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有人将法德关系作如下比喻:以前两国都在同一条马路上开车,各有各的“交通规则”,结果一再撞车。现在仍在同一条马路上开车,大家都遵守相同的“民主”规则,不再撞车了。这里相同的“民主”规则的含义是指( )
A.民主政治的不断发展
B.民主权利的逐步扩大
C.法德关系的和解
D.欧洲的经济一体化
2、印度种姓制度源于印度教,具有3000多年历史,它是古代世界比较典型、森严的等级制度,并且种姓制度下的各等级世代相袭,这一制度将人分为4个等级。其中第一等级是( )
A.刹帝利
B.首陀罗
C.吠舍
D.婆罗门
3、俄国诗人普希金曾痛斥拿破仑为“一个靠诡计和鲁莽上台的皇帝”,但是当时拿破仑去世后,普希金却写下“伟大的人物明星殒灭……逝去了,胜利的骄子”。普希金观念的转变是因为拿破仑的对外战争
A.改变了欧洲的国家版图
B.打击了欧洲的封建势力
C.促进了欧洲各国商业的发展
D.统一了欧洲
4、公元前27年,首创“元首制”这一政治形式,掌握了最高统治权,并将罗马共和国演变为罗马帝国的是( )
A.伯里克利
B.凯撒
C.亚历山大
D.屋大维
5、1781年,装载了440个黑人奴隶的 Zong 号英国商船疾病弥漫,船长把133个病奴扔进了大海。这一野蛮行径发生在( )
A.哥伦布远洋航行中
B.“三角贸易”中
C.美国内战中
D.第一次世界大战中
6、阿拉伯人被誉为“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使者”,在吸收、消化外来文化的基础上创造了有自己特色的阿拉伯文化。下列作品属于阿拉伯文学瑰宝的是( )
A.《荷马史诗》
B.《神曲》
C.《天方夜谭》
D.《哈姆雷特》
7、大化改新前中央贵族之间争夺权利,豪强贵族权倾朝野。大化改新在中央设置二官八省,在地方设立国、郡、里,官吏由国家任免。材料体现了大化改新的目的是( )
A.发展封建经济
B.加强中央集权
C.挽救民族危机
D.改变社会性质
8、19世纪中期,俄国的资本主义工业发展缓慢,落后于其他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农奴境况十分悲惨,暴动频繁。为解决此问题,俄国沙皇亚历山大二世( )
A.颁布《人权宣言》
B.颁布《宅地法》
C.实行农奴制改革
D.实施“殖产兴业”
9、拜占庭帝国地跨三洲,拜占庭文化独具特色。结合地图思考,下列不属于拜占庭文化因素的是
A.基督教文化 B.希腊罗马的古典文化 C.西亚北非等地的文化 D.印度文化
10、“机械化生产取代古老的手工操作,大工厂把小作坊远远抛在后面,铁路与轮船取代马车和帆船。”这一巨变把人类带入到崭新的
A.蒸汽时代
B.电气时代
C.网络时代
D.信息时代
11、位于非洲尼罗河流域的古代埃及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下列文明成就属于古埃及的是
A.种姓制度
B.金字塔和狮身人面像
C.甲骨文
D.《汉谟拉比法典》
12、西欧庄园的耕地被分为“自营地”和
A.领地
B.封地
C.份地
D.私有地
13、安徽茶叶历史上往往是自安徽经江西至广东然后出海远销,到19世纪40年代后,逐步转为自安徽至上海后运往世界。安徽茶叶外销线路变化的时代背景是( )
A.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
B.近代交通方式的进步
C.江南自然经济的解体
D.上海开放为通商口岸
14、下列事件与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世界性经济危机无关的是( )
A.美国实施罗斯福新政 B.德国建立法西斯统治
C.日本军部法西斯专政建立 D.意大利建立法西斯专政
15、鸦片战争中钦差大臣琦善认为:“该夷船坚地利,长于水战”,“所恃者大地,其所畏者亦唯大地”。就派人在山海关一带收集到了数尊炮,可还是明朝时期制造的土炮。可见,鸦片战争失败的原因之一是( )
A.武器落后
B.鸦片泛滥
C.政治腐败
D.经济腐败
16、一个伟人就是一座丰碑,下列文学艺术大师与其创作的作品对应正确的是( )
A.莎士比亚——《哈姆雷特》
B.贝多芬——《战争与和平》
C.爱因斯坦——《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D.列夫•托尔斯泰——《英雄交响曲》
17、通过封建契约和分封仪式,如臣服礼、授职礼,领主和附庸形成依附关系,材料体现的是
A.种姓制度
B.西欧封建制度
C.罗马共和制
D.西周分封制
18、1857—1859年,饱受英国殖民侵略的印度人民进行了顽强而悲壮的反抗,期间涌现出来的民族英雄是( )
A.章西女王 B.玻利瓦尔 C.圣马丁 D.克莱武
19、有一位意大利诗人在谈到拿破仑及其军队时说到“没有人比我更清楚法国人在意大利的土地上所流的每一滴鲜血的价值;但是看到拿破仑军队的离去,我有一种说不出的喜悦。” 按照诗人的说法,拿破仑的大军在意大利的鲜血的价值在于( )
A.帮助意大利实现了统一 B.动摇了意大利封建统治的基础
C.在意大利实现了资产阶级掌权 D.奴役了意大利的人民
20、美国独立战争中的转折性战役是( )
A.萨拉托加战役
B.凡尔登战役
C.《共产党宣言》
D.《联合国家宣言》
21、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历史事件或人物
(1)南美的解放者________和________。
(2)印度民族大起义的民族英雄________。
(3)废除农奴制,使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________。
(4)维护了国家统一和解放黑人奴隶的是________。
(5)使日本走上了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________。
(6)第二次工业革命使人类进入________。
