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呵护明亮双眼,共筑光明未来”。下列用眼习惯中,正确的是( )
A.趴在桌子上看书
B.长时间盯着电子屏幕
C.坚持做眼保健操
D.躺在床上看书
2、下列关于水螅与涡虫的描述,正确的是( )
A.都是扁形动物
B.身体都呈辐射对称
C.感觉器官都集中前端
D.都是有口无肛门
3、“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青蛙的发育起点是蝌蚪,雄蛙的鸣叫是一种求偶行为
B.青蛙的发育过程为变态发育
C.青蛙有抱对行为,体外受精
D.青蛙捕食稻田里的害虫,能提高水稻产量
4、人体听觉形成的部位在( )
A.鼓膜
B.听小骨
C.大脑皮层
D.耳蜗
5、当你发现有人滥杀珍稀保护蛇类时,最好采取的措施是( )
A.“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B.告诉当地有关部门,及时制止和惩处他们
C.去和他们辩论,不让他们继续这么做
D.自己独自行动,将这些人抓住,送往公安局
6、下面是家庭自制酸奶的主要操作,正确的顺序是( )
A.①②③④⑤
B.⑤①②③④
C.⑤①③②④
D.⑤③①②④
7、某同学为“监测不同环境中的细菌和真菌”做了以下操作,其中不正确的是( )
A.配制好培养基时,加入牛肉汁为细菌和真菌的生长繁殖提供营养物质
B.配制好的培养基,在接种前进行了高温灭菌处理
C.把硬币在冷却后的培养基上轻轻按一下,这一步相当于接种
D.对接种后的培养基要再次进行高温灭菌,避免杂菌污染
8、观察下列四种动物,结合所学知识,尝试判断以下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体表均有坚韧的外骨骼,作用完全相同
B.附肢位置和数量不同,但都分节
C.四种动物都属于节肢动物
D.身体分节,使节肢动物运动灵活
9、某科研团队通过对化脓性链球菌的研究,开发出一种基因编辑技术,从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下列有关链球菌(如图)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与植物细胞最主要的区别是没有细胞壁
B.遗传物质存在于细胞核和线粒体中
C.营寄生生活,生殖方式为分裂生殖
D.属于多细胞生物,外部形态为球形
10、如图中的生物都有体型微小结构简单的特点,将它们进行比较,说法不正确的是( )
A.①与②的主要区别是①中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B.图中生物都只能利用现成的有机物生活
C.③进行孢子生殖,②正在进行出芽生殖
D.只要接触①②③类生物,人和其他动植物就会生病
11、海生毛虫身体分节,靠疣足辅助运动,该动物属于( )
A.节肢动物
B.环节动物
C.线形动物
D.扁形动物
12、为提高移栽树木的成活率,园林工人常常通过“挂吊瓶”输液来给树木补充水分和无机盐。输液针头应插入茎的( )
A.筛管
B.髓
C.导管
D.树皮
13、运动员常需要进行高原训练,训练后血液中明显增加的成分是( )
A.红细胞
B.白细胞
C.血小板
D.血浆
14、下列几组植物的繁殖,哪组属于无性繁殖( )
①鼠尾草靠丸花蜂传粉繁殖后代;
②玉米种子种下去长出玉米植株;
③小麦靠风力传播花粉进行繁殖;
④把藕埋在淤泥里藕节上发出芽来长出荷花荷叶;
⑤竹鞭节上的芽可以形成竹笋,进而长成新竹子;
⑥秋海棠的叶子发出芽和根,进而长出新的秋海棠植株。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④⑤⑥
15、“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下列不利于保护生态环境的行为是( )
A.大量使用化肥
B.使用无磷洗衣粉
C.不使用一次性筷子
D.使用纸质包装袋
16、生物的体细胞中基因的情况是( )
A.成单存在
B.只有一个基因
C.成对存在
D.有两个基因
17、《尚书》中关于酿酒的记载:“若作酒醴,尔惟曲蘖,”其中的“曲”即酒曲。酒曲中含有能将葡萄糖转化为酒精的微生物是( )
A.酵母菌
B.甲烷菌
C.醋酸菌
D.大肠杆菌
18、随着“生态城市”的建设,生态环境获得了进一步的改善,每到冬季来临之前,龙湖湿地公园又见成群的野鸭归来,在水面嬉戏;喜鹊用悦耳动听的叫声,吸引异性。已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从功能上看,喜鹊悦耳动听的鸣叫属于繁殖行为
B.从获得途径看,野鸭迁徙回到龙湖湿地公园属于先天性行为
C.野鸭的迁徙行为是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获得的
D.从获得途径看,喜鹊的鸣叫属于先天性行为
19、2023年10月起进入了诺如病毒感染高发期。诺如病毒是引起急性胃肠炎常见的病原体之一。下列有关病毒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病毒有细胞结构,进行自我复制,繁殖速度快
B.病毒可分为植物病毒、动物病毒、细菌病毒,诺如病毒是一种细菌病毒
C.病毒只能寄生在活细胞中,离开活细胞通常会变成结晶体
D.检测诺如病毒可以使用普通光学显微镜
20、下列各项食品的制作过程中,都运用了微生物发酵技术的是( )
①酸奶 米酒 ②豆腐 面包 ③酱油 食醋 ④火腿肠 牛肉干
A.①③
B.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21、果农常采用租蜜蜂进大棚的方法为樱桃树授粉,既节约人工成本,又提高樱桃的坐果率和果品品质.优质樱桃上市早,价格高,经济效益可观.果农还常采用白天适当增加棚内CO2浓度,夜晚适当降低棚内温度的方法,来提高樱桃的产量.请分析回答:
(1)常言说:樱桃好吃树难栽.而果农通过嫁接的方式(如图甲所示)很容易栽培优质樱桃,保证樱桃嫁接成功的关键是_____.
