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雾霭(ǎi) 褶皱(zhě) 闭塞(sāi) 销声匿迹(nì)
B.冗杂(rǒng) 龟裂(guī) 蛮横(hèng) 接踵而至(zhǒng)
C.脑畔(pàn) 堕落(duò) 汩汩(gǔ) 震耳欲聋(zhèng)
D.萦绕(yíng) 羁绊(bàn) 推搡(sǎng) 挑拨离间(jiàn)
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字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颁发(bān) 脸郏(jiá) 悄然(qiǎo) 深恶痛疾(è)
B.溃退(kuì) 要塞(sài) 绯红(fēi) 锐不可当(dāng)
C.镌刻(jūn) 默契(qì) 窒息(zhì) 屏息脸声(liǎn)
D.锃亮(zēng) 歼灭(qiān) 吹墟(xū) 杳无消息(yǎo)
3、下列各组词语中书写有误的一组是( )
A.阻遏 鲜腴 无动于衷 张目结舌
B.惶急 琐屑 惟妙惟肖 因地制宜
C.擅长 推崇 藏污纳垢 巧妙绝伦
D.雕镂 踌躇 摩肩接踵 自出新裁
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面对美味大餐,我们却常有味同嚼蜡的感觉,是物质生活过于丰富让我们无法选择还是我们的味觉麻木了呢?
B. 春天刚刚来到,我虽然穿着棉衣,但仍然觉得不寒而栗。
C. 设计者和匠师们因地制宜,修建成功的园林当然各个不同。
D. 谈起网络游戏,她竟然说得头头是道,左右逢源,使在场的人们惊叹不已。
5、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小题。
题破山寺后禅院
常建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
《题破山寺后禅院》巧妙地将情、景、理融为一体,愉悦的心情、清幽的景色、“曲径通幽”的哲理和空寂中的禅意,值得细细品味。可是我忽然发现尾联中“万籁此都寂”和“但余钟磬音”是矛盾的,你说呢?请你为我答疑解惑。
6、在下列横线上填写出相应的句子。
(1)晓雾将歇,___________ ,夕日欲颓,___________ (陶弘景《答谢中书书》)
(2)___________ ,江入大荒流;___________ 云生结海楼。(李白《渡荆门送别》)
(3)《三峡》用“___________ ,___________ ”描绘了山的挺拔险峻。
(4)古人善借动物写景抒情。李白借“杨花落尽子规啼”表达了对龙标离别的不舍,而吴均在《与朱元思书》中借“___________ ,___________ ”两句用“蝉”与“猿”的鸣叫创造了奇特而优美的境界。
7、名著阅读:
《海底两万里》主要讲述诺第留斯号潜艇的故事。船长_____和生物学家和阿龙纳斯在海底环球探险旅行时,经历了许多险情,请概括出3次险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船长说了一句话来形容人类的进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8、《父亲的拐杖》
刘明礼
①那年春节我回家,内弟拿出一只拐杖,花椒木的,触地一端的头上镶有半透明的牛筋橡胶,握柄雕刻着精致的龙头。打磨后刷过一层漆,油光锂亮。内弟手很巧,曾是做乐器的木匠师傅。他在地里种了些花被苗,专门压枝让它们“长拐棍”,想做成拐被卖。他说这是个样品,想让我帮他找找销路。我想都没想就答应了。其实我另有心思:父亲正需要一根拐杖!
②父亲的性格,坚强而倔强。他靠一个人微薄的工资,养育了我们5个儿女,供我们完成了学业,帮我们成家立业。年岁大了之后,很多事已力不从心,但他不愿和哥哥过,更不愿随我到城里来。他和母亲两人生活,农忙时候还会帮哥嫂做些简单的农活,他说不想给孩子们添麻烦。直到十几年前母亲过世,哥哥连哄带骗才把他接了过去。
③年过八十的父亲,身板再不像从前那般硬朗。他83岁时得了一次脑出血,84岁又患上膀胱癌,接连做了两次大手术,身体每况愈下。腰开始弯了,走路也变得蹒珊,甚至还经常跌跤。每月一次回家看望父亲,成为我的必修课,可有时一忙起来,又难以及时兑现。于是父亲会打电话来,第一句话就是:“我挺好的,没事儿,别惦记着。”我这边听着,眼睛酸涩,猜测父亲是闷得慌了,想我了,盼着我回去呢。我说明天就回去,父亲忙说:“什么也不要买啊,我啥也不缺。”我心里明白,父亲动转不方便了,又没有了母亲的陪伴,能时常见到远方的儿女,是他最大的慰籍。
④开车往家走的路上,曾经的往事一幕一幕在眼前浮现。我小时候体弱多病,串村走亲、赶集上庙,父亲总是一路背着我,穿过没人高的庄稼地,走过泥泞路上的沟沟坎坎。记得有一次,父亲带我到地里去干活,忽然狂风大作,大雨瓢泼而至,父亲急忙拉着我躲到路边的机井房里。机井房很小,只容得下我和父亲的半个身子。父亲像一座伟岸的大山,堵在门口为我挡雨。雨水湿透了他的衣背,泥点沾满他的双腿,但他一丝不动,直到雨过天晴。
⑤从小到大,父亲的脊背,何止为我顶过这一场生活中的滂沱大雨!为了我们,父亲的脊背,背过凛冽的风,背过噬骨的雨,背过柴米油盐,背过千辛万苦,一路走过岁月的四季轮回。他如一把大伞为我们撑起一片晴空;他如一根巨像,给我们顶天立地!如今,他老了,腰身已不再挺拔,双鬓已遍染雪花,需要我们用孝心为他架起一根拐杖,支撑他走过风烛残年。
⑥父亲对我送给他的拐杖爱不释手,进进出出都会拄着,连睡觉的时候都放在枕边。也许,父亲真的需要这根拐杖来支撑他颤巍巍的脚步;也许,父亲把它当成了我的影子,可以时刻陪伴在他的身边……
【1】文中多次出现“拐杖”,请你说说“拐杖”在文中的作用。
【2】试比较下面这段话与文中第③段画线句在写法和表达效果上的相同之处。
我北来后,他写了一信给我,信中说道:“我身体平安,唯膀子疼骗厉害,举箸提笔,诸多不便,大约大去之期不远矣。”我读到此处,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唉!我不知何时再能与他相见!
(朱自清《背影》)
【3】第⑤段中的画线句子表达形象,情感丰富,请自选角度加以赏析。
【4】你认为文中的父亲有着怎样的性格特点?请结合文章内容具体分析。
9、题目:“留在心底的诗意”
要求:(1)从生活中选材,有真情实感,不得抄袭;(2)文体不限(诗歌、戏剧除外);
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和校名;(4)不少于600字,书写要正确、规范、美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