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2026学年(上)肇庆七年级质量检测地理

一、选择题(共20题,共 100分)

1、读我国部分地区某年降水量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小题。

【1】关于图示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A.水汽全部来自太平洋

B.年降水量自东南向西北逐渐减少

C.该地区主要属于半湿润地区

D.该区域的降水集中在冬季

【2】根据图示降水量分布,该地区主要的土地利用类型是(     

A.林地

B.旱地为主的耕地

C.林地和以水田为主的耕地

D.草地

【3】为了解决图示地区水资源时间分配分配不均的有效措施是(     

A.修建水库

B.跨流域调水

C.节约用水

D.防治水污染

2、我国山区面积广大,这一地形特征对我国经济发展的有利影响是  

A.为交通运输提供了便利条件

B.全部开辟为梯田、果园或栽种经济林

C.为农田耕作提供了有利的地形条件

D.为发展农、林、牧等产业提供了有利条件

 

3、有关中国民族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我国有55个民族 B.民族分布“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

C.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是藏族 D.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东南、西北和东北

4、长江、黄河孕育了辉煌璀璨的华夏文明。图为长江黄河水系图,回答下面小题。

【1】下列开发长江流域的方式,合理的是(     

A.三峡以上河段进行水能梯级开发

B.中游地区大力开发矿产

C.四川盆地主要发展水产养殖业

D.下游地区重点植树造林

【2】为修复长江的生态环境,应做好的工作是(     

A.兴建石油化工和煤化工项目

B.加大沿江水资源的保护力度

C.禁止船舶在长江干流上航行

D.实施围湖造田工程

【3】关于长江、黄河的共同点叙述,下列正确的一组是(     

①均自西向东最后注入太平洋②都流经四川省③都蕴藏丰富的水能资源

④均流经地势的三级阶梯⑤中下游都有结冰期⑥流域均为湿润区,河流流量大

A.①②③⑥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⑤

D.①③④⑤

5、横跨亚欧大陆的“第二亚欧大陆桥”东部的铁路线是指我国的(     

A.京包——包兰线

B.龙海——兰新线

C.青藏线

D.宝成——成昆线

6、台湾美丽富饶,有“亚洲天然植物园”的美誉,台湾最著名和特有的树种分别是(  

A.茶树和樟树

B.樟树和红桧

C.毛竹和樟树

D.橡胶和红桧

7、“一江春水向东流”,“滚滚长江东逝水”反映了我国的地势( )

A.西低东高

B.西高东低

C.南高北低

D.南低北高

8、内流河的水源主要来自( )

A.湖泊水 B.大气降水 C.地下水 D.高山冰雪融水

9、长株潭城市群努力推进“两型社会”建设。下列措施符合“两型社会”要求的是(     

A.城市群布局采用绿心式形态

B.长沙大力发展冶金工业

C.外出多乘坐私人汽车

D.把湘潭发展成为特大城市

10、贝贝和玲玲到香港和澳门旅游后,向同学讲述了自己的见闻,下列说法中,不可信的是

A.香港和澳门都是人多地少,均采取填海造陆的方式来扩充土地

B.香港被称为“购物天堂”,澳门城市环境优美,是“海上花园”

C.香港的博彩业十分发达,开设了很多赌场

D.我们从珠海拱北口岸进入澳门,游玩澳门后,乘船到香港

 

11、导致我国南北方地区耕地类型和耕作制度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 水热条件   B. 作物品种   C. 土壤特性   D. 传统种植方法

 

12、下列建筑中,成为现代北京符号的是(  

A.鸟巢

B.故宫

C.人民大会堂

D.八达岭长城

13、下图中,能正确反映我国30°N沿线地势的是(     

A.

B.

C.

D.

14、下列河段中,含沙量增幅最大的是(     

A.兰州以上河段

B.兰州﹣河口

C.河口﹣峡县

D.峡县﹣桃花峪

15、东南亚最著名的矿产是( )

A. 金和铁   B. 煤和铜   C. 锡和石油   D. 阿拉伯半岛

 

16、图中此车牌所属的省级行政区域为( )

A.湖北省 B.吉林省 C.天津市 D.云南省

17、下列各项属于自然资源的是(     

A.汽油

B.风景

C.雷电

D.蔬菜

18、下列关于我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大部分位于北温带,是一个内陆国

B.陆地领土面积约为960万平方千米

C.共有35个省级行政区域

D.自然资源丰富,人均占有量居世界前列

 

19、我国东北东部地区属于湿润区的主要原因是(     

A.降水量在800毫米以上,降水量>蒸发量

B.纬度高,气温低,蒸发量少,相对湿度大

C.离海洋近,降水量大

D.纬度位置高,蒸发量>降水量

20、青藏高原和长江中下游平原的纬度位置相近,长江中下游平原是四季分明的亚热带季风气候,青藏高原是高原山地气候,是全国7月平均气温最低的地区.造成两地气候明显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经度位置

B.海拔高度

C.海陆位置

D.季风影响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1、黄土高原东起________   , 西至________ ,北连内蒙古高原(大致以长城为界),南抵________

