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读我国第六次、第七次人口普查部分数据对比柱状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关于我国人口变化特点的描述,正确的是( )
①城镇人口占比提高②老龄化程度加剧③人口出现负增长④少数民族比重减少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2】2021年5月31日,我国开始实施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子女的政策,该政策实施主要是为了( )
A.控制人口增长过快
B.解决人口总量过少
C.缓解人口老龄化
D.改变人口分布不均
2、根据图中五个城市的地理位置和表格中的气候资料,完成下面小题。
城市 | 1月均温(℃) | 7月均温(℃) | 年降水量(mm) |
哈尔滨 | ﹣19.7 | 22.8 | 553 |
武汉 | 2.9 | 29 | 1255 |
海口 | 18 | 28.8 | 1500 |
乌鲁木齐 | ﹣15.2 | 25.1 | 194 |
拉萨 | ﹣4 | 14.6 | 500 |
【1】从哈尔滨—武汉—海口的1月平均气温来看,我国气温分布特点是( )
A.冬季南北温差大
B.夏季气温从北向南逐渐升高
C.冬季气温从东向西逐渐降
D.夏季南北温差不大
【2】从武汉和乌鲁木齐的降水差异来看,给我国带来降水的主要是( )
A.来自大西洋的偏西风
B.来自太平洋的东南季风
C.来自印度洋的西南季风
D.来自西伯利亚的西北季风
【3】从拉萨和武汉的夏季气温差异来看,导致拉萨夏季气温低的主要因素是( )
A.纬度位置
B.海陆位置
C.地形因素
D.人类活动
3、山脉构成我国地形的“骨架”,下图山脉及其两侧地形区分布正确的是( )
A.
B.
C.
D.
4、“塞上江南”是指( )
A.长江中下游平原 B.宁夏平原和河套平原
C.华北平原 D.东北平原
5、我国山河壮美,地形复杂。读我国地形剖面图(左图)和a、b、c、d四条路线示意图(右图),完成下面小题。
【1】沿右图中哪一条路线作地形剖面图,可观察到左图所示的地势特征( )
A.a路线
B.b路线
C.c路线
D.d路线
【2】下列属于我国地势第二、三级阶梯分界线的是( )
A.横断山脉
B.台湾山脉
C.巫山
D.秦岭
【3】我国地形地势特征描述,正确的是( )
A.地势东高西低,呈三级阶梯状分布
B.地形复杂多样,以丘陵、盆地为主
C.第三级阶梯地形主要是高原和盆地
D.地形类型齐全,山区面积广大
6、下图能反映北京“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气候特点的是( )
A. B.
C. D.
7、对我国自然资源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我国土地资源类型齐全,“人多地少”是基本国情
B. 耕地主要分布在东部季风区的平原、盆地地区
C. 水资源具有“东多西少、南多北少”的特点
D. 兴建跨流域的调水工程是解决水资源季节分配不均采取的措施
8、我国淡水渔业最发达的地区是
A.黄河中下游地区 B.长江中下游地区
C.珠江三角洲地区 D.华北平原地区
9、下列耕作区中,作物的熟制主要为一年两熟的是( )
A.海南岛
B.东北平原
C.华北平原
D.长江中下游平原
10、传统民居带着浓浓的自然环境印记,“厚墙加小窗”的特色民居主要分布在下列哪一气候区( )
A. B.
C.
D.
11、我国山区面积广大,在开发时应注意( )
A.搞好生态环境建设
B.大量出口林木产品
C.多建别墅,大力开发房地产
D.开垦荒地,增加耕地面积
12、读我国东部地区(局部)示意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①省著名铁矿是攀枝花铁矿
B. ②省著名油田是大庆油田
C. ③省有丰富的煤炭资源
D. ④省的行政中心是长沙,其简称是湘
13、下列不是以“秦岭-淮河”为分界线的是:
A. 冬季河流是否结冰的界线 B. 暖温带、亚热带分界线
C. 湿润、半湿润地区分界线 D. 季风区、非季风区分界线
14、读“我国小麦和水稻主产区分布图”。
我国小麦和水稻主产区的分布,说法正确的是( )
A.均位于亚热带地区
B.地形以山地、高原为主
C.大致以秦岭-淮河一线为界
D.均位于400毫米等降水量线以西
15、我国人数最多的少数民族是
A.畲族 B.藏族 C.维吾尔族 D.壮族
16、对我国农业生产影响最大、最常见、分布最广的一种气候灾害是
A.洪涝 B.台风 C.干旱 D.泥石流
17、下列少数民族与其传统节日搭配正确的是: ( )
A. 傣族—泼水节 B. 蒙古族—开斋节
C. 维吾尔族—火把节 D. 回族—那达慕
18、属于黄河流域,且与内蒙古相邻的省区有
A.甘、宁、陕、冀 B.甘、宁、陕、晋
C.甘、宁、晋、冀 D.陕、晋、冀、辽
19、下列河流中,汛期最长的是( )
A.长江
B.珠江
C.淮河
D.黄河
20、方寸邮票也能体现一个国家、地区或民族的经济、历史、文化、风土人情、自然风貌等特色。下面是我国发行过的几张有关少数民族内容的邮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①的少数民族传统节日是泼水节
B.图②的少数民族是我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
C.图③的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我国西南地区
D.图④的少数民族喜欢摔跤
21、我国年降水量分布的总趋势是从________ 沿海向________ 内陆递减,根据________ 量与________ 量的关系,我国可以划分为四个干湿地区:________ 地区、半湿润地区、干旱地区和________ 地区。
22、黄土高原上奔流着一条母亲河——_________。
23、我国东部外流河的水文特征:
外流河 | 秦岭—淮河以南 | 秦岭—淮河以北 |
