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糌粑”是下列哪个民族的食品
A. 维吾尔族 B. 藏族 C. 蒙古族 D. 哈萨克族
2、最灵活的交通运输方式是( )
A. 航空 B. 铁路 C. 水运 D. 公路
3、根据板块构造学说的解释
A.红海位于板块张裂地区,几千万年后,红海将会消失
B.2014年我国云南鲁甸发生的大地震与板块运动无关
C.澳大利亚位于太平洋板块和亚洲板块的交界处,多火山和地震
D.世界上形成了环太平洋和地中海-喜马拉雅两大火山地震带
4、“北溪2号”管道是一条与“北溪1号”平行的、跨越波罗的海从俄罗斯到德国的天然气管道系统,总长1224千米。投产后,俄罗斯将向德国等欧盟国家每年输气550亿立方米。目前,欧洲超过40%的天然气消费来自俄罗斯,其中约80%经由乌克兰输送,但这些年俄罗斯和乌克兰之间爆发的多次危机已经损害了欧洲的能源安全。“北溪1号”于2011年建成,近年来处于超负荷运转状态。据此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1】“北溪2号”天然气管道得以建设的主要原因是( )
A.俄欧之间的天然气供需现状
B.欧盟国家工业发达,管道建设难度低
C.管道输送损耗小,成本低
D.天然气清洁无污染,燃烧效率高
【2】“北溪2号”与“北溪1号”管道均选择由波罗的海中部通过的主要目的是( )
A.缩短管道长度
B.降低施工难度
C.减少周边国家制约
D.增加天然气输送量
5、若山上森林被大面积砍伐,带来的影响有
①造成水土流失 ②引发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 ③引发冰雹等灾害性天气
④河流含沙量增大 ⑤诱发地震
A. ①②⑤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③④⑤
6、夏季风温暖湿润,冬季风寒冷干燥,下面组合正确的是( )
A.春风-冬季风
B.秋风-夏季风
C.北风-冬季风
D.南风-冬季风
7、下列各少数民族与其传统节日,正确的是:
A.蒙古族—丰收节 B.高山族—泼水节
C.傣族—那达慕节 D.回族—开斋节
8、北回归线自东向西依次穿过的省级行政区域是
A.云桂粤台
B.台闽粤云
C.云粤闽台
D.台粤桂云
9、能通达我国大陆每一个省级行政区域,成为我国综合运输网的“骨架”的交通运输方式的是( )
A.公路
B.铁路
C.水路
D.航空
10、关于秦岭一淮河线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湿润地区与半湿润地区的分界线
B.亚热带与暖温带的分界线
C.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的分界线
D.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
11、关于澳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位于珠江口东侧,北与珠海接壤
B.人口主要集中在澳门半岛
C.属于热带雨林气候
D.1997年7月1日回归祖国
12、长江下游地区经济发展遇到的最大困难是( )
A. 交通不便 B. 能源短缺 C. 市场狭小 D. 人口稠密
13、我国疆界绵长,陆上国界线长达20000多千米,相邻的国家有( )个.
A.13 B.14 C.15 D.16
14、我与我国隔海相望的国家有( )
A.朝鲜、韩国 B.越南、马来西亚
C.缅甸、越南 D.菲律宾、印度尼西亚
15、以下各线大致与秦岭—淮河—线—致的有( )
①湿润地区与半湿润地区的分界线②亚热带与暖温带的分界线
③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④7月份0℃等温线
A.①②
B.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6、具有山河相间、纵列分布地形特点的半岛是
A.朝鲜半岛 B.印度半岛 C.中南半岛 D.马来半岛
17、下列地形区中,粮食作物以冬小麦为主的是( )
A.内蒙古高原
B.东北平原
C.宁夏平原
D.华北平原
18、我国濒临的海洋,从北到南依次是( )
A.渤海、黄海、东海、南海 B.南海、渤海、东海、黄海
C.黄海、东海、渤海、南海 D.东海、渤海、南海、黄海
19、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我国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经过的地方
B.我国南方,北方的分界线
C.我国湿润地区和半湿润地区的分界线
D.我国暖温带和中温带的分界线
20、下列关于文化资源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不同地区所变现的文化类型差异,主要受政治环境和气候的影响
B.南方和北方饮食、各地服饰能反映出彼此文化的差异
C.旅游是人们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D.我国的旅游资源不仅供国内人们休闲,也吸引了大批国外游客
21、我国少数民族分布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东北三省地形以____和____为主;人们常用“____”来形容东北三省的山河大势。
23、我国人口分布不均,东部地区人口密度 ,西部地区人口密度 .(填大或小)
24、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大致以________阴山、贺兰山________冈底斯山脉为界.