(2)利用蜜蜂给樱桃传粉,如图乙所示,蜜蜂在采蜜过程中,将花粉“带”到雌蕊的柱头上,萌发形成[1]_____,当受精完成后,[]_____就发育成果实;樱桃的这种生殖方式属于_____生殖.
(3)白天,适当增加棚内CO2浓度可提高樱桃产量,原因是_____,夜晚适当降低棚内温度,也可以提高樱桃产量,原因是_____.
22、在生物各类群之间,所处的分类单位越大,它们之间的共同特征越_____;分类单位越小,包含的生物种类越_____,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越_____.
23、昆虫的身体分为_________ 、_________ 和________ 三部分,体表覆盖有_________ ,用来保护和支持躯体 ,防止体内水分的丧失。
24、实验探究题
(1)研究动物行为的方法主要有 和 。动物学家在森林中用摄象机偷拍下鹿群的生活状况,这种研究方法属于 ;将两只幼兔同另外一窝幼兔放在一起,并在其中一只幼兔的身上预先涂上“新妈妈”的尿,看这只母兔如何识别自己的孩子,这种研究方法属于 。
25、如图是著名的“鹅颈瓶”实验示意图.A瓶、B瓶内部装有肉汤,甲图表示A瓶用酒精灯煮沸,B瓶不作处理.一段时间后,其中一瓶仍然保鲜,另一瓶变质;接着,将保鲜那瓶的瓶颈打断(如乙图),数日后,瓶中肉汤也变质,请回答:
(1)设计这个实验的科学家是 .
(2)甲图中肉汤仍保鲜的是 瓶.
(3)甲、乙两组实验所控制的变量都是 (填序号).
A.瓶颈是否打断 B.细菌的有无 C.肉汤是否煮沸
(4)鹅颈瓶实验证实了细菌不是自然产生的,而是有原来已经存在的细菌产生的,为此巴斯德提出了保存牛奶的方法: .
(5)防止食品腐败依据的原理主要是将食品中的细菌和真菌杀死或 它们的生长和繁殖.
26、科学家们将男性、女性体细胞内的染色体进行整理,形成了下列排序图,请分析回答:
(1)染色体是遗传物质的载体,从成分上看,染色体由[3] 和[2] 组成.
(2)根据如图染色体组成可以判断,在人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是 存在的,甲为 性,其体细胞染色体组成为22对+XX.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是体细胞中的一半,乙产生2种生殖细胞,生殖细胞中染色体的组成分别是 和 .
27、动物在自然界中作用有①________ ②________ ③________
28、“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这句古诗对青蛙及其与农业生产关系作了生动的描述。在青蛙、水稻、害虫之间最长的食物链是______。
29、有些真菌可以产生杀死或抑制某些致病_____的物质,这些物质称为_____.
30、荷兰人________制作了能放大200-300倍的显微镜,从而发现了细菌。
31、连线:
32、越古老的地层中,化石生物越简单、低等。( )
33、如图是屈肘运动示意图(图1)和关节结构模式图(图2),请据图回答:
(1)图1中,当你做屈肘运动时:___________肌处于舒张状态;[______]处于收缩状态(填序号)。
(2)人体有600多块骨骼肌,当骨骼肌受__________传来的刺激时,就会牵动__________绕关节活动,于是躯体的相应部位就会产生运动。
(3)图2是关节结构模式图,在①②表面覆盖一层光滑的__________,可减少运动时两骨之间的摩擦,并可缓冲运动时的震动;如果人常睡在潮湿的房子容易患关节炎,可能引起积液或积脓的部位是[__________](填序号)。
3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疟疾是威胁人类生命的一大顽敌,是经按蚊叮咬而感染疟原虫所引起的传染病。病原体疟原虫是一种真核生物。
材料二 屠呦呦等三位科学家因对疟疾等寄生虫病机理和治疗的研究成果获得了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其中屠呦呦发现的抗疟新药名为青蒿素,被称为“中国神药”。据统计显示,青蒿素复方药物对恶性疟疾的治愈率达到97%,2004年5月,世界卫生组织正式将青蒿素复方药物列为治疗疟疾的首选药物。
(1)疟原虫是一种单细胞真核生物,下列也属于单细胞真核生物的是(____)
A.海葵 B.香菇 C.乳酸菌 D.酵母菌
(2)蛔虫和疟原虫都是寄生虫,蛔虫适于寄生生活的特点______________(任写两点)。
(3)蚊子是疟原虫的寄主之一,它的身体分为________、________和腹部三部分,体表有________,不仅可以保护身体,还可以防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蒿的种类繁多,我国有170种以上,各地均产,其中如黄花蒿、青蒿、茵陈蒿和艾蒿等,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中____________________的多样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