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国政府提出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体现了中国是( )
A.世界上技术水平最高的国家
B.世界上工业水平最发达的国家.
C.努力解决全球水资源紧缺的负责任大国
D.努力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负责任大国
2、下列属于可再生资源的是( )
A.天然气 B.石油 C.耕地 D.金矿
3、重庆和北京分别位于我国
A.第一、第二级阶梯 B.第一、第三级阶梯
C.第二、第三级阶梯 D.第三、第四级阶梯
4、我国大部分领土位于地球五带中的( )
A.温带 B.北寒带 C.北温带 D.亚热带
5、读甲、乙两省区轮廓示意图(如下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是河南省,乙的行政中心是西安;
B.a是太行山,其东侧是华北平原;
C.b是秦岭,其南侧是半湿润地区;
D.a是贺兰山,b是秦岭.
6、推动长江经济带协调发展是建设美丽中国的需求,下列措施中不符合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的是( )
①在长江上游进行陡坡开荒,扩大耕地面积②建立跨省区的国家级森林保护区或珍稀水生动物保护区③在长江流域大力推行“河长制”,让“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深入人心④在中游进行围湖造田,扩大粮食种植面积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7、下图是“我国主要河流分布图”,图中阴影部分为我国的内流区,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内流区的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2/3
B.内流区主要分布在我国的东部季风区
C.我国的河流以外流河为主。
【2】图中①是我们国家最大的内流河,它是( )
A.塔里木河
B.黄河
C.额尔齐斯河
【3】图中,我国第二长河、含沙量最大的河流是( )
A.②
B.③
C.④
8、下列图片内容反映我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特色民族风情的是 ( )
A.
B.
C.
D.
9、抗震救灾中,政府部门利用遥感技术( )
A. 为救援车辆定位、导航 B. 提供灾区实时地理图片
C. 对救灾物品进行跟踪管理 D. 确定人口伤亡数量
10、人类活动影响着自然环境,同样也在影响着人类自身的发展。下图为“《危险》的漫画”,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有关森林资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同时具有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
B.无论如何都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C.是可再生资源
D.要注意保护和培育
【2】这幅漫画的含义是( )
A.树是生长在沙漠中的
B.人类依赖于沙漠环境生存
C.人类的危险源自树木过多
D.乱砍滥伐后会带来土地沙漠化问题
11、我国最主要的气候灾害是( )
A.寒潮 B.台风
C.洪涝和干旱 D.龙卷风
12、我国水资源的时间分布特点是( )
A.夏秋多,冬春少
B.春夏多,秋冬少
C.南方多,北方少
D.春秋多,冬夏少
13、贝贝看到一辆牌照为“鲁﹣A65320”的大货车从他家门前经过,可以推断该车属于
A.山东省
B.河北省
C.山西省
D.河南省
14、读中国主要自然资源数据表,回答下面小题。
种类 | 土地 | 矿产 | 耕地 | 径流量 | 森林 |
总量在世界上的名次 | 3 | 3 | 4 | 6 | 5 |
人均量占世界人均量的比例 | ﹤1/2 | 1/2 | 2/5 | 1/4 | 1/3 |
【1】下列我国最具优势的资源是( )
A.耕地
B.矿产
C.径流量
D.森林
【2】我国人均耕地面积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为此制定的基本国策是( )
A.提高土地利用率
B.围湖造田,扩大耕地面积
C.提高粮食单位面积产量
D.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
15、下列关于我国人口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新中国成立前,我国人口增长较慢
B. 为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我国把计划生育作为一项基本国策
C. 沿漠河——腾冲一线,东南部人口稠密,西北部人口稀疏
D. 我国约占世界人口1/5,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16、关于我国领土“四端”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最东端在黑龙江省的乌苏里江
B.最南端在海南省南沙群岛中的曾母暗沙
C.最北端在黑龙江省的漠河县北
D.最西端在西藏自治区的帕米尔高原西部
17、读“我国人口生育政策调整示意图”(下图),下列有关政策制定的叙述,正确的是( )
A.1980年,国家提倡“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的原因是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低
B.我国人口政策的制定,目的是使人口增长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
C.我国人口政策的调整解决了我国人口地区分布不均的问题
D.缓解人口老龄化的关键措施进行人口迁移
18、下列关于我国地理位置及其优越性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我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
B.我国主要位于热带
C.我国东临太平洋,东部广大地区雨量较丰沛
D.我国领土跨纬度近50°,南北气候差异大,为发展多种农业经济提供条件
19、我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是 ( )
A.壮族
B.回族
C.土家族
D.维吾尔族
20、在中国交通图上,量得庄浪到兰州的直线距离为3cm,两地的实地距离为300km,该图的比例尺是( )
A.1:100
B.1:1000
C.1:100000
D.1:10000000
21、读图填写下表
22、我国最重要的运输方式是( )
A. 水路运输 B. 公路运输 C. 航空和管道 D. 铁路运输
