____个直辖市,以及__________两个特别行政区。

23、将下列少数民族与其对应的风俗填在横线上.

①那达慕大会   A.朝鲜族  

②长鼓舞   B.壮族

③三月三歌节   C.傣族  

④泼水节   D.蒙古族

A________ B________ C________ D________

24、我国的行政区划,基本上划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级,香港特别行政区属于________级行政单位。

25、我国降水的分布规律是由   沿海向   内陆递减.

 

26、我国共计34个省级行政区域.其中4个直辖市分别是________

27、气候与能源利用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开始越来越多地开发利用________________等气候资源,如中国西北及沿海诸省,风力资源丰富,可进行风电资源开发。与煤和石油等化石燃料相比,这些气候资源不但可以再生,而且不会造成环境污染。

28、我国工业分布很不均衡,从整体上看,东部地区工业分布密集,西部地区工业分布稀疏,呈现出沿____、沿____、沿铁路线分布的特点。

29、“一江春水向东流”“滚滚长江东逝水”都反映了我国地势________________的特征。

30、我国有34个省级行政区域单位,其中包括23个省,__个自治区,__个直辖市,以及________两个特别行政区。

三、解答题(共5题,共 25分)

31、阅读下图图1-3完成下列问题。

(1)亚洲地域辽阔,位于____大陆东部,三面濒临海洋,其中南临____洋。赤道穿过南部,____(纬线)穿过北部。

(2)归纳亚洲的气候特征(至少2点)____。②→③→④年平均气温逐渐____,其主要影响因素是____

(3)据图可知亚洲地形类型以____为主。据图3,亚洲的地势特点为____

(4)亚洲河流的流向的特点是____

(5)图2景观表现了亚洲不同地区居民生活的差异。请从甲、乙景观中任选其一,描述其服饰或民居等生活方面的特点,并结合图3简要说明当地居民的生活与自然环境的关系____

32、读地形示意图,完成下列 要求:

(1)图中序号①②③表示不同的地形区,其中①是    ②是   ③是   

(2)国中Ⅰ、Ⅱ、Ⅲ分别表示我国地势的三级阶梯,地势特征主要表现这         。湖南省主要位于第    级阶梯上。

(3)想想看:长江、黄河等河流为什么都发源于青藏高原?

3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桃树喜光、喜温暖,耐旱力强。北京市平谷区所产的大桃以个大、色艳、桃味浓、甜度高。新疆洛浦县是平谷区对口帮扶的贫困县,首批数万株平谷大桃树“远嫁”洛浦县,并在洛浦县温室大棚中生长,今年5月,“洛浦产的平谷大桃”上市。

材料二:作业图示意我国部分省区及平谷区和洛浦县气候资料。

   

(1)洛浦县位于第_______级阶梯,平谷区位于________平原。

(2)平谷区与洛浦县两地的气温、降水对比,________差异显著,其影响因素是______

(3)从气候角度看,平谷大桃适宜“远嫁”洛浦县的原因是____________。首批“远嫁”洛浦县的平谷大桃采用大棚栽培,其目的是冬季预防桃树遭受_________(气象灾害)。

(4)在保持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平谷区还可以发展与大桃相关的产业有__________。洛浦县引进平谷大桃对本地经济的有利影响___________

34、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北回归线穿过南部,中东地跨的温度带有____和亚热带地区。

(2)中东地处亚、欧、非三大洲交界地带,沟通大西洋和印度洋,周围有①阿拉伯海②____________和⑤里海。

(3)中东被称为“三洲五海之地”。交通要道有(甲)_____运河、(乙)_____海峡和(丙)土耳其海峡。

(4)该区域主要是____气候,降水稀少。

(5)中东主要是阿拉伯人,信仰____

35、青藏高原素有“世界屋脊”之称,孕育了长江、黄河等众多大江大河。为认识青藏高原独特的地理环境、了解藏族同胞民风民俗,临沂某地理兴趣小组模拟了一次从西宁乘火车到拉萨的雪域高原研学之旅。下图是青藏高原区域图。读图完成相关要求。

(1)出发前,考虑当地特殊的地理环境,请写出一种你认为需要携带的物品并说明理由。

(2)从西宁前往青海湖的研学旅程中,向北遥望①山脉,其山脉名称是______

(3)在对河流的研学中,同学们观察到三江源地区降水并不丰富,但是成为我国大江大河的发源地,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原因。

主题二 解码高原农业

(4)在青藏铁路沿途,常见到被称为“高原之舟”的牦牛(如图),请你从形态特征等方面推测牦牛是如何适应高原环境的。(至少两点)

(5)在青藏铁路南端的雅鲁藏布江谷地,见到了当地主要种植的粮食作物青稞和小麦,请分析这里青稞和小麦穗大粒饱,农产品品质优良的原因。

主题三 寻访特色民俗

(6)在与藏族同胞交往中,发现藏民早晚将双手藏于藏袍袖中,中午脱下一只或两只袖子,系于腰间,藏袍一天中不同的穿戴方式,反映了当地气温具有______的特点。

(7)在当地特色民居—平顶雕房住宿时,发现其多用石块砌成,窗小墙厚,门低矮。试分析该民居与当地自然环境的关系。

主题四 保护生态环境

20世纪80年代以来,由于全球气候变暖,冰川逐年萎缩,加上矿产盗采、过度放牧、虫草滥挖等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导致草地覆盖率下降15%~25%,其涵养水源的能力急剧下降,“中华水塔”水源“告急”。

(8)请你为“三江源”地区的开发、利用和保护提出合理化建议。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