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2026学年(上)潍坊八年级质量检测语文

一、选择题(共4题,共 20分)

1、把下面的句子组成一段语意连贯的话,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舆论几乎一边倒地把今年冬天的极端天气归咎于全球变暖。

②气候变化在全球引起了激烈的争论。

③也有不少科学家认为,全球变暖对飓风、暖流、风暴、洪水及干旱等极端天气现象的作用被远远夸大了。

④因为早在人类出现之前,地球就出现过导致冰川大规模融化的全球变暖,而近年的气温上升很可能只是地球正常的周期性气候变化的一个阶段。

⑤这些人认为,气候是复杂的地球整体变化过程中的一个方面,人类活动对其影响究竟能起到多大程度的作用尚无明确证据。

A.①②④⑤③

B.②①⑤③④

C.②①③⑤④

D.①②⑤④③

2、根据《水浒传》内容,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

A. “耗国因家木,刀兵点水工。纵横三十六,播乱在江东”,这首童谣唱的是宋江。

B. 武松在血溅鸳鸯楼,杀死西门庆等人后,在墙上写下了“杀人者,打虎武松也”八个字。

C. 征方腊时,曾身穿龙袍乱闯的人是阮小七。

D. 梁山泊义士在最后一次战斗,痛失一只手臂的人是鲁智深。

3、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漫溢   绚丽   穿流不息   安营扎寨

B.缅怀   诀择   草长莺飞   风云变换

C.震悚   恭顺   轻歌慢舞   名副其实

D.沟壑   思慕   分崩离析   五彩斑斓

4、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见小潭(向下)

B.日光下(穿透)

C.潭中鱼百许头(大约)

D.其岸势犬牙差互(狗的牙齿)

二、诗歌鉴赏(共1题,共 5分)

5、诗词赏析

春望

作者:杜甫 (唐)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1“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两句,一般认为:花鸟本是娱人之物,但因感时伤别,诗人见了反而落泪惊心。另一种解释是:以花鸟拟人,感时伤别,花也溅泪,鸟亦惊心。对这两种说法,你怎样看?

2请选出对杜甫的《春望》赏析有误的一项( )

A.首联写景,描绘出国都沦陷后山河依旧却残破不堪的景象,体现了诗人回家途中的艰难。

B.颔联中“感时”一语承上,“恨别”一语启下,此联表达了诗人感时伤世的情怀,运用了对偶的修辞方法。

C.颈联中用“抵万金”来形容家书的珍贵,尾联中用“搔更短”和“不胜簪”生动形象地表现了诗人的苍老之态。

D.这首诗在内容上集中表现了诗人热爱国家、眷恋家人的美好情操,诗风意脉贯通而不平直深沉含蓄而不浅露

三、名句名篇默写(共1题,共 5分)

6、根据所给信息默写相应内容。

(1)杜甫川唱来柳林铺笑,_________________。(贺敬之《回延安》)

(2)蒹葭萋萋,_________________。所谓伊人,在水之湄。(《蒹葭》)

(3)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陶渊明《桃花源记》)

(4)《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一诗中运用对偶修辞手法,描绘洞庭湖雄伟景象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名著阅读(共1题,共 5分)

7、名著阅读

①阿尔焦姆:

②我受到接连不断的打击。一次打击过后,我刚刚站起来,另一次打击又接踵而来,比上一次更厉害。最可怕的是我现在没有力量反抗了。左臂已经不听使唤,这就够痛苦的了,可是接着两条腿也不能活动了。我本来只能在房间里勉强走动,现在从床边挪到桌子跟前也要费很大劲。

③我已经不再出门,只能从窗口看到大海的一角。一个人有一颗布尔什维克的心,有布尔什维克的意志,他是那样迫不及待地向往劳动,向往加入你们全线进攻的大军,向往投身到滚滚向前、排山倒海的钢铁巨流中去,可是他的躯体却背叛了他,不听他的调遣。这两者集中在一个人身上,还有比这更可怕的悲剧吗?

④不过我还是相信我能够重返战斗行列,相信在冲锋陷阵的大军中也会有我的一把刺刀。我不能不相信,我没有权利不相信。十年来,党和共青团教给了我反抗的艺术。领袖说过,没有布尔什维克攻不克的堡垒,这句话对我也适用。

⑤阿尔焦姆,你会说我信里有许多熔化了的钢铁。我要你和我一道相信,保尔会回到你们身边的,咱们还要一起好好干呢。不可能不是这样,要不然,当罪恶的旧世界已经在我们的马蹄下声嘶力竭地呻吟的时候,国内战争的火红战旗怎么还会使我们热血沸腾呢?

⑥阿尔焦姆,朋友们听到这些话时,我有时也看到有人流露出惊奇的目光。谁知道,也许有人会想:他是让理想遮住了眼睛,看不到现实。他们不明白我的希望寄托在什么地方。

⑦现在稍稍讲讲其他方面的情况。我的生活已形成了一个格局,局限在一块小小的军事基地上。这就是我的学习——读书,读书,还是读书。阿尔焦姆,我已经读了很多书,收获颇丰。国外的、国内的著作我都读。读完了主要的古典文学作品,学完了共产主义函授大学一年级课程,考试也及格了。晚上我辅导一个青年党员小组学习。通过这些同志,我和党组织的实际工作保持着联系。此外,还有达尤莎,她的成长和她的进步,当然还有她的爱情,她那妻子的温存体贴。

⑧前几天,达雅拿回来第一次当选为妇女部代表的证件,兴高采烈地给我看。对她来说,这不是一张普通的硬纸片。我注意地观察着她,看到一个新人在逐步成长,我尽自己的全部力量帮助她。总有一天,她会进入一个大工厂,生活在工人集体中间,到那时候,她就会最后成熟了。目前在我们这个小城里,她还只能走这条唯一可行的道路。

⑨握手。你的保尔

(节选自《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1】从文中来看,保尔认为“最可怕的悲剧”是什么?

