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2026学年(上)运城八年级质量检测化学

一、选择题(共26题,共 130分)

1、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下列表示错误的是

A.五氧化二氮:O5N2

B.两个氢原子:2H

C.两个氮气分子:2N2

D.碳酸根离子:

2、医院工作人员经常用酒精进行消毒,你建议在存放酒精处张贴的图标是

A.

B.

C.

D.

3、下列有关化学用语的表达中不正确的是

A.2个氮分子:2N2

B.氟原子:F

C.高锰酸钾中的阴离子:

D.氯化铁的化学式:FeCl2

4、下列有关二氧化碳的制备、检验、性质和收集验证能达到目的是

A.

B.

C.

D.

5、下表是所测得某些食物的近似pH,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物质

洁厕净

鸡蛋清

苹果

西红柿

牛奶

厨房去污剂

pH

1.2

7.9

3.1

4.2

6.5

13.7

A.厨房去污剂和鸡蛋清均呈碱性

B.胃酸过多的人应多食苹果

C.洁厕净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色

D.西红柿的酸性比苹果强

6、提升科学素养,才能解决实际问题。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一氧化碳有毒,二氧化碳无毒,说明不同种分子化学性质不同

B.“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中的“烟”就是PM2.5

C.煤炉旁放一盆水不能防止一氧化碳中毒,因为一氧化碳难溶于水

D.分类是重要的研究方法,水、二氧化锰、五氧化二磷都是氧化物

7、下列是一些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化学性质相似的是

   

A.③⑤

B.①②

C.①③

D.②④

8、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丁、戊五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质量的变化量(单位:g)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x的数值为8

B.丁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C.甲一定是化合物

D.反应前后乙、丙变化的质量之比为1:7

9、在下列的各种变化中,只涉及到物理变化的是

A.滴水成冰

B.蜡烛燃烧

C.牛奶变质

D.葡萄酿酒

10、下列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

A.氧化铜

B.高锰酸钾

C.矿泉水

D.氯化铵

11、下面是对四个实验绘制的图形,其中实验结果与对应图形正确的是

A.等质量的镁粉、锌粉与足量的同浓度的稀硫酸反应

B.过氧化氢分解生成氧气,一份加入二氧化锰,一份不加入二氧化锰

C.电解水生成的气体质量比

D.在密闭容器中加热高锰酸钾

12、某化学兴趣小组为验证盐酸的部分化学性质,使用氢氧化钠、碳酸钠和另外一种不同类别的物质A进行了相关实验。

结合图示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碳酸钠和盐酸反应的现象与碳酸钠和硫酸反应的现象相同

B.物质A是单质铁

C.物质A是氧化铁

D.试管②中盐酸一定过量

13、化学使我们拥有了改变世界的神奇力量,为我们展现了物质变化的无穷魅力。下列过程涉及到化学变化的是

A.食物腐败

B.水果榨成汁

C.湿衣晾干

D.修剪盆栽

14、分类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物质的分类正确的是

A.H2、O2属于单质

B.冰水混合物、溶液属于混合物

C.KC1O3、H2O属于氧化物

D.Na2CO3、KOH属于碱

15、下列化学式书写正确的是

A.氧化镁MgO2

B.氯化亚铁FeCl3

C.氯化钠NaCl2

D.氢氧化钙Ca(OH)2

16、有关燃烧条件的实验探究(白磷、红磷的着火点分别是40℃和240℃)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②③处说明燃烧需要氧气

B.①④处燃烧时都能有效避免空气污染

C.①③处说明燃烧需要可燃物

D.①②处说明燃烧需要温度达到着火点

17、除去下列物质中的杂质(括号内为杂质),所选用试剂及操作方法均正确的是

选项

物质

选用的试剂及操作方法

A

CaCO3(CaO)

加水溶解、过滤、洗涤、干燥

B

Fe3O4(C)

隔绝空气,将混合物加热

C

CO(CO2)

将混合气体通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洗气,干燥

D

CO2(CO)

将混合气体点燃

A.A

B.B

C.C

D.D

18、建立模型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化学模型中错误的是

A.空气组成

B.原子的结构

C.化学反应类型

D.物质的构成

19、下列各图中分别表示不同元素的原子,其中表示可能为氧化物的是

A.

