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国历史上的“家天下”是从夏朝开始的,开创了中国王位世袭制之先河。它始于( )
A.禹传位给伯益
B.启继禹位
C.舜传位给禹
D.商汤灭夏
2、1644年4月,崇祯帝在紫禁城北万岁山自缢,其直接原因是( )
A. 李自成攻北京 B. 吴三桂引清入关
C. 政治腐朽 D. 明朝走向灭亡
3、下列关于夏、商、周历史的叙述,不符合史实的是
A.二里头遗址出土的大量文物,反映了夏王朝的阶级分化和等级界限
B.禹建立夏朝,从此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
C.商朝多次迁都,到商王盘庚迁殷后,才保持了相对的稳定
D.周武王率军讨伐纣,双方交战于牧野
4、“如纺车,以细竹为之,车骨之末,缚以竹筒,旋转时低则舀水,高则泻水”,材料描述的是( )
A.方升
B.筒车
C.耧车
D.铁犁牛耕
5、下列三项属于西周分封制的作用有
①控制地方 ②稳定政局 ③扩大统治范围
A.①②③ B.②③ C.①③ D.①②
6、梁启超在《饮冰室合集》中写道:“华夏民族,非一族所成。太古以来,诸族错居,接触交通,各去小异而大同,渐化合以成一族之形,后世所谓诸夏是也。”从材料可看出华夏民族的( )
A.勤劳勇敢
B.生活习惯
C.形成特点
D.发明创造
7、“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哉!”这是古人对一项历史工程的赞颂。它是 ( )
A.长城
B.都江堰
C.大运河
D.赵州桥
8、某同学总结出一个朝代的特点:犁耕技术走向成熟;中外交流频繁;民族关系和谐;社会风气开放。这描述的是( )
A.盛唐气象
B.汉武盛世
C.春秋战国
D.两宋辉煌
9、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是( )
A.国人暴动
B.周武灭商
C.陈胜吴广起义
D.商鞅变法
10、“水落尚存秦代石,潮平不见汉时槎。遥知百国微茫外,未敢忘危负岁华。”这是1555年一代抗倭名将视察山东文登营时留下的著名诗篇。该名将和他生活的时代分别为( )
A.文天祥 南宋
B.郑成功 明末清初
C.戚继光 明朝前期
D.戚继光 明朝中后期
11、某同学撰写了一篇历史小论文,其中关键词有:女皇帝、“政启开元、治宏贞观”。他研究的人物应该是
A.唐太宗
B.武则天
C.唐玄宗
D.慈禧太后
12、唐太宗时期最著名的谏臣,被唐太宗称为“镜子”的是
A.长孙无忌
B.房玄龄
C.杜如晦
D.魏征
13、清朝颁布“禁海令”严厉限制海上贸易是在( )
A.顺治时期
B.康熙时期
C.乾隆时期
D.雍正时期
14、西汉时期,中央政府开始有效管理西域(今新疆)地区。其依据是
A.蒙恬北击匈奴 B.张骞凿空西域 C.班超出使西域 D.设置西域都护
15、有关下图古人类的陈述,符合考古发现的是( )
A.开始培植农作物
B.开始使用磨制石器
C.有审美观念
D.已经学会使用火
16、明朝中期,平息了我国东南沿海倭患的民族英雄是( )
A.林则徐
B.戚继光
C.郑和
D.邓世昌
17、2015年,中国科学家屠呦呦获得了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这是我们中国人的骄傲。在我国古代,也有一项世界医学史上的创举──麻沸散。它的发明者是
A.扁鹊 B.华佗 C.张仲景 D.葛洪
18、某班同学准备以“抗击外来侵略,捍卫国家主权”为主题办一期历史板报。他们应该收集哪些历史人物的资料
①岳飞 ②文天祥 ③郑成功 ④戚继光 ⑤康熙帝
A.①③④⑤
B.①②③④⑤
C.③④
D.③④⑤
19、当看到某同学画了许多不同边数的正多边形,埋头计算圆周率数值的情景时,我们知道该同学正在探究
A.韩非子的思想
B.祖冲之的贡献
C.张仲景的理论
D.毕昇的活字印刷术
20、战国时期,标志着社会生产力显著提高的是
A.铁制工具和牛耕的使用进一步推广 B.农业技术的进步
C.水利工程的兴修 D.农业产量的提高
21、宋代是中国瓷器发展史上的辉煌时代。北宋时期兴起于江西,以生产青白瓷著名,成为当时江南最大瓷器制造中心的是____
22、半坡人的生活用具主要是陶器,最具特色的为________
23、张仲景是中医临床理论体系的开创者,他广泛收集民间药方,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临床经验,写成了一书 ______;顾恺之擅长人物画,线条优美活泼,人物传神,富有个性,流传下来的作品有《女史箴图》和 ______。
