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2026学年(上)济南八年级质量检测语文

一、选择题(共4题,共 20分)

1、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最后一次讲演》的作者是闻一多;《壶口瀑布》的作者是梁衡。

B.《礼记》是战国至秦汉间儒家论著的汇编,相传是东汉经学家戴圣编纂的。

C.《卖炭翁》的作者是白居易,这是诗人创作的组诗《新乐府》中的一首。

D.《石壕吏》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均为杜甫在安史之乱中的名作。

2、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古人所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是为什么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所以行万里路是必须的。

①因为见闻广博,要从实地观察得来

②下笔自然有所依据

③名山大川,熟于心中,胸中有了丘壑

④游历不但是文艺创作的源泉

⑤不只单靠书本,两者是要相辅而行的

⑥而且可以窥探宇宙万物的全貌,造就广阔的心胸

A.③②④⑥①⑤ B.①⑤③②④⑥ C.①④③②⑤ D.①⑤④⑥③②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 能否推进素质教育是保证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条件之一。

B. 学校新的领导班子健全并建立了一整套班级管理制度。

C. 一首首诗,一段段合唱,一幕幕歌剧,在两小时之内,将半个世纪的残酷历史出现在我们眼前。

D. 湛江的亚热带城市风光迷人,还有那丰富味美的海鲜也吸引着大量的游客。

 

4、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消息一般有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六个要素,包括标题、导语、背景、主体和结语五部分结构。

B.《朝花夕拾》中《父亲的病》一文,叙写了当地几个医生为“我”父亲治病的情形,医生开的药方里常有奇特的药引。

C.《答谢中书书》是北宋苏轼晚年写给谢中书的一纸短札。本文结构巧妙,语言精奇。

D.孟子,名轲,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和孔子并称“孔孟”。

二、诗歌鉴赏(共1题,共 5分)

5、阅读下面古诗,完成下列小题。

即事

王安石

径暖草如积,山晴花更繁。

纵横一川水,高下数家村。

静憩鸡鸣午,荒寻犬吠昏。

归来向人说,疑是武陵源。

【1】“鸣”“吠”两词在全诗写景方面起到了什么作用?

【2】最后一句运用了什么典故?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三、名句名篇默写(共1题,共 5分)

6、课内古诗文默写。

(1)坐观垂钓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胡为乎中露?(《式微》)

(3)佁然不动,俶尔远逝,_______________________。(柳宗元《小石潭记》)

(4)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城阙兮。(《子衿》)

(5)《关雎》中表现主人公苦苦思慕采荇菜之女,而又不可得的那种忧伤苦闷的强烈感情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名著阅读(共1题,共 5分)

7、请运用所积累的知识,完成答题

网壁上的大蝗虫,正昏头昏脑地向螳螂靠近。只见螳螂突然痉挛般一跳,刹那间拉起一副恫吓人的架式。螳螂把它的翅膀极度地张开,竖在后背上,直立得就好馋船帆一样。一双劫持爪像两把锋利的大砍刀,威风凛凛地上下舞动着。与此同时,它还会发出像毒蛇喷吐气息时发出的声响。螳螂固定着怪异的姿势,眼珠一动不动地盯住了蝗虫,脑袋随对方的移动而稍作扭转。这只蝗虫肯定知道有险情,但它似乎吓傻了,无动于衷的面容上竟然看不岀有丝毫惊愕神色。蝗虫已进入螳螂威慑力的有效范围。只见两把铁钩落下来,钩住来者,双齿刃锯条腿随即合拢夹紧。不幸者在那里徒劳反抗。这时,螳螂折回翅膀,收起战旗,然后重操正常姿势,开始用餐。

(1)以上文段选自《昆虫记》一书,作者是_____

(2)“无动于衷”在文中的意思是_____

(3)像选文中螳螂这样残忍的猎食者,在《昆虫记》中还有很多,请你列举一个:_____

(4)此书被称为“昆虫的史诗”,请你结合选文,请分析它获得如此高赞誉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

五、现代文阅读(共1题,共 5分)

8、议论文阅读,完成后面小题

我们为什么要阅读?

