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束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射到凸透镜上,经凸透镜折射后会聚于凸透镜另一侧距凸透镜中心10cm的地方。若把点燃的蜡烛分别置于主光轴上距透镜15cm和6cm处,两次成的像( )
A.都是放大的像
B.都是正立的像
C.都是实像
D.都是虚像
2、2023年9月23日杭州亚运会开幕式上,中国代表团压轴入场,会场响起雷鸣般的欢呼声和掌声。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
A.欢呼声和掌声是由空气振动产生的
B.“雷鸣般”是描述声音的响度大
C.“雷鸣般”的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约为
D.欢呼声和掌声一定不是噪声
3、在测量物体密度的实验中,除了要测物体的体积外,还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是( )
A.长度
B.时间
C.质量
D.温度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根据紫外线能使荧光物质发光可以制成紫外线夜视仪
B.镜面反射遵守反射定律,漫反射不遵守反射定律
C.打雷时总是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这是因为在空气中光速大于声速
D.彩色电视机的色彩是用红、黄、蓝三种色光按不同的比例混合得到的
5、小明在探究树荫下的光斑的活动中,认为光斑是太阳光透过树叶间的缝隙照在地面上的,所以光斑的形状可能与树叶间缝隙的形状相同,就这一环节而言,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
A.提出问题
B.猜想与假设
C.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
D.得出结论
6、一支粉笔,被用去一段以后,剩下的粉笔
A.质量减小,密度减小
B.质量减小,密度不变
C.体积减小,密度增大
D.体积减小,密度减小
7、十一期间爸爸载小华从喀什古城去金湖杨森林公园游玩感受家乡之美,如图所示,这是汽车行驶过程中的导航信息截图,由图中提供的信息可知,剩余路段汽车的平均速度为( )
A.72km/h
B.10km/h
C.60m/s
D.12m/s
8、我国生产的世界上最薄的不锈钢箔带——手撕钢的厚度只有0.015mm,已知手撕钢的密度为,则面积为
的手撕钢的质量约为( )
A.120g
B.12g
C.1.2g
D.0.12g
9、如图是初二年级的同学们在摄影活动中展示的照片,其中包含许多光学现象,以下对这些光学现象的解释,合理的是( )
A. 手在墙上的“兔子”影子是光的反射形成的
B. 荷花在水中的倒影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C. 后视镜中货车的像是光的折射形成的
D. 放大镜下放大的叶片是光的折射形成的
10、从岸边看池水不深,但其实挺深,在没有安全保障情况下切记不要下水,池水看起来变浅,是因为( )
A.光的直线传播
B.光的反射
C.光的折射
D.光的色散
11、某同学用同一把刻度尺对同一物体的长度进行了4次测量,结果如下:12.35cm、12.36cm、12.35cm、12.75cm,则该物体的长度应记为( )
A.12.45cm
B.12.35cm
C.12.353cm
D.12.36cm
12、豆浆和鸡蛋是很多人的早餐选择,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喝豆浆的杯子容积约5L
B.一个鸡蛋的质量约为150g
C.一杯热气腾腾的豆浆温度约为20℃
D.豆浆的密度约为1.1×103kg/m3
13、汽车速度是36km/h,运动员速度是10m/s,自行车1min通过0.6km的路程,则( )
A.自行车的速度最大
B.短跑运动员速度最大
C.汽车速度最大
D.三者速度一样大
14、下列几种估测最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
A.课桌的高度约为
B.人步行的速度约为
C.全新的铅笔长约
D.一张试卷厚度的大约
15、青少年学生一定要多参加户外运动,这是因为太阳光中的某一种光波可以促成维生素D的活化,从而促进骨骼对钙的吸收,这种光是( )
A.红外线
B.紫外线
C.红色光
D.绿色光
16、下列关于光现象中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一项是( )
A.立竿见影
B.海市蜃楼
C.凿壁借光
D.镜花水月
17、将一金属块(ρ金属>ρ水)浸没在装满水(ρ水=1.0×103kg/m3)的容器中,溢出水的质量为10克。若将其浸没在装满酒精的容器中(ρ酒精=0.8×103kg/m3),关于溢出酒精的质量(不考虑实验操作中其他因素影响),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一定等于8克
B.可能大于8克
C.一定小于8克
D.可能小于8克
18、如图所示,小明同学用托盘天平称物品时,错误地把物品放在右托盘里,砝码放在左托盘里,读得食盐的质量为77.4g.如果按正确的称量,物品的质量应为( )
A.72.6g
B.77.4g
C.75g
D.79.8g
19、密度知识与生活联系非常紧密,下列关于密度的一些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粗铜丝拉伸后变成了细铜丝,密度变大
B.一支粉笔用掉部分后,它的体积变小,密度变大
C.乒乓球不慎被挤瘪但无破损,球内气体密度变大
D.冬天户外的水管容易冻裂,是由于水结冰后密度变大的缘故
20、用手机摄像头扫描二维码可快速登录网页,访问网络数据,当手机扫描二维码时,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二维码是光源
B.二维码位于摄像头的一倍焦距以内
C.二维码位于摄像头的二倍焦距以外
D.成正立放大的实像
