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2026学年(上)沧州八年级质量检测化学

一、选择题(共26题,共 130分)

1、下列物质敞口存放在烧杯中一段时间后,溶液质量变大且变质的是

A.浓盐酸

B.浓硫酸

C.石灰水

D.氢氧化钠溶液

2、下列物质中含有氧分子的是

A.二氧化碳

B.过氧化氢

C.空气

D.高锰酸钾

3、有关下列各图对应的说法,错误的是

A.图甲观察到b烧杯内溶液颜色由无色变为红色

B.图乙实验可以说明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支持蜡烛燃烧

C.图丙实验不能用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D.图丁中活性炭的作用是降低水的硬度

4、区分下列各组物质的两种方法都正确的是

选项

需区分的物质

实验方法

A

二氧化碳和氧气

①分别通入澄清石灰水

②伸入带火星的木条

B

碳酸钠溶液和硫酸钠溶液

①加硝酸钡溶液

②加稀盐酸

C

硝酸铵和氯化钠

①溶于水测温度

②观察颜色

D

氧化铜和铁粉

①分别滴加硝酸钡溶液

②分别滴加硝酸银溶液

A.A

B.B

C.C

D.D

5、一定条件下,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该化学反应生成两种物质

B.参加化学反应的甲、乙分子个数比为1:3

C.该化学反应的反应物由原子直接构成

D.反应前后分子的总数未发生改变

6、“钙基固硫”是有效减少煤燃烧产生二氧化硫的方法之一。它是在煤中加入适量的生石灰,燃烧时发生的反应:2CaO+2SO2+O2=2X,则生成物X中硫的化合价为

A.+2

B.+4

C.+6

D.+7

7、下列各组物质按照单质、氧化物、混合物的顺序排列的是

A.生铁﹑氧化铜、稀有气体

B.液氧、干冰、粗盐

C.天然气、氯酸钾、石油

D.钙片、氯化钙、海水

8、“84”消毒液是常见的含氯消毒剂,其有效成分中的氯元素为+1价,则“84”消毒液中有效成分的化学式可能是

A.NaCl

B.NaClO

C.NaClO3

D.NaClO2

9、化学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途径。下列实验操作中,符合实验操作规范的是

A.稀释浓硫酸

B.配制溶液

C.测溶液的pH

D.过滤泥水

10、下列有关的制备、收集、检验的操作,能达到目的是

A.实验室用Zn和浓盐酸来制备

B.用石灰石与稀硫酸反应制取

C.将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检验

D.用排水集气法可以收集

11、世界气象组织发布《2023全球气候状况报告》,宣布今年是有记录以来最热的一年。下列应对气候变暖的做法中不正确的是

A.发展清洁能源

B.提高能源利用率

C.践行绿色出行

D.大力发展畜牧业

12、下列有关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蜡烛燃烧产生二氧化碳和水

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色烟雾

C.二氧化碳通入石蕊溶液,溶液由紫色变为红色

D.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蓝紫色火焰,生成无色无味气体

13、加碘盐是指添加少量KIO3的食盐,KIO3中I的化合价是

A.+1

B.+3

C.+5

D.+7

14、规范的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的保障,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 取用液体

B. 加热液体

C. 读取液体的体积

D. 点燃酒精灯

15、2023年“6.5”世界环境日我国的主题是“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下列做法符合该主题的是

A.大量使用农药,减少病虫害

B.建高烟囱,直接燃煤为居民供暖

C.露天焚烧秸秆,提高土壤肥力

D.生活垃圾分类处理

16、下图是甲转化为丁的微观过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转化中原子种类、个数不变

B.转化①是实现碳中和的一种途径

C.转化②是化合反应

D.丁中碳、氢、氧的质量比为6:1:8

17、中国科学家屠呦呦因成功提取青蒿素挽救了数百万人的生命而获得诺贝尔奖,青蒿素的化学式为C15H22O5,下列关于青蒿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A.青蒿素属于氧化物

B.青蒿素中含有O5分子

C.青蒿素分子由碳原子、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

D.青蒿素中碳元素与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5:22

18、用如图所示4个实验探究二氧化碳能否与水反应(实验中所用的纸花均用石蕊染成紫色并干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最终只有实验④中的紫色石蕊小花会变红

B.实验④就能说明二氧化碳与水发生了反应

C.由实验①④推断,实验④中有酸性物质生成

D.在实验④中,若对比小花放入集气瓶前后的现象,可以不必做实验③

19、把一定质量的锌和镁分别投入足量的稀盐酸中,充分反应后,生成氢气的质量关系如下图所示,则参加反应的锌和镁的质量比是

A.1︰1

B.24︰65

C.65︰24

D.无法确定

20、下列化学符号中数字表示的意义正确的是

A.:“+2”表示在氧化镁中镁元素的化合价是+2

B.2Fe3+:“2”表示两个亚铁离子

C.CO2:“2”表示二氧化碳中含有两个氧原子

D.S2-:“2-”表示硫元素带两个单位的负电荷

21、某反应为,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A.物质X是单质

B.n一定为1

C.恰好能完全反应

D.生成,需要参加反应

22、下列元素名称与符号不一致的是

A.碳C

B.氯Cl

C.钾K

D.铜Ca

23、日本排放到海水中的核污水中含有氚、锶、绝等放射性元素,已知氚原子的核内质子数为1,中子数为2。下列关于氚和氢两种原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A.属于两种不同的元素

B.最外层电子数相同

C.都有中子但数目不同

D.相对原子质量相同

24、北京冬奥会上采用了碲化镉发电玻璃,碲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图所示。下列有关碲的说法正确的是