 

①我们为什么要阅读?

②先讲一个真实的故事。周日无事,一个大人带着十多岁的孩子在宿舍大院里散步。看到一个迎亲的车队,一群人围在接新娘的头车前急得团团转。上前一看,一个轮胎瘪了。新娘马上就要下楼,宝马失前蹄,要误大事。正当大人无解时,这个孩子上前说:“没事,你使劲用脚踹它。”司机半信半疑,大家顾不了许多,一顿乱脚。奇迹出现,轮胎渐渐饱满。人们齐问:“这是怎么回事?”孩子慢慢道来:“这款车的车胎被扎后有自充气功能,只要用脚踹踹,就可继续行驶很多公里,确保你能开到维修点。”父亲大奇,“你怎么知道?”“家里不是订有《汽车族》杂志吗?没事闲看来的。”这就是阅读的作用。阅读让你长知识,让你聪明。

③其实,要问我们为什么要阅读,不如先问一下为什么要吃饭。人是由物质和精神组成的,不吃饭不能长身体,会肉体死亡;不阅读不会有思想,要精神死亡。正如营养不良,会造成身体发育的缺陷:面黄肌瘦、腿细脖长、鸡胸龟背等等。不读书也会造成精神方面的缺陷,如自私、猥琐、孤独、虚荣、骄傲、多疑、胆怯等等,生活得不阳光、不自信、不幸福。有什么样的阅读,就有什么样的收获。它决定着人的知识、思想、意志、审美、情趣。这是从人自我丰富的一面来说。

④如果你不只是为“美食”,又从阅读而进入了创造,比如写作,就更知阅读的重要。熟读唐诗300首,不会写诗也会“偷”;背得美文200篇,不会作文也会“搬”。偷什么?从经典中偷来火种,点亮自己。搬什么?搬来救兵,充实自己的文章。偷得仙桃能成仙,搬来救兵也称王。古人有集句写诗之法,全用别人旧句。那是一种在阅读基础上的积木式训练,常有好作。作文虽不能全篇集句,但借词、借句、借典、借气、借方法,还是需要的。这一切都要通过阅读来解决。当你超越阅读而进入写作,发表了作品时,别人又开始了对你作品的阅读。人类精神产品的生产就是这样螺旋式前进。

⑤当然,这只是以写作为例。三百六十行,不管干哪一行都得先从阅读入手。因为阅读是启蒙,是积累,是钥匙,是开关。那个十多岁男孩如果对汽车一直阅读研究下去,也许会成为汽车发明家、汽车大王,正如伽利略、达尔文、歌德小时就开始对物理、生物、文学的阅读。如果你说老了,已胸无大志,那么,阅读至少可以疏通头脑,不至于让你提前痴呆,输在了终点线上。再者就算你无所谓了,也该为下一代装出一个阅读的样子,别让他们输在起跑线上。

⑥忽然想到一个故事。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为解决军营单调冷寂的问题,提高士气,美国政府向军队提供了1.2亿本“军供版”图书。战争打赢了,这些图书功劳不小。一个战士,配发枪支、罐头的同时还配发图书,这再次说明,不管在和平年代,还是战争岁月,精神与物质同样不能少。

⑦我们为什么要阅读?

⑧为了精神生活,为了健康那一半的生命。

1本文开篇讲了一个生活中真实的事例,用意何在?

2请简要概括本文的中心论点。

3选文第④段主要运用了哪一种论证方法?请结合文本谈谈其作用。

4请说说你对第⑤段“是钥匙”“是开关”的理解。

5请写出你依靠图书解决实际问题,或者丰富精神生活的经历,并谈谈你的感悟。

六、作文(共1题,共 5分)

9、总有一段时光,有一个人,走进你的生活里,让你了解到他(她)的故事,他(她)的内心。遇见他(她),也许不是在你最好的时光里,但是他(她)却给了你最好的时光。就像鲁迅先生遇见藤野先生,就像斯诺遇见毛泽东……请以“有幸遇见了他(她)”为题,写一篇回忆性记叙文。不少于600字。真实校名、人名用化名代替。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