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2026学年(上)五指山八年级质量检测语文

一、选择题(共4题,共 20分)

1、下列句中加点的字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

A. 未复有能(yù)其奇者。(《答谢中书书》陶弘景)

B. 至于夏水襄陵,沿(shù)阻绝。(《三峡》郦道元)

C. (yuān)飞戾天者,望峰息心。(《与朱元思书》吴均)

D. 怀民亦未(qǐn),相与步于中庭。(《记承天寺夜游》苏轼)

2、下列各句中,所引古诗文名句不符合语境的一项是( )

A.儿子想踢足球,张华要他学钢琴,几番争执后,张华摇摇头说:“这真是‘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啊!”

B.人难免会遭受挫折,用刘桢的诗句“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来激励人们,面对逆境,志向坚贞,顽强不屈,是再恰当不过了。

C.杭州西湖风景天下闻名。在“曲院风荷”,我们吟诵着“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在“柳浪闻莺”,我们看到“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的情景。

D.“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面对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中国要植根于历史与现实,坚定对自身发展道路、理论和制度的自信。

3、下列解说有误的一项是(   )

A. “夜雨剪春韭。”是杜甫的诗句,清新极了。

解说:这一句的标点符号运用错误。

B. 千百双眼睛在随着姚明的高大声影移动。

解说:这一句的主干是“眼睛随着移动”。

C. 仙露琼浆   不二法门 众妙必备   力争上游

解说:这四个短语结构各不相同。

D. 从未见过开得这样盛的藤萝,只见一片辉煌的淡紫色,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只是深深浅浅的紫,仿佛在流动,在欢笑,在不停地生长。

解说:这句话包含了比喻、夸张、排比、拟人四种修辞手法。

 

4、下列每组四个词语全对的一组是( )

A.震耳欲聋 眼花瞭乱 如梦初醒 锐不可挡

B.一丝不苟 梦中呓语 豪不介意 烟尘斗乱

C.粗制滥造 深恶痛疾 愚顿压抑 为富不仁

D.跃然纸上 杳无音讯 不掇劳作 和颜悦色

二、诗歌鉴赏(共1题,共 5分)

5、阅读下面一首诗歌,回答问题。

邯郸冬至夜思家

白居易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注]①邯郸:唐代县名,即今河北省邯郸市。②驿里:驿站,客店,古代传递公文或出差的官员途中歇息的地方。

1用自己的话描绘“抱膝灯前影伴身”所写的情景。

2全诗主要采用了什么写作手法?请结合诗句进行简要分析。

三、名句名篇默写(共1题,共 5分)

6、古诗文名句默写。

(1)白居易在《钱塘湖春行》中抓住早春特点从仰视角度描写禽鸟的优美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此物何足贵,__________________。(《庭中有奇树》)

(3)_____________,狐兔翔我宇。(曹植《梁甫行》)

(4)古人善于触景抒情。崔颢《黄鹤楼》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借景表达游子悲苦的思乡心情;王维《使至塞上》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对大漠边关绮丽风光的赞美;吴均在《与朱元思书》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借“蝉”与“猿”的鸣叫创造了奇特而优美的境界。

四、名著阅读(共1题,共 5分)

7、名著阅读

他26岁就成了广州政治生活中的一个领袖人物,被任命为著名的黄埔军校秘书,做了布留赫尔将军的亲信,布留赫尔将军是当时黄埔军校第一号俄国顾问,现在是苏联远东红军司令。对当时的黄埔军校校长蒋来说,这个年轻的共产党员是个克星。

(1)这段文字出自《红星照耀中国》,作者是_____,文中的“他”是______

(2)《红星照耀中国》通过一个外国人的所见所闻,客观地向全世界报道了 ,使西方人全面的了解到中国共产党人的真实生活。

五、现代文阅读(共1题,共 5分)