23、世界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宫殿建筑群是_______。
24、将下列自然资源进行分类连续:
_______ _______
25、读“中国土地利用类型的构成图”,回答问题。
(1)我国可利用土地类型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工矿、交通、城市用地和内陆水域等。
(2)我国难以利用的土地类型包括_________、_________、石山、高寒荒漠、永久冰雪和冰川等。
26、读“长江流域水系图”,回答下列问题。
(1)长江发源于青藏高原上的__________山脉,注入__________海,长江上游和中游以__________(城市)为界。
(2)写出图中数字表示的支流①:__________;湖泊②:__________。
(3)长江干流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被誉为我国巨大的“__________”。水能资源主要集中在_________河段,这里建有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水利枢纽__________工程。
(4)长江中、下游流经平原,水流__________(填“缓慢”或“湍急”),航运便利。长江干支流通航里程占全国内河航道总里程的2/3,因此,人们把长江称为“__________”。
27、__________是我国最长、流域最广、水量最大的河流。
28、我国的三大岛屿依次是 ________ 、_______ 、崇明岛。
29、读南水北调工程部分线路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从图中来看,我国水资源空间分布特点是_____________。
(2)中线调水线路从_______水库引水,经过鄂、豫和______(省级行政区简称),抵达京、津两市。
(3)南水北调东线和中线都到达_________平原,与中线相比,东线调水线路工程量较小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
30、(题文)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实现了农产品供销由________ 到总量________ 、________ 的历史性转变。但也面临着________ 增加、________ 不断减少以及________ 、自然灾害、________ 等问题的严峻挑战。
31、长江是我国最大的河流,也是我国东西部交通的大动脉,长江干支流蕴藏着丰富的水能资源。读长江干支流示意图,回答下题。
(1)长江发源于我国青藏高原唐古拉山脉主峰各拉丹冬峰,干流流经____个省级行政区,注入____海,全长6300千米,干支流形成纵横广阔的水运网,通航里程长,被称为“____”。
(2)诗句“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描绘的景观位于____。
A.长江中上游 B.长江下游 C.淮河下游 D.黄河中下游
(3)____是我国最大的水电站,其水能资源丰富的原因是____、水量丰富。
(4)长江支流众多,图中嘉陵江在②____城市流入长江;图中在③城市(省会)流入长江的最大支流是____。
(5)“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是对当年红军长征的真实写照。诗中的“桥”是指泸定桥,该桥位于图中甲、乙两地中的____地。
(6)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势低平,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容易发生____灾害。
32、读甲、乙两工业基地图,回答下列问题。
(1)工业基地:甲_____________工业基地,乙______________工业基地。
(2)水域: ①________,②_________,③_________,④_______。
(3)工业城市: a_________,b_________,c_________,d__________。
(4)a城市一批钢材运往c城市,请选择一条便捷的铁路运输路线______→________。
(5)试分析甲、乙两工业基地发展钢铁工业的优势条件有何差甲地______________乙地____________。
(6)我国工业分布不均,从整体看呈现沿江(河)、沿_____、沿______线分布的特点。
3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甘蔗喜高温,对水分有较高的要求。广西壮族自治区是我国蔗糖业的龙头,其东部、北部和西北部为山地,中南部的平原是其甘蔗的主要种植区。
材料二:广西制糖工业在注重经济效益的同时,着力推进绿色生产,将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作为生产原料或能源再利用。如将制糖产生的蔗渣用于发电、造纸,将制糖产生的滤泥作为甘蔗种植的肥料。
材料三:左图为广西壮族自治区甘蔗产区分布示意图,右图为南宁市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
(1)广西壮族自治区的行政中心是____,主要位于____(填“高”“中”或“低”)纬度地区。
(2)____(填特殊纬线)穿过广西壮族自治区中部,该地区的气候类型为____,从水热条件看,甘蔗产地5-9月的气候特征是____。
(3)分析广西甘蔗种植区主要分布在中南部的自然原因。
(4)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简述广西制糖工业在综合利用废弃物方面带来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34、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唐朝,广东的货物先经珠江水系的北江北上,通过陆路翻越南岭,再经赣江直下长江,最后经京杭运河抵达北京。这条沟通广东与北京的通道被称为“京广大水道”。“京广大水道”促使鄱阳湖流域人口剧增,进而导致了鄱阳湖面积萎缩加剧。目前,我国拟在原“京广大水道”基础上开凿粤赣运河、浙赣运河,建成一条由粤赣浙水道和京杭运河水道组成的“新京广大水道”。下图示意“新京广大水道”组成。
(1)结合所学知识,推测鄱阳湖自唐朝以来面积萎缩加剧的原因。
(2)比较①处附近赣江河段和南昌附近赣江河段的流量大小差异,并说出判断理由。
(3)从水运的角度,简析粤赣浙水道建成后对沿线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35、读“黄河流域图”,分析回答问题。
(1)黄河发源于青藏高原的____(山脉),最后注入乙____(海洋)。
(2)图中①和②是我国重要的农业区,被称成为“塞上江南”,其中①____平原。
(3)长江水系与黄河水系的分水岭是____。
(4)黄河下游出现“地上河”的原因是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