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2026学年(上)新乡八年级质量检测物理

一、选择题(共24题,共 120分)

1、甲、乙两车在公路上,它们st图象如图所示,甲、乙的速度分别为vv,则(  )

A.vv

B.vv

C.vv

D.无法确定

2、对下列物理量的认识中,最接近实际的是(  )

A.初中生使用的课桌高度约为80dm

B.八年级物理课本的厚度约为10cm

C.一名中学生的正常体重约为50N

D.生活中一只鸡蛋的质量约为50g

3、声,看不见,摸不着,有的声(如超声波和次声波)人们甚至无法听到。那么声真的能传递能量吗?为了弄清这个问题,小宇自己动手设计了一个简单的实验,小宇想到了两种直观表现声能的方案:第一种,如图甲所示,在声源前放一个轻小的塑料片,通过观察塑料片是否运动来做出分析与判断;第二种,如图乙所示,在声源前放一支点燃的蜡烛,通过观察烛焰是否运动来做出分析与判断。你认为第__________种方案较好。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2023年10月29日,重庆开州·汉丰湖半程马拉松赛在开州区城南故津广场鸣枪开跑,8000名跑友在此享受运动和健康。如图为比赛期间所拍摄到的照片,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照相机拍照与平面镜成像都是成正立的像

B.拍摄时,只要运动员到镜头的距离大于焦距就能成清晰的像

C.为了让更多的运动员入镜,应将镜头靠近运动员

D.照相机的镜头做成的镜片可以用来矫正远视眼

5、在学校、医院和科学研究部门附近,有如图所示禁鸣喇叭的标志。在下列措施中,与这种控制噪声的方法相同的是(  )

A.工人戴上防噪声耳罩

B.在道路旁设置隔声板

C.上课时关闭教室的门窗

D.在摩托车上安装消声器

6、郝闻和班长沿同一条直线同向运动,其运动相对同一参照点O的距离s随时间t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以下推理论证正确的是(  )

①从图像可知,郝闻和班长由同一位置O点开始运动

②从图像可以发现,郝闻比班长推迟了6s才开始运动

③从第6s后开始,,在10s时郝闻和班长相遇

④从图像可得到,10s内,郝闻和班长的平均速度相等

A.①②均正确

B.②③均正确

C.①③均正确

D.③④均正确

7、甲、乙两同学沿平直路面步行,他们运动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所示,下面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甲同学比乙同学晚出发4s

B.4s-8s内,甲、乙同学都做匀速直线运动

C.0s-8s内,甲、乙同学通过的路程相等

D.8s末甲、乙两同学速度相等

8、如图所示,为某轿车通过后视镜(看成平面镜)看到的情景,该公交车线路为(  )

A.806

B.608

C.809

D.908

9、如图的筷子长七寸六分,此长度最接近(  )

A.7.6dm

B.7.6cm

C.250mm

D.25dm

10、鲁迅的《社戏》中有这样的描写:“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其中“山……向船尾跑去了”所选的参照物是(  )

A.船

B.山

C.流水

D.河岸

11、如图所示是常见的鸳鸯火锅,两锅内汤汁量和初温都相同,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红油锅先沸腾, 是因为油比水的沸点低

B.汤汁沸腾后,仍然持续加热,汤汁温度持续升高

C.火锅内汤汁越来越少是因为锅内水发生了液化现象

D.火锅上方白气缭绕, 其中白气的形成是液化现象

12、0℃的冰与0℃的水相比(  )

A.0℃的冰比0℃的水冷

B.0℃的水比0℃的冰冷

C.0℃的冰与0℃的水一样冷

D.冰和水状态不同,不可比较冷热程度

13、在下列单位中,质量的单位是(  )

A.s

B.m

C.kg

D.K

14、电视剧《西游记》里孙悟空腾云驾雾的真场面是这样拍摄的:将站在平台上着飞行姿势的演员、演员背后展现的蓝天和急速飘动的白云一齐摄入镜头,这时感到演员是运动的,所选的参照物是(   

