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图所示的四个物态变化的实例中,属于液化的是( )
A.春天冰雪消融
B.战士口中呼出“白气”
C.深秋草叶上形成白霜
D.马路上洒的水变干
2、清晨,小明骑着自行车去上学,感觉路旁的树木渐渐向后退,他选的参照物是( )
A.自己的自行车
B.路旁的树木
C.洁净的地面
D.耸立的高楼
3、作匀速直线运动的甲、乙两物体,若甲的速度是乙速度的4倍,甲、乙两物体的运动路程之比是2∶3,则它们的运动时间之比是( )
A.2∶3
B.8∶3
C.1∶6
D.6∶1
4、小星同学利用太阳光测量凸透镜的焦距,方法如图所示.他注意到让凸透镜正对阳光,但没有仔细调节纸片与透镜的距离,在纸片上的光斑并不是最小,当纸片远离透镜时,光斑一直变大,就测出了光斑到凸透镜中心的距离L,那么,凸透镜的实际焦距
A.一定小于L
B.一定大于L
C.可能等于L
D.可能小于L、也可能大于L
5、如图所示是“探究音调和频率的关系”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钢尺伸出桌面越长,振动越快
B.物体振动的快、频率高,发出的声音音调高
C.通过改变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来改变钢尺振动的频率
D.多次实验中,保持钢尺振动的振幅相同,运用了控制变量法
6、我国的古诗词和民间俗语中往往包含着物理知识。从物理知识运用的角度看,下列对于诗词或俗语理解正确的是( )
A.“声无小而不闻”——任何声音都能被人耳听到
B.“响鼓也要重锤敲”——频率越高,声音的响度越大
C.“不敢高声语”——说话声音音调高
D.“长啸一声,山鸣谷应”——声音遇到障碍物反射形成回声
7、如图所示的光现象中,能用光的直线传播解释的是( )
A.水中的倒影
B.日晷上的影子
C.后视镜中的像
D.“折断”的筷子
8、晓晓在做测量密度实验时,分别测量了A、B两种不同物质的密度,并绘制了m-V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的密度是2×10³kg/m³
B.乙物质的密度与质量成正比
C.质量相同时, 甲的体积是乙的2倍
D.甲、乙两物质的密度之比是 1∶2
9、如图所示,岸上的人看到水中小鱼的光路图正确的是( )
A.
B.
C.
D.
10、如图所示的实例中,为了增大压强的是( )
A. 载重汽车安装了很多车轮
B.铁轨铺在枕木上
C. 吸管的一端剪成斜口
D. 图钉冒的面积做得较大
11、下面是小明同学“声现象学习笔记”中的摘录,其中正确的是
A.声音在真空中传播最快
B.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C.物体的振幅越大,其响度越小
D.公共场合禁止大声喧哗是为了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12、2022年北京冬奥会开幕日,恰逢我国传统的立春节气。在“二十四节气”的倒计时中,冬奥会缓缓开幕,瞬间惊艳了世界。下列关于节气中的物态变化说法正确的是( )
A.立春时节,冰雪消融是熔化现象吸热
B.夏至时节,浓浓晨雾是液化现象吸热
C.霜降时节,地面白霜是凝华现象吸热
D.冬至时节,漫天大雪是凝固现象放热
13、下列关于物态变化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春天,河里冰雪消融,是熔化现象,需要吸热
B.夏天,小溪的水变干,是升华现象,需要吸热
C.秋天,早晨花草上出现的小露珠是液化现象,需要吸热
D.冬天,窗户玻璃上出现的冰花,是凝固现象,需要吸热
14、如图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图,下列关于实验的说法中, 正确的是( )
A.实验中的平面镜用玻璃板代替,目的是使蜡烛a的像更清晰
B.实验使用相同的蜡烛a、b,目的是比较像与物的大小
C.将光屏放到点燃的蜡烛a的像的位置,光屏能承接到像
D.改变点燃蜡烛a的位置多次实验,这样可以减小实验误差
15、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发声的物体一定在振动