25、随着________和经济的快速发展,对自然资源的需求量还将大幅度增加,我国自然资源相对短缺,___________且仍在下降的状况更加突出。
26、我国的省级行政区中,人口最多的是 省。
27、异常气候对人类生产活动的影响
气候发生异常会造成____、____和____等灾害,对人类的生产活动影响很大。现在,人们逐渐加强了对气候的____,以减少这些灾害带来的损失。
28、黄河流域最大的水利工程是________水利枢纽.
29、我国气候总特征是 和 .
30、根据提示,完成下列表格
省(区)轮廓图 | |||
名 称 | ___________ | ___________ | ___________ |
简 称 | ___________ | ___________ | ___________ |
行政中心 | ___________ | ___________ | ___________ |
31、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号码代表的季风区和非季风区分界线上的山脉名称
①____,②____,③____。
(2)④代表(风向)____季风,⑤代表(风向)____季风,它们分别来自________洋和____洋。
(3)图中城市中,几乎不受冬季风影响的是____,其主要原因是____。
(4)我国世界季风气候非常显著的国家之一,其主要原因是(____)
A.纬度位置的影响很大 B.海陆热力差异 C.地形因素的影响 D.地势西高东底的影响
32、完成以下填空。
(1)我国的首都是_____
(2)黑龙江省的行政中心是_____
(3)黄土高原的地表特征_________。
(4)黄土高原的传统民居是________。
(5)人们常把_________称为“黑土地”。
(6)东北三省在山地之间分布在辽阔坦荡的东北平原,因此常用“_____,_____”来形容东北三省的山河大势。
33、下图为“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及西气东输线路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A、B、C、D分别代表我国的四大地理区域,其中A是_________地区,C是_________地区。
(2)①界线大致与我国_________毫米年等降水量线相吻合;②界线西段的山脉是_________;确定③界线的主导因素是_________。
(3)我国四大地理区域自然地理环境差异较大,其中气候最干旱的是_________地区,水热条件最优越的是_________地区。(填图中字母代号)
(4)D地区位于我国地势第_________级阶梯。
(5)图中西气东输工程分两条线路,一线工程西起轮南,东至_________;二线工程起于霍尔果斯口岸,向南至广州。西气东输工程带动了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缓解了东部地区的_________短缺。
34、下图是亚洲部分地区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数码①所示国家是__________,该国西临__________海。
(2)数码②所示省(区)简称是__________。
(3)数码③所示平原是河套平原,根据河流流向判断该平原地势特点是__________
(4)数码④所示地区降水量比江南丘陵少,原因是__________。
35、读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图(如图),回答下列问题。
(1) (山脉)和 (河流)是B区域与D区域的分界线。
(2)将与以下景观相对应的区域代号填在横线上。
①河运发达、“鱼米之乡”: ; ②黑土地、黄土地: ;
③“世界屋脊”、河谷农业: ; ④那达慕大会、“风吹草低见牛羊”: 。
(3)写出我国为解决以下问题所采取的资源跨区域调配措施。
①问题:B区域南部地区水资源短缺,措施: 。
②问题:D区域沿海地区能源短缺,措施: 。
(4)简要分析下列气候差异的形成原因。
①差异:A区域年降水量少于B区域,原因: 。
②差异:C区域夏季气温低于D区域,原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