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2026学年(上)北屯八年级质量检测语文

一、选择题(共4题,共 20分)

1、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新闻特写兼有新闻和文学的特点,但由于强调新闻性、时效性和真实性,所以更接近于通讯体裁。

B.《白杨礼赞》一文以赞美白杨树的不平凡为线索,运用象征手法,赞美了抗日根据地的军民。

C.《红星照耀中国》曾易名为《西行漫记》,是英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写的一部纪实作品。

D.《答谢中书书》的第二个“书”即书信,古人的书信又叫“尺牍”或“信札”,是一种应用性文体。

2、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之一,无论是“曾子烹彘”“商鞅立木”,还是“一诺千金”,都包含着古人对诚信的尊崇。

B.《藤野先生》《背影》《昆明的雨》都是回忆性散文,作者分别是鲁迅、朱自清、汪曾祺。

C.地名里常包含着很多文化因素,如“蒙阴”县位于蒙山之阴,“江阴”市位于长江之阴,就是按照“阴”字表示“山之南、水之北”的意思来命名的。

D.“书”即书信,古人的书信又叫“尺牍”“信札”,是一种应用性文体,多用于记事或写景,如吴均的《与朱元思书》、陶弘景的《答谢中书书》。

3、下面选项中,加点字注音和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zhuàn)章       (rùo)篷       (yǎn)然       犬牙(chī)互

B.(jūn)裂       (jiān)默       (niào)炕       (duo)起来

C.连(qiáo)       (qiǎo)       (zhè)皱       (mò)然回首

D.(jì)绊       (huì)暗       (lǔ)       (piān)然起舞

4、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zhònɡ)   (zháo)    屏息(liǎn)   锐不可(dānɡ)

B.diàn)   (zѐnɡ)   无消息(yǎo) chà)风云

C.(qiǎo) (fèn)   mò)然回首   曲高(hѐ)

D.(chì)     (yǒu)   (hàn)首低眉 痛疾(wù)

二、诗歌鉴赏(共1题,共 5分)

5、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题。

蜀相

(唐)杜甫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语文主题学习》丛书

(1)全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2)本诗艺术表现话语奇简、意蕴深厚,试任选一个角度(结构、写法、语言等)写一段赏析文字。

三、名句名篇默写(共1题,共 5分)

6、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名篇。

(1)补写下列名句中的上句或下句。(任选其中6句)

______________,微君之故?(《诗经•式微》)

②青青子衿,______________。(《诗经•子衿》)

③ 关关雎鸠,______________。(《诗经•关雎》)

______________,宛在水中央。(《诗经•蒹葭》)

______________,波撼岳阳城。(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⑥《桃花源记》中用听觉描写桃花源社会环境安定平和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

(2)默写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的后四句。

四、名著阅读(共1题,共 5分)

7、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答。

我第二次到北京期间,读了许多关于俄国情况的书。我热心地搜寻那时候能找到的为数不多的用中文写的共产主义书籍。有三本书特别深地铭刻在我的心中,建立起我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我一旦接受了马克思主义是对历史的正确解释以后,我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就没有动摇过……到了一九二○年夏天,在理论上,而且在某种程度的行动上,我已成为一个马克思主义者了,而且从此我也认为自己是一个马克思主义者了。我被派到上海去帮助组织反对赵恒惕的运动。那年(一九二二年)冬天,第二次党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我本想参加,可是忘记了开会的地点,又拽不到任何同志,结果没有能出席。我回到湖南,大力推动工会的工作。

选段中的“我”指的是谁?“有三本书特别深地铭刻在我的心中”这句话中提到“三本书”,请写出其中的一本。

五、现代文阅读(共1题,共 5分)

8、阅读宋威的《找到自己的“燃点”》一文,完成各题。

①“超燃”“燃爆了”“燃曲”“燃文”“燃创意”……不知不觉间,“燃”成为流行词。什么是“燃”?雄浑激越的音乐、紧张刺激的赛事、精彩纷呈的电影、振奋人心的演讲……某种意义上,令人热血沸腾、激情澎湃的事物,都可喻之为“燃”。

②人们欣赏“燃”、点赞“燃”,是因为“燃”代表着一种昂扬向上的状态,洋溢着一种积极进取、充满阳光的精气神。有人说,一个人就是一种能源,人的一生就是燃烧,就是能量的充分释放。的确,相较于通过外在刺激获得短暂的亢奋或一时的热情,一个人只有点燃内心的火焰,才能让“燃”的状态恒久持续,进而迸发源源不断的力量。

③如果心不想走,脚就不会出发。状态能否“燃”起来,取决于心灵的温度。生活中,一些人曲解“平淡是福”,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一些人自诩“无欲无求”,不重过程、不问结果,在得过且过中沉沦;一些人自以为“聪明绝顶”,偷奸耍滑、华而不实,变得左右逢源、八面玲珑;一些人盲信“佛系人生”,凡事“意思意思”就行,失去了进取的意志。种种颓靡状态,皆因心态消极、意志消沉。“有理想的人,生活总是火热的”。心中揣着一团火,锐气才不会散,脚步才不会停。

④实际上,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亮度”。即便是再平凡的个体,也有“燃”起来的可能。就像鲁迅先生所说,“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就令萤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里发一点光”。“当代愚公”黄大发只是一名普通村支书,却立志“让乡亲们过上好日子”,历时36 年,终于带领村民修成了一条绕三重大山、穿三道绝壁的万米水渠。“守岛英雄”王继才只是一名民兵哨所所长,却坚守开山岛32年,无论刺骨的寒风还是常年的孤独,都不曾让他退缩。状态的“燃”与否,无关职位高低、权力大小。站稳自己的位置,扛起自身的责任,哪怕只是微光,也能烛照一方。

⑤“燃状态”,也不一定有鲜花和掌声。相反,还可能伴随着苦、累、痛,包含着责任、担当、付出。走不出“舒适区”,吃不了苦头,迈不过沟坎,一遇困难挫折便垂头丧气、满腹牢骚,这样的人,是难以葆有持久热情与动力的。不禁想起一部记录真实创业故事的电影《燃点》。影片中,创业者们向着自己的目标奋力进发,有的忙到抽不出时间见家人,有的每天睡眠时间少得可怜,有的事业坠入低谷……尽管充满痛苦、迷茫、徘徊,但他们都有着自己的“燃点”,有着为梦想不懈打拼的激情。一个人要想活成自己理想的样子,不正需要这样的奋斗姿态和价值追求吗?

⑥哲人有言,“每一个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对生命的辜负。”积极进取、不懈奋斗,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让自己“燃”起来吧。

1文章开头有什么作用?

2第④段主要运用_______论证,通过列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例子,具体有力地论证了__________________,从而论证了本文的中心论点。

3联系全文,分点概括该如何保持“燃状态”。

六、作文(共1题,共 5分)

9、爱是抽象的,我们看不见,也摸不着。但爱的载体是具体的,一个背影里藏着父亲的爱,一个拥抱中藏着母亲的爱,某个佳肴里藏着奶奶的爱,一枚书签里藏着朋友的爱,一段评语里藏着老师的爱……

以“藏在 里的爱”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l)把题目补充完整再作文。(2)文体不限(诗歌除外),说真话,抒真情,忌抄袭。(3)文中不得使用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4)书写工整,不少于60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