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自然界所有的物质都是由元素组成的,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
A.镁
B.氧
C.硅
D.铝
2、某小组使用数据采集器探究“铁丝在O2中燃烧”,集气瓶内O2的体积分数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为
B.瓶中放少量水,用于吸收有毒物质
C.开始采集数据时,瓶内是纯净的O2
D.铁丝停止燃烧时,瓶内O2未耗尽
3、户外运动逐渐成为人们喜欢的一种休闲方式。如图所示,在野外做饭时人们会在一片空地上用石头围成一圈,在图内点燃木柴生火烹煮,结束后浇水熄灭火堆。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木柴燃烧属于放热反应
B.浇水熄灭火堆是为了使木柴的着火点降低
C.将木柴底部架空是为了使其与空气充分接触
D.点火前将周围的枯树枝清理干净,防止引起火灾
4、下列化学用语书写正确的是
A.2NH3——氦气
B.Cu+2——铜离子
C.2H——2个氢原子
D.A1O——氧化铝
5、下列实验设计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 A | B | C | D |
实验目的 | 探究催化剂对过氧化氢分解速率的影响 | 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 探究温度对分子运动的影响 | 探究燃烧条件之一:可燃物需要接触氧气 |
实验设计 |
A.A
B.B
C.C
D.D
6、我国科研人员攻克催化研究中的世界性难题——甲烷的选择性氧化,其微观反应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虛线框内应补充的是“”
B.参加反应的甲、乙的分子个数比为1:1
C.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再分
D.该反应与甲烷燃烧相比,条件不同产物不同
7、下列关于数字“2”的意义说法正确的是
A.SO2表示含有硫原子和氧分子
B.OH-表示1个氢氧根离子带1个单位的负电荷
C.N2表示2个氮原子
D.表示氯化钙中钙元素的化合价为+2
8、下列有关化学用语说法正确的是
A.O3表示3个氧原子
B.NaCl是由Na+和Cl-构成的
C.表示单质硫中硫元素化合价为-2价
D.3Mg2+表示三个镁离子带两个单位正电荷
9、甲、乙两种固体(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40℃时,等质量甲、乙两物质的溶液,所含溶质质量甲大于乙
B.20℃时,甲、乙两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C.40℃时,将等质量的甲、乙两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至20℃,甲析出的晶体比乙多
D.20℃时,甲、乙的溶解度都是30g
10、王安石用“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描写梅花,能从远处闻到梅花香的原因是
A.分子质量很小
B.分子间有间隔
C.分子在不断运动
D.分子由原子构成
11、下列指定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A.拉瓦锡研究空气成分:4P+5O22P2O5
B.铝和稀硫酸反应,Al+H2SO4=AlSO4+H2↑
C.镁粉着火不能用CO灭火的原因:2Mg+CO22MgO+C
D.用石灰石浆吸收烟气中二氧化硫:CaCO3+SO2+O2=CaSO4+CO2
12、为实现二氧化碳的绿色利用,科学家用固碳酶作催化剂设计如下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
A.固碳酶在反应前后性质保持不变
B.转化过程中原子种类和个数均改变了
C.X的化学式为CH2
D.反应②可能有氢气参加反应
13、了解化学安全知识,增强安全防范意识。下列做法不符合安全要求的是( )
A.家中天然气泄漏,立即关闭阀门并开窗通风
B.乘坐公交车时,携带酒精、汽油等易燃易爆物品
C.炒菜时油锅起火,立即用锅盖盖灭
D.为防止煤气中毒,室内用煤炉取暖时保证烟囱畅通
14、“归纳与比较”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有关CO和CO2的知识归纳不正确的是
A.组成:1个二氧化碳分子比1个一氧化碳分子多1个氧原子
B.性质:都是无色无味的气体;都能溶于水,都能燃烧等
C.用途:CO2可用于光合作用等;CO可用作冶炼金属等
D.危害:CO2过多,会造成“温室效应”;CO是空气污染物之一
15、科学家发现,含氟牙膏能有效预防龋齿。这里“含氟牙膏”中的“氟”指的是 ( )
A.单质
B.元素
C.原子
D.分子
16、下列物质对人体无害的是
A.一氧化碳
B.亚硝酸钠
C.二氧化硫
D.氯化钠
17、中国空间站内航天员的饮用水要求净化程度非常高,中国科学家发明的一种特殊净水器可以实现该目标,此净水器工作时最关键的一步操作是
A.静置
B.蒸馏
C.吸附
D.过滤
18、下列各图所表示的化学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倾倒液体
B.CO2验满
C.添加药品
D.闻气味
19、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下列实验操作中,不合理的是
A.闻气体气味
B.量液体体积
C.稀释浓硫酸
D.倾倒液体
20、在一个密闭的容器中放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有关数据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物质 | 甲 | 乙 | 丙 | 丁 |
反应前质量(g) | 9 | 3 | 22 | 1 |
反应后质量(g) | X | 3 | 4 | 17 |
A.乙一定是催化剂
B.X的值为12
C.丙可能是单质
D.反应中丙和丁的质量比为9:8
21、为了探究分子的性质,小明同学在T形管的粗玻璃管里固定一根湿润的酚酞滤纸布条,将浓氨水滴入弯管处,然后用橡皮帽封闭管口,观察现象。以下有关实验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观察到c点处纱布比a点处纱布先变红
B.加热装有浓氨水的细弯管处,纱布条会更快变红
C.该实验可以证明分子运动速率与温度有关
