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中的春风是指
A.春季风
B.秋季风
C.夏季风
D.冬季风
2、发展农业要因地制宜,下列地区的农业发展最能体现这一原则的是( )
A.在土壤肥沃的平原地区,发展渔业
B.在降水稀少的高原地区,发展种植业
C.在地形陡峭的山地地区,发展林业
D.在河网密布的平原地区,发展牧业
3、下列属于重工业产品的是( )
A. 面包 B. 服装
C. 家用电器 D. 轮船
4、若在校园安装垃圾智能回收箱,需设置大回收箱的类型是( )回收箱。
A.纺织物
B.废纸
C.塑料制品
D.有害垃圾
5、从温度带和干湿状况看,你所在的省区属于( )
A.暖温带、湿润区 B.亚热带、半干旱区
C.暖温带、半干旱区 D.亚热带、湿润区
6、下列做法符合因地制宜、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是( )
A.东北林区退耕还林
B.黄土高原陡坡开荒
C.西北牧区开垦草原种粮
D.洞庭湖沿岸围湖造田
7、我国疆域辽阔,国上面积广大。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春节期间,当海南春意盎然时,北国哈尔滨仍白雪飘飘,该现象说明我国( )
A.南北跨纬度广
B.东西跨经度多
C.我国国土面积狭小
D.我国东西距离长
【2】我国最早“迎来日出”的地区与最迟“送走晚霞”的地区是( )
①黑龙江与乌苏里江的主航道汇合处②新疆的帕米尔高原上③漠河以北黑龙江主航道的中心处④南沙群岛的曾母暗沙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8、制约我国西北地区农业发展的最主要因素是( )
A.热量 B.地形 C.水源 D.劳动力
9、我国陆地海拔最高和最低的地方分别是:
A.珠穆朗玛峰,准噶尔盆地
B.喜马拉雅山,塔里木盆地
C.珠穆朗玛峰,艾丁湖
D.喜马拉雅山,四川盆地
10、我国的淡水资源主要来自( )
A.海水淡化
B.地下水
C.河流水和淡水湖泊水
D.两极的冰川
11、地壳板块发生碰撞挤压时,地表会发生的现象是 :
A、山地 B、盆地 C、峡谷 D、裂谷
12、下列关于各地理事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三江平原”是指黑龙江、乌苏里江、图门江冲积而成的平原
B. “三江并流”是指金沙江、澜沧江、怒江在横断山脉自北向南并行奔流
C. 珠江的三大支流是西江、东江、北江,其中西江最长,通常被称为珠江的主干
D. “三江源”中的三江指是的长江、黄河、雅鲁藏布江
13、中国降水量最多的地方是()
A. 横断山区
B. 火烧寮
C. 海南岛
D. 福建东南部
14、山东有“春雨贵如油,夏雨满地流”的谚语,下列说法符合谚语含义的是( )
A.春、夏季节水的价格不同
B.山东降水属于冬雨型,春天少雨
C.春季降水少,夏季降水多
D.只有夏季才有降水
15、一个国家人口政策的制定与调整说明( )
①人口政策只能解决人口增长问题②人口政策要适应社会发展需求
③人口发展应与资源、环境相协调④人口增长应与经济发展相适应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16、当灾害发生时,下列行为正确的是( )
A.地震了,快从楼上跳下去
B.海啸来了,快去看,太壮观了
C.台风来了,广告牌下避风观景,一举两得
D.泥石流来了,向垂直于泥石流流向的山坡上跑
17、读如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关于黄河、长江水文特征描述正确的是( )
A.长江、黄河的汛期都短
B.黄河结冰期短,长江结冰期长
C.黄河含沙量小于长江
D.长江水量大,黄河水量小
【2】关于长江、黄河流域开发利用方式,合理的是( )
A.长江上游陡坡垦殖
B.黄河中游植树种草
C.长江中游洞庭湖围湖造田
D.黄河下游发展水电
18、下面都属于自然资源的一组是( )
A.化肥、大米 B.闪电、沙漠 C.森林、海盐 D.土地、汽油
19、下列有关台湾自然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河流短小,水能资源缺乏 B.地处板块交界处,是地震多发区
C.气候以热带雨林气候为主,降水丰富 D.地势东高西低,地形以平原为主
20、《舌尖上的中国》有这样的描述: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富戏剧性的自然景观……有助于物种的形成和保存,任何一个国家都没有这样多潜在的食物原材料。据此回答下题。
中国有丰富的食物原材料是因为
①海陆兼备,国土面积广大 ②南北跨纬度广,热量差异显著
③地形多样,以平原为主的地形 ④河湖众多,有许多源远流长的大河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1、读中国疆域图,回答问题。
填出图中数字代号所表示的我国邻国、隔海相望的国家、岛屿及海域。
邻国:①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
隔海相望的国家:④____________,⑤____________。
岛屿:⑦____________,海域⑧____________ 。
22、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① 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
23、我国目前有个____省,____个自治区,____个直辖市和____个特别行政区。
24、长江中下游地区经济发达,城市分布密集,最重要的城市有__________、______和上海;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展有很多优越条件,请任意写出两条经济发展的有利条件________、_________。
25、读“我国疆域和行政区划图”,完成下列问题。
(1)写出下列数字代表的地理事物的名称,内海:①______②________邻国:③_________④________岛屿:⑤_________⑥__________
(2)请写出A所代表省级行政区的简称_______。
(3)请写出B所代表省级行政区的行政中心_________。
26、我国省级行政单位有________个,面积最大的省级行政单位是________.
