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2026学年(上)濮阳八年级质量检测物理

一、选择题(共24题,共 120分)

1、蓝鲸体长33 m,体重190 t,相当于33头大象或300多头黄牛的体重,它的一条舌头就有4 t.它的力气无比巨大,能曳行588千瓦的机动船,是地球上有史以来曾出现过的最大的动物(提示:鲸能在水中自由地浮沉,表明鲸的密度和水的密度相近),其体积约为

A.2×102 m3

B.2×103 m3

C.2×104 m3

D.2×105 m3

2、a、b两辆小车从同一地点同方向出发,沿水平地面做直线运动,它们运动v-t图象如图所示,已知速度图线与时间横轴围成的“面积”可以表示该时间内的路程。由图象可知,0到60s过程中说法正确的是(  )

A.两小车在40s时相遇

B.20到60s内,b小车做匀速直线运动

C.40s时,小车b在小车a的前方

D.40s时,a、b两小车相距800m

3、某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由速度公式可知,物体的(  )

A.速度与路程成正比

B.速度不变,路程与时间反比

C.速度与时间成反比

D.速度不变,路程与时间成正比

4、如图是眼球成像原理图,其中晶状体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当一个凸透镜,视网膜相当于光屏。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正常视力情况下外界物体在视网膜上所成的像是正立、缩小的实像

B.不注意健康用眼,会导致晶状体对光的会聚作用变强,使蜡烛的像成在视网膜的前方

C.进入老年后睫状肌对晶状体的调节能力减弱,导致蜡烛的成像位置在视网膜的前方

D.近视眼需要通过配戴凸透镜制成的眼镜来矫正

5、在测量lmin内脉搏跳动次数的活动中,下列工具最适合计时的是(  )

A.室外阳光下的日晷

B.没有秒针的挂钟

C.计时25分钟的沙漏

D.带秒表功能的手表

6、小孩发烧时,常用凉湿毛巾敷在额头上来降温,这种方法叫物理降温,这是利用了(  )

A.蒸发吸热

B.沸腾放热

C.升华吸热

D.熔化放热

7、第24届冬奥会将于2022年2月4日在北京开幕。届时部分场馆将采用人工造雪的方式建造赛场,人工造雪是将水注入一个专用的高压喷嘴或喷枪,使水接触到高压空气,高压空气将水流分割成微小的粒子并喷入寒冷的外部空气中,在落到地面以前形成小冰晶,从而实现降雪,如图所示。人工造雪中的“雪”的形成是(  )

A.凝固现象

B.熔化现象

C.凝华现象

D.升华现象

8、将盛水的烧瓶加热,水沸腾后把烧瓶从火焰上拿开,并迅速塞上瓶塞,再把烧瓶倒置后向瓶底浇上冷水,如图所示。关于烧瓶内的水,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一直沸腾,浇上冷水时,水面气压增大,水会停止沸腾

B.先停止沸腾,浇上冷水时,水面气压增大,水会再次沸腾

C.因没有继续加热,浇上冷水时,水的温度降低,不会沸腾

D.先停止沸腾,浇上冷水时,水面气压减小,水会再次沸腾

9、2023年12月16日,部分地区出现了寒潮、降雪等天气,郝闻的朋友用照相机拍摄了雪景照片,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凹透镜

B.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凸面镜

C.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凸透镜

D.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平面镜

10、冬季运动会期间,飘落的雪花烘托了运动的氛围,下列物态变化过程与雪的形成相同的是(  )

A.大雾消散

B.滴水成冰

C.霜打枝头

D.冰雪消融

11、某温度计的示数为 -18 ℃.对这个示数的读法下列正确的是哪个 ?

A.负 18 度或摄氏零下 18 度

B.负 18 摄氏度或零下 18 摄氏度

C.负 18 度或零下 18 度

D.负 18 摄氏度或摄氏零下 18 度

12、中国空间站梦天实验舱在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的托举下顺利升空,如图像火箭这样的高速航天器外壳要求轻巧、耐高温。航天器外壳材料应具有的特性是(  )

   

A.密度大熔点高

B.密度大熔点低

C.密度小熔点高

D.密度小熔点低

13、关于重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的质量与重力成正比

B.地球上与地面不接触的物体也会受到重力

C.所有物体的重心都在物体的中心

D.重力的方向是垂直向下的

14、如图所示的四个实例中,为了增大压强的是(  )