D.若将浓氨水换成浓盐酸,纱布条将不会变红
22、为强化安全意识,某学校开学第一课是消防安全知识讲座。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A.炒菜时油锅着火,用锅盖盖灭
B.家用电器着火,用水扑灭
C.高层楼房着火,立即乘坐电梯逃离
D.厨房内天然气泄露,立即打开排气扇
23、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的描述正确的是( )
A.为了加快过滤速度,用玻璃棒在过滤器中不断搅拌
B.洗净的胶头滴管倒放在试管架上
C.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要预先在集气瓶中加少量的水或少量的沙子
D.实验室用KMnO4制氧气装置的气密性检查是旋紧试管上的胶塞后,先用双手捂住试管外壁,再将导管一端浸入水中
24、下列实验方案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选项 | 目的 | 实验方案 |
A | 鉴别羊毛线和棉线 | 取样,灼烧,闻气味 |
B | 鉴别硬水和软水 | 取样,加入肥皂水,振荡,观察现象 |
C | 除去氯化钠晶体中少量的氯化钾 | 用饱和的氯化钠溶液洗涤晶体 |
D | 除去二氧化锰中的氯化钾 | 加水溶解、过滤、蒸发结晶 |
A.A
B.B
C.C
D.D
2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①含相等质量铁元素的Fe2O3和FeS的质量比为10:11
②现有CO2和CO的混合气体10g,其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36%,则混合气体中CO2和CO的质量比为11:14
③某硝酸铵(NH4NO3)样品,测知含氮量为25%,该样品中含有杂质可能是NH4HCO3
④在某种氮的氧化物中,若氮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7:20,该氧化物的化学式为N2O5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26、许多化学的重大发现和研究成果是通过实验得到的,合理的方案、规范的操作、严谨的分析,是得到科学结论必备的要素。
【1】蜡烛的火焰分三层,是什么原因呢?小明提出“这可能与氧气含量有关”,这一叙述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A.发现问题
B.提出猜想
C.制订计划
D.收集证据
【2】化学兴趣小组对教材中“分子的性质实验”进行了改进。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图1实验中,B、C烧杯中的溶液都变成红色
B.图1和图2实验都能说明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C.图2实验能得出: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率越快
D.改进后的优点:节约药品,更环保
【3】已知一定质量的纯净物X跟6.4g氧气可进行充分的燃烧,恰好完全反应后,生成4.4g二氧化碳和3.6g水,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A.参加反应的物质X的质量是1.6g
B.组成物质X的元素中,一定有C和H元素
C.物质X中C、H元素的质量比为3:1
D.物质X的化学式为CH3OH
27、A.B……H八种物质,有下图所示关系:其中A是一种暗紫色固体,B.G都是黑色固体,D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E是一种无色液体,H是一种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在②的反应前后B的质量和化学性质都不改变。
试推断: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
A . B .D .E .G .H
(2)写出反应①②③的符号表达式,并指出①③反应的基本类型:
① 反应
②
③ 反应
28、哈尔滨的特产“大列巴”面包和酒糖全国闻名,吃过的人都赞不绝口。
(1)食用后能为人体补充的营养素主要是 ;
(2)农业在种植小麦的过程中常施加钾肥,其作用不仅能促进植物生长,还能增强抗病虫害或抗倒伏能力,下列属于钾肥的是 (填序号);
①(NH4)2SO4 ②KNO3 ③K2CO3
(3)长期施用某些化肥会使土壤酸化;为了改良土壤的酸性,通常加入的物质俗称是 。
29、编号为①~⑤的下列物质:①液氢;②氧气和臭氧;③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④蒸馏水结的冰和水;⑤碳酸钙。
属于单质的是(均填代号,下同)_____;属于化合物的是_____;属于纯净物的是_____;属于混合物的是_____;属于氧化物的是_____。
30、用化学用语填空:
(1)2个硫原子_______。
(2)H2SO4中的阴离子_______。
(3)标出KClO3中氯元素的化合价_______。
(4)地壳中含量最多金属和非金属的两种元素所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
31、外出野餐,为了玩的开心,吃得放心,可以带上一些物品。
(1)“净水药片”:一种净化不干净水的药物。可有效消灭细菌等微生物,去除悬浮物。“净水药片”不能除去的水中杂质有 (填序号)。
A.色素
B.微生物
C.钙镁离子
D.细小固体不溶物
(2)“麦片粥”:麦片中含有微量铁粉与胃液中的盐酸反应生成的气体是______(填化学式)。
(3)“自嗨锅”:其中发热包中主要成分是生石灰(还有铝粉、焦炭、活性炭等)。用化学方程式解释其发热原理:_______。
(4)“卡式炉”:便携式气灶,使用的燃料是液化丁烷气。已知丁烷的化学式是C4H10,请写出丁烷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32、化学与我们的生活、生产、科技密切相关。
(1)中国自主研发的“天问一号”火星探测车已成功登陆火星。硅片太阳能电池板是探测车主要动力来源。硅的原子结构示意图是___。
(2)二氧化氯(ClO2)是一种高效、广谱、安全的杀菌、消毒剂,可应用于自来水和公共场所的杀菌、消毒处理。ClO2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___价。
