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2026学年(上)连江七年级质量检测地理

一、选择题(共20题,共 100分)

1、世界环境日(6月5日)这天,学生会发起了征集环境保护宣传口号的活动,大家纷纷响应,但其中 有一条没被采用( )

A.“家园只有一个,地球不能克隆” B.“垃圾也是宝,分类回收好”

C.选择绿色,拒绝贺卡” D.一次性消费品,方便又环保”

2、北京将在2022年举办第24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北京创造了历史,成为第一个既举办过夏奥会又举办冬奥会的城市。我国历届冬奥会选手多数来自北方地区,这说明(     

A.气候不同,农业生产活动有差异

B.地形不同,人们的文体娱乐项目有差异

C.气候不同,人们的文体娱乐项目有差异

D.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也是体育大国

3、我国面积最大的直辖市是

A.北京市   B.上海市 C.重庆市 D.天津市

 

4、我国近三次人口普查数据资料如下表,该数据反映了我国人口

A.人口增长速度快 B.人口压力得到根本缓解

C.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现负增长 D.计划生育政策效果显著

5、读下图漫画,回答下列问题。该漫画反映的生态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A、围湖造田 B、乱砍滥伐

C、过度放牧 D、不合理灌溉

 

6、2021年5月,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数据显示:西藏国土面积为122万平方千米,人口3648100人;江苏国土面积为10.26万平方千米,人口84748016人。根据数据推测关于人口叙述错误的是(     

A.西部地区人口密度小,东部地区人口密度大

B.西藏自治区面积大,所以人口密度也大

C.江苏省地处沿海发达地区,因而人口多

D.平原地区人口多,高原、山地人口少

7、我国原始热带季雨林保存最完整的地方有  

A西双版纳和广东省 B西双版纳和海南省

C西双版纳和青海省 D海南省和广东省

 

8、北极圈范围内全部出现极昼现象的一天是北半球的

A.春分日 B.秋分日 C.夏至日 D.冬至日

9、中国近代史上,华北地区的农民向东北地区移民的过程称为“闯关东”,当时人们“闯关东”的主要原因是(   )

A. 政府提倡农民有序迁移   B. 东北地区地广人稀,可开垦的荒地多

C. 东北地区的农业技术水平比华北地区高   D. 东北地区的省会条件比华北好

10、2023年5月28日,研发总部位于上海的国产大型客机C919商业首飞成功,标志着我国没有自主研发大型民用客机的时代一去不复返。完成下面小题。

【1】C919大型客机研发总部(上海)位于(     

A.辽中南工业区

B.京津唐工业区

C.长江三角洲工业区

D.珠江三角洲工业区

【2】C919研发总部设在上海的主导因素是(     

A.科技

B.土地

C.能源

D.气候

11、王校长从北京出差去新疆乌鲁木齐,在北京登机时刚好太阳升起,当乘坐的飞机飞行几小时后到达乌鲁木齐时王校长发现这里太阳也刚刚升起,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由于我国(     

A.南北纬度跨度大

B.东西经度跨度大

C.地形差异大

D.海陆差异大

12、中国人口分布很有特色,大致有一条东北一西南走向的分界线,是(  )

A.黑河一腾冲一线 B.漠河一腾冲一线

C.秦岭一淮河一线 D.大兴安岭一太行山一线

13、“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中的“天上”是指(  

A.天山山脉

B.大气降水

C.巴颜喀拉山脉

D.喜马拉雅山脉

14、有关我国地理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A.位于东半球,亚洲东部,东临大西洋

B.我国南部有南回归线穿过

C.我国领土南北跨热带、北温带、北寒带

D.领土最北端在漠河以北黑龙江主航道的中心线上

15、我国人口总数、平均人口密度、分布状况正确的一组是( )

A.14.3亿、134人/千米2、东部人口稠密

B.13.4亿、143人/千米2、东南部人口稠密

C.14.3亿、47人/千米2、西北部人口稀疏

D.13.4亿、143人/千米2、西北部人口稠密

16、影响高新技术产业布局的主要条件是

A.知识和技术   B.工业基础 C.交通条件   D.资源分布

 

17、青藏地区有中国海拔最高的三江源自然保护区,“三江”指的是

A.长江、黄河、雅鲁藏布江 B.长江、黄河、澜沧江

C.长江、雅鲁藏布江、澜沧江 D.长江、黄河、怒江

18、下列四组工厂中,都属于重工业的是

A. 拖拉机厂、电视机厂   B. 钢铁厂,钟表厂

C. 炼铝厂、石油化工厂   D. 轮胎厂、服装厂

19、我国冬季南北温差大的根本原因是

A纬度因素

B.海陆位置

C.地形因素

D.洋流因素

 

