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端午节赛龙舟是我国传统的民俗文化活动。赛龙舟时锣鼓声震耳欲聋,如图所示,选手们在鼓声的指引下整齐地划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锣鼓声震耳欲聋,说明锣鼓声的音调高
B.现场观众通过音色来辨别锣鼓声
C.停止敲鼓,鼓声也立即消失
D.热闹的锣鼓声不可能成为噪声
2、汽车以6m/s的速度匀速驶上长为60m的斜坡,经10s到达坡顶,接着又以10m/s的速度从坡顶沿原路匀速返回,经6s到达坡底,该汽车在上下坡全程中的平均速度是( )
A.7.5m/s
B.8m/s
C.6.25m/s
D.3.75m/s
3、世界上密度最小的固体“气凝胶”是人类在探索新材料中取得的重要成果。该物质的坚固耐用程度不亚于钢材,且能承受1400℃的高温,而密度只有3kg/m3。一架用钢材(ρ钢=7.9×103kg/m3)制成的质量约160t的大型飞机,如果用“气凝胶”做成,其质量相当于( )
A.一枚硬币的质量
B.一个鸡蛋的质量
C.一个成年人的质量
D.一台大卡车的质量
4、如图所示,用水壶烧水,水烧开后能看到壶嘴周围有“白气”产生,其中a、b两位置有一处“白气”较浓。以下关于“白气”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它是汽化形成的水蒸气,a处较浓
B.它是汽化形成的水蒸气,b处较浓
C.它是液化形成的小水滴,a处较浓
D.它是液化形成的小水滴,b处较浓
5、郝闻用质量相同的铁块和铝块加工制作零件(),材料都不剩余。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若都做成实心零件,则铝零件质量小于铁零件
B.若都做成实心零件,则铝零件体积小于铁零件
C.若都做成外形相同的零件,则铝零件必是空心
D.若都做成外形相同的零件,铁零件空心体积大
6、关于物质的密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由公式可知,物质的密度跟质量成正比,跟体积成反比
B.不同种类的物质,其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一定不同
C.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其大小与温度、状态有关
D.密度单位kg/m3比g/cm3要大
7、一支粉笔,被用去一段以后,剩下的粉笔
A.质量减小,密度减小
B.质量减小,密度不变
C.体积减小,密度增大
D.体积减小,密度减小
8、下列有关光学的知识,叙述正确的是( )
A.光照到墙面上发生的反射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B.光垂直入射到平面镜上,反射角是90度
C.玻璃幕墙反射太阳光造成光污染是漫反射
D.一束光从一种介质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可能不变
9、为了增强体质,适量的体育锻炼是必不可少的,下列是对八年级某同学体育锻炼中一些数据的估测,其中最符合实际的是( )
A.立定跳远成绩是5m
B.800m跑的成绩是40s
C.跳绳时跳起的高度大约4cm
D.跑完800m后心跳是每秒60次
10、下列诗句中关于声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怕得鱼惊不应人”中怕鱼惊是因为声音可以在液体中传播
B.“谁家玉笛暗飞声”中的笛声是根据音调辨别出来的
C.“深山月黑风雨夜,欲近晓天啼一声”说明声音能够传递能量
D.“夜半钟声到客船”中诗人听到的钟声是空气振动产生的
11、密度知识与生活联系非常紧密,下列关于密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密度是物质的一种性质,不同种类的物质密度一定不同
B.铁块从20℃加热至1200℃,质量不变,密度也不变
C.为减轻质量,比赛用的自行车应使用强度高、密度大的材料制造
D.“油比水轻”,油能漂在水面上,是由于油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
12、下列事例中,属于利用声传递能量的是( )
A.利用回声定位制成的超声导盲仪探测前进道路上的障碍物
B.医生通过听诊器给病人诊病
C.通过声学仪器接收到的次声波等信息判断地震的方位和强度
D.利用超声波排除人体内的结石
13、电子琴能模仿各种乐器发出的声音,在技术上要解决的关键是能模仿各种乐器发出声音的( )
A.响度
B.音调