A.演员

B.急速飘动的白云

C.平台

D.摄像机

15、如图所示,平面镜竖直放置在水平面上,一支直立的铅笔从平面镜前50cm处,以10cm/s水平速度向平面镜匀速靠近。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铅笔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大小不变

B.铅笔的像相对于铅笔的速度为20cm/s

C.经过2s,铅笔与它的像之间的距离变为40cm

D.当平面镜顺时针转到与水平面夹角(如图)时,则铅笔的像与铅笔成120°角。

16、如图是内蒙古军区某边防连官兵在林海雪原进行耐寒训练的场景,与战士口中呼出的“白气”形成原理相同的是(  )

A.冰雪消融

B.玻璃上的冰花

C.游泳后上岸的人觉得冷

D.蜻蜓和植物上的露珠

17、在杭州举行的第19届亚运会跳水项目女子10米跳台决赛,中国选手全红婵以总分438.20夺得冠军。全红婵站在距离水面10米高的跳台上,以下描述正确的是(  )

A.全红婵在水中的倒影距离她20米

B.当全红婵跳向水面时,她的像会变大

C.全红婵在水中的倒影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一个像

D.全红婵在水中的倒影是跳台上的全红婵通过水面反射形成的一个实像

18、甲车运动的速度是乙车运动速度的5倍,甲车行驶时间与乙车行驶时间的比是1︰3,则甲、乙两车通过的路程之比是(  )

A.5︰1

B.5︰3

C.1︰5

D.3︰5

19、“B超”机是利用超声波来论断病情的,但是人们都听不到它发出的声音,这是因为(       

A.声音响度太大

B.声音响度太小

C.声音的频率高于人能听到声音的频率

D.声音的频率低于人能听到声音的频率

20、为防治噪声,下列做法属于在传播中减弱噪声的是( )

A.将市区的工厂迁往郊外

B.市区内严禁车辆鸣笛

C.种草植树搞好城区绿化

D.在机器上安装消音器

21、下列的实验和实例,能说明声音的产生或传播条件的一组是(  )

①在鼓面上放些碎纸屑,敲鼓时可观察到纸屑在不停地跳动;②放在真空罩里的手机有来电时,只见指示灯闪烁,听不见铃声;③拿一张硬纸片,让它在木梳齿上划过,一次快些,一次慢些,发现两次的声音不同;④锣发声时用手按住锣,锣声立即消失了。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22、如图所示,晓华家的小猫每天都要在镜子前美美地欣赏一番。当小猫逐渐靠近平面镜时,它在平面镜中的像(  )

A.逐渐变大,像到平面镜的距离变小

B.逐渐变大,像到平面镜的距离变大

C.大小不变,像到平面镜的距离变小

D.大小不变,像到平面镜的距离变大

23、下列数据中最接近生活实际的是(  )

A.人眨眼一次的时间约5s

B.正常人脉搏每秒跳动70次

C.一根头发丝的直径约为6×105m

D.拇指指甲的宽度约为15cm

24、下列措施属于在传播过程中阻断噪声的是(  )

A.摩托车安装消声器

B.纺织工人戴防噪声耳罩

C.城市道路旁安装隔声板

D.放鞭炮时捂耳朵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5、体积相同的甲、乙两个实心物体,它们的密度之比是,它们的质量比是m:m=_________,如果把他们放到月球上去,他们受到的重力之比是G甲:G乙=________(已知物体在月球表面受到的重力是地球表面的1/6)。

 

26、如图所示,将一支点燃的蜡烛放在扬声器的前方,当扬声器发出较强的声音时,可以看到烛焰随着音乐的节奏晃动。扬声器的纸盆由于_________发出声音,烛焰的晃动说明声音具有__________

