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战国时期,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思想家是
A. 老子
B. 荀子
C. 韩非
D. 孟子
2、唐诗中李白的诗豪迈奔放、清新飘逸;而杜甫的诗沉郁悲怆,语言凝重,导致二人不同的创作风格的主要原因是( )
A.所处的社会现实不同
B.所受的教育不同
C.仕途不同
D.对祖国的山河感受不同
3、陕西西安出士的唐代何家村遗址中发现的钱币,既有唐代流行的开元通宝,又有日本元明天皇铸造的和同开珎,还有波斯的萨珊银币、东罗马金币等。这一发现可用于说明唐朝( )
A.丝绸之路开通
B.民族交融深化
C.货币制度混乱
D.对外交往活跃
4、下列政权按照建立的先后顺序排序,正确的是( )
①北宋 ②辽 ③西夏 ④五代十国
A.①②③④
B.④②①③
C.③②①④
D.④②③①
5、“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他的诗深刻地反映了那个复杂、动荡的时代,被人们称为“诗史”。这位诗人被誉为
A.诗仙
B.诗圣
C.诗魔
D.诗杰
6、自606年开始,中国建立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最公平、最科学的人才选拔和任用制度,并以此影响着教育和整个社会……观察家默德赫斯评论说:“该制度是真正值得赞赏和模仿的。”“该制度”是( )
A.郡县制
B.科举制
C.三省六部制
D.行省制
7、某历史学习兴趣小组对战国时期的历史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他们拟定了以下研究主题,其中最合适的是
A. 新旧交替:社会剧烈变革的时代
B. 反抗暴秦:宁有种乎的悲壮呐喊
C. 道教产生:奠定传统文化的根基
D. 逐鹿天下:争夺帝位的楚汉之争
8、在河南南阳市的温凉河畔,有一座巍峨壮观的古老祠堂,一对子母阙耸立门前,阙上彩绘朱雀傲视蓝天,翩翩欲飞。郭沫若为祠堂题写“医圣祠”三个大字。与该祠堂有关的历史人物是
A.扁鹊
B.张仲景
C.华佗
D.孙思邈
9、孔子曾说:“冉求做事总是退缩,所以我激励他勇敢去做;仲由行事勇气超人,所以我限制他太过刚勇。”这句话体现的教育理念是
A.为政以德
B.以礼治国
C.有教无类
D.因材施教
10、“始春秋,终战国,五霸强,七雄出。”其中的“七雄”是指( )
A. 齐、楚、秦、燕、赵、魏、韩 B. 楚、秦、赵、宋、魏、齐、韩
C. 晋、楚、齐、韩、赵、燕、魏 D. 吴、魏、燕、赵、楚、秦、韩
11、学了“百家争鸣”以后,同学们对本班任课教师的教学管理风格“议论纷纷”。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①语文课陈老师善于因材施教,以德治班,颇得儒家真谛
②数学课张老师深入了解学生,知己知彼,颇有道家风范
③生物课李老师讲究顺其自然,无为而治,深得墨家精髓
④历史课王老师严格执行班规,照章办事,深受法家影响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12、丰富多彩的神话传说,体现了我们先祖的创造力和智慧。根据神话传说,以下搭配错误的是
A. 黄帝﹣﹣炼铜
B. 仓颉﹣﹣创造算数
C. 嫘祖﹣﹣养蚕缫丝
D. 伶伦﹣﹣制作音律
13、“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这是唐代诗人杜甫对一位大诗人的描绘,这位自称为“酒中仙”的大诗人是( )
A.白居易
B.李白
C.王维
D.杜牧
14、《宋书》载:刘宋时期“荆城跨南楚之富,扬郡有全吴之沃,鱼盐杞梓之利,充仞八方;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这反映出( )
A.北方长期战乱社会动荡
B.南方劳动力大增
C.江南地区得到初步开发
D.经济重心南移最终完成
15、两宋时期的海外贸易空前发展,南方沿海城市的海外贸易繁荣,为此,宋朝在广州、泉州、明州等港口设立的专门管理海外贸易的机构是( )
A.巡检司
B.市舶司
C.宣政院
D.理藩院
16、下列选项中对秦始皇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解说错误的是( )
A.皇权至高无上
B.在地方设立郡守和县令
C.御史大夫负责监察百官
D.丞相总览全国的军政大权
17、由甲骨文发展而来的汉字,不仅是一种传情达意的工具,还是联结和维系中华民族的根。从下面图示中可以得到的信息是,甲骨文( )
A.记录中华文明的起源
B.是世界上最早出现的文字
C.记载了商朝灭亡信息
D.具备了汉字的构成方法
18、《剑桥中国隋唐史》如此评论唐朝的某位皇帝:“他是一个悲剧中的英雄,他在执政开始时政绩显赫,但后来被野心和狂妄引入歧途,以致使帝国的行政和资源过分紧张,最后以退出政务来结束他支离破碎的统治。”依据史实可以推断这位皇帝是
A.唐高祖李渊
B.唐太宗李世民
C.一代女皇武则天
D.唐玄宗李隆基
19、“魏吴争斗决雌雄,赤壁楼船一扫空。烈火初张照云海,周郎曾此破曹公。”此诗评价的战役( )
A.消灭了秦军的主力
B.为曹操统一北方奠定了基础
C.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D.使我国北方重新陷入分裂和混乱状态
20、中华民族同根同源同祖。被尊称为中华民族人文初祖的是
A.黄帝和蚩尤
B.炎帝和黄帝
C.尧和舜
D.舜和禹
21、攻占咸阳,导致秦朝灭亡的是________。
22、将下列各小题补充完整。
(1) 年,北京人头盖骨化石被发现,它的发现证明____是人类早期生活和繁衍的地区之一。