24、11世纪前期,_____(民族)首领元昊称大夏皇帝,定都兴庆府,史称西夏;元朝时期开始形成一个新的民族——_____。
25、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战争是________;184年,张角等领导的一场有组织、有准备的农民大起义是________。
26、结合所学知识,请根据下列提示信息,判断并选写出相关内容。
(1)《礼记·礼运》认为,在“天下为公”的“大同”之世之后,社会进入“天下为家”的“小康”之世。中国最早具备以上“小康”之世特征的王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樊树志在《国史十六讲》中说:“在行政体制上,(秦始皇)废除地方分权的封建制,在地方建立直属于中央的郡、县两级行政区划。起先把全国分为三十六郡,以后又增至四十多郡。”该材料反映出秦朝实行的政治制度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果我们要学习农作物种植、瓜果蔬菜栽培、家禽家畜饲养等知识,可以参考北魏时期的农学著作是__________________。
(4)一位著名的文学家写了一篇优美的散文,轰动了洛阳城,大家纷纷传抄,以致出现了“洛阳纸贵”的局面。纸得以成为物美价廉的书写材料,主要有赖于谁的贡献_________________。
(5)《三国演义》里的“借东风草船借箭”“周瑜打黄盖”的故事为人们津津乐道,而它们都与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关键战役有关。这场战役是___________________。
27、一些诸侯为取得优势,以“___________”的名义进行征战。
28、战国时期变法最彻底的是________国的商鞅变法。公元前________年,秦朝建立。
29、公元前119年,汉武帝派大将卫青、______率精骑出击匈奴。
30、把下列历史人物的思想言论或成果代码,填到对应的历史人物的括号内。
人 物 思想言论 人 物 成 果
(1)( )老子 A.实行法治 (6)( )张 衡 F.《伤寒杂病论》
(2)( )墨子 B.无为而治 (7)( )张仲景 G.地震仪
(3)( )孟子 C.仁政治国 (8)( )司马迁 H.圆周率
(4)( )庄子 D.兼爱非攻 (9)( )祖冲之 I.《史记》
(5)( )韩非 E.事物都有对立面 (10)( )贾思勰 J.《齐民要术》
31、历史成语
老马识途 勾践
卧薪尝胆 管仲
退避三舍 孙膑
围魏救赵 重耳
立木赏金 孔子
因材施教 商鞅
破釜沉舟 刘备
三顾茅庐 项羽
32、中国古代人才济济,闪耀历史长河。
(1)他的核心思想是“仁”,主张以德治国。他是________。
(2)他是法家的集大成者,强调以法治国。他是________。
(3)他不仅发明了“麻沸散”还创编“五禽戏”他是________。
(4)他擅长人物画,流传下来的作品有《女史箴图》和《洛神赋图》。他是________。
33、唐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强盛的历史时期之一,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秦始皇平六国,隋炀帝富有四海,既骄且逸,一朝而败,吾亦何得自骄也?言念于此,不觉惕焉震惧。”
——吴兢《贞观政要》
材料二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九州道路无豺狼,远行不劳吉日出。
——杜甫《忆昔》
材料三
材料四 复旦大学钱文忠教授在讲述唐朝对外关系时说:“一个伟大僧人西行取经的传奇故事,一条由信念、坚持和智慧浇铸而成的求知之路,一个民族胸襟开放、海纳百川的真实写照。”
(1)材料一中“吾”指的是谁?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吾”是如何避免“一朝而败”的?“吾”在统治中出现了怎样的治世局面的?
(2)材料二中的唐诗描写的盛世景象在历史上称之为什么?当时的统治者是谁?
(3)唐朝经济繁荣,农业生产工具有很大改进。请根据图A和图B分别写出当时便于耕作和灌溉的生产工具名称。
(4)材料三中的这位“伟大僧人”是谁?他西行的目的地是哪里?他的一生与佛学密不可分,他为后世留下的经典著作是什么?
(5)通过以上内容的学习,你有什么感受?