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2026学年(上)盐城八年级质量检测语文

一、选择题(共4题,共 20分)

1、下列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吹嘘   苔痕   笆蕉   俯仰生姿

B.吆喝   依傍   斟酌   杳无消息

C.葺毛   倦怠   牛犊   眼花缭乱

D.欢愉   躁热   桥墩   弹精竭虑

2、下列各项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A.美方应深刻认识中美关系互利共赢的本质,采取理性务实的对华政策。

B.经过酷暑的大量耗费,使欧洲的天然气储备水平难以应付即将到来的寒冬。

C.学前教育是儿童公共服务的重要方面,也是人民群众关心的重大民生问题。

D.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必须高度重视科学文化的重要地位和支撑作用。

3、依次填入下面文段横线中的汉字,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太极拳发源于河南焦作市温县陈家沟。数百年来陈家沟大师云集、英才出,成为举世闻名的太极圣地。太极拳融合了健身、养生等功能,含着“天人合一、刚柔并济、内外兼修”的内涵,被誉为中华武术的精、东方文化的瑰宝,是具有重要代表性的黄河文化符号,是中国连接世界的重要国家名片。

A.①倍②蕴③萃

B.①辈②蕴③粹

C.①辈②缊③粹

D.①倍②缊③萃

4、下列句子语言表达得体的一项是

A.餐厅服务员劝阻正在吸烟的顾客,顾客叼着烟说:“烟是我买的,关你什么事?”

B.学生在考场紧张地等待考试开始,监考老师说:“别紧张,深呼吸,调整一下自己的情绪。”

C.王嫂挑选香蕉,不满意,转身离开,老板忿忿地说:“挑那么久,又不买,神经病。”

D.展刚对参加父亲寿宴的亲朋好友说:“非常感谢大家能抽空参加令尊的生日宴会。”

二、诗歌鉴赏(共1题,共 5分)

5、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小题。

使至塞上

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汉江临泛

王维

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

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

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

【注】①汉江:即汉水。②楚塞:指古代楚国地界。③九派:长江干流及其支流的统称。

【1】对两首诗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使至塞上》首联写了诗人奉使出征,独当重任,到边疆察看,过居延属国的内容。

B.《汉江临泛》尾联通过具体细腻的景物描写,表达了诗人对襄阳风物的热爱,也洋溢着积极乐观的情绪。

C.《使至塞上》用一“直”一“圆”展现了边塞的壮阔;《汉江临泛》用一“浮”一“动”渲染了水势的磅礴。

D.王维的诗以“诗中有高”著称,这两首诗在意境创造上也很好地体现了这一特点。

【2】用自己的话,描绘“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展示的“千古壮观”。

三、名句名篇默写(共1题,共 5分)

6、课内古诗文默写。

之不以其道,

淮南秋雨夜,  

临风一唳思何事,  

,相伴过年华。 

,小桥流水人家   《秋思》) 

俱怀逸兴壮思飞,   。(李白《 》)

 

四、名著阅读(共1题,共 5分)

7、阅读《傅雷家书》中的一段书信,回答下列问题。

你素来有两个习惯:一是到别人家里,进了屋子,脱了大衣,却留着丝围巾;二是常常把手插在上衣口袋里,或者是裤袋里。这两件都不合西洋的礼貌。围巾必须和大衣一同脱在衣帽间,不穿大衣时,也要除去围巾。手插在上衣袋里比插在裤袋里更无礼貌,切忌切忌!何况还要使衣服走样,你所来往的圈子特别是有教养的圈子,一举一动务须特别留意,对客气的人,或是师长,或是老年人,说话时手要垂直,人要走直。你这种规矩成了习惯,一辈子都有好处。在饭桌上,两手不拿刀叉时,也要平放在桌面上,不能放在桌下,搁在自己腿上或膝盖上,你只要留心别的有教养的青年就可知道。刀叉尤其不要掉在盘下,叮叮当当的!

①傅雷在这封信中,从哪些方面对儿子进行了教导?

②怎样才能成为傅雷所希望的“有教养的青年”?请简要回答。

五、现代文阅读(共1题,共 5分)

8、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我不懂得做菜,而且我把我之不懂得做菜归罪于我的出身──我是一个外省女孩;在台湾,外省其实就是难民的意思。外省难民家庭,在流离中失去了一切附着于土地的东西,包括农地、房舍、宗祠、庙宇,还有附着于土地的乡亲和对于生存其实很重要的社会网络。

因为失去了这一切,所以难民家庭那做父母的,就把所有的希望,孤注一掷地投在下一代的教育上头。他们仿佛发现了,只有教育,是一条垂到井底的绳,下面的人可以攀着绳子爬出井来。

所以我这个难民的女儿,从小就不被要求做家事。吃完晚饭,筷子一丢,只要赶快潜回书桌,正襟危坐,摆出读书的姿态,妈妈就去洗碗了,爸爸就把留声机转小声了。背《古文观止》很重要,油米柴盐的事,母亲一肩挑。

自己做了母亲,我却马上变成一个很能干的人。厨房特别大,所以是个多功能厅。孩子五颜六色的画,贴满整面墙,因此厨房也是画廊。餐桌可以围坐八个人,是每天晚上的沙龙。另外的空间里,我放上一张红色的小矮桌,配四只红色的矮椅子,任谁踏进来都会觉得,咦,这不是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的客厅吗?