【2】阿尔焦姆和保尔是什么关系?从这封信中你读出了一个怎样的保尔?

【3】选文中保尔多次谈到“成长”。有人说:“离开,有时是无奈,有时是理性抉择的结果,而最终都会带来成长。”这句话在《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傅雷家书》中分别如何体现?请结合相关情节加以分析。

五、现代文阅读(共1题,共 5分)

8、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远尘淡墨调烟雨

——瓷板上的中国书画

①古陶瓷上出现文字,早在三国时期就开始了。但直到六朝时期,陶瓷上的文字,仍以刻印或模印等表现形式存在,不能称之为陶瓷书法,直到唐代,随着长沙窑以书写的文字来装饰瓷器,陶瓷书法才算真正诞生。陶瓷书法有平面的“瓷板书法”与立体的“瓷器书法”之分。立体的瓷型通常包括瓷瓶、瓷盘、箭筒、壶、碗等。除书法外,用国画技法装饰陶瓷则推动了“瓷板画”的出现,从清中期开始,瓷板画的发展走向了兴盛。

②由土与火淬炼而成的中国陶瓷,经由笔与墨的浸染,从文化维度上脱胎换骨,从技艺晋身成为艺术。而一贯被誉为“中国美学之灵魂”的中国书画,脱离纸面融入“冰肌玉骨”的瓷器、瓷板上,亦碰撞生发出新奇别致的情趣。

③瓷与纸有诸多类似,又大不相同,书写者可以得到不同的体验。陶瓷书画创作之前,书家对坯料的调制和瓷坯的性状需有成竹在胸的了解,书写绘画时才能恰到好处地控制运笔的力度、速度和技巧,否则很容易流露粗糙、呆板之相。

④以瓷板作书画,纸可以吸墨,瓷板却不能;纸柔软而轻薄,瓷板光洁而厚重。纸上运笔,讲求力度、波势和意韵,故常有“力透纸背”之说;瓷板行书,由于温差导致的窑变,能够让料性发生变化,所有的力度,轻重缓急,提按使转,所有的色相,浓淡枯涩,墨色变幻,赖火之功,会完全“现形”,因而更胜“力透纸背”,而是笔触如刀刻。酣畅淋漓处,纸不可及也,但若没有足够的好料和书写功力,也很容易“现丑”,釉中与釉下的书写,会让你笔行不畅,或浮或木,更遑论韵味,趣味。

⑤好的瓷板书画作品,非手功精湛、经验丰富、悟性超凡又学养丰厚的书画家不能为。民国时期最负盛名的“珠山八友”瓷板画为藏家竞相追逐,绘出的各种山水人物花卉走兽无不光彩传神,栩栩如生,其笔法、墨韵、色彩和同时代的海上画派的作品有异曲同工之妙,又带有浓重的传达个性面貌的文人画色彩。晚清“浅绛彩瓷四大家”之一的王凤池,有传世瓷板画作品《昌江日对黄山图》,画得精致而文气十足,颇得文人山水画之神韵。瓷板上的题诗写得灵动而呈才情,书法自然俊逸,布局和结字,以及每一笔的书写,都做到了裹藏恰好、肥瘦适宜、疏密得当、简繁有度的程度,给人以一种沉着超逸的视觉美感。

⑥古诗有七绝咏青花瓷之美:“雨过天青云破开,鬼谷下山入梦来。远尘淡墨调烟雨,一见倾心镌画台。”在英文里,“中国”和“瓷器”是同一个单词——china。瓷,连接着中国人的精神世界,延续这种优美的传统技艺,更需在其中糅入书心、文心,瓷板书画,将书画艺术、制瓷艺术及传统文字艺术融为一体,既拓宽了书画艺术的载体,又以不同书体、内容、章法之有机组合,为瓷器脱去“匠气”与“烟火气”,萃取出凝重质朴的魅力。

书画行走瓷板,笔墨线条在釉彩间舒展舞蹈,古典诗文在瓷板上低吟浅唱,刚强者有了柔软的面容,柔软者有了刚强的筋骨,正合乎中国人的太极之“道”。惟其得道,“瓷”与“书画”这两门传统技艺蕴含的人文精神、审美理念和艺术感染力才能更长远地彰显。

【1】阅读全文,说说第①段加点词语“通常”能否删去,为什么?

【2】阅读第③④两段,说说与纸上作画相比,瓷板作画的特点有哪些。

【3】请说一说第⑤段画线句子的作用。

【4】请赏析第⑦段画线句子。

六、作文(共1题,共 5分)

9、泰戈尔曾说:“如果你因失去太阳而流泪,那你也将失去群星。”对此你有怎样的思考与理解?请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