B.

C.

D.

20、2022年北京冬奥会,实施了人工造雪。先将水制成细小的冰片,再用高压风机将冰片粉碎、吹出,就形成了晶莹剔透的雪花。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将水制成细小的冰片后,其中的水分子由运动变静止

B.高压风机将冰片粉碎时,水分子也跟着分解了

C.由水制成晶莹剔透的雪花,水分子间的间隔发生了改变

D.人造雪花与普通水的化学性质不同

21、明代李梃的《医学入门》中最早记载了制取没食子酸(化学式为C6H7O5)的方法,并将其用其治疗流感。下列有关没食子酸的描述正确的是

A.属于氧化物

B.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C.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6:7:5

D.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

22、类推是化学学习的中常用的方法,下列类推正确的是

A.原子在化学变化中不能再分,则分子在化学变化中也不能再分

B.氧化物中都含有氧元素,则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都是氧化物

C.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是化学变化,则在化学变化中一定有新物质生成

D.单质中只含有一种元素,则含有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23、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稀有气体可用于制作霓虹灯

B.图书档案等贵重物品着火,需用水灭火

C.在书写具有保存价值的档案时,使用碳素墨水

D.煮沸的方法可用于生活中降低水的硬度

24、某物质经过分析只含有一种元素。该物质不可能是

A.单质

B.化合物

C.纯净物

D.混合物

25、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木炭在氧气中剧烈燃烧,发出红光

B.蜡烛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C.硫粉在氧气中燃烧时,产生蓝紫色火焰,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无色气体

D.铁在空气中燃烧,火星四射,放热,生成黑色固体

26、甲、乙、丙是初中化学中的常见物质,三者之间有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表示反应一步实现,部分物质和反应条件已略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若乙、丙均是氧化物,则甲、乙、丙可能均由分子构成

B.若乙是一种常见的碱,则甲、丙可能都是盐

C.若甲、乙均属于酸,则丙可能是一种盐

D.若乙、丙均是单质且丙是气体,则甲可能是盐或酸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7、用下列物质的字母序号填空

A二氧化硫   B盐酸   C碳酸氢钙  D硝酸钾  E淀粉  F玻璃钢

1)属于复合肥料的是         ;(2)与溶洞形成有关的是         

3)人体胃液中的酸是        ;(4)属于天然高分子的是         

5)能造成酸雨的是         ;(6)属于复合材料的是           

28、掌握化学用语是学好化学的关键。

(1)在H、O、C、Ca、Na五种元素中,选择适当元素,组成符合下列要求的物质;将其化学式填入空格中。

①可改良酸性土壤的碱___________

②水溶液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的盐___________

③溶于水放热的碱___________

④小食品包装袋中常用的干燥剂___________

(2)请写出以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服用含氢氧化铝的药物治疗酸过多___________

②用稀盐酸除铁锈___________

③用生石灰做干燥剂的反应原理___________

④用澄清石灰水检验CO2___________

29、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是国际通用的化学语言。

(1)请用化学用语填空:

①钠元素:_____

②5个硅原子:_____

③3个二氧化碳分子:_____

④硝酸根离子:_____

(2)符号“5Mg2+”中的“5”表示_____,“2+”表示_____

30、用正确的化学用语或数字或文字表述填空:

(1)两个铁离子____

(2)氦气______

(3)五氧化二磷______

(4)图中粒子带1个单位的负电荷,则X的值=_____

(5)符号2Mg2+,其中右上角的数字“2”的含义是_____

(6)硅常用做半导体,是集成电路的主要材料,硅是由______构成的。

31、现有①冰水混合物;②洁净的空气;③液氮;④碱式碳酸铜;⑤稀盐酸;⑥过氧化氢;⑦氢氧化钙;⑧大理石;⑨碳酸氢铵。

其中属于混合物的是____(填序号,下同);属于纯净物的是____

32、自然界中无时不在进行着二氧化碳、水、氧气的循环,使地球充满勃勃生机。

(1)三种物质的组成中,都含有氧___________(元素原子分子”)

(2)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应保持相对稳定。如果排放入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过多,可能会加剧___________