当我打鸡蛋、拌面粉奶油加砂糖发粉做蛋糕时,安德烈和菲利普就坐在那矮椅子上,围着矮桌上一团新鲜可爱的湿面团,他们要把面团捏成猪牛羊马各种动物。蛋糕糊倒进模型,模型进入烤箱,拌面盆里留着一圈甜软黏腻的面糊,孩子们就抢着用小小的手指去挖,把巧克力糊绕满了手指,放进嘴里津津地吸,脸上也一片花糊。

我变得很会有效率做菜。食谱的书,放在爬着常青藤的窗台上,长长一排。胡萝卜蛋糕的那一页,都快磨破了;奶酪通心粉、意大利千层面那几页,用得掉了下来。我可以在十分钟内,给四个孩子──那是两个儿子加上他们不可分离的死党──端上颜色漂亮而且维他命ABCDE加淀粉质全部到位的食物。然后把孩子塞进车里,一个送去踢足球,一个带去上游泳课。中间折到图书馆借一袋儿童绘本,冲到药房买一只幼儿温度计,到水店买三大箱果汁,到邮局去取孩子的生日礼物包裹同时寄出邀请卡……然后匆匆赶回足球场接老大,回游泳池接老二,回家,再做晚餐。

母亲,原来是个最高档的全职、全方位CEO,只是没人给薪水而已。

然后突然想到,啊,油米柴盐一肩挑的母亲,在她成为母亲之前,也是个躲在书房里的小姐。

孩子长大了,我发现独自生活的自己又回头变成一个不会烧饭做菜的人,而长大了的孩子们却成了美食家。菲利普十六岁就自己报名去上烹饪课,跟着大肚子、带着白色高筒帽的师傅学做意大利菜。十七岁,就到三星米其林法国餐厅的厨房里去打工实习,从削马铃薯皮开始,跟着马赛来的大厨学做每一种蘸酱。安德烈买各国食谱的书,土耳其、非洲菜、中国菜,都是实验项目。什么菜配什么酒,什么酒吃什么肉,什么肉配什么香料,对两兄弟而言,是正正经经的天下一等大事。

我呢,有什么就吃什么,不吃也可以。一个鸡蛋多少钱,我说不上来,冰箱多半是空的。有一次,为安德烈下面──是泡面,加上一点青菜叶子。

汤面端上桌时,安德烈吃了两口,突然说:青菜哪里来的呀?我没说话,是上星期你买的色拉对不对?我点点头,是的。

他放下筷子,一副哭笑不得的神情,说:那已经不新鲜了呀,妈妈你为什么还用呢?又是你们这一代人的习惯,对吧?

他不吃了。

过了几天,安德烈突然说:我们一起去买菜好吗?

母子二人到城里头国际食品最多的超市去买菜。安德烈很仔细地来来回回挑选东西,整整三个小时。回到家中,天都黑了。他要我这做妈的站在旁边看着,不准走开喔。

他把顶级的澳洲牛排肉展开,放在一旁。然后把各种香料罐,一样一样从架上拿下来,一字排开。转了按钮,烤箱下层开始热,把盘子放进去,保持温度。他把马铃薯洗干净,开始煮水,准备做新鲜的马铃薯泥。看得出,他心中有大布局,以一定的时间顺序在走好几个平行的程序,像一个乐团指挥,眼观八方,一环紧扣一环

电话铃响。我正要离开厨房去接,他伸手把我挡下来,说:不要接,不要接。留在厨房里看我做菜。

红酒杯,矿泉水杯,并肩而立。南瓜汤先上,然后是色拉,里头加了松子。主食是牛排,用锡纸包着,我要的四分熟。最后是甜点,法国的soufflé

是秋天,海风徐徐地吹,一枚浓稠蛋黄似的月亮在海面上升起。我说:好,我学会了,以后可以做给你吃了。

儿子睁大了眼睛看着我,认认真真地说:我不是要你做给我吃。你还不明白吗?我是要你学会以后做给你自己吃。

【1】根据文中“为谁”这一线索,在表格空白处填上恰当的内容。

时 间

内 容

“我”做女儿时

“我”做了母亲

“我”为儿子当全职CEO

孩子长大后

【2】请联系上下文回答问题。

⑴文章前半部分细致地描写“我”做了母亲后的能干,其用意是什么?

⑵孩子长大了,作者为什么“又回头变成一个不会烧饭做菜的人”?

【3】文中第段“他不吃了”,请联系上下文想象安德烈此时的心理活动。

【4】请从修辞手法的角度对文中划线的句子作简要分析。

像一个乐团指挥,眼观八方,一环紧扣一环。

【5】文章结尾处“我”和儿子的对话耐人寻味,请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的理解。你从中获得了什么启示?

六、作文(共1题,共 5分)

9、作文

母亲的一声呼唤,荡漾着爱的涟漪;朋友的一声呼唤,打开了紧闭的心扉;动物的一声呼唤,警示着我们要学会与自然和谐共处……生活中,多少美好的感情凝聚成一声呼唤,又有多少遗憾期待着一声呼唤。我们经常感受到对方的呼唤,也曾由衷地发出过呼唤。

请以“那一声呼唤”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文体自选(诗歌除外);600字以上。文中不能出现考生的姓名和所在学校名称。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