B.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
C.声源的振幅越大,音调越高
D.声音的传播不必依赖于介质
16、今年冬季体检时,西南大学校医院终于购买了新的身高测量仪,如图,其顶部的感应器竖直向下发射超声波信号,经头顶反射后返回,被感应器接收。胡老师站上测高台,感应器记录信号从发射到接收所经历的时间为4×10-3s。已知感应器距测高台的高度为2.4m,空气中的声速取340m/s,则胡老师的身高为( )
A.1.68m
B.1.72m
C.1.66m
D.1.75m
17、如图甲所示,将质量相等的冰和蜡烛分别装在两个相同的试管中,放入装有水的烧杯中加热,绘制出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图中采用水浴法加热后就没必要用碎冰做实验了
B.由图乙可知,B图线对应的物质是冰
C.A图线中,2—6min段温度不变,说明此过程不需要吸热
D.A图线中,2—6min段表示熔化过程,此过程需要吸热
18、姐姐和弟弟在同一所学校上学。某一天吃过早餐后,姐弟俩约定从小区门口出发去学校大门口会合。作出他们的路程与时间的关系图像分别如图中的两条实线所示,弟弟的图线为直线。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弟弟比姐姐早5 min 离开家
B.弟弟和姐姐的平均速度相同
C.姐姐一直做匀速直线运动
D.弟弟和姐姐行走时的速度相等
19、下列现象中属于光的直线传播的是( )
A.平面镜成像
B.小孔成像
C.雨后彩虹
D.铅笔错位
20、在常温常压下一些物质的密度如下表所示,由表中数据可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物质 | 密度 | 物质 | 密度 |
水 | 冰 | ||
煤油 | 干松木 | ||
酒精 | 铜 | ||
水银 | 铅 |
A.同种物质,密度一定相同
B.不同物质,密度一定不同
C.固体的密度一定比液体密度大
D.相同体积的实心铜块和实心铅块,铜块的质量一定比铅块的质量小
21、小明利用最小分度值为1 mm的刻度尺测量一个物体的长度,五次测量的数据分别为12.45 cm、12.46 cm、12.44cm、12.86cm、12.46 cm ,则测量结果应记为( )
A.12.46 cm
B.12.4525 cm
C.12.45 cm
D.12.44 cm
22、下列关于声现象的四幅图中,描述正确的是( )
A.甲图中对着盛有不同水的瓶子吹气,从左往右发出的音调由高变低
B.乙图中抽出罩内空气,听到铃声变小,说明发声体振动减弱
C.丙图中医生用“B超”检查病情,利用的是声可以传递信息
D.丁图中街道上安装噪声监测器,这是从声源处减弱噪声
23、我们学习物理要善于发现、善于思考,下列对身边物理量估测的数据,你认为最符合实际的是( )
A.一只公鸡的质量大约是20kg ·
B.运动员百米赛跑时间大约5s
C.人体感觉舒适的气温约23℃
D.我们的教室门的高度大约1m
24、下列关于声音的产生,说法正确的是( )
A.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B.只要物体振动,就一定能听到声音
C.听不到物体发出声音,物体一定没有振动
D.物体停止振动后,还会发出很弱的声音
25、坐在温馨的物理考场,仔细想想:你做完一套眼保健操的时间约为5________,上体育课时你立定跳远的成绩约为2________。(均填上合适的物理量单位符号)
26、图甲中木块的长度是______cm。图乙中温度计的示数是______℃。
27、运动的种类是多种多样的,宏观物体的运动叫_____运动,微观物体的运动叫_____运动。
28、用一个定滑轮匀速提升重为150N的物体,使其升高3m,所用拉力为200N,则有用功等于 ______J,额外功等于 ______J,定滑轮的机械效率是 ______。
29、自然界中的水不停地运动、变化着,构成了一个巨大的水循环系统.空气中水蒸气会在夜间较冷的地面、花草、石块上________成小水珠.白天在阳光照射下,这些小水珠又_____成水蒸气上升到空气中;当含有很多水蒸气的空气升入高空时,水蒸气______成小水滴或________成小冰晶,这些小颗粒被空气中的上升气流顶起,从而形成了云.水的循环过程伴随着________的转移.
