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数据中最接近生活实际的是( )
A.你的物理课本的宽度约为18 cm
B.你的指甲宽度约为1 dm
C.人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10 m/s
D.人正常眨一次眼睛所用的时间约为10 s
2、物理知识与生活联系非常紧密,下列关于质量与密度的一些说法正确的是( )
A.1kg的水和1kg的冰的密度相同
B.可以利用密度来鉴别物质,因为不同物质的密度一般不同
C.为减轻质量,航空器材常采用强度高、密度大的合金或新型合成材料
D.冬天房间开暖气时,热空气温度较高,密度较大,大量聚集在房间的下方
3、在测量体温时,粗心的小明忘了甩一甩体温计就直接进行了测量,测出的示数为38.2℃,则小明的体温不可能是下列数值中的哪一个( )
A.38.3℃
B.38.2℃
C.38.0℃
D.38.1℃
4、西楚霸王项羽英勇无比,力能举鼎,“鼎”的质量大约为,如果在影视剧中重现“霸王举鼎”的情景,如图所示,为了能够让演员很轻松的举起大鼎,最适合制作剧中大鼎道具的材料是(
)( )
A.铜
B.铁
C.石头
D.泡沫塑料
5、某同学在公路旁由东向西行走,一辆汽车从他后面向西疾驰而过,则这个同学相对于汽车的运动情况是( )
A.由西向东运动
B.由东向西运动
C.静止的
D.无法判断
6、如图所示,木块A和小车以相同的速度一起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忽略空气阻力),则A受到的作用力有( )
A.重力和压力
B.重力、压力和摩擦力
C.重力和支持力
D.重力、支持力和摩擦力
7、体育中考的改革全面提高了学生的身体素质和机能。参加中考体育测试的小明,其成绩最可能的是( )
A.1000m跑步用时4min
B.立定跳远成绩为10m
C.1s时间内跳绳100 次
D.实心球成绩为 40m
8、里约奥运会上,中国健儿勇夺金牌,让国旗在国歌声中一次次升起。我国国歌演奏时间约为( )
A.0.5秒
B.5秒
C.50秒
D.5分钟
9、如图是四个课本中实验配图,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图①:抽取玻璃罩内空气,听到罩内的铃声减小,进一步推论出真空不能传播声音
B.图②:声音以波的形式传播
C.图③:用相同的力度从左往右依次敲瓶子,音调会越来越低
D.图④:发声扬声器旁边的烛焰晃动,说明声音能传递能量
10、关于如图所示的物态变化实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图中温度升高冰雪消融属于熔化现象,会放出热量
B.乙图中水烧开时在壶嘴上方能看到“白气”属于液化现象,需要放热
C.丙图中草叶上形成“露珠”属于凝华现象,会放出热量
D.丁图中物理老师在课堂上演示干冰起雾的情景,这些雾是干冰液化形成的,需要吸收热量
11、如图为甲、乙两种物质的m—V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体积为20cm3的甲物质的质量为10g
B.乙物质的密度为0.5×103g/cm3
C.甲物质的密度比乙的密度小
D.甲、乙质量相同时,乙的体积是甲的2倍
12、如图所示的四个情景中,其中与小孔成像原理相同是( )
A.玉带桥在水中的倒影
B.从水面看水中的鱼
C.插入水中的筷子在水面处“折断”
D. 手影游戏
13、某餐厅采用了如图所示的机器人送餐。机器人送餐过程中,如果我们说托盘里的食物是静止的,则选择的参照物是( )
A.机器人
B.餐厅里的餐桌
C.餐桌边的食客
D.餐厅内的行人
14、人在岸上看到水池底部的虚像,如图所示的四幅光路中,哪一幅是正确的( )
A.
B.
C.
D.
