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各项对课文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风筝》选自鲁迅的散文集《朝花夕拾》,反映的是兄弟情。
B. 《背影》作者朱自清,字佩弦,号秋实,《背影》反映的是父子情。
C. 《下棋》作者梁实秋,作品通过描绘形形色色的下棋状态,反映人性百态。
D. 《合欢树》是残疾作家史铁生写的一篇追忆母爱的文章,反映的是母子情。
2、下列加点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 )
A.永恒的阳光和风的刻刀,千万年来漫不经心地切割着,雕凿着,缓慢而从不懈怠。
B.奋斗,是青春最亮丽的底色。青春的我们要对生活充满激情,如激流般怒不可遏。
C.他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好老师,诲人不倦,兢兢业业。
D.智能家居展上那些令人目不暇接的新产品,让人感受到了高科技带给人们的便捷与高效。
3、选出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 )
A.保护并了解“社戏”这种传统艺术,传承优秀的民俗文化,是每一个中国人义不容辞的责任。
B.通过学习《大自然的语言》一文,激发了同学们的兴趣,使同学们对物候现象有了科学的认识。
C.国家制定劳动教育进校园,是为了在每一位孩子心中种下“劳动光荣、热爱劳动”的种子。
D.抗疫期间,锦州广大医护人员不顾个人安危,积极投身疫情防控工作,为百姓筑起了生命的防线。
4、阅读下面语段,找出表述有误的一项()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个初心和使命是激励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全党同志一定要永远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永远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继续朝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奋勇前进。
当前,国内外形势正在发生深刻复杂变化,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前景十分光明,挑战也十分严峻。全党同志一定要登高望远、居安思危,勇于变革、勇于创新,永不僵化、永不停滞,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力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
(摘自《十九大报告》)
A. “永远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一句中“美好”和“奋斗”都是形容词。
B. “不忘初心”和“方得始终”都是动宾结构的短语。
C. “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句话的宾语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
D. “前景十分光明,挑战也十分严峻。”这句中的两句是并列关系。
5、阅读下面古诗,回答问题。
春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月夜①
今夜鄜州月,闺中②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③湿,清辉玉臂寒。
何时倚虚幌④,双照泪痕干。
(注)①天宝十五年春天,杜甫从鄜(fū)州只身奔向灵武,途中被安史叛军所俘,押回长安。②闺中:指作者的妻子。③云鬟(huán):女子乌黑浓密的头发。④虚幌(huǎnɡ):透明的窗帷。
(1)发挥想象,描绘《春望》首联所展现的画面。
(2)以上两首诗都是杜甫困居长安期间所作,请比较它们在思想感情和写作手法上各有什么异同。
6、古诗文默写。
(1) _____________,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
(2)东风不与周郎便,_____________。 ( 杜牧《赤壁》)
(3)日本某反华势力,擅自篡改历史教科书,结果招致了国内国外有识之士的一致反对,弄得众叛亲离,正应了孟子的那句话(点明全文主旨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风雅是一种生活情调,也是一种精神追求,它是陶渊明的“__________,_________。”(《饮酒》)的恬淡闲适;也是李贺“___________,___________。”(《雁门太守行》)的壮志豪情。
