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2026学年(上)赣州七年级质量检测地理

一、选择题(共20题,共 100分)

1、我省的气候类型是( )

A.亚热带季风气候 B.温带季风气候 C.高原山地气候 D.温带大陆性气候

2、有关人口问题的说法,正确的是

A.人口的增长越快越好

B.人口的增长越慢越好

C.人口增长过快,不会产生许多问题

D.人口增长要与社会经济的发展相适应

 

3、目前能缓解华北平原春旱用水紧张状况且符合可持续发展原则的措施有(  

A.增加地下水的开采量

B.缩减农田面积以降低用水量

C.直接用工业和生活污水灌溉

D.发展节水农业

4、既是我国地势第二、第三级阶梯的分界线,又是盆地和平原分界线的山脉是(     

A.横断山脉

B.太行山脉

C.巫山

D.雪峰山

5、读我国水资源、人口、耕地区域比重图,完成下面小题。

【1】水资源总量最多和最贫乏的地区分别是(     

A.北方区、西南区

B.西南区、西北区

C.南方区、西北区

D.南方区、北方区

【2】下列地形区水资源与人口、耕地匹配较差的是(     

A.华北平原

B.塔里木盆地

C.四川盆地

D.雅鲁藏布江谷地

【3】缓解上述水资源与人口、耕地匹配问题的有效措施是(     

A.北粮南运

B.退耕还林

C.修建水库

D.跨流域调水

6、长江和黄河都流经我国的(    

A.青藏高原黄土高原 B.四川盆地华北平原

C.地势第一级、第二和第三级阶梯 D.青海省和甘肃省

7、我国是一个疆域辽阔、海陆兼备的国家。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我国濒临的海洋自南向北依次是(     

A.渤海、黄海、东海、南海

B.黄海、东海、渤海、南海

C.南海、东海、黄海、渤海

D.渤海、东海、黄海、南海

【2】家住黑龙江的小亮今年七月份到新疆喀什等地旅游,发现当地日出时间是7点半至8点左右,造成这种时间差异的原因是(     

A.东西跨度大

B.南北跨度大

C.海陆差异大

D.地势起伏大

8、具有文化传承价值的著名建筑,往往成为一个城市的符号。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传统民居建筑能代表北京城市符号的是(     

A.

B.

C.

D.

【2】人民大会堂、国家大剧院体现的北京城市职能分别是(     

A.全国政治中心、全国文化中心

B.全国文化中心、科技创新中心

C.全国政治中心、国际交往中心

D.全国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

9、读下图,在A地测得气温为16℃,若只考虑地形因素,则C地的气温应该是(     

A.4℃

B.2℃

C.0℃

D.﹣2℃

10、下列地形区位于北方地区的是(   )

A. 四川盆地   B. 塔里木盆地   C. 柴达木盆地   D. 黄土高原

11、下列属于重工业的是

① 钢铁厂 ② 食品厂 ③ 机械厂 ④ 服装厂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②③

12、世界上最大的热带雨林分布区是( )

A.长江流域

B.亚马孙河流域

C.密西西比河流域

D.尼罗河流域

13、下列城市与省区名称、简称搭配正确的一项是(  )

A.昆明-贵州-黔 B.乌鲁木齐-新疆-陇 C.哈尔滨-黑龙江-黑 D.广州-广东-桂

14、下列属于乡村聚落类型的是(  

①文化之城②牧民聚落③工业重镇④渔民之港

A.②④

B.①③

C.①②

D.③④

15、我国东部濒临的海洋,从北向南依次是(     

A.黄海,东海,渤海,南海

B.渤海,东海,黄海,南海

C.南海,东海,黄海,渤海

D.渤海,黄海,东海,南海

16、对四条路线的叙述,有误的是( )

A.甲路线所经地区,1月平均气温高于0℃

B.乙路线能够到达我国冬季气温最低的地方

C.丙路线能够到达我国夏季气温最高的地方

D.丁路线所经地区地表起伏小

17、下列地形区中,位于我国第一级阶梯的是( 

A.四川盆地   B.塔里木盆地   C.柴达木盆地   D.黄土高原

 

18、中国海洋资源种类丰富,下面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中国四大海产包括大黄鱼、小黄鱼、鲫鱼、乌贼

B.四大盐场中位于我国南海沿岸的盐场是长芦盐场

C.我国滨海砂矿储量丰富,但不具备开采价值

D.四大渔场中舟山渔场最大

19、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是(     

A.工业

B.农业

C.交通运输业

D.服务业

20、在台风影响下,海南山区可能引发的自然灾害是(     

A.地震

B.泥石流

C.寒潮

D.海啸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1、我国水资源地区分布特点是________

22、长江黄河哺育了两岸的人民,它们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长江、黄河共同发源的省区是________省。

(2)长江、黄河上游共同的水文特征是________资源丰富。

(3)图中黄河干流A,B、C三个河段容易出现凌汛的是________,C河段流域面积很小的原因是________

(4)长江上游宜昌以西建有我国最大的水利枢纽________工程,中下游航运价值高,被称为“________”。

(5)D城市是长江中游最大的城市,位于长江与汉江(长江最大的支流)、________铁路的交汇处,有“九省通衡”的美誉。

(6)图中①平原年降水量只有200mm左右,却成为我国著名的农业区,其主要的自然原因是( )

①交通便利 ②水源丰富 ③全年高温 ④地势平坦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③

(7)对于两条河流来说,金沙江比岷江更________(利于或者不利于)发展内河航运,影响其航运能力的自然因素是________(地形或者气候)。

23、将组成长株潭城市群的城市与其他城市定位配对组合.