A.碲原子的中子数为52

B.碲属于金属元素

C.碲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27.6g

D.碲的最外层电子数为6,与硫元素的化学性质相似

25、甲醛是室内污染空气的有毒物质,利用催化剂可消除,下面为该反应前后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反应前后分子数目不变

B.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C.反应前后催化剂质量不变

D.反应前后氧元素的化合价不变

26、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A.铵根:NH4

B.60个碳原子:C60

C.硅元素:SI

D.硫酸亚铁:FeSO4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7、下图中是氟元素、钙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ABCD是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请你回答:

 

1)氟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_________,钙元素的原子序数为_________

2X=________B在化学反应中 ,__________电子趋于相对稳定的结构。

3ABCD中属于同种元素的粒子是________(选填序号)。

4A粒子的化学性质与BCD________(选填序号)粒子的化学性质相似。

28、为了检测香烟的危害,某学生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该装置中的澄清石灰水可以检验香烟燃烧是否有   气体生成。为了使香烟燃烧产生的气体通过澄清石灰水,活塞应向   移动。

29、A.氯化钠、B.五氧化二磷、C.硫酸铜、D.氦气、E.河水、F.二氧化碳、G.空气、H.氧气。

属于混合物的是__,属于单质的是__,属于化合物的是__,属于氧化物的是__(请用序号填空)

30、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是国际通用的化学语言。

(1)用化学用语填空。

①3 个硅原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2 个五氧化二磷分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氢氧根离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标出氧化镁中镁元素的化合价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符号“3Cu2+”中“3”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2+”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

31、化学是在分子、原子层面上认识和创造物质的一门科学。

(1)气体A和气体B接触可发生反应,其微观过程如下图所示(C未画出)。

①1个A分子是由 ____________ 个原子构成的。

②已知C是一种单质,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

③该反应中C与D的质量比是____________(结果用最简整数比表示)。

④常温下,若将等体积的两只集气瓶分别盛满A、B,如图4所示进行实验。若相同条件下,气体的体积比等于分子个数比,则该实验中,气体充分反应后,剩余的气体是__________(写物质名称)。

(2)当空气受SO2严重污染时,可通过飞机喷洒X粉末,使空气中的SO2含量明显降低,该过程发生的反应是2X+2SO2+O2==2CaSO4+2CO2。X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_

32、如图是过氧化氢分子分解示意图。从示意图中,你能够得出的规律或者结论有:(答出两条即可)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图中可以看出,化学反应中的最小微粒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3、掌握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关键,请用化学用语填空:

(1)①氩元素_____

②硝酸钾中的阳离子_____

③氯化铝_______

2个五氧化二磷分子_______

(2)“Fe2中数字“2”表示的意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4、下图中A、B、C、D是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以上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中,属于同种元素的是_______(填字母代号)。

(2)以上四种粒子中,能得到电子的是_______(填字母代号)。

(3)D粒子的名称是_______;D中x=_______

35、从①干冰、②二氧化硫、③一氧化碳、④氢气物质中选择一种物质的序号来填空。

(1)易形成酸雨的是_____

(2)可用来人工降雨的是_____

(3)从环境保护的角度考虑,最理想的燃料是_____

(4)造成煤气中毒的物质是_____

36、《石灰吟》是明代政治家、文学家于谦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请依次写出所涉及到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实验探究题(共2题,共 10分)

37、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装置,用于制取CO2,并对它的部分性质进行探究,按要求回答问题。

①写出仪器I的名称:_________

②B装置用于制取C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欲停止反应,应采取的操作是_______,待反应完全停止后,容器中的液面位置为__________(填“a”、“b”或“c”)。

③用如图装置收集CO2,请将装置内的导管补充完整__________

④若要C中的两个气球悬浮在空气中,气体甲可能是________(填序号)。

I. 氢气   II. 氧气   III. 空气   IV. 二氧化碳

⑤往D试管中通入CO2,当出现________现象,表示石灰水中的溶质恰好完全转化为沉淀。

⑥加热固体碳酸氢钠或固体碳酸氢铵都能产生CO2,其化学方程式分别是:

I.

II.

某同学采用反应I的方法制取CO2,发生装置应该选用上图中的________(填编号),他不选择反应II制取CO2的理由是______

38、根据下列装置,回答问题:

(1)写出图中标号仪器的名称:①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

(2)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从控制反应速率和节约药品的角度考虑,发生装置最好选用___________(填装置序号)。

(3)因为氧气不易溶于水,所以可以利用装置___________(填装置序号)收集。如果要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用这种装置收集氧气时应注意___________

(4)下面四种途径都可以得到氧气:

①写出实验室中通过乙、丙两种途径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乙___________,丙___________

② “绿色化学”是 21 世纪化学科学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你认为在化学实验室中,甲、乙、丙三种制取氧气的途径中,___________(填“甲”或“乙”或“丙”)途径更体现化学实验的绿色化追求。

四、简答题(共2题,共 10分)

39、化学与人类的生产生活都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许多化学物质对促进人体健康,治疗疾病有重要的作用。下面是某药物说明书的部分文字,请仔细阅读后回答:

(1)酚酞是由___________种元素组成。

(2)酚酞分子中碳原子与氧原子个数比为 _______

(3)按用量的最大剂量服用该果导片一次摄入的酚酞质量为______ g

(4)列式计算酚酞的各元素的质量比____________

(5)计算15.9g酚酞中碳元素的质量___________

 

40、金属材料对于促进生产发展,改善人类生活发挥了重大作用。

(1)铝具有很好的抗腐蚀性能原因是______

(2)一氧化碳的还原性可用于治金工业,实验室用一氧化碳和氧化铁,先通一氧化碳再加热的原因是______

(3)金属资源不可再生,保护金属资源的有效途径是______(写一条)。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