汛期 | ____ | ____ |
水量 | ____ | 不大 |
含沙量 | ____ | 大(黄河含沙量最大) |
结冰期 | ____ | ____ |
24、中国第一大岛屿是_____岛;第一大半岛是_____半岛;最大的群岛是_____群岛。
25、我国人口的分布,大致以黑龙江省的____和云南省的______县划一直线,此线东南部_______,西北部人口密度小。
26、我国海拔最高的路干线是____。
27、我国年降水最多的地方是________,最少的地方是________。
28、我国各民族的地区分布状况是:汉族的分布遍及_______,主要集中在________部和_________部;在边疆地区,汉族多与各少数民族_________在一起。我国各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等边疆地区。
29、从海陆位置看,中国位于________大陆东部,________西岸。
30、我国人口分布的基本特点是________。
31、国家强调推动长江经济带协同发展,读“长江经济带区域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长江流域最大的水利枢纽A是____,B是长江中游最大的城市____,长江最大的支流____在该城市汇入长江。
(2)长江经济带能够带动东部、中部、西部协同发展,主要是依靠巨大的航运价值,以长江“____”为依托。
(3)在东西部经济的协同发展中,上海的有利条件是____,云南的有利条件是____。
①丰富的水能资源 ②雄厚的资金 ③发达的科技
3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黑龙江五常市位于松花江最大的支流拉林河沿岸,生产的大米受产区独特的环境因素影响,颗粒饱满,质地坚硬,吃起来清淡略甜,绵软略黏,深受消费者喜爱。
材料二 五常市月平均气温和降水量统计表
月份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气温(℃) | -16 | -9 | -3 | 3 | 11 | 17 | 23 | 20 | 15 | 7 | -3 | -13 |
降水(毫米) | 5 | 6 | 15 | 25 | 35 | 64 | 185 | 140 | 75 | 30 | 20 | 8 |
材料三:如图为五常市地理位置示意图
(1)五常市的年降水量约____毫米,不能满足水稻生长的需水量,因此,拉林河是五常稻田灌溉的重要水源之一,尤其是在水田泡田的春季。此季节拉林河的水量主要来自____。
(2)根据所学知识分析五常大米品质优良的原因。
(3)根据所学知识及图文资料,从自然方面分析归纳华北平原、东北平原农业生产的共同优势
33、读中国主要的畜牧业区和种植业区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我国主要的畜牧业区和种植业区大致以____毫米年等降水量线为界,该线以西可利用土地类型以____地为主,农业部门以____业为主,形成四大牧区,其中A为____牧区。
(2)东部地区的种植业以秦岭—淮河一线为界,南北差异明显。B处耕地类型为____,主要粮食作物是____,主要油料作物是____;C处耕地类型为____,主要粮食作物是____。
(3)D____山区是我国的三大林区之一。
(4)关于我国农业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我国西部没有种植业分布
B.西藏牧区因气候极端干旱,草场质量差
C.沿海地区是我国海洋渔业基地
D.受降水的影响,东北平原的作物两年三熟
34、沪昆高铁从上海出发途径众省区最后到达四季如春的昆明。读“中国主要工业基地分布示意图”,根据材料回答下列各题。
(1)由图可知,我国四大工业基地分布的共同特点是___________,甲是___________工业基地(填名称),丙工业基地发展过程中的不利条件是___________。
(2)图中①②两条铁路线直接连接中亚的是___________(填数码和名称)。
(3)关于沪昆高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沿途经过长江中下游平原、东南丘陵和四川盆地
B.连接了六个省级行政区,利于我国东西部的联系
C.与京广线、京九线、京哈线等南北铁路干线交会
D.跨越长江干流,改变了我国铁路干线的分布格局
(4)沪昆铁路经过的A省区名称是___________。
35、第二条进藏铁路——川藏铁路建设项目已开工。川藏铁路“八起八伏”累计爬升高度超过14万米,外媒戏称其是“一辆巨大的过山车”。据“正在建设中的川藏铁路示意图”及民族服饰图,完成下列问题。
(1)由于青藏高原海拔高,自然条件恶劣,交通运输发展滞后。新中国成立后相继修建了青藏、新藏、川藏、滇藏四条进藏公路,2006年青藏铁路又全线通车。一般来说,与公路运输相比,铁路运输的优点有________。(两点即可)。
(2)川藏铁路东起_________(行政中心),西至拉萨,沿途经过的山脉A是_____________。
(3)该区域的少数民族主要是____________,形成图中穿衣特点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
(4)青藏铁路经过的三江源地区的雪莲和虫草(冬虫夏草)是当地最受欢迎的旅游特色产品。从利弊两方面,简要评价采挖雪莲和虫草对该区域发展的影响。
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青藏高原因地势高而形成独特的自然环境,下面结构图中①、②、③、④填入的字母,顺序正确的是( )
a.江河之源 b.高寒气候 c.光照强 d.冰川广布
A. a、b、c、d B. b、c、d、a C. c、d、b、a D. d、c、b、a
(6)如果暑假期间计划去拉萨旅游,考虑当地特殊的地理环境,请说出你认为需携带的物品并说明理由。
(7)川藏铁路是目前世界上修建难度最大的铁路,主要原因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