A.株洲 ①省会城市

B.长沙 ②重要的铁路枢纽

C.湘潭 ③制造业基地、旅游城市

答:A配      B配      C配   

 

24、长江水能资源主要集中在_______游河段,水能资源蕴藏量占全国的_______

25、位于新疆天山两侧的盆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6、________________是我国主要的淡水资源。

27、水能资源上称为全国最大的“水能宝库”,航运利用价值上称为全国最大的“黄金水道”,这条河就是──  

28、聚焦特征。受不同自然环境的影响,各地景观千差万别,区域特征独具特色读图判断区域名称,并填写该区域主要特征及原因。

景观

区域名称

区域特征

成因(列举2条原因)

____

主要生态问题____

____,____

____

被誉为“____”

____、____

____

被誉为“____”

盛产稻米

 

29、欧洲西部有丰富的旅游资源,每年游客络绎不绝。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_______;②_______;③_______;④_______;⑤_______;⑥_______;⑦_______;⑧_______;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0、根据下图,总结我国降水的空间(地区)分布规律:

我国降水的空间(地区)分布规律:_______

三、解答题(共5题,共 25分)

31、读“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世界年平均气温的分布规律是从低纬向高纬____(递增或递减),这种分布主导因素是____

A、纬度因素        B、海陆因素          C、地形因素            D、人为因素

(2)高山、高原部分地区地势高,气温____,青藏高原大部分地区气温在____以下。

(3)受海陆性质的影响,同纬度地带,夏季____气温高,冬季____气温高。

(4)图中年平均气温在20℃以上的地区,同五带中的____带的范围大体一致。

(5)图中A、B两处纬度相同,气温较高的是____

(6)由于所处纬度高,所以年平均气温最低的大洲是____洲。

32、下图是“我国地形地势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分____级阶梯,字母C代表我国四大盆地中最湿润的____盆地。

(2)字母D代表的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____山脉;字母A和B代表的山脉是二三级阶梯的分界线,它们的名称是:A____;B____

(3)图中G山脉和淮河组成了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G代表山脉是____;这一分界线大致是____毫米等降水量线通过的地方。

33、五谷者,万民之命,国之重宝。农业是我们的衣食之源、生存之本,粮食生产更是重中之重。永州市某学校学生们围绕三个主题开展小组探究活动。

主题一:粮食生产与耕地资源,粮食作物的生产与自然条件密切相关。图为我国主要粮食作物分布及石家庄、武汉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

(1)以秦岭—淮河为界,比较我国主要粮食作物集中产区的耕地类型和自然条件,完成下表。

 

耕地类型

主要气候类型

气候特点(观察上面两地气候图表)

主要地形类型

小麦集中产区

以旱地为主

____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②____

以③____、高原为主

水稻集中产区

以④____为主

亚热带季风气候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

以平原、盆地、丘陵为主

主题二:粮食增产与科学技术

(2)提高粮食产量依靠现代科学技术。举例说明科技在粮食增产中的应用?

主题三:粮食消费与粮食安全,联系生活开展问卷调查。人们的粮食消费观念和行为关系到粮食安全,餐桌上的食物多来源于粮食作物。

(3)我们在粮食消费中存在着浪费现象。为避免餐桌上的浪费,简要谈谈你的具体做法?

34、【项目化学习】

项目主题   东北三省的服饰、饮食、民居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项目背景   我校2101班学生通过网络,收集有关资料,开展主题为“东北三省的服饰、饮食、民居与自然环境的关系”的项目化学习。全班同学分为服饰组、饮食组、民居组,搜集东三省的相关资料,以幻灯片的形式分享了相关成果。请你一起完成学习任务。

【服饰组】东北冬季传统服饰

【饮食组】东北传统饮食

【民居组】东北木屋

在长白山深处有一处自然形成的古村群落——锦江木屋村,这里成为东北三省和长白山仅存的一处传承性的满族木屋群,也是迄今为止发现的被保护最好的木屋群落被称为长白山脚下的“国宝”。

(1)东北三省位于我国最______部,是我国纬度最______的地区,冬季_______因此冬季传统服饰以皮毛为原料。

(2)稻玉米是制作黏豆包的重要原料。______平原和______平原是玉米的集中产区,被称为中国的“玉米带”。

(3)东北三省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主要的粮食作物有玉米、____________等。

(4)东北山地是我国著名的林区,但过度采伐、毁林开荒等行为使东北林区面积不断减小。请你为保护森林资源献计献策。

35、继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经济快速发展后,我国又一工业密集区——环渤海经济圈已形成,它将带动北方地区经济迅速发展,读图回答问题。

(1)A为____工业基地,B为____工业基地。

(2)A工业基地____资源丰富,在此基础上形成我国重要的____工业基地。

(3)B工业基地为北方最大的____工业基地。但该区____资源短缺是制约经济发展的不利因素。

(4)“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黄河流入____海,除了图中的黄河流域处,我国的三大产棉区还有________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