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句子中对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 )
A.《国行公祭,为佑世界和平》这篇新闻评论针对2017年第四次南京大屠杀国家公祭日公祭仪式展开,阐明了国家公祭的意义和捍卫和平的坚定信念。
B.《藤野先生》作者鲁迅原名周树人,“鲁迅”是他1918年发表《狂人日记》时所用的笔名,浙江绍兴人。著名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本文出自他的小说集《朝花夕拾》。
C.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是盛唐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李白的诗雄奇飘逸奔放,被杜甫称为“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D.《美丽的颜色》选自《居里夫人传》,体裁是传记。传记是一种常见的文学形式,主要记述人物的生平事迹,根据各种书面的、口述的回忆、调查等相关材料,加以选择性的编排、描写与说明而成。
2、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在这场激战中,我人民解放军已击溃并歼灭一切抵抗之敌,占领扬中、镇江、江阴广大诸县的地区,并控制江阴要塞。
B.珍视杨绛留下的宝贵精神遗产,就是对她最真挚的怀念。
C.诺贝尔奖的评议权属于瑞典和挪威的诺贝尔奖评委会所拥有。
D.诺贝尔奖科技类奖项的评选标准,历经多次变革,有的内容甚至违背了诺贝尔本人。
3、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
A.屏息(bǐng) 酒肆(sì) 佃农(diàn ) 无动于衷(chōng)
B.吹嘘(xū) 镌刻(juān) 锃亮(cèng) 正襟危坐(jīn)
C.畸形(jī) 歼灭(qiān) 手绢(juàn) 殚精竭虑(dān)
D.纤夫(qiàn) 炽热(chì) 桅杆(wéi) 惟妙惟肖(xiào)
4、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
A. 烂熳(màn) 匿名(ruò) 筋疲力尽(jīn)
B. 芦荟(huì) 长髯(rán) 吹嘘(xū)
C. 不逊(sùn) 禁锢(ɡù) 文绉绉(zhōu)
D. 诘责(jié) 窒息(zhì) 锃亮(chénɡ)
5、阅读下面的曲,完成小题。
天净沙•秋
元 白朴
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
【1】本曲中的“飞鸿”指的是 。
【2】下列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开篇绘出了一幅秋日黄昏图,营造出一种宁静、闲适的氛围。
B. 作者选取秋天的景物,由远及近,由高到低,渐显出一派色彩绚丽的秋景。
C. “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表现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D. 本曲表达了作者积极向上、乐观开朗的处世态度。
6、课内古诗文默写。
①之不以其道, 。
②淮南秋雨夜, 。
③临风一唳思何事, 。
④ ,相伴过年华。
⑤ ,小桥流水人家。 ( 《秋思》)
⑥俱怀逸兴壮思飞, 。(李白《 》)
7、结合《昆虫记》,在在横线处填上相应的昆虫名。
(A)像个吝啬鬼,身穿一件似乎“缺了布料”的短身燕尾礼服; | (A) |
(B)在地下“潜伏”四年才能钻出地面,在阳光下歌唱好几个星期; | (B) |
(C)善于利用“心理战术”制服敌人;切叶蜂能够不凭借任何工具“剪”下精确的圆叶片来做巢穴的盖子…… | (C) |
8、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①中国园林的景物一般都是模仿自然而成,用人工的力量来建造天然的景色,即所谓“虽由人作,宛自天开”。这些景物虽不一定强调仿自某山某水,但多少有些根据,颐和园对各地自然景物的模仿便是一例。中国园林在造园时,还经常利用山水画的画稿,参以诗词的情调配以书画的装饰,构成许多诗情画意的景色。例如,颐和园中就有绘画精美的长廊,还有很多楹联、匾额点缀于建筑物之中,为园林景观平添了许多意趣。另外,中国园林还注重在曲折多变的景物中,运用对比和衬托等手法,突显主体建筑的重要。颐和园前山为华丽的建筑群,后山却是苍翠的自然景物,两者给人不同的感觉,却相得益彰,而建筑群的主体地位也在湖光树影的映村下更显突出。
②西方古典园林深受古希腊园林的影响,不仅布局对称、规则、严谨,就连花草都修整得方方正正,从而呈现出一种几何图案美,与园外疏落自如的天然环境判若两个世界。同时,体积巨大的建筑物是园林的统率,整座园林以此建筑物为基准,构成整座园林的主轴。而在园林的主轴线上,又伸出几条副轴,布置着宽阔的林荫道、花坛、河渠、水池、喷泉、雕塑等,以此作为建筑物的陪衬,使主体建筑显得更加高大雄伟。
【1】下列对选文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第①段中用“一般”“不一定”表示限定或不确定,这正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B. 第①段中三次提到颐和园,运用的是举例子的说明方法。
C. 第①段和第②段是通过作比较来说明中国园林和西方古典园林的异同。
D. 从说明对象看,本文属于事理说明文。
【2】从第①段可以看出中国园林的景物设置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三个特点。
【3】中国园林和西方古典园林在景物设置上有何相同点与不同点?请简要概括。
9、请以“ 小传”为题,从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中任选一位,写一篇小传。
要求:①既要有概括性的介绍,也要选择几个重要事件,描写言行细节,使人物有血有肉,形象丰满;②不套作,不抄袭,不少于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