27、我国冬季最热的地方是 ,夏季最冷的地方是 。
28、读“我国北方地区图”,完成下列题目。
(1)山脉A是________,海洋E是__________
(2)山脉A、B、C之间的地形区是________,这里的气候类型是____________,气候特点是____,该区域的工业是以_________(“重”或“轻”)工业为主。
(3)山脉D是____,它以东的地形区是____,这里是我国主要的农耕区,也是我国缺水最严重的地区。
(4)北方地区的两大工业基地分别是____和____。
29、我国自然资源总量 ,人均 。为了加强对土地资源的管理和保护,国家把其作为一项基本国策,其具体内容是: 。
30、与我国陆上相邻的国家中,面积最大的国家是 ;与我国隔海相望的国家中,经济最发达的国家是 。
3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中国有句古话“樱桃好吃树难栽”,车厘子(cherry的音译)是产于美洲的大樱桃,夏季成熟,喜光喜温而不耐寒,不抗旱,也不耐涝和盐碱,抵御病虫害的能力较低。适宜生长在土质疏松、土层深厚的沙壤土。智利以盛产质优价廉的车厘子而著名于世。得天独厚的位置和相对封闭的环境,使这里的车厘子很少受到病虫害,尤其是外来病虫害侵袭。
材料二:我国樱桃的主产区在山东、辽宁、山西,一般上市5月-7月,智利的樱桃是出口至中国数量最大的水果之一,一般11月-次年1月上市。
材料三:智利示意图、智利圣地亚哥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
(1)图中A山脉为为____山脉,它的形成是由美洲板块和____板块的运动形成。
(2)智利西临____洋,国土大部分位于五带中的____带。智利车厘子出口中国采用的运输方式最有可能是____。
(3)简述智利车厘子产区病虫害少的自然原因。
(4)2020年春节期间,智利车厘子在我国市场旺销,试分析其原因。
32、东北地区不仅是“中国饭碗”,也是“国之重器”。读东北地区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东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耕地以________(水田/旱地)为主。
(2)东北平原从昔日“北大荒”成为名副其实的“北大仓”,分析东北平原成为我国商品粮基地的自然条件。
(3)我国把10月16日所在的周设为粮食安全宣传周。2021年全国粮食安全宣传周的主题是“发展粮食产业,助力乡村振兴”。为大力发展粮食产业,东北地区应( )
A.养护黑土,培育良种
B.多用农药,提高产量
C.砍伐森林,扩大耕地
D.利用耕地,投资建厂
(4)据调查,中国人每年在餐桌上浪费的粮食,相当于2亿多人一年的口粮。为了避免“餐桌上的浪费”,说说生活中你的做法。
(5)东北三省是新中国成立后建成的第一个_________(重/轻)工业基地,是“新中国工业的摇篮”。
(6)由于东北老工业基地出现煤炭、石油、铁矿等矿产资源枯竭,传统工业优势逐渐丧失。国家决定实施“振兴东北地区老工业基地”的战略。振兴东北地区老工业基地的主要措施有( )
①发展先进装备制造业和服务业②发展工业旅游③停止工业生产,保护生态环境④发展创新产业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33、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使得中国耕地面积由1997年的19.49亿亩减少至2011年初的18.26亿亩,18亿亩耕地红线岌岌可危,耕地保护形势十分严峻,因此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成为了中国的一项基本国策。
材料二:图甲示意我国土地利用类型分布,图乙示意2004年中国人口100万以上城市分布
(1)能为人类生产、生活活动提供场所的自然资源是 。
毫米年等降水量线以东的东部季风区是中国耕地集中分布区,同时也是中国人口 (密集或稀疏)区,人多地少,人地矛盾突出。
(2)东部季风区的耕地以秦岭和淮河为分界,以北的A地区耕地类型为 为主;以南的B地区属于我国温度带中的 带,主要粮食作物为 。
(3)C地位于 (地形区),土地利用类型以 为主,主要的饮料作物是 。
(4)在城镇化进程中,我国 现象十分严重,因此 ,切实保护耕地成为了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
34、读“我国南水北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解决我国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的措施是____,为缓解华北地区严重缺水的状况,我国实施了____。
(2)图中中线调水工程的水源地是____,中线工程的意义是____。
(3)东线调水方案的起点在____省,利用京杭运河输水,其好处是____。
(4)我国北方地区缺水的自然原因主要是____,社会原因主要是____。
35、读“我国地形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山脉:①________山,③________山,⑤________(山),⑥________山,
(2)高原:④________高原,⑧________高原,
(3)盆地:②________盆地,⑦________盆地。
(4)⑤⑥与________、雪峰山是我国第二级阶梯与第三级阶梯的分界线。
(5)⑨是世界最高山峰________峰,位于我国和尼泊尔交界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