15、下列对常见物体质量的估计中正确的是( )
A.一元硬币的质量为5×104mg
B.你身体的质量为0.01t
C.一个苹果的质量为2kg
D.一张课桌的质量为1×104g
16、关于误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误差是较小的错误
B.采用科学的测量方法可以消除误差
C.误差是不可避免的
D.多次测量可以减小所有情形的误差
17、生活处处有物理,留心观察皆学问.对以下现象解释正确的是
A.初冬季节,在家里洗澡时发现房间里充满“白气”,这些“白气”是水蒸气
B.把冰箱里的冻豆腐取出,冰化后,发现豆腐里有许多小孔,这是豆腐里的水先遇冷结冰,后又熔化成水形成的
C.放在衣橱里的樟脑丸,时间久了会明显变小,是因为樟脑丸蒸发为气体跑掉了
D.在夏季的早晨看到足球场里的草叶上挂满了露珠,而到了冬天,露水不见了,却看到了薄薄的一层霜,有人认为霜是由露变成的
18、下面现象中属于吸热的是( )
A.露水的形成
B.冰雪消融
C.水结冰
D.霜的形成
19、图所示的光现象中,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是( )
A.手在墙上形成影子
B.树荫下路面上的亮斑
C.塔在水中形成倒影
D.筷子好像折断了
20、下列方法能够减慢液体蒸发的是( )
A.用地膜覆盖农田
B.衣服挂在阳光下晾晒
C.新鲜蓅菜放入冰箱
D.用电吹风吹潮湿的头发
21、如图为甲、乙两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ρ甲<ρ乙
B.ρ甲>ρ乙
C.若V甲=V乙,则m甲<m乙
D.若m甲=m乙,则V甲>V乙
22、如图所示为初二学生小华用“微信运动”统计他在12月2日的步行情况。按照正常初二学生的身体指标和通常的步伐及频率,下列估测中正确的是( )
A.小华的身高大约为1.7dm
B.小华步行的平均速度大约为
C.当天小华走过的路程大约为3000m
D.步行后小华心跳一次的时间大约为5s
23、下列描述中与光的折射现象有关的是( )
①水中月,镜中花; ②初升的太阳; ③彩虹的形成; ④海市蜃楼; ⑤小孔成像.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②④⑤
24、小明新买的大屏手机待机时间比较短,这是为什么呢?经过思考,他认为手机的待机时间可能与屏幕的大小有关。从科学探究的角度分析,小明所做的判断是科学探究中的哪个步骤( )
A.提出问题
B.猜想与假设
C.进行实验,收集数据
D.得出结论
25、清蒸螃蟹是人们喜爱的一道美食,蒸熟的螃蟹看起来是红色的,这是因为蟹壳___________(选填“反射”或“吸收”)红光。人们能从不同的位置看见它,这是因为光在蟹壳表面发生了___________现象(选填“镜面反射”或“漫反射”),如将螃蟹拿到紫光照射的房间内,看到它是___________色。
26、如图甲所示,两个重力均为20N的物块A、B叠放在一起,在10N的水平拉力F1的作用下,在水平面上一同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物体B受到的摩擦力是______ N;若将A、B如图乙放置,并让它们一起在同一水平地面上匀速前进,则需要的水平推力F2_______________F1 (选填“>”、“<”或“=”)
27、在观察玻片标本时,发现所看到的目标在视野的左下方,如果想将目标移到视野的中央,玻片标本的移动方向应该是_____(选填“右上”“右下”“左上”或“左下”)。
28、医生在看病时使用听诊器为病人诊病.听诊器将来自患者的声音信息通过橡皮管传送到医生的耳朵,这说明声音能通过 传播(填“固体”“液体”或“气体”);医生根据病人传过来的声音确定病症,说明人体发出的声音能 (填“具有能量”或“传递信息”);医生使用听诊器目的是:为了提高声音的 (填“音调”或“响度”).
29、小车A和木块B一起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时突然碰到一个障碍物,小明和同学发现,木块由于______向______(选填“左”或“右”)滑动,请你在图中画出小车A碰到障碍物后,木块B在小车A上滑动时水平方向的受力示意图。( )
30、拔罐法古称“角法”,马王堆汉墓出土的我国现存最古的医书《五十二病方》中就已记述:“牡痔居窍旁,大者如枣,小者如核者,方以小角角之”。其中“以小角角之”,即指用小罐吸拔。拔罐是利用了_________原理;随着医疗实践的发展,出现了如图所示的旋转式拔罐,使的拔罐更轻松容易,这是借鉴了______(填写某简单机械名称)省力的特点。
31、晴朗的夏日中午,往树或花的叶子上浇水,常常会把叶子烧焦,其原因是:这时叶面上的水珠相当于___________镜,它对光具有___________作用,使叶子的温度升高,而将叶子烧焦。
32、武汉,一座英雄的城市。经历几个月的“封城抗疫”,在党和人民的关怀下,武汉人民最终打赢了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2020年4月8日,武汉全面解封,恢复对外的火车、航班等。G4817次高铁的运行情况如表,请回答下列问题:
站次 | 站名 | 到达时间 | 开车时间 | 距始发站里程/km |
1 | 北京西 | 始发站 | 21:27 | 0 |
2 | 涿州东 | 21:52 | 21:54 | 62 |
3 | 高碑店东 | 22:04 | 22:11 | 83 |
4 | 保定东 | 22:27 | 22:29 | 139 |
5 | 石家庄 | 23:05 | 23:08 | 281 |