27、棉花糖是很多小朋友喜爱的食物.做棉花糖时将白糖放在棉花糖机的圆盘上,白糖很快化成糖水,旋转的圆盘将糖水甩出,就可看到一丝丝的糖绕在小棍上,这样,就做成了既好看又好吃的棉花糖.在整个做棉花糖过程中先后发生的物态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

28、给下列测得的数据补上适当的单位:

(1)一本八年级物理书的质量约为200______

(2)身高约为16.5______

(3)一支铅笔的直径约为9______

(4)一场电影的时间为96分钟=______小时。

29、如图,两个相同的水壶内装有同样多的水,此时都已沸腾.壶嘴口的白气   形成的(填物态变化),已知炉火的强度和房间内空气的湿度都相同,因此,可以判断出:房间   (选填)的温度高.

 

30、安静而又漆黑的夜晚,小明家拴在门前的大黄狗狂叫着,小明很奇怪,第二天才听说,当黄狗叫时,同学小冬正在距小明家约500m的玉米地边下电猫捉老鼠,这说明狗的听觉_______比人低,狗能听到的最低声音是_______Hz。

31、人类在探索微观粒子的过程中,首先发现的是_________,它的发现说明了________是可分的。原子核是由带_______的质子和不带电的_______组成

32、哈夏音乐会上,优美的小提琴声是通过________传到台下观众处的。观众进⼊会场后要关闭手机,是为了在_________处减弱噪声,防止干扰艺术家们的演奏。

33、如图所示为手提杆秤,用于测量物体质量。秤砣M质量为01kg ,秤杆和秤钩质量忽略不计。称量时,手提O点处的提绳,固定在A处的秤钩挂上被测物体,秤砣可沿秤杆左右移动直至平衡,读出秤砣所挂B点处对应的刻度值即为被测物体质量。已知OA=4cm,若秤杆水平静止时OB=16cm ,则被测物体质量为______kg;若秤砣生锈质量减轻了,则该杆秤的测量值将______(填 “偏大”“偏小”或 “不变”)。

34、从环保的角度看,凡是妨碍人们正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产生干扰的声音,都是噪声。从环保的角度来看,一切声音都可能成为噪声。

三、实验题(共1题,共 5分)

35、小明同学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测量小车的平均速度”,小车沿斜面从A处由静止开始下滑,在ABC三处均有电子表显示时间(数字分别表示“时:分:秒”),用刻度尺可画出小车在不同路段的路程请你解答下列问题:

(1)该实验的原理是___________

(2)根据图中信息,sAB=___________cm:;vAC=___________m/s;

(3)在这个过程中,必须熟练使用计时工具,如果小车过了A点才开始计时,测得的平均速度比真实值偏___________。(选填“大”或“小”)

四、解答题(共3题,共 15分)

36、小红坐在一列从合肥开往北京的高铁上,细心的她观察到列车驶过130km的路程,所用时间为半小时。

(1)求列车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

(2)接着列出以40m/s的速度匀速通过一座长1000m的大桥,已知列车长200m,求列车全部通过大桥的时间。

37、小明为了测自己步行的速度,他从400m跑道的起点从8100秒开始记时,沿着跑道走两圈到终点(即起点),表针指到82320秒,则小明全程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38、如图所示,将平底茶壶放在水平桌面上,平底茶壶的质量是300g,底面积是50cm2,内盛0.7kg的水。(g取10N/kg)

(1)水对茶壶底部的压力和压强是多大?

(2)茶壶对桌面的压力和压强是多大?

五、作图题(共3题,共 15分)

39、如图所示,OB是一条反射光线,请在图中作出其对应的入射光线且标出入射角的度数,并作出其对应的大致的折射光线。

________

40、防溺水主题班会上,班主任提醒学生“池水看起来比实际的浅,大家切莫擅自下水”。请画出人眼看到池底A的光路图(图中是人眼看到的池底A的像)。

      

41、如图所示,请作出凸透镜的折射光线和凹透镜的入射光线 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