(3)超氧化钾(KO2)常备于急救器和消防队员背包中,能迅速与水反应放出氧气,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则X的化学式是___。
33、请用化学用语填空:
(1)金元素________
(2)氧化铝中铝元素的化合价_______
(3)银离子_______
(4)硫酸铁的化学式________
34、甲、乙、丙三种固体(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如图1所示。
(1)20°C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依次为___________。
(2)30°C时,将4g丙固体加入50g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为___________(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3)30°C时,甲和乙的饱和溶液各100g,两种溶液中溶剂质量的大小关系:甲___________乙(填“>”、“<”或“=")。
(4)甲、乙、丙中的某一种固体进行如图2所示的实验。溶液a的溶质质量分数是___________(精确到0.1%),取用的固体是___________。
35、10ml水和10ml的酒精混合在一起,总体积______20ml(填大于或小于),原因是____.
36、航天梦,照亮中国科技兴国路。在距地球400多公里的“天宫”,三位航天员老师给我们带来了两节别开生面的“科学实验课”。根据图文回答问题。
Vc泡腾片主要成分 维生素C(C6H8O6) 碳酸氢钠(NaHCO3) 柠檬酸(H3C6H5O7) 甜菊糖苷、胭脂红…… |
(1)王亚平老师给我们演示了失重状态下把泡腾片插入水球的“泡腾片实验”,水球内产生气泡。
①图1发生如下反应H3C6H5O7+3NaHCO3═Na3C6H5O7+3______+3CO2↑。
②如表碳酸氢钠俗称_______。
③下列食品中富含维生素C的是____(填字母)。
A.盐水鹅 B.西红柿 C.大虾
④图2冰墩墩其内部填充物为100%聚酯纤维,聚酯纤维属于_____(填“合成”或“复合”)材料。
(2)叶光富老师告诉我们:航天员在“天宫”中生活所需要的氧气来自水的电解。
①图3的A管内收集的气体是_______(填化学式)。
②实验室用50g8%的NaOH溶液配制5%的NaOH溶液用于图3实验,需加水_______g。
37、请结合图回答问题:
(1)仪器名称:①_______,②_______。
(2)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选填序号),该装置中塞棉花的作用是____,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用E装置收集氧气完毕后,应先_____。
(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为方便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__(选填序号),检验二氧化碳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
(4)“西气东输”工程,使部分地区用上了天然气。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通常情况下,甲烷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实验室常用醋酸钠和碱石灰两种固体混合加热制得,制取甲烷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填字母)。写出甲烷在空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为了安全,在厨房中安装天然气泄露报警器。根据甲烷的性质,在如图中_____(填“a”或“b”)位置安装是正确的。
38、西安咸阳国际机场城际铁路于9月29日开通运营。机场城际铁路的开通实现了“高铁、地铁、飞机”无缝换乘。
(1)图甲中,列车的钢轨是用锰钢制成。锰钢属于_________(填“纯金属”或“合金”),利用锰钢制钢轨的主要依据是__________(填序号)。
A 硬度大、耐磨性好
B 抗腐蚀性能好
C 熔点高
D 韧性好
(2)建设机场城际铁路需要的大量钢铁,是由铁矿石为主要原料冶炼而成。上图是实验室模拟用赤铁矿炼铁的装置图,据图乙回答问题。
①写出用赤铁矿炼铁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
②装置A、B中观察到的现象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实验中首先通入一氧化碳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
④该实验装置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__________,造成的后果是_______。
39、如图是元素周期表中1-18号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原子序数为17的元素属于_______(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它与11号元素形成的化合物是由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构成的。
(2)同一周期,从左到右各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的排布规律是_____ , 且周期数与原子核外的________相等。
(3)单质铁在8号元素形成的单质中燃烧的主要试验现象是______,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_____。 该实验要预先在瓶底留有少量水的目的是____________。
40、燃气安全十分重要。家庭管道燃气主要有两种:煤气(主要成分为CO)和天然气(主要成分为甲烷)。
(1)CO和甲烷均为无色无味的气体,为什么家里的燃气一旦泄露,会闻到特殊的气味?
(2)如果家里的燃气由煤气改为天然气,那么,煤气灶必须更换为天然气灶,为什么?运用化学知识加以解释。
(3)使用燃气过程中,家里要保持良好的通风,但不能有强风。为什么“不能有强风”?用燃烧知识予以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