21、人工智能飞速发展的今天,智能配送机器人已被广泛使用,用户可通过人脸识别、输入(扫描)取货码等多种方式取货。如图所示,这是某款机器人正在送货的情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行人都能看到机器人,是由于阳光在它表面发生漫反射
B.通过人脸识别取货时,人脸应位于摄像头两倍焦距以内
C.以机器人为参照物,里面装载的货物是运动的
D.用户通过扫描条形码取货,条形码属于光源
22、小明用凸透镜先后两次观察书本上的字,看到如图所示的情景,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甲图中成的是实像
B.乙图中成像条件与投影仪相同
C.甲图中书本在凸透镜2倍焦距以外
D.乙图中凸透镜远离书本,所成的像变大
23、某同学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记录并绘制了像到凸透镜的距离v与物到凸透镜的距离u的关系图像,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有( )
A.该同学所用凸透镜的焦距
B.当时,在光屏上得到的是正立、放大的实像
C.把物体从物距20cm处移动到物距8cm处的过程中,像逐渐变大
D.当时,在光屏得到的是放大的像,投影仪利用这一原理
24、“影”是生活中常见的光现象,如做光学游戏的“手影”、留下美好记忆照片的“摄影”、幻灯机射到屏幕上的“投影”、湖岸景色在水中形成的“倒影”等,如图,它们与物理知识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A. 手影-光的折射
B. 摄影-凸透镜成像
C.投影-平面镜成像
D. 倒影-光的直线传播
25、如图所示,注射时在皮肤上擦一点酒精,就会感到凉快,这是因为酒精_______时,吸走皮肤表面的热,从而使皮肤_______的缘故。
26、如图所示,图甲物体的长度为______,图乙停表的示数为______
,图丙手表所示时刻为______,汽车速度表示数为______
。
27、小明同学坐在行驶的公交车里,以座椅为参照物,他是______的(选填“运动”或“静止”);若以路旁树木为参照物,他是______的(选填“运动”或“静止”)。公交车正常行驶时的速度约40______(填写单位)。
28、水平地面上放了一个底面积为400cm2的薄壁圆柱形容器,正方体物块A的重为6N、边长为10cm,用一根细线与容器底部相连并浸没于水中,此时水深为30cm。则此时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为___________Pa,剪断细线,待A静止后水对容器底的压强为___________Pa。
29、学完光学的知识后,小明将所学的各种光学仪器所成像的虚实和成像原理进行整理:①小孔成像②平面镜成像③照相机成像④投影仪成像⑤放大镜成像,其中成实像的有______;成倒立的像有______;由光的反射形成的有______;由光的折射形成的有______。(填序号)
30、人说话时发出声音是靠声带的 ________,通常情况下,人们彼此之间能听到对方说话的声音是因为声波通过 _______这种介质传播的缘故;太空中通话用无线电波,是因为声音在真空中 ________传播(选填“能”或“不能”)。
31、小明身高1.7m,站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1.5m处,他的像与他之间的距离是______m,他的像高______m,当他向后退0.5m时,像的大小将______(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32、1984年4月8日,我国成功地发射了第一颗地球同步卫星,以地球作为参照物,卫星是 ______的,如果以太阳作为参照物,则卫星是 ______的,这也说明了运动和静止是 ______的,参照物不同,运动情况可能不同。
33、物理学是研究声、光、热、力、电等各种物理现象的_____和物质结构的一门科学,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是_____和实验。
34、夏季汛期时,三峡大坝上游的河水狭裹着比平时更多的泥沙,使得河水的密度变_________,对堤坝的压强变_________,说河水是运动的,选择的参照物是_________。为了使过往船只能顺利通过,三峡大坝修建了五级船闸。船闸是利用_________原理来工作的。
35、某小组用如图装置,探究冰的熔化特点:
(1)除了如图实验器材外,本实验还需要的测量器材是______
(2)为了更好的实验,冰块要______(大小);烧杯中的水选用______(开水/温水)。
(3)根据记录数据,能不能得出冰熔化的特点?并说明理由。答:______
时间/min | 0 | 0.5 | 1 | 1.5 | 2 | 2.5 | 3 | 3.5 |
温度/℃ | -5 | -4 | -2 | -1 | 0 | 0 | 0 | 0 |
状态 | 固态 | 固液共存态 |
(4)如用该装置来探究烛蜡的熔化特点,需要改进的是______
36、如图是首次应用新材料碳纤维生产制造的兰博基尼概念跑车.未用新材料前,跑车的车身壳体全部采用钢材料制造,重达1185N,体积约为0.015m3,问:
(1)用来做车身壳体所用钢材料的密度是多少?
(2)若车身壳体全部改用碳纤维制造,它的质量减少了多少千克?(ρ碳纤维=1.8×103kg/m3)
37、如图所示,轿车从某地往南宁方向匀速行驶。当到达A地时,车内的钟表显示为10时15分;到达B地时,钟表显示为10时45分。求:
(1)轿车从A地到B地用了多少小时?
(2)轿车从A地到B地的速度是多少km/h?
(3)若轿车仍以该速度继续匀速行驶,从B地到达南宁需要多少分钟?
38、甲、乙两车从相距368千米的两地相对开出,4小时后相遇,已知甲车每小时行20千米.
(1)乙车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2)以刚才乙车的速度行驶20min,行驶的路程是多少?
39、当光线从空气中射向水中时,它的入射光线如图所示,请在图中画出反射光线
40、请你画出图中两条光线对应的出射光线或入射光线。
41、如图所示,重10N的物体静止在水平面上,画出它所受重力的示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