30、一辆正在高速公路上行驶的汽车,其速度表如图所示,指针显示汽车速度为______km/h,如果这辆车以这样速度匀速行驶了半小时,行驶的路程为______km。
31、如图,保持蜡烛、凸透镜的位置不变,调节光屏到图示位置时,光屏上得到了清晰的像.利用这个成像规律可以制成_______.若在蜡烛和凸透镜中间,给凸透镜戴上近视眼镜,则将光屏向_______(选填“左”或“右”)移动,光屏上仍可出现清晰的像.
32、当飞机降落时,乘务员要求旅客咀嚼食物,其目的是使耳中的__张开,使鼓膜内外的__保持平衡,从而防止对耳的损伤.
33、如图所示,海洋动物质量越大,其叫声就越有力而低沉。甲、乙两曲线分别是科考船声呐系统收集的500kg的海豚和100t的蓝鲸叫声的波形图,蓝鲸叫声的音调比海豚_____(选填“高”或“低”),蓝鲸叫声的响度比海豚_____(选填“大”或“小”),
34、如图,甲、乙两个实心圆柱体放在水平地面上,它们对地面的压强相等,甲、乙的密度关系是 ___________
,沿水平方向切掉相同的高度后,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强关系是
___________
(选填“
”“
”或“
”)。
35、图中体温计的读数为 _____℃。
36、为了监督司机是否遵守限速规定,交管部门在高速公路上安装了固定测速仪。如图,一辆汽车静止时,测速仪向汽车发出超声波信号,从测速仪发出信号到测速仪接收到汽车反射回来的信号共用时1.8s.已知超声波的速度是340m/s.求:
(1)此时汽车距测速仪的距离是多少m?
(2)一段时间后汽车向测速仪的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在这个过程中,测速仪向汽车发出两次短促的超声波信号。从测速仪第一次发出信号到测速仪接收到经汽车反射回来的信号用时0.8s;隔了一会,测速仪第二次发出信号,从测速仪第二次发出信号到测速仪接收到经汽车反射回来的信号用时0.6s.则汽车接收到第一次信号到接收到第二次信号的过程中,行驶的距离是多长?
(3)利用超声波声呐能不能测量地月之间的距离?
37、跳绳是一种简便易行的锻炼方式。如图所示描绘了小明同学某次跳绳时重心移动的高度h随时间t变化的图像。
(1)由图像可知,他的重心移动的最大高度是多少?
(2)若该同学的体重为500N;按图像中的规律跳绳,他克服重力做功的功率为多少?
38、厦门杏林跨海特大公、铁两用大桥,公路桥全长8.5 km,铁路桥全长5.4 km。一辆小轿车以60 km/h的速度匀速通过大桥。求:
(1)小轿车通过公路桥需要的时间是多少分钟?
(2)若一列长100 m的火车完全通过铁路桥只需要3 min,请计算火车在铁路桥上的平均速度是多少千米/小时。
(3)铁路桥为直线形,而“隔壁”的公路桥呈“M”形起伏,利用高低落差,火车的车灯就不会对公路桥上迎面来的车辆造成眩光影响。请说说这里包含的光学知识是什么?
39、如图所示,斜面上有一缓慢匀速直线下滑的物体A,作出斜面所受压力和物体A受到的摩擦力的示意图。
40、绳子对小球的拉力为15牛,请根据图中给出的标度值,用力的图示法画出绳对小球的拉力。
41、如图所示,是小明走路经过一棵树的前后两幅画面,请分别在两幅图的方框中画出树的大致位置(用“丫”表示树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