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动物作为消费者可从外界摄取食物,并通过呼吸作用将其消化分解。这种现象反映了动物在自然界中的哪种作用( )
A.维持生态平衡
B.促进物质循环
C.帮助植物传粉
D.传播植物种子
2、某同学因为严重腹泻需要输液治疗,消炎药物和生理盐水通过血管输入到他的体内。药物在体内经过的循环是( )
A.只经过肺循环
B.只经过体循环
C.体循环→肺循环→体循环
D.肺循环→体循环→肺循环
3、小敏同学自己在家学习制作酸奶,她应该利用哪种微生物( )
A.黄色短杆菌
B.乳酸菌
C.酵母菌
D.醋酸菌
4、某河流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共有4个营养级,分别用a、b、c、d表示。一年内输入这4个营养级的能量数值如下表:
营养级 | a | b | c | d |
能量(J·m) | 141.10×105 | 15.91×105 | 0.88×105 | 871.27×105 |
该生态系统中生产者所属营养级是( )
A.a
B.b
C.c
D.d
5、如图是张莉同学设计的一种食物保存方法。把食物充分加热后冷却,放在盆A中,用盆B倒扣上,然后在盆A中加入适量清水,食物可保存2~3天。下列叙述不合理的是( )
A.该保存方法和冰箱贮存食物的原理相同
B.对食物加热的目的是杀死食物中的微生物
C.加清水主要是为了阻止空气中微生物的进入
D.引起食物腐败的原因是微生物的大量繁殖
6、米酒是我国传统的特色饮品,用鲜酵母和熟的糯米饭酿制。同学们在实践活动中尝试米酒的制作,并检测葡萄糖和酒精含量变化,如下图所示。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米酒是用传统发酵技术制作的
B.米酒中的酒精来自于酵母菌的无氧呼吸
C.食用口味甜、酒味浓的米酒最佳时间为制作后第3天
D.在米酒制作过程中,若持续提供充足的氧气,酒精含量将不会上升
7、对下列动物进行分类,其所属动物类群不正确的是( )
A.水螅:腔肠动物
B.涡虫:环节动物
C.青蛙:两栖动物
D.鳄鱼:爬行动物
8、微生物与人类生活关系非常密切,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利用甲烷菌可将秸秆、粪便中的有机物分解合成甲烷,用于照明、取暖
B.利用不经处理的活病毒制成的疫苗,能提高机体对某些疾病的抵抗力
C.利用大肠杆菌生产胰岛素的原理:将胰岛素转入大肠杆菌体内,然后大规模培养
D.利用专门寄生在细菌细胞内的噬菌体,制成杀虫剂可防治棉铃虫、玉米螟
9、俗话说:站如松,坐如钟,行如风,卧如弓。青少年如果长期不注意坐立行的正确姿势,容易发生骨骼变形,原因是( )
A.骨的弹性小,易骨折
B.骨的弹性大,硬度小
C.骨内的有机物含量超过2/3
D.骨内无机盐含量很少
10、某同学观察哺乳动物的心脏时,记录了以下观察结果,其中叙述错误的是( )
A.心脏主要由肌肉组织构成
B.心房位于心室的上方
C.左心室壁比右心室壁厚
D.主动脉与右心室相连
11、下列不是东北木耳生存的必需条件是( )
A.水分
B.适宜的温度
C.充足的阳光
D.有机物
12、爬行动物在进化上比两栖动物高等的主要原因是( )
A.完全用肺呼吸
B.生殖发育不需要水
C.卵外有坚硬的软壳
D.能在地上爬行
13、下图为人体某细胞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分布情况,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图中显示的基因可能会控制此个体5个性状
B.图中显示了2对染色体, 含有4 个 DNA
C.如果③所在的染色体来自父方,那么④所在的染色体一定来自母方
D.通常情况下,基因①和⑤可以出现在同一个生殖细胞中
14、下列关于生物分类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生物分类从大到小的等次依据是:界、门、纲、目、科、属、种。
B.“种”是最基本的分类单位。
C.同种生物的亲缘关系是最密切的。
D.同科生物比同属生物共同特征多
15、下面关于真菌的一些特征,描述正确的是( )
A.真菌都具有根、茎、叶
B.真菌细胞内有叶绿体,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
C.真菌细胞内都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
D.真菌的个体都很大,人类的肉眼可见
16、下列仿生学成果与其模仿的对象对应不正确的是( )
A.雷达——蝙蝠
B.抗荷服——蝴蝶
C.冷光灯——萤火虫
D.薄壳建筑——龟壳
17、“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在菊花展展会上可以看到各种各样的菊花( )
A.物种多样性
B.生物数量多样性
C.基因多样性
D.生态系统多样性
18、如图是生活在水中或潮湿环境中的四种动物。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身体只由一个细胞构成的是草履虫,其运动器官是纤毛
B.与水螅的体形相比较,涡虫的身体星两侧对称
C.蛔虫体表包裹着一层不透水的外骨骼,可防止消化液的侵蚀,起保护作用
D.水螅利用消化腔内的肌肉层收缩和舒张,进行翻跟头运动
19、某地的甜菜品种引种到雅鲁藏布江河谷后,由于气温低、昼夜温差大,有利于作物养分的积累,甜菜单根增重20%~30%。多次引种回某地,甜菜单根重总是恢复原状。从上述引种过程可以推测出( )
A.甜菜只具有遗传性,不具有变异性
B.仅由环境引起的变异是不可遗传的
C.所有的变异都有利于生物的生存
D.甜菜单根重发生变化不属于变异
20、深圳东部海域出现了一种“瓶盖”状生物,身体呈圆盘状,体表具有许多分散刺细胞群,有口无肛门,据此推测该生物为( )
A.腔肠动物
B.扁形动物
C.环节动物
D.软体动物
21、生物技术的安全性
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国家规定必须对转基因产品进行______,对________进行严格的安全检测。
22、人体共有______块骨,人体骨骼分为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23、动物能够帮助植物_____,使这些植物顺利地繁殖后代,动物还能帮助植物传播_____和_____.有利于扩大植物的分布范围.