C.音色
D.节奏
14、霜降是中华传统二十四节气之一,霜的形成属于( )
A.熔化
B.凝固
C.液化
D.凝华
15、港珠澳大桥施工时通过优化施工工艺等方式减少施工噪声,最终实现“大桥通车、白海豚不搬家”的承诺。下列相关声现象的表述正确的是( )
A.噪声是由物体有规则振动产生的
B.噪声在海水中以波的形式传播
C.噪声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
D.优化施工工艺一定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16、杯内某物质由固态变成液态,体积变小,则该物质此过程( )
A.要放热
B.质量变大
C.温度可能不变
D.发生的物态变化是液化
17、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下列诗词涉及物理知识,对其解释正确的是( )
A.“夕阳返照桃花坞,柳絮飞来片片红”柳絮呈红色是因为它吸收了红光
B.“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影子是由于光的折射而形成的
C.“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月”是光的反射而成的虚像
D.“潭清疑水浅,荷动知鱼散”,潭水看起来浅是因为光发生了直线传播
18、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考场里安静的答题环境,大约为80dB
B.物体只要振动我们就能听到声音
C.声音是一种波,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最大
D.区分小提琴和古筝的声音是根据音色不同
19、在实验室里,需要对一个物体进行精确测量长度,有五位同学用同一刻度尺进行了测量,读数分别为3.80cm、3.79cm、3.81cm、3.97cm、3.82cm,则物块的长度为( )
A.3.805cm
B.3.81cm
C.3.83cm
D.3.80cm
20、某物体从地面上某一点出发沿直线运动,其s-t图像如图所示。对物体的运动情况进行分析,得出结论错误的是( )
A.物体在9s内运动的路程为18m
B.物体在前3s内和后3s内的速度相等
C.以地面为参照物,物体在中间3s内静止
D.物体在9s内的平均速度为2m/s
21、如图是某物质的熔化和凝固图像,从图像中获得的信息正确的是( )
A.第4min时该物质开始熔化
B.该物质在BC段放出了热量
C.该物质在温度为44℃时一定是液态
D.该物质的沸点是44℃
22、小丽发现用电吹风吹干湿发时,用高速热风并将头发散开,会干的更快些,她与同学们对这一现象进行讨论后,提出了下面四个问题,其中最有探究价值且易于探究的科学问题是( )
A.头发干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
B.液体蒸发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
C.液体蒸发的快慢与液体温度有什么关系?
D.液体蒸发的快慢与液体表面积有什么关系?
23、体积和质量都相等的铝球、铜球、铅球。已知ρ铅=2.7×103kg/m3,ρ铜=8.9×103kg/m3,ρ铅=11.3×103kg/m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三个球都不可能是空心的
B.若铜球是实心的,铝球和铅球一定是空心的
C.若铝球是实心的,铜球和铅球一定是空心的
D.若铅球是实心的,铝球和铜球一定是空心的
24、下列长度的单位换算正确的是( )
A.36km/h=36×m/s=10m/s
B.36km/h=36×=10m/s
C.36km/h=36km/h×=10m/s
D.36km/h=36 km/h× m/s= 10m/s
25、如图所示:木块B的长度为___________cm;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___________N。
26、体温计的刻度范围通常为______。护士利用体温计为患者甲测量体温,示数是38.5℃。接着粗心的护士用这个没有甩过的体温计为患者乙测量体温,若乙的实际体温是37.5℃,则体温的示数显示为______℃;之后又用这支没有甩过的体温计测量患者丙的体温,体温计显示的示数是39℃,则患者丙的体温是______℃。