(3)水蒸发变成水蒸气是___________(物理变化化学变化”)。从微观角度分析,发生变化的是___________

(4)写出一个消耗氧气产生二氧化碳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5)爱护水资源,人人有责。下列属于国家节水标志的是___________(填字母)

33、医用双氧水是过氧化氢与水按照一定比例混合后得到的液体,常用于伤口消毒。过氧化氢容易分解,光照会加快其分解速率。配制医用双氧水过程中发生的变化是__________(选填“物理”或“化学”)变化;医用双氧水用于伤口消毒,这是利用它的__________(选填“物理”或“化学”)性质;医用双氧水应该放置于__________保存。

34、用化用语表示:

(1)两个氮原子_________

(2)三个氨分子__________

(3)2个硝酸根离子__________

(4)锰酸钾中金属元素的化合阶_________

35、2个氯离子_____________,3个氧原子构成的一个臭氧分子____________

36、某女士因混合使用洁厕灵(含盐酸)和84消毒液(含次氯酸钠)清洁马桶,中毒死亡,其原因是2HCl+NaClO=NaCl+Cl2↑+X,产生的氯气有毒。

(1)上述反应中,氯元素化合价最高的物质是___________(填字母)。

A 、HCl B、NaClO C、 NaCl D、 Cl2

(2)X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

(3)《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中,允许自来水厂使用氯气对天然水进行灭菌消毒,在此之前还要经过沉降、___________、吸附等净化操作。

(4)已知溴元素(Br)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图,那么,溴原子核内质子数为___________;在化学反应中溴原子易___________(填“得到”或“失去”)电子。

(5)氯和溴两种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如图所示,二者属于同一___________(填“周期”或“族”)。

三、实验探究题(共2题,共 10分)

37、常温下没有氧气存在时,铁与水几乎不反应,但高温下,铁与水蒸气能反应生成一种常见铁的氧化物和一种气体。小明很好奇,设计如下实验探究铁粉与水蒸气反应后的产物。

(1) 试管尾部放一团湿棉花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2) 探究生成的气体是什么?

用燃着的木条靠近肥皂泡,有爆鸣声,稍后有肥皂泡飘到空中。说明生成的气体是____________

(3) 探究试管中剩余固体成分是什么?

【查阅资料】

常见铁的氧化物

FeO

Fe2O3

Fe3O4

颜色、状态

黑色粉末

红棕色粉末

黑色晶体

能否被磁铁吸引

 

以上铁的氧化物在稀盐酸中均能全部溶解,且生成对应的化合物。

【初步验证】试管中剩余固体为黑色,能全部被磁铁吸引。

【猜想与假设】猜想一:剩余固体是Fe与Fe3O4;猜想二:剩余固体是________________

【实验探究】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及结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若  ___________________,则猜想一正确。

若  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猜想二正确。

 

【反思与交流】该黑色固体不可能是Fe2O3,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8、下图是实验室常见的气体制备装置。

(1)仪器①的名称是___________

(2)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连接好仪器装置,在装入药品前应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发生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_____。若用装置C收集氧气,实验结束时要先将导管移出水面,再熄灭酒精灯,理由是___________

(3)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___(填字母)。

四、简答题(共2题,共 10分)

39、盐酸溶液60.0g,滴加质量分数26.5%的Na2C03溶液(见下,溶液pH的变化如右图所示

1则与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时碳酸钠溶液的质量为   g;

2请计算该盐酸溶液恰好完全反应后溶液中的溶质质量分出计算过程,精确到0.1%

 

40、某校课外兴趣小组对一批粗锌样品(含有杂质,杂质不溶于水,也不与酸反应)进行分析,甲、乙、丙三组同学分别进行实验,实验数据记录如下:

组别

药品

烧杯 + 稀硫酸/g

152.5

152.5

252.5

粗锌样品/g

20

15

15

烧杯及剩余物/g

172.1

167.1

267.1

请你认真分析数据,帮助他们回答下列问题(每组反应均充分):

(1) 组同学所取用的稀硫酸与粗锌样品恰好完全反应;

(2)计算粗锌样品中的质量分数;

(3)计算原硫酸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4)计算恰好完全反应的那组实验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烧杯质量为52.5g,计算结果精确到0.1%)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