24、双壳类动物可以用______缓慢地运动,利用_____与水流进行气体交换。
25、利用温室无土栽增培生产蔬菜,可实现对蔬菜的工业化生产,摆脱自然界的制约。在一座可控制大气成分和温度的温室中,使用人工配制的营养液无土栽培蔬菜。请分析回答有关问题:(5分)
(1)春天天气晴朗、光照充足时,为使蔬菜增产,除满足无机盐的要求外,还可采取的措施是适当增加大气中的______________浓度。
(2)当阴雨连绵,光照不足时,温室内的温度应适当______________,以降低蔬菜的______________作用。
(3)栽培一段时间后,发现蔬菜开始萎蔫,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时应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
26、仔细观察图片,完成下列检索表:
蝙蝠 | 蚊子 | 鸽子 | 扇贝 | 蚯蚓 | 海胆 |
_______、海胆 蚊子_______。
27、在花的结构中,_____和_____是花的主要部分,受精后,花中的_____将发育成果实。
28、兔有发达的_____及遍布全身的_____,而且有发达的_____,因此它们能够敏锐地感知_____的变化,迅速作出相应的反应。
29、古生物学家在研究化石的过程中发现,各类生物的化石在地层里出现有一定的规律:在越早形成的地层里,成为化石的生物种类越_____、越_____,在越晚近的地层里,发现成为化石的生物种类越_____、越_____。
30、某实验小组为了验证酵母菌的发酵作用及其影响因素,设计了下表中的实验方案:在四个相同的瓶子中分别装入等量的酵母菌和表中所示的相应物质,搅拌均匀,在四个瓶口处套上相同的气球并密封,置于不同温度下,一段时间后观察实验现象.
装置 | 加入的物质 | 温 度 | 现 象 |
A | 100毫升水+10克葡萄糖 | 22~30℃ | 有气泡产生,气球胀大 |
B | 10克葡萄糖 | 22~30℃ | ? |
C | 100毫升水 | 22~30℃ | 没有气泡产生,气球不胀大 |
D | 100毫升水+10克葡萄糖 | 0℃ | 没有气泡产生,气球不胀大 |
请分析后回答下列问题:
(1)表中的现象“?”应填________.
(2)如何通过实验来证明,A装置中产生的气体是二氧化碳?________.
(3)上述探究中变量为葡萄糖的一组对照实验是________(填字母),若把A、D作为一组对照实验,则探究的是________对酵母菌发酵的影响,C和D________(填“能”或“不能”)做对照实验,理由是________.
(4)研究发现,打开A号瓶会嗅到酒味,原因是________.
31、请将下列生活方式与可能产生的疾病用线连接起来.
32、青蛙个体发育的起点是刚孵出的小蝌蚪。 ()
33、下图是昆虫的两种发育过程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昆虫交尾后,精子和卵细胞在雌虫体内结合成[A] _____________,[B]表示的发育阶段叫做_____________。
(2)蝗虫的发育过程属于图________所示的类型,果蝇的发育过程属于图________所示的类型。
(3)在发育过程中,属于变态发育的脊椎动物类群是_____________。
34、豌豆是遗传学研究中常用的实验材料。豌豆种子的圆粒和皱粒受一对基因控制,显性基因用R表示,隐性基因用r表示。某校生物小组在老师指导下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请据图回答问题:
(1)豌豆种子的圆粒和皱粒在遗传学上称为一对______性状。
(2)从实验______可以判断,皱粒属于______(填“显性”或“隐性”)性状。
(3)实验二中亲代圆粒的基因组成是______,子代皱粒的基因组成是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