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 )
A.归省(xǐng) 连翘(qiáo) 蓦然(mù) 蒙络摇缀(zhuì)
B.农谚(yàn) 两栖(xī) 狩猎(sǒu) 销声匿迹(xiāo)
C.潮汐(xī) 羁绊(jī) 龟裂(jūn) 戛然而止(gá)
D.斡旋(wò) 缄默(jiān) 眺望(tiào) 风雪载途(zài)
2、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我无时无刻都想着要努力学习,争取考上一所重点中学。
B. 省图书馆开通了全天24小时自助式服务,平均每天接待读者约200余人次。
C. 学生书写水平逐渐下降的问题,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
D. 小王看到哥哥和他的朋友在长安公园散步。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随着城市街头共享单车的出现,不仅给人们的出行带来便利,而且环保、经济。
B.习近平同志说:“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句话告诉我们提升国民生活质量的关键是能否重视生态建设,能否从根本上解决我们的人居环境日益恶化的问题。
C.著名作家吴伯箫的籍贯是山东莱芜人,他的散文大多以小见大,善于从平凡中挖掘出深刻的内涵。
D.为了提高同学们的语文素养,学校开展了“读经典作品,建书香校园”的活动。
4、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近年来,优秀传统文化题材图书的出版和销售络绎不绝。
B.他说话向来都是抑扬顿挫,韵味十足,声音也带着那么一股子戏剧的味道。
C.登上市郊翠屏山,举目远眺,只见青山如屏,绿水如带,令人心旷神怡。
D.没有中国共产党人做中国人民的中流砥柱,中国的独立和解放是不可能的。
5、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杜甫
①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②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③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两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④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鸣呼!何时眼前突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1】结合内容,梳理本诗的情感线索。
【2】“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6、根据提示补写各句或填写课文原句
(1)了却君王天下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辛弃疾《破阵子》)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还不是我们恣情悲痛的时候。 (阿累《一面》)
(3)大漠孤烟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王维《使至塞上》)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蟋蟀们在这里弹琴。(鲁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芳草萋萋鹦鹉洲。(崔颢《黄鹤楼》)
(6)蔽林间窥之,稍出近之,___________________,莫相知。(柳宗元《黔之驴》)
7、班级拟开展“走进名著,为主要人物写小传”的综合性学习活动,传记是记述人物生平事迹的文章,其涉及的人物、事件等都必须准确,请从下面《红星照耀中国》的人物中选择一位,为其写一篇小传,字数100字左右。
周恩来 朱德 贺龙
8、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蝉的音乐
蝉是非常喜欢唱歌的。它翼后的空腔里带有一种像钹一样的乐器。它还不满足,还要在胸部安置一种响板,以增加声音的强度。的确,有种蝉,为了满足音乐的嗜好,牺牲了很多。因为有这种巨大的响板,使得生命器官都无处安置,只得把它们压紧到身体最小的角落里。当然了,要热心委身于音乐,那么只有缩小内部的器官,来安置乐器了。
但是不幸得很,它这样喜欢的音乐,对于别人,却完全不能引起兴趣。就是我也还没有发现它唱歌的目的。通常的猜想以为它是在叫嘁同伴,然而事实明显,这个意见是错误的。
蝉与我比邻相守,到现在已有十五年了,每个夏天差不多有两个月之久,它们总不离我的视线,而歌声也不离我的耳畔。我通常都看见它们在筱悬木的柔枝上,排成一列,歌唱者和它的伴侣比肩而坐。吸管插到树皮里,动也不动地狂饮,夕阳西下,它们就沿着树枝用慢而且稳的脚步,寻找温暖的地方。无论在饮水或行动时,它们从未停止过歌唱。
所以这样看起来,它们并不是叫喊同伴,你想想看,如果你的同伴在你面前,你大概不会费掉整月的功夫叫喊他们吧!
其实,照我想,便是蝉自己也听不见所唱的歌曲。不过是想用这种强硬的方法,强迫他人去听而已。
它有非常清晰的视觉。它的五只眼睛,会告诉它左右以及上方有什么事情发生,只要看到有谁跑来,它会立刻停止歌唱,悄然飞去。然而喧哗却不足以惊扰它。你尽管站在它的背后讲话,吹哨子、拍手、撞石子。就是比这种声音更轻微,要是一只雀儿,虽然没有看见你,应当早已惊慌得飞走了。这镇静的蝉却仍然继续发声,好像没事儿人一样。
有一回,我借来两枝乡下人办喜事用的土铳,里面装满火药,就是最重要的喜庆事也只要用这么多。我将它放在门外的筱悬木树下。我们很小心的把窗打开,以防玻璃被震破。在头顶树枝.上的蝉,看不见下面在干什么。
我们六个人等在下面,热心倾听头顶上的乐队会受到什么影响。“碰!”枪放出去,声如霹雷。一点没有受到影响,它仍然继续歌唱。它既没有表现出一点儿惊慌扰乱之状,声音的质与量也没有一点轻微的改变。第二枪和第一枪一样,也没有发生影响。
我想,经过这次试验,我们可以确定,蝉是听不见的,好像一个极聋的聋子,它对自己所发的声音是一点也感觉不到的!
(节选自《昆虫记》)
【1】下列说法与原文意思相符的一项是( )
A. 蝉从没停止过歌唱,因为它的歌唱是为了叫喊同伴。
B. 蝉是有听觉的,可以听到自己的歌声,也强迫他人去听它的歌唱。
C. 当蝉看见有谁跑过来的时候,它就悄然飞去,说明它的视觉很好。
D. 蝉能唱歌是因为在它的内腔里安置了能唱歌的乐器。
【2】本文运用了多种说明方法,请找出一例,指出它的说明方法,并说明其作用。
【3】为了研究蝉,作者做了实验,得出了什么结论?由此可见作者在科学研究上具备怎样品质?
【4】本文选自科普作品《昆虫记》,请你向同学们再推荐一本这样的书籍,并简要介绍其主要内容。
9、回眸过往,青春路上总有一种力量让我们泪流满面,总有一种力量让我们抖擞精神,让我们敢爱敢做勇敢去闯,哪怕遇见再大的风险再大的浪。
请你结合自身的经历与感悟,以“青春的力量”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①字迹工整,字数不少于600字;②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班名、姓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