22、将下列各地理分区的特征填入表中写出序号即可

①秦岭——淮河线以北的地区 ②东部有长江中下游平原和东南丘陵

③属于亚热带及热带季风气候 ④典型的非季风区,降水稀少

⑤有“世界屋脊”之称的青藏高原 ⑥长江黄河澜沧江等大江大河发源地

⑦中国最大的能源产区    ⑧水能最丰富的区域

⑨干旱是本区自然环境的主要特征   ⑩重要的热带作物产区

地区

特征

北方地区

 

南方地区

 

西北地区

 

青藏地区

 

 

23、我国农业具有________________的分布特点。

24、读“我国省级行政区空白图”,完成下列问题。

写出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少数民族及主要分布省区:

A ________族,主要分布省区是________

B ________族,主要分布省区是________

C ________族,主要分布省区是________

D ________族,主要分布省区是________

E ________族,主要分布省区是________

25、我国人口分布的基本特点是________。

26、京广线与陇海线交汇的铁路枢纽是________;陇海线和兰新线交汇的铁路枢纽是________

27、长江发源于_________山脉,注入_________海。

28、黄土高原东起_________,西至_________南抵_________

29、我国占比例最大的土地资源类型是________

30、我国人口密度最大的省级行政区域是____。我国年降水量最少的地方是吐鲁番的____。与我国陆上邻国最多的省级行政区域是____。海南省的行政中心是____

三、解答题(共5题,共 25分)

31、读图并完成下列各题。

(1)结合上图分析,选择图中A和B的土地利用类型是____,C的土地利用类型是____,D的土地利用类型是____,E的土地利用类型是____

①、林地②、耕地③、草地④、难利用土地

(2)将A与B的耕地利用类型进一步区分,A为____B为____

(3)区域A和B大致以________河为分界线,这条线与我国1月____℃等温线及年降水量____毫米等降水量线大体一致。

(4)从温度带来看,A区域分布____带。C区域分布在____

32、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我国地形地势图、我国主要土地利用类型分布图如下所示。

材料二:荒漠化被称为“地球的癌症”。荒漠与荒漠化的发生与发展有其自然原因,如气候干旱和生态系统脆弱,而更多的是因为过度的土地利用。2022年6月17日是第28个世界防治荒漠化与干旱日,我国的主题是“携手防治荒漠化共建命运共同体”。进入21世纪,我国荒漠化防治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防沙治沙道路,为推进人类的可持续发展贡献了“中国智慧”。

(1)据图并结合学过的知识,简述我国草地分布与气候、地形的关系。

(2)保护耕地是国家粮食安全的基本保障。据漫画可知,我国提出要坚守____亩耕地红线。我们要在确保现有基本耕地的同时,开源与节流并举,对此下列措施可行的有____(填序号,多选)。

①合理控制建设占用耕地②综合治理土地污染③东南丘陵大力开垦梯田④复垦废弃土地

(3)据材料二可知,导致土地荒漠化的自然原因有____

(4)我们每个人都是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参与者、建设者、贡献者。谈谈为助力荒漠化防治,我们能做些什么?

33、截至2018年底,中国大陆总人口为13. 95亿。改革开放后,由于外来人口大量涌入,北京、上海、广州3个城市的人口规模快速增大。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我国人口数量前十位的省级行政单位主要分布在我国的______部地区。其中居第一位的省级行政单位的简称是______,居第九位的省级行政单位的名称是________

(2)“北上广”3个城市的人口规模快速增大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

(3)“北上广”3个城市外来人口的最大来源地(省区)的共同特点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提示:从空间位置、人口两方面回答)

(4)外来人口的迁入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和文化的交流,但也带来了_________________等不利影响。

(5)我国目前的人口自然增长率较低,但由于我国人口______大,在较长的时期内,人口总量还将持续增长。2016年起,我国决定全面放开二孩政策,对延缓我国人口_________化起到了重要作用。

34、读我国主要山脉示意图,回答问题。

(1)山脉A南北两侧分别是________高原和________盆地。

(2)山脉C的东侧为________平原。

(3)山脉B是________,因山高谷深,多________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

35、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20223月开始上海爆发了新冠疫情,生活物资严重短缺,重庆紧急调拨一批物资运到上海,物资里还有一些重庆的特产,比如榨菜、麻辣鲜、血橙等。

材料二:重庆的大宗货物到上海主要有三种方式:高速公路运输、铁路运输和水运。运输速度高速公路最快,水运最慢。

材料三:长江沿江地带示意图

(1)由材料二分析,重庆紧急调拨这批大宗物资到上海,最适合的运输方式是__________

(2)重庆和上海同属于南方地区,都是________气候,两地最主要的粮食作物是________

(3)长江流域降水丰富,中游易发生洪涝灾害,所以在甲处修建了特大水利工程_________(写出工程名称),该工程不但缓解了中游地区的洪涝问题,还是“__________”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缓解了长江三角洲地区的缺电问题。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