20、呼市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在微信群里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学习中国四大地理区域特征。下图为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图和同学们的微信聊天记录截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四位同学与其家乡所在区域对应正确的是(     

A.小玲——丙

B.小龙——丁

C.小明——乙

D.小华——甲

【2】小明的家乡盛产稻米,可推测出当地(     

A.水热条件优越

B.河流结冰期较短

C.植被多为常绿硬叶林

D.盛产暖温带水果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1、北方地区历史文化悠久,   、洛阳、开封是著名的古都,名胜古迹众多,人文旅游资源丰富。

22、随着________和经济的快速发展,对自然资源的需求量还将大幅度增加,我国自然资源相对短缺,___________且仍在下降的状况更加突出。

23、从半球来看,中国位于 (东、西)半球,   (南、北)半球;地处   洲的东部,   洋的西岸。

24、我国的两个内海是________

25、我国矿产资源的分布特点是 ________。

26、读南水北调工程部分线路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从图中来看,我国水资源空间分布特点是_____________

(2)中线调水线路从_______水库引水,经过鄂、豫和______(省级行政区简称),抵达京、津两市。

(3)南水北调东线和中线都到达_________平原,与中线相比,东线调水线路工程量较小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

27、从半球位置看,我国位于________________半球。

28、香港毗邻的经济特区是

A. 深圳   B. 珠海   C. 海南   D. 广州

 

29、亚洲三个人类文明发源地是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

30、雅鲁藏布江河谷地区种植的粮食作物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解答题(共5题,共 25分)

31、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京津冀、长三角、尊港澳大湾区、成渝地区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点区域。如图为四个区域简图,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京津冀地区大部分处于____(地形区),东临渤海,地理位置优越,形成了京津唐工业基地,其是北方最大的____工业基地。

(2)人们常用“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来赞美长江三角洲这块富庶之地,该地区的核心城市是____,这里旅游业发达,经常出现“游人如织”的景象,主要原因有____

(3)成渝地区依托____(河流)联系长江三角洲地区,该地区大型水电站广布,主要是该地区的河流____丰富,原因是________

(4)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意在加强珠江三角洲与港澳地区的经济合作,其中“粤”指____省,该地区的经济合作模式被称为“前店后厂”,其中“前店”是____,在经济合作中提供____。联系京津冀地区和粤港澳大湾区的铁路线有纵贯南北的____线、京九线。

32、读“我国温度带分布图”回答问题。

(1)写出图中数字表示的温度带①___________________

(2)请在图中加重描画暖温带和亚热带的分界线,这条线通过____(山脉)和____(河流)一线,是1月份___℃等温线通过的地方,也是___mm等降水量线通过的地方,是干湿地区中____地区和____地区的分界线。

33、对比、综合学习法是学习区域地理常用的方法。读“中国疆域图”完成下列问题。

(1)请读图写出我国A、B两邻国的名称。

(2)我国地理位置优越。与俄罗斯、巴西相比,我国纬度位置优越;与蒙古、日本相比,我国海陆位置优越。请你评价我国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的优越性。

(3)图中黑河腾冲一线是我国人口地理分界线,请结合所学知识对比这条线东西两侧的人口分布,概括我国的人口分布特点。

(4)余光中的《乡愁》里写道:“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这里的“海峡”C是指什么海峡?

(5)近日,我国多地气温骤降,微信朋友圈被一则信息刷屏,“你在海南洗海澡,我在黑龙江棉袄”。请说出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34、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省份名称是:A____省,B____省,C____省,D____省,E____省。

(2)ABCDE五省中,有两个简称的是____,与直辖市相邻的省是____。(填字母)

(3)少数民族最多的省区是____。(写省名)

(4)五省中,不与我国自治区相邻的省是____。(写省名)

(5)五省中,地处黄土高原的是哪个____。(写省名)

(6)“两湖两广两河山”中有我国8个省的名称,五省中有________。(写省名)

35、经过两次对下图中H山峰进行测量,若不考虑测量技术与手段等方面的误差,测量结果发生了变化。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H山峰位于哪两个国家之间?____

(2)从图中看出,H山峰两次测量结果,发生了什么变化?____

(3)在攀登H山峰的过程中,登山队员从山麓到山顶感觉到气温是如何变化的?为什么会有这种变化?____

(4)说出L河在L2段的水文特征。____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