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淮南子》完整记载的“二十四节气”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有关节气的谚语,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惊蛰:“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雨的形成是汽化现象,需要吸热
B.夏至:“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露和雾的形成是液化,需要放热
C.秋分:“风起白苹初日晚,霜雕红叶欲秋分”,霜的形成过程中不断从外界吸热,从而使环境温度降低
D.大寒:“厚冰无裂文,短日有冷光”,水结冰时温度降低,不断对外界放热
2、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1中,电视遥控器利用紫外线实现对电视机遥控
B.图-2中,配戴凹透镜镜片制成的眼镜可以矫正近视眼
C.图-3中,漫反射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D.图-4中,“中国天眼”球面射电望远镜利用了凹面镜对光有发散作用
3、在测量物体的密度(ρ)时,测量了四种物体的质量(m)与体积(V),并在m – V 坐标系画出来,如图所示。根据图像有四个判断:① ρ1 < ρ2 = ρ3 < ρ4;② ρ1>ρ2 = ρ3> ρ4;③ m1 = m2 > m3 > m4;④ V1 = V2 > V3 >V4。以上判断中正确的是( )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③
4、如图甲所示,小车在水平方向受到两个拉力F1和F2的作用。拉力F1和F2的大小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乙和丙,小车的运动状态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丁,根据图象,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①t=1s时,小车受到的摩擦力大小是1N,摩擦力的方向水平向左
②t=3s时,小车受到的摩擦力大小是1.5N,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右
③在4s到6s这个时间段,若桌面变得绝对光滑,小车将做匀速直线运动
④t=7s时,小车受到的合力大小是5.5N,合力方向水平向右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5、用刻度尺测量铅笔的长度,以下测量方法正确的是( )
A.
B.
C.
D.
6、如下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属于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是( )
A.塔的倒影
B.雨后彩虹
C.露珠下的叶脉
D.墙上的手影
7、冬奥会火炬外壳在1000 ℃的温度下不会起泡、开裂、轻盈、坚固,与该材料无关的( )
A.导电性好
B.硬度大
C.耐高温
D.密度小
8、里约奥运会上,中国健儿勇夺金牌,让国旗在国歌声中一次次升起。我国国歌演奏时间约为( )
A.0.5秒
B.5秒
C.50秒
D.5分钟
9、现代生活,智能手机给人们带来了许多便利,但长时间盯着手机屏幕容易导致视力下降。如图是课本中甲、乙两眼睛的成像示意图,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甲是近视眼,应戴凸透镜制成的眼镜矫正
B.甲是近视眼,应戴凹透镜制成的眼镜矫正
C.乙是近视眼,应戴凸透镜制成的眼镜矫正
D.乙是近视眼,应戴凹透镜制成的眼镜矫正
10、下面是小君同学对日常生活中一些常见物体长度和时间的估计,其中与实际情况相符的是( )
A.正常成年人的鞋子的长度约为25dm
B.教室中课桌高度约为7.5cm
C.演奏一次国歌的时间约为50s
D.一个正规篮球的直径约为1dm
11、水银体温计在测人体温度时,随着水银液柱的上升,体温计中的水银( )
A.温度不变
B.质量变大
C.体积变小
D.密度变小
12、甲、乙、丙、丁四个正方体,棱长之比为4:3:2:1,质量分别为128g、54g、8g、2g。已知它们是同一材料制成的,但有一个是空心的,则空心的正方体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13、图所示的光现象中,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 )
A.景物在水中形成“倒影”
B.日晷上呈现针的影子
C.筷子在水面处“折断”
D.从汽车后视镜看到车辆
14、如图所示,公园围墙外的小路形成一个规则的正方形,甲乙两人分别从两个对角处同时出发沿逆时针方向紧贴围墙绕公路匀速行走,已知甲绕围墙行走一圈需要48分钟,乙绕围墙行走一圈需要68分钟,从甲第一次看见乙开始计时,到甲又看不到乙时,所经历的时间为( )
A.4分钟
B.3分钟
C.2分钟
D.1分钟
15、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很多诗句中蕴含着物理知识。下列分析中正确的是( )
A.“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人们是通过音色辨别出钟声的
B.“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高”是指声音的音调高
C.“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琵琶声是由于空气振动产生的
D.“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说明声音可以传递能量
16、一辆小车沿直线运动的s-t图像如图所示。对物体的运动情况进行分析,得出结论正确的是( )
A.小车在0~6s内做匀速直线运动
B.小车在0~2s内做加速运动
C.小车在2~4s内做匀速直线运动
D.小车在4~6s内的速度为5m/s
17、长春市“两横三纵”快速路建成后,极大地方便了市民的通行,一辆汽车正在快速路的高架桥上行驶,则( )
A.以该汽车为参照物,司机是运动的
B.以高架桥为参照物,该汽车是静止的
C.以桥上路灯为参照物,该司机是静止的
D.以该司机为参照物,桥上路灯是运动的
18、春天许多小朋友折下柳枝做成“口哨”,聪明的子轩拿剪刀边吹边剪,若用同样大小的力度吹,随着“口哨”的变短,发出的声音也不一样,关于这一现象说法正确的是( )
A.人耳能听到声音说明声音能传递能量
B.正在学习的同学怕哨声打扰自己就用耳塞堵住耳朵,这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C.在“口哨”变短的过程中,声音的音调发生变化
D.这个过程中声音不一样的原因是响度发生了变化
19、赤峰地区四季分明。气温的变化形成了独将的自然景观,下列自然现象的形成属于熔化的是( )
A.春天冰雪消融
B.夏天草叶上的露珠
C.秋天枝头上的霜
D.冬天屋檐下的冰柱
20、小孔成像现象最早被《墨经》记载。下列现象与小孔成像原理相同的是( )
A.水中倒影
B.雨后彩虹
C.立竿见影
D.海市蜃楼
21、有经验的渔民叉鱼时总是叉向鱼的下方,能说明这一现象的光路图是( )
A.
