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大鲵俗称“娃娃鱼”,是我国现存最大的( )
A.鱼类
B.两栖动物
C.爬行动物
D.哺乳动物
2、依据生物的某些特征,可以将我们学过的生物分成如图所示的三个类群。下列有关图示的描述错误的是( )
A.类群1可以寄生在动物、植物、细菌细胞中
B.类群2包括细菌,有些种类可用于制作酸奶
C.类群3中有单细胞的,也有多细胞的
D.类群1、2、3的共同点是都不能利用无机物制造有机物
3、生活在水中的鱼,口和鳃盖后缘不停地交替张合,这是它在( )
A.喝水
B.呼吸
C.游泳
D.找食物
4、秋天在野外的草地常常可以看到绿色的蚱蜢,它有两对翅,三对足, 后足粗大有力,它不会有的运动方式是( )
A.飞行
B.跳跃
C.爬行
D.游泳
5、鸿雁传书、鱼翔浅底,词语中提及的两种动物主要运动方式依次是( )
A.飞行、游泳
B.奔跑、爬行
C.行走、跳跃
D.游泳、飞行
6、李明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测定出玉米体细胞中有20条染色体,那么你推断玉米卵细胞、精子、受精卵中的染色体数目分别是
A.20条、20条、20条
B.10条、10条、20条
C.10条、10条、10条
D.5对、5对、10对
7、下列植物栽培技术能培育新品种的是( )
A.嫁接
B.克隆
C.组织培养
D.杂交育种
8、福建长乐市沿海防护林经常遭受蝗灾,蝗虫对植物危害最大的时期是( )。
A.受精卵
B.若虫
C.蛹
D.成虫
9、下图中图乙不能解释的现象是( )
A.包饺子时白菜馅出汤
B.萝卜腌制后变软
C.海水稻正常生活在盐碱地
D.一次性施肥过量烧苗
10、如图是部分桔梗目植物的分类图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中包含植物种类最多的分类单位是科
B.斑鸠菊和花柱草的共同特征最多
C.咸虾花与斑鸠菊的亲缘关系比与下田菊的亲缘关系远
D.以上植物的分类中花的特征是分类依据之一
11、中医药有数千年的历史,是我国劳动人民长期同疾病进行斗争的经验总结和智慧结晶。很多中药材来自动物制品,下列中药材与动物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A.水蛭——蛭素
B.河蚌——石决明
C.青蛙——蟾酥
D.蜗牛——海螵蛸
12、在中国,由于“蝠”与“福”同音,蝙蝠是吉祥的象征,蝙蝠会飞,但在分类上属于哺乳动物。以下关于蝙蝠的说法,错误的是( )
A.体温恒定
B.具有牙齿的分化
C.用肺呼吸,气囊辅助呼吸
D.胎生哺乳
13、交规禁止酒后驾车、闯红灯,但“酒驾、闯红灯”屡见不鲜,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酒精会麻痹神经系统,易引发交通事故
B.神经系统由脑、脊髓以及由它们发出的神经构成
C.阅读并遵守交通规则是人类所特有的行为
D.看到红灯属于简单的反射
14、下列关于动物行为类型的认识,错误的是( )
A.猫头鹰夜间活动——节律行为
B.松鼠将采集的植物种子暂时储备起来——取食行为
C.狮子和鬣狗相互撕咬——攻击行为
D.草丛中的蝗虫是青绿色的——防御行为
15、麻皮椿俗称“臭大姐”是生活中常见的昆虫。如图是其发育过程简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发育过程为不完全变态
B.幼虫与成虫的形态结构差别很大
C.生殖方式为卵生
D.受精方式为体内受精
16、真空保鲜盒(如铁皮罐头),其保存食品的主要原理是( )
A.可防止食品中水分的蒸发
B.与冰箱储存食品的原理相同
C.缺氧抑制细菌、真菌的生长和繁殖
D.防止食品中营养成分的流失
17、《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方大会第十五次会议在我国昆明召开,大会会标中间的“水滴”包含了大熊猫、孔雀、鱼、蝴蝶和身着民族服装的小女孩等元素,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蝴蝶属于无脊椎动物中的节肢动物
B.鱼终生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前进的动力来自尾鳍
C.孔雀身体呈流线型,体表覆盖羽毛,属于鸟类
D.大熊猫心脏四腔、体温恒定
18、蘑菇营养价值高、味道鲜美,是世界上人工栽培较广泛、产量较高、消费量较大的食用菌品种,下列有关蘑菇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蘑菇是多细胞真菌,通过芽孢繁殖后代
B.蘑菇属于原核生物
C.蘑菇的菌体是由菌丝构成的
D.蘑菇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
19、被子植物分类的重要依据是( )
A.根、茎、叶
B.叶、果实、种子
C.根、叶、花、果实
D.花、果实、种子
20、下列关于生物的生殖和发育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扦插和嫁接都属于无性生殖
B.植物的组织培养是有性生殖,能改良新品
C.青蛙通过抱对完成体内受精
D.所有鸟卵的的胚盘将来一定能发育成雏鸟
21、为了控制________和提高_______,我国把计划生育列为一项基本国策,提出____、____ 、_____ 、________等基本国策。
22、胎儿与母体是通过 进行物质交换的。
23、人类进化的主要历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阶段
24、根是植物吸收水分的主要器官,根吸水的主要部位是 。在土壤溶液浓度小于根细胞细胞液浓度时,根细胞 水。
25、进入青春期的男孩和女孩最明显的特点是_____和_____的迅速增长。
26、“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反映了生物的________现象;“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这句话说明生物的________在自然界是普遍存在的。
27、绝大多数哺乳动物的胚胎都是在雌性的_____内发育,并且通过_____从母体内获得营养,这种生殖方式叫做_____.