8、读下面文本,完成下面小题。

怀念我的父亲

赵丽宏

①一个月前,父亲突然去世。我赶到父亲身边时,他平静地躺着,脸上似乎略带微笑,就像睡着了一样。

②父亲是一个善良温和的人,他的脸上总是含着宽厚的微笑。记忆深刻的是,我人生路上的三次远足,都是父亲去送我的。他站在路上,远远地向我挥动着手……

③第一次送别,是我小学毕业考上了一所郊区的住宿中学。父亲送我去学校报到。那时父亲还年轻,铺盖卷提在他的手中并不显得沉重。想到即将一个人在很远的学校里过寄宿生活,我不禁有些害怕和紧张。父亲面带微笑默默地看着我,说:“你闻闻这风中的味道,和城市里的味道不一样,乡下有草和树叶的气味,这味道会使人健康的。我小时候就是在乡下长大的。离开父母去学生意的时候,只有十二岁,比你还小两岁。离开家的时候也是这样的季节。那年冬天来得特别早,我离家没有几天,天气突然变冷,我没有棉袄,差点没冻死。”父亲用很轻松的语气,谈着他少年时代的往事,所有的艰辛和严峻,都融化在他温和的微笑中。在我的印象中,父亲并不是一个深沉的人,但谈起遥远往事的时候,尽管他微笑着,我却感到了他的深沉。那天到学校后,父亲陪我报到,又陪我找到自己的寝室,帮我铺好了床铺。接下来,就是我送父亲了,我站在校门里,目送着父亲的背影。走出十几米远时,父亲回过头来,使劲向我挥手,叫我回去。我只觉得自己的视线模糊起来……在我少年的心中,我还是第一次感到自己对父亲是如此依恋。

④父亲第二次送我,是“文化革命”中我要去农村“插队落户”。当时,父亲是“有问题”的人,不能随便走动,只能送我到车站。那天,是我自己提着行李,父亲默默地走在我身边。快分手时,他才呐呐说:“你自己当心了。有空常写信回家。”我上了车,父亲站在车站上看着我。他的脸上没有露出别离的伤感,而是带着他常有的那种温和的微笑,只是有一点勉强。我知道,父亲心里并不好受,他是怕我难过,所以尽量不流露出伤感的情绪。车开动了,父亲一边随着车的方向往前走,一边向我挥着手,他的眼睛里闪烁着晶莹的泪光……

⑤父亲第三次送我,是我考上大学去报到那一天。父亲早已退休,快七十岁了。那天,父亲执意要送我去学校,我坚决不要他送。父亲拗不过我,便让步说:“那好,我送你到弄堂口。”这次父亲送我的路程比前两次短得多,但还没有走出弄堂,我发现他的脚步慢下来。回头一看,我有些吃惊,帮我提着一个小包的父亲竟已是泪流满面。和前几次相比,这次离家我的前景应该是最光明的一次,父亲为什么这样伤感?“我是去上大学,是好事情啊,你干嘛这样难过呢?”父亲一边擦眼泪,一边回答:“我知道,我知道……”泪水从他的眼眶里涌了出来。这时,我突然发现父亲花白稀疏的头发和先前未留意过的皱纹。唉,父亲是有点老了。儿女的长大,总是以父母青春的流逝乃至衰老为代价的,这过程,总是在人们不知不觉中悄悄地进行,没有人能够阻挡这样的过程。

⑥在我的所有读者中,对我的文章和书最在乎的人,是父亲。只要知道哪家报纸杂志刊登有我的作品,他总是不厌其烦地去买到。他总是用欣赏的目光读我的文字,从他阅读时的表情,我知道他很为自己的儿子骄傲,甚至比我自己还兴奋。在他晚年体弱时,这种兴奋竟然一如十数年前。前几年,有一次我出版了新书,准备在南京路的新华书店为读者签名。父亲知道了,打电话给我说他要去看看,我再三关照他不要凑这个热闹。那天早晨,书店里果然人山人海,我很专注地埋头为读者签名。我无意中抬头时,突然发现了父亲,他拄着拐杖,站在远离人群的地方,一个人默默地在远处注视着我。见我抬头,他冲我微微一笑,然后向我挥了挥手……

⑦父亲将他的爱,将他的期望,还有他的遗憾和痛苦,都流露宣泄在这轻轻一挥手之间了。

(有删改)

【1】作者回忆了父亲三次送“我”的过程,请仔细研读全文,根据表格中的提示,把表格补充完整。

 

父亲的表现

“我”的感受

第一次送别

第二次送别

我知道父亲心里不好受;感慨人生

第三次送别

执意要送我去学校,泪流满面

【2】文章中多次写到父亲的微笑,请简要分析第③段划线句子的含义。

【3】作者通过哪些事,表现出“对我的文章和书最在乎的人”是父亲的?

【4】结合自己的成长经历,谈谈你对下面这段话的理解。(不超过100个字)

儿女的长大,总是以父母青春的流逝乃至衰老为代价的,这过程,总是在人们不知不觉中悄悄地进行,没有人能够阻挡这样的过程。

六、作文(共1题,共 5分)

9、请以“属于我的小幸福”为题目,写一篇记叙性文章。

要求:①认真审题,然后作文。②600字左右。不许抄袭前面阅读材料。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