B.
C.
D.
22、下列最符合实际的是( )
A.物理教科书的宽度为18cm
B.人耳的听觉范围是0~2000Hz
C.人体的正常体温是39℃
D.中学生步行速度是5m/s
23、某同学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记录并绘制了像到凸透镜的距离v与物到凸透镜的距离u的关系图像,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有( )
A.该同学所用凸透镜的焦距f=10cm
B.u=6cm时,在光屏上得到的是倒立、缩小的实像
C.把物体从6cm处移动到15cm处的过程中,像逐渐变小
D.当u=15cm时,在光屏得到的是放大的像,照相机利用这一原理
24、拿一张硬纸片,让它从一木梳上很快地划过去,再让它慢一点从同一木梳上划过去,两次用力大小一样,则两次发出声音的特性一定不同的是( )
A.响度
B.音色
C.音调
D.音色和响度
25、生活处处有物理,留心观察皆学问。
⑴切割玻璃的刀要使用金刚石,利用了金刚石的 大(填物质的物理属性);
⑵轮滑是孩子们非常喜欢的一项运动,鞋底装有轮子的目的是 摩擦力(增大/减小);当孩子用力向 (正后方/侧后方)蹬地时,他会向前加速,这是因为物体间力的作用是 的。
⑶包饺子时用手捏饺子可捏出漂亮的花纹,这说明力可以 。
26、昆虫飞行时翅膀振动能发出声音,如蜜蜂1min振翅26400次,蝴蝶20s振翅120次,蚊子10s振翅6400次由此可知,蜜蜂翅膀振动的频率______Hz,人耳听不到上述动物中______发出的声音。
27、完成下列单位转换:
4×103cm=______m;36km/h=______m/s;30min=______h。
28、街头路口的反光镜是______镜;耳鼻喉科医生头上戴的反光镜是______镜;老花镜是______镜。
29、“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竹排江中游”是以 参照物,“青山两岸走”以 为参照物.
30、一本书放在水平桌面上,书受到桌面的 力;这个力的施力物体是 ,受力物体是 。同时这本书对桌面产生 ,这个力的施力物体是 ,受力物体是___ ___。
31、如图(a)所示的仪器名称为_____,通电时振针每秒钟上下振动50次,每次向下打1个点,这样每打两个点的时间间隔就是______秒。某同学用该仪器向左拉出的纸带如图(b)所示,纸带上从A点到F点经历的时间为______秒,还可以判断该纸带是向左________拉出的(选填“匀速”、“加速”或“减速”)。
32、小明生病了,他用读数停留在38.2℃,没有甩过的体温计直接测量自己的体温,发现示数仍然是38.2℃,小明的实际体温可能______或______38.2℃;如果小明的实际体温已经超过38.2℃,那么体温计的读数会______38.2℃(均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33、一条光线垂直射向平面镜,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是______度,若保持光的传播方向不变,而将平面镜沿逆时针方向转动20°角,则反射光线又与入射光线的夹角______度。
34、经经同学设计的一个温度计,如图所示,瓶中装的是气体,瓶塞不漏气,弯管水平部分有一小段液柱。将此装置放在室内,当周围的温度降低时,瓶中的气体遇冷发生_____(选填“膨胀”或“收缩”),液柱将向______(选填“左”或“右”)移动。
35、小明想通过实验测量小石块的密度。
(1)将天平放在水平工作台上,游码移到标尺左端的____。观察到指针指在分度盘上的位置如图甲所示。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调节,使指针对准分度盘中央刻度线。
(2)用调好的天平测小石块的质量,天平平衡时,右盘中砝码和游码位置如图乙所示,则小石块的质量为______g。
(3)如图丙所示,用量筒测出小石块的体积为____cm3。
(4)通过计算,小石块的密度为____kg/m3。
(5)若小明先测出矿石的体积,再测出矿石的质量,这样测出的密度比上述结果偏______。(选填“大”或“小”)
36、如图所示,工人用240N的拉力拉绳使水中的小船匀速靠岸,用10min将绳子自由端拉移60m,已知小船总重1.8×104N,小船行进中受到的阻力是它所受重力的0.01倍。求:
(1)工人拉绳时做功的功率。
(2)此装置的机械效率。
37、如图所示,轿车从某地往哈尔滨方向匀速行驶;当到达A地时,车内的钟表显示的时间为10时15分,当到达B地时,钟表显示的时间为10时45分。
(1)轿车从A地到B地用多少小时?
(2)轿车从A地到B地的速度是多大?
(3)轿车若仍以该速度继续匀速行驶,从B地到达哈尔滨需要多少时间?
38、“塔吊”是修建高层建筑常见的起重设备,又名“塔式起重机”;某“塔吊”从开始以恒定功率30kW将质量3t的重物从静止开始竖直向上提升了60s,再逐步减小功率,提升10s后停了下来,全程v﹣t关系如图,不计空气阻力的作用;g取10N/kg;
(1)求t=30s时重物所受的拉力为多大?
(2)求整个过程重物的最大速度为多大?
(3)若重物上升的总高度为66m,则最后10s拉力的平均功率为多大?
39、作出图中物体AB在平面镜中的像。
40、请根据平面镜的成像特点在图中画出AB通过平面镜所成的像。(保留作图痕迹)
41、(1)画出图a、b中进入透镜的光线,
(2)画出图c中射向空气中的光线.
(3)如图d所示,在练功房里,小红同学利用平面镜来帮助矫正舞蹈姿势.请准确画出她的脚上B点的光线经过平面镜后进入A点人眼的光路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