28、蝗虫的感觉器官有一对_____,三个_____和一对_____。
29、贵州梵净山自然保护区位于贵州省铜仁市江口、印江、松桃三县交界处,为联合国“人与生物圈保护区网”成员,有着地球上同纬度保存最完好,最典型的原始森林,森林覆盖率达90%。梵净山是珍禽异兽的乐园,已发现的陆栖脊椎动物有304种(包括亚种),其中兽类57种,鸟类173种,两栖类34种,爬行类40种。属国家重点保护的有黔金丝猴、熊猴、华南虎、云豹、苏门羚、大鲵(娃娃鱼)等17种。这里的鸟类占贵州省鸟类总数的40.19%,其中白冠长尾雉、白鹭、红脚隼、刁鸡、棕背田鸡、灰山椒鸟、红胁兰尾等9种仅见于梵净山内。
请你根据梵净山自然保护区内动物资源的情况,提出保护的具体建议和措施。
30、鱼通过尾部和___的摆动以及___的协调作用游泳.
31、请将下列疾病与相应的病因用直线连起来
32、基因在染色体上,而生物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是成对存在的,所以基因也是成对存在的。( )
33、肺结核是由结核杆菌感染引起的慢性传染病。2019年,全球约1000万人新发结核病,其中有140万人死于结核病。
(1)结核杆菌是引起肺结核的_______。肺结核病人咳嗽、打喷嚏时,会产生在空气中漂浮的微滴核(约携带1~3个结核杆菌,见图1)。这些微滴核随人体吸气过程,经鼻、咽、喉进入________。部分微滴核会被黏液粘住,由于纤毛的摆动上移到咽部而被咳出体外。这说明在抵御结核杆菌进入人体过程中,密布纤毛的___属于人体的第一道防线。而仍有一部分微滴核,最终可到达肺部。这说明,人体这道防线具有防御能力,但其防御能力是_____。
(2)如图2所示,进入肺泡的结核杆菌会被白细胞吞噬,同时,更多的白细胞通过变形而穿过_____壁到达病灶处。白细胞的吞噬作用和纤毛的清扫作用都可对结核杆菌在内的多种病菌起作用,这种免疫类型属于_____性免疫。
(3)当免疫力下降或者进入人体的结核杆菌数量较多时,结核杆菌能够在人体细胞内生长,通过___的方式繁殖,最终导致细胞裂解死亡。被释放的结核杆菌扩散至邻近的细胞形成病灶。如果病情恶化,会导致肺的广泛纤维化,甚至形成空洞,严重影响肺的___功能。
(4)在肺结核防治中提倡“早发现,早治疗”,这属于传染病预防措施中的_____。为婴幼儿注射的卡介苗可诱导机体产生____,这一措施属于保护易感人群。
(5)在人流量大的公共场所,常设置“一米线”标识,提示公众不扎堆、不聚集、不拥挤,从而降低感染率。请结合图一说明这样做的理由:______。
34、阅读下列资料,回答有关传染病及免疫的问题。
当前全球新冠疫情反复,中国多个地区相继发生聚集性疫情,疫情防控压力持续增大。中国疾控中心专家表示,接种疫苗依然是最有效的预防手段,总体来看,目前各种变异病毒仍在现有疫苗可控范围之内。相关部门指出,接种了疫苗并不等于就进了“保险箱”,贴了“护身符”,依然不能放松自我防护,不能代替常态化防控措施。广大市民要自觉遵守和服从各项疫情防控规定,仍应做好接种疫苗、科学正确戴口罩、勤洗手、常通风、保持安全社交距离等个人防护综合措施。
(1)新冠疫苗,从传染病的角度看,属于____________;从免疫的角度看,属于____________。
(2)科学正确戴口罩,属于传染病的预防措施中的____________。
(3)人类通过接种疫苗,刺激体内淋巴细胞产生一种特殊蛋白质,叫做____________,从而提高对疾病的抵抗力。这种免疫方式属于____________(填“特异性”或“非特异性”)免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