27、如图所示,甲,乙两个正方体对水平地面的压强相等,则密度较大的是_______(选填“甲”或“乙”),若将甲竖直方向切去一半,则甲对地面的压强______(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28、如图一个物体,在一个水平外力F的作用下静止在竖直墙上,则物体受到_____、_____、_____、_____的作用,
29、质量为0.1g的雨滴在空中以0.5m/s的速度匀速竖直下落,则它受到的空气阻力为_______,方向__________;如果雨滴以2m/s的速度匀速竖直下落,则它受到的空气阻力将_______(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g取10N/kg)
30、甲、乙两个实心均匀正方体(ρ甲<ρ乙),分别放在水平地面上,若在两正方体的右侧,按图所示方式,沿竖直方向各截去相同的质量,它们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强相等。则两个正方体原来对地面的压强、压力的关系是p甲______p乙,F甲______F乙(两空均选填“>”、“<”或“=”)。
31、如图所示,手持钢尺,用力快速击打一摞棋子中间的一个,该棋子飞出而上方的棋子并没有飞出。若击打该棋子时,所有棋子都不再受到重力的作用,则该棋子上方的棋子将会______(选填“落下”、“悬空静止”、“随被击打的棋子一同飞出”或“向上飞出”)。你做出这种猜想的理由是:当其中一个棋子被击打而飞出时,______。
32、某同学在物理实验室利甩托里拆利实验测量大气压强的值,实验测量结果如图所示。由此可判断该实验室此时的气压______一个标准大气压(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33、甲、乙两铁制实心圆柱体,它们的质量之比为3∶4,则甲、乙两圆柱体的密度之比ρ甲∶ρ乙=___________,体积之比V甲∶V乙=___________。若将甲切去一半,乙切去三分之一,则甲、乙剩余部分的密度之比为___________。
34、一个声源2min内振动了720次,它的频率为是______Hz。位于百米赛跑终点的计时员,听到起跑的枪声立即开始计时,李明同学百米赛跑记录时间是12.65s,当时气温为15℃,则李明同学百米赛跑真实时间为____s。(气温为15℃时,声音在空气中传播速度为340m/s)
35、小华学习了有关声音的知识后,对材料的隔音性能很感兴趣,于是他设计了如下实验进行探究,请阅读并回答下列问题.实验步骤:
①先搜集各种材料,如衣服、报纸、平装书、塑料袋、袜子;
②把闹钟放到一个鞋盒里,将衣服盖在鞋盒上方,然后逐渐远离盒子直到听不见滴答声,记下此时人离盒子的距离;
③分别将各种材料盖在鞋盒上方,重复以上实验,得到下表的数据:
回答问题:
(1)小华设计的实验利用了离声源越远,听到声音的响度越____(填“大”或“小”)的原理。
(2)根据小华所得数据可知粗糙的材料比平滑材料隔音性能____(填“好”或“差”),其原因是粗糙材料吸收声音的性能要比平滑材料强。
(3)如果在给你一块海绵材料,你认为其隔声性能与报纸相比,______隔声性能好一点。
(4)在噪声污染严重的环境里,“隔音”就是为了改变声音的_________,是有效的降噪方法之一。在控制噪声的方法分类中,“隔音”是在__________减弱噪声。
36、在一个重2 N,底面积为0.01 m2的薄壁容器里装0.8kg的水,容器中水的深度为0.05 m,把它放在水平桌面上,如图所示。(水=1.0×103 kg/m3,g取10 N/kg)求:
(1)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
(2)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
(3)容器对桌面的压强。
37、某人抽取2mL的血液,称得质量为2.1g, 如果一个成年人体内的血液共4.2kg,则成年人体内的血液多少L?
38、图为某大桥的限重标志,表示对过桥车辆的质量限制。若有一辆集装箱卡车总重力为牛,该卡车能否通过该桥?
39、完成光路图。
40、(1)如图,AB、CD是同一光源发出的经平面镜反射后的两条光线,请作出光源S和它的像S′;
(__________)
(2)如题图所示,一束光从水中斜射到水面,请画出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的大致方向;
(______________)
(3)请在图中分别画出经过透镜折射后的光线。
(___________________)
41、如图所示,在倒置的漏斗里放一个乒乓球,从漏斗口向下用力吹气,乒乓球将悬浮在漏斗里.请你画出此时乒乓球受力的示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