A.滑雪板底面积较大

B.图钉帽面积做得较大

C.拖拉机装有宽大的履带

D.安全锤的锤头做得很尖

15、控制噪声污染应从防止噪声产生、阻断噪声传播和防止噪声进入人耳三个方面着手,下列事例中属于阻断噪声传播的是(  )

A.中考期间考场周边工地停止施工

B.飞机场附近居民采用双层真空窗

C.工人工作时戴防噪声耳罩

D.汽车驶入市区禁止鸣喇叭

16、如图所示,甲图是“探究冰的熔化特点”实验的装置示意图。乙图是某同学根据实验数据作出冰加热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关于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实验时应该选择颗粒较大的冰块进行实验

B.由图像可知,冰在熔化过程中吸热,温度升高

C.第该物质处于固液共存状态

D.把冰放入烧杯中,不用酒精灯加热,冰也会熔化,说明冰的熔化不需要吸收热量

17、如图甲所示为交管部门用来检测车速的超声波测速仪.测速原理是测速仪前后两次发出并接收到被测车辆反射回来的超声波信号,再根据两次信号的时间差,测出车速.某次测速中,测速仪发出与接收超声波的情况,如图乙所示,x表示超声波与测速仪之间的距离(假设超声波传播速度为且保持不变);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汽车的行驶速度为

B.测速仪接收到两次信号之间汽车行驶了

C.第二次超声波信号比第一次超声波信号延迟发出

D.第一次超声波信号与车相遇时,汽车距测速仪

18、在实验室里,需要对一个物体进行精确测量长度,有五位同学用同一刻度尺进行了测量,读数分别为3.80cm、3.79cm、3.81cm、3.97cm、3.82cm,则物块的长度为(  )

A.3.805cm

B.3.81cm

C.3.83cm

D.3.80cm

19、关于不可见光和不可听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人能够听到次声波

B.红外线能使荧光物质发光

C.超声波具有能量,医学上可用来粉碎结石

D.电视机的遥控器靠紫外线来实现对电视机的控制

20、A、B两物体密度之比为3∶2,体积之比为4∶3,则这两种物体的质量之比为(  )

A.2∶1

B.1∶2

C.9∶8

D.8∶9

21、小袁同学拖着行李箱地面上某一点出发沿直线运动,行李箱的 s-t图像如图所示,对行李箱的运动情况进行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行李箱在 6s内运动的路程为 20m

B.行李箱在前 2s内和最后 2s内的速度相等

C.行李箱在 4~6s内处于加速状态

D.行李箱在 6s内的平均速度为 2.5m/s

22、下列生活中的光学现象分析正确的是(       

A.图甲,灯光下的手影是光的折射现象

B.图乙,国家大剧院在水中的倒影是光的反射现象

C.图丙,人在船上看到水中的鱼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D.图丁,海市蜃楼是光的色散现象

23、如图所示,是有关眼睛及其矫正的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是(  )

A.甲和乙图分别是远视眼及矫正

B.甲和丙图分别是近视眼及矫正

C.丁和乙图分别是近视眼及矫正

D.丁和丙图分别是远视眼及矫正

24、“呼麦”是蒙古族的一种高超演唱形式。演唱者运用技巧,使气息猛烈冲击声带,形成低音,形成高音,实现罕见的一人同时唱出高音和低音的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呼麦”中高音、低音指声音的响度

B.“呼麦”中的声音是振动产生的

C.“呼麦”中高音是超声波、低音是次声波

D.“呼麦”中高音和低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不等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5、弹簧测力计是测量______的仪器;图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_____;使测力计内弹簧伸长的力是______(选填“钩码的重力”或“钩码对弹簧的拉力”)。

26、如图所示,敲响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也会发声,并且把泡沫塑料球弹起.该实验能说明哪些问题?请你写出两个: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如图所示,在圆柱体底部从接触水面前一瞬间到没入水中一定深度(未触底)过程中,下列选项中表示圆柱体受到浮力F与浸入水中深度h的关系正确的是( )

A. B.     C.     D.

选择理由:______

28、如图所示为水的密度在0~10℃范围内随温度变化的曲线,根据曲线可知,当水温从0℃逐渐升高到4℃时体积_____;放在冰箱冷冻室中的半瓶水结冰后,最后其体积 _____(均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9、光在真空中的速度是   米/秒,光年是   单位。蜡烛通过小孔在右边光屏上成了一个像,这就是物理学上说的   ,这说明光在同一种介质中是 传播的。

 

30、某班同学为“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利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实验,已知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