(7)一战前,欧洲两大军事集团________、________。
22、填空题。
(1)古巴比伦王国时期,________建立了统一、强大的奴隶制国家。
(2)1453年,________帝国攻破君士坦丁堡,拜占庭帝国最终灭亡。
(3)1487年,迪亚士在葡萄牙王室的支持下,于第二年达到非洲的________,实际上打开了绕道非洲南端通往东方的航路。
(4)13世纪末,英格兰基本确立________,议会由上下两院构成,税收权掌握在议会手中。
(5)进入19世纪,传统的手工工场逐渐被大工厂所代替,________最终确立。
23、欧洲的联合
恢复 发展 | 外因 | ________的援助 | |
内因 | 西欧国家原有的工业基础;采用最先进的________成果,制定恰当的经济发展政策 | ||
表现 | 20世纪50年代初,各国的工业生产已经基本恢复到甚至超过了战前水平。20世纪50—70年代,西欧经济持续繁荣 | ||
★走向 联合 | 目的 | 联合自强以提高国际地位 | |
欧共体 | 成立 过程 | (1)20世纪50年代初,法国和联邦德国等六国组建________ (2)1958年,六国又建立了________和________ (3)1967年,这三个组织合并为________ 简称“欧共体“ | |
作用 | 促进了西欧国家经济的发展和________的提高 | ||
欧盟 | 建立 | 1993年,大部分西欧国家在欧共体的基础上组成了________ | |
作用 | 大大加快了欧洲________的进程 |
24、美国南北战争时期,南北双方矛盾的焦点主要是围绕______。
25、____________年,马克思、恩格斯发表《共产党宣言》;____________年,日本明治政府进行了改革,即明治维新。
26、1916年,德、法两国军队展开了一场历时10个月的阵地战___________有“绞肉机”。“屠场”“地狱”之称。__________是日本法西斯的核心。
27、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是________
28、从9世纪开始,西欧乡村的典型组织形式庄园逐渐流行开来。庄园的居民均为领主的________,庄园具有司法权,设有________,主持法庭的是领主或它的管家。
29、我国是世界上最早 的国家。商朝早期就开始烧制原始青瓷。
30、646年,日本_______天皇进行国制改革,1867年幕府末代将军_________还政于天皇。
31、阅读下面短文,回答问题。
14世纪中叶,在意大利一些城市开始出现资本主义萌芽,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对全球的统治最终确立。
【时代曙光初现】
(1)自14世纪中叶起,欧洲发生的一场思想文化运动被认为是资本主义时代的曙光。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思想解放运动具体指的是什么?
【革命道路开辟】
(2)最早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是哪个国家?该国逐渐形成的新的政治制度是什么?
(3)领导美国取得独立,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的是谁?第一次以国家名义明确表述资产阶级政治要求的纲领性文献是什么?摧毁了法国的君主统治,传播了资产阶级自由民主思想的是什么事件?
【统治地位确立】
(4)在两次工业革命的推动下,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相继步入工业化强国的行列。但各国之间的矛盾也不断激化,最终导致的最惨重的后果是什么?此后,各战胜国确定的新的国际秩序是什么?
(5)通过以上问题的探究,你有何认识?
32、世界历史上曾经出现了一些大帝国。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公元前4世纪地跨欧、亚、非三洲的是哪一帝国?
(2)公元前27年,是谁建立了罗马帝国? 1世纪时,在其统治下的巴勒斯坦地区诞生了哪一宗教?该宗教宣传的教世主是谁?
(3)4世纪末,在哪一外部势力的打击下罗马帝国分裂为东西两个帝国。
(4)800年前后,成为当时西欧最大的王国是什么?该王国命令每个教区的人民把每年收入的1/10贡献给教会,称为什么?
33、清雍正年间哪一机构的设立使君主专制进一步强化?清朝前期农业方面有什么新发展?清朝为了巩固西北边疆做了哪些努力?
3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6世纪英国纺织手工工场的歌谣机间宽又长,织机二百张。又有一大厅,五十修剪工。
附近又一室,二百小姑娘。染工又八十,呢绒着颜色。
外面一间屋,童工一百五。二十擀制匠,整呢折成匹。
并坐检细毛,不敢怨劳苦。都是穷苦人,终日不休息。
——摘自川教版九上历史教材
材料二 15至16世纪,英国等西欧国家和地区的农村也出现了新的经营方式。大地主把获取的土地岀租给富裕农民或农业家,形成租地农场。租地农场主雇人进行商品化种植或养殖生产,用雇佣劳动者取代了传统的依附农民,使农场的经营具有了资本主义的性质。
——摘自川教版九上历史教材
材料三 手工工场的发展,租地农场兴起引起的土地关系的变化,推动了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组织逐渐资本主义化,西欧社会产生了两个新兴的阶级:一个是资产阶级,一个是无产阶级,开始改变中世纪欧洲社会的整体面貌。
——摘编自人教版九上历史教材
(1)根据材料一,概括英国纺织手工工场的基本情况。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租地农场与封建庄园的生产有什么区别?
(3)根据材料三,说明手工工场和租地农场的出现引起了西欧社会怎样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