(2)约公元前 世纪,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朝,它的建立标志着 的产生。
(3)公元前 世纪后期,秦国统一了全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 的封建王朝。
(4) 之战后几年,曹操基本统一了北方; 之战后,曹、孙、刘三分天下的局面实际形成。
23、世界上最大青铜器是___________________。
24、唐太宗统治时期,国力增强,文教昌盛,历史上称之为“____________”;唐玄宗在位前期,唐朝进入鼎盛时期,历史上称作“____________”。
25、填空题。
(1)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这种文字是________。
(2)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是________。
(3)汉武帝时期,为联合西域的大月氏夹击匈奴被派遣出使西域的使者是________。
(4)《史记》被誉为“二十四史”的开山之作,它的作者是________。
(5)东晋时期,被后人尊称为“书圣”,行书代表作《兰亭集序》,此人是________。
26、隋唐时期出现很多杰出人物,说说下面他们都是谁。
(1)我国历史上奠定汉藏两个民族之间友好交往基础的伟大女性是___________
(2)得到西北少数民族的拥戴,被尊称为天可汗的是___________
(3)赵州桥开创了世界上平拱桥建筑的先河,此桥的设计者是___________
(4)他用诗讴歌祖国的山河与美丽的自然风光,富有浪漫主义精神,人称诗仙___________
(5)“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这副对联称颂的诗人是___________。
27、人民英雄纪念碑的浮雕反映了近代中国的历史沉浮,请根据提示,完成下列填空:
(1)1838年,道光帝派①(人名)前往广东,查禁鸦片。1839年,虎门销烟成为了②(事件)爆发的导火索。
(2)图二标志着③运动的爆发。这场运动的领导人是④。虽然运动以失败而告终,但它谱写了中国近代史上的壮烈一章。
(3)图三的起义爆发于⑤年,这场革命被称为⑥。
①_______②________③________
④_________⑤________⑥_______
28、(1)观察《秦末农民起义形势图》,请将下列地点的英文字母代号填入图中对应的方框内。
A.陈胜建立“张楚政权”的地方 B.项羽以少胜多打败秦军的地方
29、通过这学期的学习,你都知道了哪些朝代,来填填看吧。
30、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中国文化异彩纷呈。
(1)针对西汉初期经济凋敝,人口锐减的情况,汉高祖刘邦采取的统治措施是______。
(2)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 ______。
(3)被称为“东方医学巨典”的著作是______。
31、墨家 韩非子 “兼爱非攻”
道家 老子 文景之治
法家 休养生息政策 “仁政”
西汉 孟子 以法治国、树立君威
儒家 墨子 《道德经》
32、体恤民情、爱惜民力是统治阶级施仁政的一种体现根据提示写出相关内容。
(1)汉高祖采取 的政策,来减轻农民的赋税,鼓励人民治理农业生产。
(2)汉朝文景时期,非常重视“以德化民”,废除一系列严刑峻法,并在这一时期出现了政治清明,经济发展,人民生活安定的盛世景象史称“ ”
(3)东汉光武帝时因采取减赋、轻刑罚等措施使经济发展、社会安定的局面出现史称“ ”
33、有效的国家管理是巩固统治和社会安定的前提,历代政府都做出了不懈地努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唐初,以三省长官为宰相,从贞观年间开始,皇帝开始任命中央其他高级官员为相。加强皇权,分散相权,以便建立能为皇帝所控制的中央决策系统的措施。皇帝还把都督、刺史(负责监察各州主要官员和豪强地主及子弟不法行为的官员)的名字写在屏风上,并把他们的政绩也写在上面,以便考察任用。贞观年间,出现了一大批奉职守法的官吏。
——摘编自张创新《中国政治制度史》
材料三 中国在11世纪至13世纪发生了根本的社会变化。首先,文官政治取代唐朝的以地方藩镇为代表的军人政治。受到儒家教育的文人担任政府高级行政官员。其次,宋代物质文明取得很大成就,其中海外贸易蓬勃发展、超越前代。政府鼓励海外贸易,在重要的商港设立机构进行管理。
——摘编自库恩《宋代文化史》
材料四 元代制度,除中书省直辖的“腹里”地区,全国划分为岭北、辽阳、河南江北、陕西、四川、甘肃、湖广等十多个行省……行省制度是沟通中央与基层社会联系的桥梁,使边远地区与中央的联系大大加强。明清时期,“行省”这一名称被沿用了下来代以后,元代行省的划分也初步奠定了今天中国省制的规模。
——摘编自尚衍斌《元代疆域治理的历史镜鉴》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将隋朝大运河示意图中的A和B补充完整。说出开通大运河的目的。
(2)材料二中的“皇帝”是谁?他统治期间完善了隋朝开创的哪一政治制度?根据材料二,说明这位皇帝考察地方官员的依据。统治期间他开创了怎样的治世局面?
(3)根据材料三,概括北宋政治的特点。此外,北宋在中央政治上如何强化君权?结合所学知识,写出宋代政府管理海外贸易的措施。
(4)根据四反映了元朝制度有何创新?分析材料并概述这一制度的意义。
(5)综合上述材料,归纳古代实现国家有效管理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