6 | 郑州东 | 00:36 | 00:40 | 693 |
7 | 武汉 | 02:29 | 终点站 | 1229 |
(1)新型冠状病毒的直径约80nm,即 ___________m,该病毒可以通过唾液飞沫向四周传播,所以在公众场所,佩戴口罩是非常有必要的。
(2)G4817次高铁从“保定东”行驶到“武汉”的平均速度是多大?( )
33、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不同种类的物质,密度一般______(选填“相同”或“不同”)。,它的物理意义是______;某种合金的密度为
,合______
。
34、打开冰箱门时,常会看到冰箱门附近出现一股“白气”,这种“白气”是空气中的水蒸气_________ (填写物态变化名称)形成的,该过程需要_________热。
35、同学们要利用天平和量筒,测量物质的密度。同学们先测量一个石块的密度:
(1)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游码移到标尺左端零刻度线处,指针的位置如图甲所示,为使横梁平衡,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_(选填“左”或“右”)调节。
(2)用天平测石块的质量,当横梁平衡时,右盘中的砝码和游码位置如图乙所示,则石块的质量为______g;用量筒测出石块的体积为6cm³,则石块的密度为______kg/m3。
(3)若实验中不小心把量简打碎了,某同学用烧杯代替量筒继续做实验,其探究步骤如下:
①往烧杯倒入适量的水,把质量为 m0的石块放入烧杯中,石块沉入水中,如图丙所示用油性笔记下此时的水面位置A:
②用天平测出烧杯、水和石块的总质量为m1;
③将石块从水中取出,再往烧杯中缓慢加水,使水面上升至记号A处,如图丁所示:
④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水的总质量为 m2;
⑤已知水的密度为ρ水,则石块密度的表达式为:ρ=______(请用m0、m1、m2和ρ水表示)。
测完固体密度后,同学们又测量了盐水的密度:
(4)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杯中盐水的质量为150g,再将烧杯中的部分盐水倒入量筒后,测得烧杯和剩余盐水的质量为117g。如图戊所示,量筒中盐水的体积为______cm3
(5)通过计算可知盐水的密度为______g/cm3。
(6)下图是同学们在实验中所设计的另外两种方案。其中利用方案______进行实验,测出的盐水密度值比真实值小。
36、在一次太空知识讲座中,老师让同学们做一个实验:用弹簧测力计竖直悬挂一个重物,分别使重物处于静止和匀速下降,再让其加速下降.同学们发现,重物在静止和匀速下降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相同――就等于物体所受的重力;而加速下降时,却看到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明显减小,好像物体的重力突然间减小了.
老师解释说:“这在物理学上称为失重现象,失重就是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悬挂物的拉力小于物体实际所受重力的现象.如当人们乘电梯加速下降时,人对电梯地面压力就小于人受到的重力”.小勇在老师指导下到电梯内做失重实验,如图甲.他将一个体重秤放在电梯水平地面上,然后站上秤台.如图乙所示.在电梯向下运动的过程中,他记录下体重秤在不同时间段的示数及对应的时间,描绘出了体重秤的示数随时间t的变化图象如图丙所示.已知小勇的实际质量为60kg.(g取10N/kg)
(1)求电梯静止时,小勇对秤台的压力.
(2)若电梯在10s内下降的距离为18m,求电梯这段运动时间内的平均速度.
(3)根据图丙分析,小勇在哪段时间内处于失重状态?并求此时他对秤台的压力.
(4)若下降中体重秤示数为零,即说明他对体重秤压力为零,我们称这种现象为完全失重.如果物体所受合力的大小与物体质量关系为F合=ma,其中a称为加速度,单位为N/kg.请计算小勇完全失重时加速度a的大小.
37、一束光线从空气斜射入另一种透明介质,同时发生了反射和折射,已知折射光线与反射光线之间的夹角为120°,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之间的夹角为150°,试算出入射角、反射角及折射角的度数.
38、某沼泽地能承受的压强为1×104Pa,一位同学的体重为600N,两脚与地面之间的总接触面积为0.04m2,求:
(1)这位同学双脚站立时对地面的压强是多少?
(2)他与沼泽地的接触面积至少多大时,才不会陷入沼泽地?
39、如图,一辆小车在水平路面上匀速行驶,请画出小车所受力的示意图。
40、在图中,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画出物体AB在平面镜中的像A′B′。
41、根据要求完成下列作图:
(1)一个重为40N的铅球在地面上向右滚动,请在图1中画出铅球所受力的示意图.
(2)如图2所示,小车受到大小为60N、方向与水平方向成30°角的斜向右上方的拉力作用,请用力的示意图表示出这个拉力.(作用点在A点)
(3)如图3所示,滑块被固定在光滑斜面底端的压缩弹簧弹出.滑块离开弹簧后沿斜面向上运动,不考虑空气阻力,请画出滑块沿斜面向上运动过程中所受力的示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