7、阅读《红星照耀中国》的片段,回答下列小题。
(片段一)据红军告诉我,成千上万支步枪和机枪,大量机器和弹药,甚至还有大量银洋都埋在他们从南方出发的长征途上。他们说,现在遭到成千上万警备部队包围的红区农民有朝一日会把它们从地下挖出来,恢复他们的苏区。他们只等着信号——抗日战争也许就是那个信号。
(片段二)四川军队大概从来没有见过这样的战士——这些人当兵不只是为了有个饭碗,这些青年为了胜利而甘于送命。他们是人,是疯子,还是神?迷信的四川军队这样嘀咕。
【1】结合片段一中的具体内容,简析纪实作品的特点。
【2】阅读片段二,你认为红军是人,是疯子,还是神?请结合整本书阅读,阐述你的观点与理由。
8、说明文阅读。
关于微波炉,你知道吗
人们通常以为微波食品是安全的。在美国90%以上的家庭拥有微波炉。微波炉既快又方便,经济实惠,是现代快节奏生活的理想烹饪工具,但微波炉对人体健康具有一定的危害。
微波是很短的电磁波,属于大自然能量光谱的一部分。太阳产生微波但是太阳产生的微波与微波炉产生的微波有重大区别。这个区别在于微波炉是用交流电来产生微波的。
微波炉是怎样烹饪食物的交流电可以产生频率很高的电磁波—微波。水分子有正极和负极因此当水接受正负交替的微波能量时水分子会迅速转动。这有点儿类似用磁石把平面上的大头针吸得团团转的情形。微波炉用交流电产生的微波,使食物中的水分子以每秒钟数亿次的速度旋转,造成分子之间巨大的摩擦,使食物迅速加热。
事实上质量检测机构只关心微波炉是否存在微波泄漏的情况。令人惊讶的是这些质量检测机构从未质疑微波食品本身是否安全。1991年由于一场公众瞩目的官司人们开始意识到微波食品并非百分之百安全。一位名叫诺尔玛·利沃特的妇女的家人为她的误死起诉。
诺尔玛去医院进行髋部更换手术。手术很成功诺尔玛却死了。诺尔玛死于一次输血之后血液是经过微波炉加温的。这是第一次有重大证据表明微波炉对被加热的物品的化学性质造成了破坏。如果仅用微波炉把血液加热到体温,就能使血液包含致人于死命的毒性,那么我们用更高的温度在更长的时间内加热食品,又会有什么情况呢?
食物的分子吸收了大量能量。这些能量足以分解蛋白质的分子结构导致了通常情况下
不会发生的分子异变。结果许多新的奇怪的分子出现了。问题就在这里,食物的分子结构发
生了改变产生了人体不能识别的分子。这些奇怪的新分子是人体不能接受的,有些有毒性还可能致癌。因此,经常吃微波食品的人或动物体内会发生一定的生理变化。
瑞士皇家科技协会的汉斯·赫尔特博士和博尔纳德博士发现,微波加热破坏了食物的营
养万分。他们测量了吃微波食品志愿者血液中的病理变化。令人震惊的是,这些人血液中的
红细胞减少了。这意味着血液携带的氧减少,人体组织无法得到所需的氧。相反,白细胞和
胆固醇增加了。白细胞增加会引起人体的压力和紧张,通常只有当人体感染急性疾病、细菌
感染或细胞受损坏时白细胞才会上升。此外淋巴细胞和白细胞对产生抗体有重要作用。 俄罗斯的研究表明,遭受微波辐射不仅有损健康,而且食用微波食品同样会造成严重的健康问题。在美国俄利根波特兰的科学家也曾发表过俄罗斯的研究发现。无论何种食物一旦经过微波加热都会产生已知的致癌物。肉类、奶类、谷物、水果和蔬菜都会产生引起癌症的化学物。吃微波食品的人消化系统紊乱,淋巴系统发生障碍,血液中癌细胞增加。经常吃微波食品的人更容易患胃肠癌,消化系统也会逐渐出现问题。科学家还发现每台微波炉都会泄漏辐射,微波烹饪的食物会产生有毒和致癌的附加物,微波食品的营养价值减少了60%至90%包括矿物质和生化酶,维生素B.C和E等物质,甚至连蛋白质的营养万分也减少了。荷尔蒙也会发生异常情况,特别是男性和女性荷尔蒙的分泌和平衡出现异常。长期食用
微波食品会导致永久性的脑损伤,造成记忆力下降,注意力难以集中,情绪波动,智力下降。
【1】结合文章内容谈谈最后一段中加横线词语“无论何种”“一旦”“都”能否删去?为什么?
【2】划线句子运用了说明方法?其作用是什么?
【3】文章从哪几方面说明了微波炉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4】请你说说微波炉烹饪食物的原理是什么。
9、阅读材料,按要求写作。
画图的度,可以用尺衡量;生活的度,需要用心把握。心中有尺,行事才能有度。生活往往妙在适度,误在失度,坏在过度。
请以“度”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①请围绕话题,自拟题目;
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可以记叙经历、抒发感情、发表见解等;
③字迹工整,书写规范,字数600~800字;
④文中请不要出现真实的姓名、校名以及班级名称;
⑤文中不得引用、抄袭本试题卷阅读理解部分的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