(1)为了便于观察实验现象,实验环境应该______(选填“较亮”或“较暗”)一些。

(2)实验前需调节烛焰、透镜、光屏三者的中心在_________,比较规范的是______(填选项前的字母)。

A.将三者分散排列,然后用目测的方法调节

B.将三者靠拢,然后用目测的方法调节

(3)如图所示,当蜡烛距离凸透镜40cm时,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找到一个清晰的倒立、______(选填“放大”、“等大”或“缩小”)的实像。日常生活中______(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就是利用这一原理工作的。实验中随着蜡烛的燃烧,光屏上依然得到烛焰清晰的像,但光屏上像的位置却偏______(选填“高”或“低”),为了使像仍成在光屏的中央,则应向______(选填“上”或“下”)调节凸透镜。

(4)把蜡烛放在距凸透镜18cm的位置,移动光屏,在光屏上形成清晰的像。若撤去光屏,人眼在光屏一侧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观察到蜡烛的像;当给凸透镜戴上近视眼镜后,为使光屏上再次呈清晰像,应将光屏向_______(选填“左”或“右”)移动。

(5)将图中的凸透镜换成焦距为30cm的凸透镜,保持蜡烛和凸透镜的位置不变,在光具座上移动光屏,______(选填“能”或“不能”)找到某一位置,使像清晰的呈现在光屏上,理由是______

(6)若在第(3)题里用黑色颜料将透镜的上半部分涂黑,此时在光屏上______

A.只看到烛焰上半部分的像B.只看到烛焰下半部分的像

C.看到烛焰的全部且较亮D.看到烛焰的全部且较暗

(7)对于焦距相同的凸透镜,一个物距应该对应唯一的像距,但从各组汇报数据中发现,物距均为12.00cm时,有三个小组所测像距分别为23.00cm,24.00cm,26.00cm.若他们的数据差别不是因为长度测量误差导致的,你认为出现这种情况的操作原因是______

31、某医院急诊室的一氧气钢瓶中装有密度为6kg/m3的氧气,给急救病人供氧用去了一半,则瓶内剩余氧气的密度是______kg/m3;病人需要冰块进行物理降温,取540g水凝固成冰后使用,水全部变成冰后的体积为______cm3。(ρ=0.9×103kg/m3

32、完成下列单位换算

(1)4500mm=______m;(2)30m/s=______km/h;

(3)11.3×103kg/m3______g/cm3;(4)6300g=______kg

33、如图所示,我国山东号航母正在大海航行,排水量约为6.5万吨,在水中受到的浮力约为 ______N;该航母可以搭载约30架各型舰载机,当舰载机起飞后,航母将 ______(填“上浮”或“下沉”)一些。当舰载机起飞时,是 ______(填“顺风”或“逆风”)起飞容易。(g取10N/kg,海水的密度约等于水的密度)

34、判断下列现象属于哪种摩擦当用铅笔写字时,笔尖与纸面的摩擦是_____ 摩擦,用转笔刀削铅笔时,笔刀与铅笔之间的擦擦是______摩擦。圆珠笔写字时,笔尖与纸的摩擦是_______摩擦。

三、实验题(共1题,共 5分)

35、在探究质量与体积的关系时,小明找来大小不同的塑料块和某种液体做实验。

(1)图甲是小明在水平桌面上使用托盘天平的情景,他的错误之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改正错误后,小明正确操作,根据实验数据分别画出了塑料块和液体质量随体积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则两者中密度较小的是___________

(3)分析图像可知:由同种物质组成的不同物体,其质量与体积的比值__________(选填相同不同”)物理学中将质量与体积的比值定义为密度,该塑料的密度为___________kg/m3

 

四、解答题(共3题,共 15分)

36、一个载有重物的气球总重力为,在空气中受到的浮力时,匀速竖直向上运动,此时受到的阻力为。求:气球受到的重力多大?

37、如图所示,一个半径为r的实心半球浸没在某种液体中,水平的半球上表面距离液面的距离为h,求液体对半球向上的压力F(已知液体的密度为,球体的体积为)。

38、2017年5月13日,国际田联钻石联赛上海站,中国短跑名将苏炳添以10.09s的成绩获得男子百米冠军,若他的质量为65kg,他一只脚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为130cm2。求:

(1)他的重力? (g=10N/kg)

(2)他在站立时对地面的压强?

 

五、作图题(共3题,共 15分)

39、如图所示,一束光线先通过凹透镜L1,再通过凸透镜L2,请补充完整光路。

40、在图中画出蜡烛MN经小孔在半透明纸上所成的像M′N′

41、如图,小钢球摆动过程中某时刻的位置,画出此时小钢球受重力的示意图。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